导读:本文包含了抗菌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纳米,肺炎,效应,链球菌,结构,西林,组氨酸。
抗菌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时代,杨合,薛向欣[1](2019)在《Zn、Co单掺杂及Co-Zn共掺杂TiO_2纳米材料协同抗菌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法对TiO_2进行Zn、Co单一掺杂及Co-Zn共掺杂改性。以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白念球菌为实验菌种,研究在可见光照射下各掺杂元素、反应因素对对抗菌活性的影响。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仪(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Zn离子掺杂可以引起TiO_2能级结构的变化,既可以接受TiO_2价带上的激发电子,也可以吸收光子使电子跃迁到TiO_2的导带上,另外Zn/TiO_2纳米材料中含有27%的ZnTiO_3,ZnTiO_3具有光催化活性,能够抑制菌种生长;Co/TiO_2纳米材料掺杂改性抗菌剂中,Co组分的存在通过抑制TiO_2的晶粒长大,使TiO_2晶粒尺寸减小,从而增大晶粒的比表面积。Co离子单掺杂在TiO_2能隙中引入了Co4f杂质能级,即TiO_2的价带与Co的4f电层间发生了迁移,生成捕获能级,降低了禁带宽度,增加了Co/TiO_2对可见光的吸收,增进抗菌剂的光催化性能,提高抗菌性;Co-Zn/TiO_2纳米材料的抗菌效果最优,Zn、Co共掺杂TiO_2促进了Zn、Co离子的溶出。由于Zn、Co离子本身也具有杀菌作用,它们渗透细菌细胞壁并抑制酶活性导致细菌死亡,但是可能由于对微生物攻击的目标不同,当微生物同时接触Zn和Co离子时,细胞膜上的不同位置都受到了攻击,导致更有效的损伤。(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10期)
王阳斌,夏永泉[2](2019)在《银纳米颗粒与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抗菌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传统抗生素与银纳米颗粒联用时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纸片扩散法评估银纳米颗粒与抗生素联用时的协同抗菌效应。结果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西丁、阿米卡星等传统抗生素的抑菌效果在与银纳米颗粒联用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抑菌环增比率可达0.62~3.69。结论传统抗生素与银纳米颗粒之间具有协同抗菌效应,两者结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抗菌效率,降低临床抗生素的使用量。(本文来源于《现代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刘泉体,兰婷,吴佳奇[3](2019)在《富血小板血浆制备技术及其抗菌效应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富血小板血浆(PRP)由于其促进组织修复的能力近年来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在治疗一些难愈性创面或者感染性创面上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其制备技术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关于其抗菌效应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PRP制备技术及抗菌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李佩,王晓方,高文瑜,马月辉,吴松梅[4](2018)在《表面纳米结构抗菌效应的电化学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感染对全球健康风险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与改善材料表面与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对生物医学、环境和食品、水安全等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表面纳米级结构对所吸附的细菌产生拉伸形变,由此表现出高效的抗菌活性。因此利用表面纳米级拓扑结构抗菌成为常规的化学杀菌试剂所不具备的环保方法来防止致病菌污染物质表面的形成。[2‐3]与纳米表面与细菌相互作用的研究相比,快速的纳米表面细菌的检测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电化学检测由于其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通过煅烧金薄膜制备了不同结构纳米表面结构,研究了纳米表面形貌抗菌与电化学信号间的线性关系,并用分光光度法和荧光染色法来验证了纳米金颗粒表面的抗菌性电化学方法检测的可靠性,为纳米表面抗菌性的检测提供新的思路。[4](本文来源于《2018(第3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24)
吴松梅,Flavia,Zuber,Katharina,Maniura-Weber,Juergen,Brugger,Qun,Ren[5](2018)在《表面纳米结构的抗菌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自然的许多生物表面比如鲨鱼的皮肤和蝉翼都具有微纳米结构,赋予生物表面超疏水、自清洁和抗菌防污的功能。鲨鱼表面的高深宽比微米级沟槽结构显示出抑制微生物膜生长的特性。近年来研究者发现蝉翼表面的纳米柱阵列结构对于所吸附的绿脓杆菌细胞壁产生机械拉伸力使其破裂,产生了杀菌的效果。[1]基于物理抗菌原理的新型纳米表面克服了化学抗菌剂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耐药性的缺点,迅速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我们以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细菌模型,对微纳米沟槽表面和纳米柱阵列结构表面的抗菌杀菌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不同表面上细菌生长的结果显示经过在具有一定纳米柱阵列结构的表面上生长出细菌的数量比表面光滑的参比表面少2-4个数量级。我们通过改变纳米柱阵列的形貌特征,讨论了纳米柱结构影响抗菌效应的关键物理结构参量。[2-4](本文来源于《2018(第3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24)
