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兴无:余秋里与“硬骨头六连”论文

梅兴无:余秋里与“硬骨头六连”论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原第一集团军)某部六连,是一支享誉军内外的英雄连队,经过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洗礼,凝炼出“战备思想硬、战斗作风硬、军事技术硬、军政纪律硬”的硬骨头精神,被国防部、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的光荣称号。在1939年到1949年这10年间,独臂将军余秋里对“硬骨头六连”的诞生、成长付出了大量心血,使六连成为听党指挥的典范、能打胜仗的楷模、作风优良的榜样、基层建设的标杆。

在应用微课教学的前期阶段,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习,这样在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形成新知识的雏形,并且学生也会围绕新课产生较多不同的问题,这时学生难免无法明确重点在哪。在这一过程中应用微课,主要是起到帮助学生捋顺新课,解答问题的作用,当学生加深对新课的了解后,后续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就会有所下降。例如:学生在预习数的整除这节内容时,就会产生相应疑问:“为什么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而能被9整除的一定能被3整除呢?”以该问题为切入点,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制作关于整除概念的微课,这样学生在对这一知识进行预习时,就能快速走出思维误区,并在学习微课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整除及算理。

以《Sporting events》一课的教学为例,我利用微课的方式为学生们展示出各种运动的简短视频,并配上相应的英文单词,然后让学生们讨论自己最喜欢的运动,以及喜欢的理由。学生们先是被微课所吸引,认真地看完视频后,开始踊跃发言,积极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牢固地掌握了各种运动类的单词,并且对于“take part in”“join in”“win honor”等词组的用法也有了准确的理解。有的学生原本对运动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在看完微课后,也产生了好奇心,积极地通过阅读课本、与同学讨论的方式来了解体育运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抗日烽火中创建六连

1939年1月27日,时任八路军一二〇师干部大队政治委员的余秋里奉命赶到师部。师首长贺龙、关向应给他交代任务:带七一六团3个连及部分干部,组成一二〇师游击第三支队到河北霸县、固安、雄县一带开展游击战争,扩大武装。贺龙说:“你仍然和贺炳炎搭档,他任司令员,你任政治委员。贺炳炎现在在抗大学习,未到任以前,三支队的军政工作全部由你负责。”

余秋里随即带领由304人组成的游击第三支队,开赴雄县板家窝镇。2月上旬,驻白沟和新城的日军300余人进犯板家窝。余秋里率部伏击日军,经过激烈战斗,毙伤日军80余人,其中有一个小队长。板家窝首战告捷,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也振奋了当地群众的抗日信心,附近的游杂武装纷纷要求收编,不少群众将子弟送到三支队参军。

1986年6月,余秋里视察“硬骨头六连”并题词。

到1939年3月,三支队发展到750余人。余秋里给贺龙、关向应写报告,建议编成一个团,贺、关很快批准了这个报告。于是,余秋里将部队编为三支队第七团,下设3个营,每营3个步兵连,其中,二营六连由14名原红军骨干和新扩编的部队组成,连长、指导员以及班排长都由红军骨干担任。这样,“硬骨头六连”便在抗日烽火中光荣诞生了。

1943年5月,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集结兵力准备进攻延安。余秋里率八团回师陕北,守卫延安南大门。在驻防期间,八团与其他部队一起开展大生产、大练兵运动。余秋里在向部队作动员时说,大生产和大练兵对一个连队来说是一场难得的考验和锻炼,在生产、练兵中不怕苦、不怕累,在战争中一定能够打硬仗、打胜仗。

整编后的独立三支队,在潴龙河、滹沱河之间开展游击战争。6月下旬,余秋里和贺炳炎指挥部队在蠡县莲子口打了一个大胜仗,毙伤日伪军200多人。战后,两人一致认为,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关键要抓几个敢打敢拼的“铁拳头”连队。余秋里发挥政治工作的优势,决定利用1939年夏天雨季对部队进行一次整训。