朱钱迎,周瑞芳,张青,钱定良,李克诚[6](2018)在《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对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替加环素、多黏菌素对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效应研究,指导临床正确选择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12—2016年期间分离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叁医院临床样本中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109株,采用Vitek-2 compact和Vitek MS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菌株的KPC酶耐药基因并采用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分别检测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等药物的单药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结果所分离的109株均为产KPC-2肺炎克雷伯菌,经过Vitek-2 compact和KB法试验可知109株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82.57%,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为100%。琼脂稀释法药敏结果显示109株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100%;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89%;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65.1%,29.4%中介;对多黏菌素的敏感率为100%。结论产KPC-2型肺炎克雷伯菌对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较为敏感,可作为临床用药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覃金梅[7](2018)在《光动力疗法对AIDS患者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抗菌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亚甲蓝(MB)联合碘化钾(KI)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对AIDS患者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临床效果及寻求最优的PDT治疗方案。方法27例AIDS合并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患者被分为PDT-A组、PDT-B组和氟康唑组,每组个9例患者。PDT-A组中用200u M MB涂于口腔病灶处,并孵育20min;PDT-B组则采用400u M MB,孵育5min的方案。两组孵育完成后再滴加300m M KI,用同一光源(波长635nm)照射30min,每天1次,疗程共3天。观察PDT治疗24h后患者口腔病灶和临床症状情况,同时取PDT治疗前和每次PDT治疗后的口腔含漱液进行离心、去上清、制菌悬液,取10u L稀释后用细胞计数板在光学显微镜下计算白色念珠菌数量,另取10u L接种在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比较PDT治疗前后菌落变化情况。氟康唑组:每日口服100mg氟康唑,疗程共7天,观察患者病灶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1)PDT-A、PDT-B组第一次治疗后白色念珠菌的生存率分别为80.36%、77.22%,第二次治疗后念珠菌生存率分别为64.94%、61.96%,第叁次治疗后念珠菌的生存率分别为48.57%、38.42%。组间生存率两两比较,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A和B组的念珠菌的生存率、计数依次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2)PDT-A组、PDT-B组和氟康唑组的有效率、治愈率,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2x=1.286a,P=0.526和2x=2.196a,P=0.333,不具有统计学差异。(3)比较PDT-A组、PDT-B组和氟康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x=5.041a,P=0.0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B联合KI介导的PDT治疗AIDS患者的口腔白色念珠菌病效果较好;光敏剂浓度、孵育时间是影响PDT疗效的重要因素,适宜的光敏剂浓度或孵育时间可以使PDT疗效等于氟康唑疗效;PDT治疗次数的积累可以增强杀菌作用;PDT与氟康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徐梅[8](2018)在《基于肺炎链球菌WalK酶为靶点的3种咪唑类化合物的抗菌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课题组以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组氨酸激酶WalK为作用靶点,设计合成了3种新型咪唑类化合物(A、B、C),本研究将对新合成的咪唑类化合物进行药物作用靶点、体内外抗菌活性及毒性的研究,以期筛选出细胞毒性低且抗菌活性强的抗S.pn先导化合物。方法:截短表达S.pn组氨酸激酶WalK蛋白,利用Kinase-Glo~?化学发光试剂盒检测WalK截短蛋白的活性以及咪唑类化合物(A、B、C)抑制WalK截短蛋白活性的情况;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实验,研究化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构建BALB/c小鼠S.pn肺炎模型,以灌胃方式给予咪唑类化合物,观察BALB/c小鼠生存时间、肺组织及血液中细菌载量、IL-6和IFN-γ细胞因子及肺组织病理的变化,研究药物的体内抗菌活性;通过咪唑类化合物对肺癌A_(549)细胞的存活率影响实验及兔红细胞溶血实验,对咪唑类化合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和表达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S.pn组氨酸激酶WalK截短蛋白,经Kinase-Glo~?