不久,三支队奉一二〇师命令,从晋察冀出发,经过长途跋涉,于6月初到达山西岚县、岢岚地区,胜利地来到了晋西北根据地。由于部队长途行军,连续作战,减员较多,3个团被缩编为七、八2个团,共4094人。

张会田朴素而生动的语言,深深地打动了战士们的心,也深深地吸引了余秋里。余秋里召开连队指导员会议,请张会田讲课,用“以会代训”的形式,推广张会田的经验。这不仅对全支队的整训起到了示范作用,而且对六连自身产生了积极的激励作用。余秋里特地交代七团团长刘彬,要注重在战斗中使用、磨练六连,把它练成一只真正的“铁拳头”。

元素化合物在高中化学中占据了较大比例,也是许多学生的薄弱环节,这一部分内容涉及的知识点相对复杂且多,理解起来具有难度。除此以外,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存在一定联系,通过生活化学习方法便可落实这一内容。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在上课前学生应提前做好准备,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做好预习工作,并将相关章节中的难点标记出来,如若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在课堂上学生应认真听课,对于教师讲述的知识加深印象,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举手提问或留在课后与教师商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进行引导,科学导入各个知识点,使化学知识的应用更加灵活。

很快,六连在战斗中初露锋芒。1940年1月23日,七团在东渡子牙河时,与300多日军遭遇。刘彬果断命令二营先敌一步占领马家营,掩护全团强渡子牙河。二营六连在连长陈砚庭、指导员张会田带领下,利用断墙残壁英勇阻击日军的进攻。日军在山炮、机枪、掷弹筒的支援下,向六连阵地连续发起5次冲锋,都被六连击退。六连不少战士身负重伤,一些人被炸翻的黄土埋住身子,仍然顽强战斗。此时,日军的攻势仍十分猛烈。危急时刻,张会田端起上了刺刀的步枪,一跃而起,大喊:“同志们,跟我上,杀呀!……”战士们纷纷端起刺刀,跟着他跳出工事向敌人猛扑过去,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格斗。敌人被杀得七零八落,退了回去。战斗从早上打到黄昏,六连毙伤日军60多名,胜利地完成了掩护全团转移的任务,但张会田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子牙河战场旧址

余秋里高度赞扬张会田英勇献身的精神,总结出六连不畏强敌、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与贺炳炎一起号召三支队各连队要向六连学习,争当“铁拳头”。

之后,三支队返回冀中滹沱河以南、沧(州)石(家庄)公路以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部队由开始的3个连304人扩大到3个团5000多人。对此,贺龙赞扬说:“贺炳炎、余秋里都只有一条胳膊,刚来冀中时没几个人。可是他们东一搞、西一搞,就搞出队伍来了。这支队伍打仗硬哩!敌人一听见‘一把手’的队伍,离老远就吓得溜掉了!”

余秋里经常勉励六连,要牢记毛主席的话,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到战场上把连队练成“铁拳头”“硬骨头”“不卷刃的钢刀”。1945年8月,时任三五八旅政治委员的余秋里与旅长黄新廷奉命率部东返晋西北。途中又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回师关中,收复被国民党军占领的军事要地爷台山。战斗开始后,前线传来报告说部队已冲上了主峰,余秋里问是哪个连冲上去的,回答是六连。一听是六连他便放心了。当时,守爷台山主峰阵地的是敌“常胜连”四连,碉堡里的机枪封锁了六连的进攻路线。六连一班副班长张殿山带3名战士匍匐前进到敌碉堡附近,他甩出两颗手榴弹,然后敏捷地摸到碉堡枪眼前,猛地抓住打得发红的枪管,硬是把机枪拖了出来,消灭了这个火力点。连长李存金、指导员肖良田立即带着一排、三排冲上来,搭人梯登上了爷台山,同顽抗的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战士们身上溅满鲜血,杀得敌人魂飞魄散,70多个敌人死于六连勇士的刺刀之下,胜利的红旗插上了爷台山主峰。

由此可见,新时期以素质教育为背景的阅读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重点都面临着重大变革,而它们的调整与转变是以理顺我国教育体制、机制,教育目标彻底转向培养合格公民为前提的。

七团二营六连组建几个月来,在红军骨干的带动下,一直表现突出。余秋里一直把六连作为一只“铁拳头”来打磨,经常到六连了解整训情况。一次,他碰到六连指导员张会田正在给战士们讲政治课。张会田是红二军团到贵州时参加红军的,经过长征和开辟晋西北、冀中根据地斗争的锻炼,已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基层政治工作干部,能够联系实际把一个个革命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他讲共产党的宗旨,就从自己一家怎样受苦,共产党和红军带领大家打土豪,分田地,才让我们贫苦人民翻了身讲起。现在为了抗日,团结更多的人,不平分土地了,但是为了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实行了“减租减息”政策。这说明共产党时时刻刻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他以在晋西北开辟根据地的经历,讲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凡是反对日本侵略的,我们都要团结;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共产党主张“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

1940年八九月份,独立三支队参加了百团大战。11月初,余秋里到晋西北军区开会,三五八旅政委李井泉对他说,三五八旅回到晋西北后,由于连续作战,部队减员较多。余秋里说,三支队现有的2个团可缩编成1个团,归三五八旅建制。这样,三支队至少可以抽出2个营的兵力补充旅直属队和七一六团。李井泉听了很高兴,马上向军区领导汇报。不久,一二○师就下达了整编三支队的命令。

独立三支队司令员贺炳炎和政委余秋里(左)

此时,贺炳炎调任三五八旅副旅长,余秋里在南峪村主持整编。三支队七团是由3个红军连队发展起来的,战斗力强,故保留七团,将八团编散。考虑到八团是由六支队改编的,为了利于团结,余秋里决定七团使用八团的番号。支队直属队一部分补入三五八旅直属队,一部分编入八团,支队特务营编入七一六团。整编后的八团,下辖3个步兵营,每营4个步兵连,原七团团长刘彬任团长,余秋里任政治委员。原七团二营六连改称八团二营六连。

在艰苦斗争中磨练六连

六连在建连之初,就产生了像六连指导员张会田那样英勇杀敌、慷慨献身的英雄。余秋里也一直号召六连和全体指战员要学英雄、做英雄。张会田的革命英雄主义情结在六连深深扎下根来,并开花结果,英雄辈出,成为支撑六连这支英雄连队的脊梁。

南峪村整编后,团长刘彬没到任就去延安抗大学习,八团的军政工作由余秋里一人负责。在贺龙、关向应的领导下,余秋里率八团在晋西北根据地坚持战斗,执行中央赋予晋西北的两大战略任务:一是向西保卫延安,建立陕甘宁边区的坚强屏障;二是向东建立根据地,构建联系西北与华北的战略枢纽,担负起构建秘密交通线的重要任务。

预制光缆衰减与结构型式和连接方式有关。预制光缆按结构型式可分为分支式预制光缆及对插式连接器预制光缆,按连接方案可分为直接连接装置方案和通过柜内跳线转接连接装置方案。以工程常见的通过跳线转接的连接方式为例,预制光缆链路插接损耗值如图1~图2所示。

当时,从延安到晋冀鲁豫、八路军总部的同志,从八路军总部到山东,再转道去苏北新四军的同志,都要经过这里。一有重要的接护任务,余秋里首先想到的是六连。六连也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了包括护送刘少奇、彭真等中央领导过境的任务。一二○师回师晋西北后,供给部还留在晋察冀,因此,供给部的骡马运输大队须经过这条交通线向晋西北运送物资。1941年冬,六连奉余秋里之命,到晋察冀护送运输大队100多匹骡马驮运的重要物资,昼伏夜行,3个夜晚急行军240多公里,掩护骡马大队安全通过封锁区,到达晋西北根据地边缘的高家梁村。这时,一股日军追踪而至,六连以两个排迎敌,一个排掩护运输队撤退,最终把物资安全送到一二○师师部所在地兴县。贺龙称赞道:“六连个个都是飞毛腿、铁脚板,是打不垮、拖不烂的好连队。”