化学发光试剂盒检测,咪唑类化合物(A、B、C)对WalK截短蛋白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叁者的IC_(50)分别为353.7 mM、58.77 mM及97.99 mM;体外抗菌实验结果表明,咪唑类化合物A和B均具有显着的抑菌及杀菌活性,前者MIC及MBC分别为2.5 mg/mL和5.0 mg/mL,后者MIC及MBC分别为5.0 mg/mL和10mg/mL,且随着化合物A和B浓度的增加,抗菌活性增强,当化合物浓度达MBC值时,S.pn的生长完全受到抑制,而化合物C的抑菌及杀菌效果不明显,其MIC及MBC均大于10 mg/mL;小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在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上,化合物A和B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种化合物均能显着降低小鼠血液及肺组织中的细菌载量,化合物A组血液及肺组织中细菌载量分别为3.03±0.76 log_(10)0 CFU/mL,6.37±0.68 log_(10)CFU/mL,化合物B组血液及肺组织中细菌载量分别为3.45±0.57 log_(10)CFU/mL,6.7±0.39 log_(10)CFU/m L;另外,两种化合物能显着降低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6和IFN-γ的浓度,化合物A组细胞因子IL-6和IFN-γ分别为443.98±39.24 pg/mL,97.79±11.52 pg/mL,化合物B组IL-6和IFN-γ分别为483.97±45.77 pg/mL,105.81±14.13 pg/mL;除此之外,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切片结果表明,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给药组肺泡腔内炎症细胞渗出及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的现象不明显,肺炎和组织充血的症状较轻,两种化合物对S.pn引起的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咪唑类化合物A和B的安全性评价的实验结果表明,二者对肺癌A_(549)细胞的IC_(50)分别为240.3 mM和411.4 mM,在2倍MIC及4倍MIC浓度下,二者对兔红细胞的溶血率均低于5%,表明两种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性及溶血活性低。结论:1、成功表达了具有活性的WalK截短蛋白,新合成咪唑类化合物(A、B、C)是WalK截短蛋白的抑制剂;2、对咪唑类化合物进行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价,最后结果显示咪唑类化合物A和B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抗菌效果,化合物的毒性较低。(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期刊2018-05-01)
廖艳娟,汤焕丰,韦慧,黄在银[9](2017)在《不同尺寸纳米Cu_2O对不同细菌抗菌效应热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改进液相法控制合成不同粒度大小的立方体Cu_2O材料,并采用SEM,XRD,LRS,XPS等表征手段对其形貌尺寸、物相及表面结构进行表征。选取4中不同尺寸的立方体Cu_2O,通过微量热法研究不同尺寸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阳性菌(金黄色葡萄菌)的抗菌效应,根据热谱曲线上的P-t值,以ln P_t和t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两种菌以及它们在四种Cu_2O作用下的生长速率常数k;t G=(ln2)/k(t G为传代时间),抑制率(I)为I=k_0-k_1/k_0。其生长速率常数k能够表达细菌在特定条件下生长代谢速率的快慢,生长抑制率I为细菌受抑制时的生长速率常数与正常生长速率常数之差和正常生长速率常数的比值。以生长抑制率(I)对浓度c作图得到I%-C关系式,求得抑制率为50%时药物的浓度(I_(C50))。I_(C50)可用来衡量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I_(C50)越小,表明细菌对药物越敏感,药物的抑制作用越大。热焓(△H)是TAM Air八通道微瓦级热导式等温量热仪直接记录的是热流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该曲线与基线所构成的峰面积与热焓(△H)成正比,热焓实际上代表了细菌总的代谢热。达峰时间(T_p)即为细菌在生长过程中达到最大发热功率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发现Cu_2O对阴性菌灭菌作用明显大于阳性菌,Cu_2O尺寸越小灭菌效果越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11-24)
韩道宾[10](2017)在《以肺炎链球菌WalK酶HATPase-c结构域为靶点的新型咪唑类化合物的抗菌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课题组前期采用分子对接的方法,筛选出以肺炎链球菌Wal K酶HATPase-c结构域为作用靶点的咪唑类化合物6,其在体外展示出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其体内保护效果不理想,且细胞毒性较高。本研究拟以肺炎链球菌Wal K酶HATPase-c结构域(CA结构域)叁维结构中氨基酸功能残基为药物作用靶点,采用化合物6为先导结构模板,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型咪唑类抗菌化合物。通过化合物和叁种不同的Wal K蛋白相互作用,验证新型化合物抗菌靶点位于肺炎链球菌Wal K酶CA结构域;通过体外实验考查化合物抗菌活性及毒性反应;通过建立小鼠肺炎链球菌感染模型,检测其体内抗菌效应。本研究拟最终获得毒性小、体内抗菌活性高、可能具有广谱抗革兰阳性菌的新型抗菌药物。方法:本课题拟通过分子设计—合成—生物活性测试模式,采用活性基团拼接法和取代法,合成一系列新型咪唑类抗菌药物;再对合成的咪唑类抗菌药物进行元素、1H NMR、13C NMR、MS(ESI)、熔点、远红外光谱等表征分析。利用PCR法扩增3种不同肺炎链球菌Wal K基因序列(全长、缺陷CA结构域、仅含有CA结构域),并构建3种Wal K基因序列的重组pp SUMO质粒,再将其转化到E.coli BL21中,依靠IPTG诱导表达及Ni-NTA亲和层析,得到纯度较高的可溶性目的蛋白;利用该蛋白免疫BALB/C小鼠获取多克隆抗体,经ELISA法检测其特异性Ig G抗体效价,经Western Blot鉴定Wal K全长蛋白在4种S.pn血清型菌株中的保守性。