同年5月下旬,一二〇师命三支队与冀中军区六支队合编为一二○师独立三支队,六支队被编为独立三支队第八团。贺炳炎从抗大学习归来,任独立三支队司令员,余秋里任政治委员。在长征中,贺炳炎失去右臂,余秋里失去左臂。这次,两个“一把手”(独臂战将)再次搭档,当地群众和日军都把独立三支队称作“一把手”队伍。不久,独立三支队又派副司令员常德善、江东升带两个连开展游击战和扩军,重新组建六支队。后来,重建的六支队被改编为独立三支队第九团。

1946年11月,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调集10个旅企图对延安发动突然袭击。三五八旅所在的晋绥第一纵队奉命开赴陕甘宁边区。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占领延安空城后得意忘形,令整编第二十七师三十一旅向青化砭方向前进。彭德怀当即决定集中6个旅的优势兵力,在青化砭伏击歼敌。3月25日凌晨,三五八旅埋伏于林坪至阎家淘公路两侧地区。上午10时,敌三十一旅陆续进入我青化砭伏击圈。三五八旅集中全部火力射向敌人,敌以成排成连的兵力组织多路冲锋,都被三五八旅打了回去。敌旅长李纪云困兽犹斗,下令抢占寺沟西北高地。这里正是六连的阻击阵地,面对蝗虫一般压过来的敌人,连长刘双林一声令下,一排排手榴弹飞过去,炸得敌人连滚带爬地溃逃下去。敌人又纠集一个营的兵力反扑上来,一枚枚手榴弹落到六连阵地上。战士们眼疾手快,手拣脚踢,把一颗颗弹尾冒烟的手榴弹,反投到敌群中连连爆炸。紧接着,战士们端上刺刀猛压下去,又把敌人打得狼狈溃退,为野战军全歼敌三十一旅旅部及第九十二团共2900余人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大生产中,余秋里到六连蹲点,勉励六连要带个好头。六连人人制定开荒计划,以班排为单位,挥舞镢头向荒山进军,就像上战场打冲锋,每个战士都把计划当作“进攻”的目标,勇往直前。六连干在前,其他连队也不甘落后,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劳动竞赛热潮。这年秋收,八团共收获粮食6000多担、蔬菜87万多斤,实现了粮食、蔬菜自给自足。

在大练兵中,六连按照“人人皆兵,个个都练”的要求,以能者为师,选拔战士中的射击能手、投弹能手、刺杀能手担任教员,开展互教互学的群众性练兵活动,涌现出一批“朱德射击手”“贺龙投弹手”“高岗刺杀手”,连队整体技战术水平显著提高。余秋里把这种经验总结为“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的练兵方法,受到毛泽东肯定,毛泽东称赞这一练兵方法“是突破历史的新创造”。

2.3 两组新生儿心功能指标比较 病例组患儿的左心输出量、右心输出量、尿量水平在治疗3 d、治疗7 d、治疗14 d时均显著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750、23.841、32.584,P<0.05),病例组患儿的左心输出量、右心输出量、尿量在治疗前、治疗3 d、治疗7 d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629、15.990、19.971,P<0.05)。见表3。

地震解释构建煤层对比方案的步骤如下:首先在全区建立各反射波的追踪对比关系,确定各反射波的赋存范围和缺失类型。通过合成地震记录、反演等技术,分析不同煤层结构和地震反应特征对应关系,确定反射波的地质属性。主要煤层的对应关系先由相邻钻孔确定,再逐渐向四周扩展,构建起全区的煤岩层对比骨架;再逐步完善厚度小、赋存范围小的非主要煤层,最终形成全区的初步对比方案。

当代的粉彩没骨花鸟画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审美特征,不仅深挖传统的粉彩没骨花鸟画法,更是融入现代的装饰方法到绘画中来。从而形成了典型的传统与现代像交融的崭新的艺术风格。当代的艺术家从比较传统的恽南田的没骨花鸟画风格中学习过来,又不局限于其艺术风格,加入现代元素到其中。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以西方艺术风格为主要的现代审美喜好为主,特别是写实风格的广泛运用,使得当代的粉彩没骨花鸟画具有立体逼真的视觉效果。

1947年秋,三五八旅八团改称七一四团,六连亦改称七一四团二营六连。1948年2月下旬,西野发起宜川—瓦子街战役。二纵因故未到达瓦子街南面高地,七一四团奉命顶起二纵的任务,堵死敌军南逃的通道。七一四团二营任主攻,六连是尖刀连。余秋里作阵前动员:“夺取南山,关系整个战役的成败,要不惜任何代价,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各个要点,封闭所有南向的缺口,堵死敌军所有逃跑的通道!”六连全连士气倍增,率先向敌占领的第二个山头发起攻击。冲在最前面的突击排长陈占元,不幸被子弹击中,胸、腿负重伤,仆倒在雪地里。他一手捂住伤口,一手连投4颗手榴弹,将敌前沿阵地撕开一个缺口。战士李长芝倒下后,但仍顽强地拖着重伤的身躯向前挪动,身后的雪坡上留下长长一串血迹,他边爬边喊:“为亲人报仇,冲啊……”战士们从他们身边冲上去,迅速占领了第二个山头,接着向第三个山头发动攻击。敌军部、师部都设在第三个山头后面,布下了重兵死守。为了攻下敌主阵地,六连连续组织冲锋,最终拿下第三个山头,而连长赵贵荣、指导员郭志山及排长们却相继牺牲,六连打得只剩下13个人。副连长胡开珍将剩下的人组成一个班,对三排副尹五圪说:“我当班长,你当副班长,死也要与敌人拼到底!”他们和增援部队一起死死地封住了敌军南逃的退路,保证了主力部队将敌近3万人全歼于宜川—瓦子街地区。

六连用刺刀拼出了“硬骨头”的英名,荣获“英勇善战杀敌先锋”“战斗模范连”等荣誉称号。余秋里在全旅组织开展“学习六连、为人民而战”活动,六连那种“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广泛推广开来,产生了无穷的战斗力。

在立功创模中激励六连

余秋里有一个习惯,一有空就往连队跑,了解战士的思想动态,发现先进人物和新鲜经验,查找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贺龙曾在晋绥军区会议上说:“今天到会的旅长、团长、政委、参谋长、主任、部长们,你们谁能讲出一个连队的工作?余秋里能讲出来,应该向他学习。”余秋里始终重视连队的建设,多年来,一直把六连作为一个典型来抓,将其放到艰苦斗争中去磨练。

在爷台山战斗中,六连尖刀班战士尹玉芬冲锋在前,率先踩着人梯爬上敌碉堡顶,投下两颗手榴弹,炸掉了碉堡里的机枪。六连战士杀声震天,冲上敌阵,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尹玉芬一人消灭了6个敌人。打扫战场时,爷台山敌最高指挥官、加强营营长黄日升从一破房子里突地窜出,尹玉芬端着刺刀冲上去,大喝一声,将他刺倒。战后,尹玉芬被树为“刺刀见红”英雄。