利用ATP激酶发光检测试剂盒检测以上叁种蛋白的激酶活性,检测蛋白与新型咪唑类化合物作用后的激酶活性变化(IC50)。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细胞毒性试验(MTT法)等实验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菌效应以及细胞毒性作用。构建BALB/C小鼠的腹腔S.pn感染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途径给药,观察小鼠的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结果:本课题组前期已经成功合成以原始化合物6为母体的15种新型咪唑类化合物,并对其中的6种化合物进行了1H NMR、13C NMR、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熔点等结构和组成表征分析,结果提示为预期目标分子。成功构建和表达Wal K(全长、缺陷CA结构域、仅含有CA结构域)重组蛋白;以全长Wal K蛋白免疫小鼠后获得高滴度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分析证实,CMCC(B)31207、CMCC(B)31203、CMCC(B)31693、NTCC7466(D39)等4种S.pn菌株均能稳定的表达Wal K全长蛋白。随着新型咪唑类化合物(2号、4号及5号)药物浓度的逐渐增高,Wal K全长组和仅含有CA结构域组ATP激酶活性均持续降低(均P<0.05);而不同浓度的新型咪唑类化合物(2号、4号及5号)与缺陷CA结构域组作用,其ATP激酶活性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等体外实验证实,新合成咪唑类化合物2号、4号、5号均具有较好的抑菌及杀菌效应,其中4号化合物抑菌及杀菌效果最为明显(P<0.01);细胞毒性试验证实,叁种化合物细胞毒性均显着低于原始化合物(P<0.01),其中以2号细胞毒性最低(1170μM)。化合物对腹腔感染D39型肺炎链球菌小鼠的治疗效果证实,与阳性对照组(PNC组)比较,原始化合物6号、新合成咪唑类化合物4号、5号的保护效果均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2号化合物与阳性对照组间比较其保护效果明显降低(P<0.05)。结论:Wal K全长重组蛋白在不同血清型S.pn中保守性较好,新合成咪唑类化合物(2号、4号及5号)具有抑制Wal K酶CA结构域ATP激酶活性的效应;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试验均证实4号化合物在体外具有极佳的抗菌及杀菌效应;细胞毒性实验证实以2号、4号、5号化合物细胞毒性均显着低于原始化合物;体内抗菌效应试验提示新合成的咪唑类化合物4号、5号均能够明显延长腹腔感染肺炎链球菌D39小鼠的生存时间。本研究首次证实新合成的4号咪唑类化合物可能是未来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新型药物,后续实验将着重其药物代谢学、药物动力学方面的深入研究,以期筛选出抗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的广谱新型咪唑类化合物。(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期刊2017-05-01)
抗菌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传统抗生素与银纳米颗粒联用时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纸片扩散法评估银纳米颗粒与抗生素联用时的协同抗菌效应。结果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西丁、阿米卡星等传统抗生素的抑菌效果在与银纳米颗粒联用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抑菌环增比率可达0.62~3.69。结论传统抗生素与银纳米颗粒之间具有协同抗菌效应,两者结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抗菌效率,降低临床抗生素的使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菌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时代,杨合,薛向欣.Zn、Co单掺杂及Co-Zn共掺杂TiO_2纳米材料协同抗菌效应的研究[J].功能材料.2019
[2].王阳斌,夏永泉.银纳米颗粒与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抗菌效应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9
[3].刘泉体,兰婷,吴佳奇.富血小板血浆制备技术及其抗菌效应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9
[4].李佩,王晓方,高文瑜,马月辉,吴松梅.表面纳米结构抗菌效应的电化学检测方法[C].2018(第3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论文摘要集.2018
[5].吴松梅,Flavia,Zuber,Katharina,Maniura-Weber,Juergen,Brugger,Qun,Ren.表面纳米结构的抗菌效应研究[C].2018(第3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论文摘要集.2018
[6].朱钱迎,周瑞芳,张青,钱定良,李克诚.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对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效应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8
[7].覃金梅.光动力疗法对AIDS患者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抗菌效应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
[8].徐梅.基于肺炎链球菌WalK酶为靶点的3种咪唑类化合物的抗菌效应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8
[9].廖艳娟,汤焕丰,韦慧,黄在银.不同尺寸纳米Cu_2O对不同细菌抗菌效应热动力学分析[C].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10].韩道宾.以肺炎链球菌WalK酶HATPase-c结构域为靶点的新型咪唑类化合物的抗菌效应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