李绪琴,苏显渝,陈文静.基于正交光栅投影的快速调制度测量轮廓术[J].光子学报,2019,48(1):1212002

1946年11月,三五八旅在陕甘宁边区整训,余秋里主持召开群英大会,号召向尹玉芬等战斗英雄学习。在六连欢迎特等战斗英雄尹玉芬归队的大会上,战士丁丑娃写下决心书:“学习尹玉芬,当个光彩兵,为人民立功!”余秋里及时发现并在全旅推广丁丑娃这个典型,开展“为人民立功”运动。六连走在最前列,二排的4名战士率先成立立功小组,接着一排和三排也成立了立功小组。新战士互相鼓励:“人民功臣最光荣,争取多立一份功。”老战士互相告诫:“有了功劳莫骄傲,功劳上面加功劳。”当了副班长的丁丑娃,带领全班刻苦练兵,互勉“练好本事立大功”。担任排长的尹玉芬从每个班选出一名练兵尖子,到各班示范演练,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回到各班交流,培育连队的“尖刀班”“猛虎班”,使“铁拳头”更具战斗力。在青化砭伏击战中,尹玉芬带领全排冲入敌阵,生擒敌旅长李纪云以下57人。在三义堂群英表彰会上,尹玉芬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并荣获一张由毛泽东亲笔手书的“特等战斗英雄”证书和一枚金质奖章。

1947年11月中旬,余秋里针对部队中“解放战士”已占大多数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以“诉苦三查”为中心的整训运动。毛泽东对此高度肯定,并将“诉苦三查”命名为新式整军运动,向全军推广。余秋里在七一四团蹲点时,经常指导六连的“诉苦三查”工作,发现并推广了二班班长刘四虎这一诉苦典型。刘四虎家原有12亩好地,被地主霸占,刘父咽不下这口气,吊死在村头的大榆树上。10岁的刘四虎被迫到一家银匠铺当学徒,起早贪黑地干了6年没拿到一个工钱。当他讨要工钱时,狠心的老板给他一顿恶打。在诉苦会上,刘四虎摘下帽子,指着头上的伤疤说:“这就是老板给我的工钱!”他擦掉眼泪,举起枪杆子喊道:“血债要用血来还,消灭蒋军报仇冤!”指战员的口号声顿时如山呼海啸。

“特等战斗英雄”刘四虎

阶级仇恨转化成铁一般的战斗意志。在宜川—瓦子街战役中,刘四虎带领全班打头阵,接连攻下两个高地,全班打得只剩他一个人了,他仍端着刺刀一连刺死4个、刺伤3个敌人,又被十几个敌人包围。刘四虎怒目圆睁,端着滴血的刺刀左突右刺,使敌人不敢靠近。这时,他为救援右侧的一班长舒照明,向正在袭击舒的敌人猛刺过去。舒照明脱险了,他自己却跌进了狭窄的战壕里,拥上来的4个敌人用刺刀向他刺去。幸好后续部队冲了上来,把身负11处伤的刘四虎救了下来。战后,那些受伤的俘虏兵一谈到刘四虎,眼睛里就充满恐惧,连说那个光着膀子拼刺刀的士兵真厉害。

战斗结束之后,余秋里通过多种形式宣扬刘四虎的英雄事迹,希望六连涌现出更多的“刘四虎”,为人民立功。西北野战军授予刘四虎“特等战斗英雄”“拼刺英雄”的光荣称号,广泛开展了“学习刘四虎杀敌立功运动”。毛泽东称赞:“陕北的部队经过整训诉苦以后,战士们的觉悟提高了,明白了为什么打仗,怎样打仗,个个摩拳擦掌,士气很高,一出马就打了大胜仗。”

1948年10月,西野发起荔北战役。在乌泥村抗击战斗中,七一四团二营坚守宝塔山阵地。六连连续打垮敌人的5次冲锋,只剩下了四五十个战士,连级干部相继伤亡,三排长李恩龙被指定为代理副连长。这时,敌人出动飞机轰炸,六连的工事几乎被炸平,敌众我寡,前沿阵地落入敌手。危急时刻,李恩龙颈部负伤,他抓了把黄土往伤口上一按,高喊:“同志们,坚决把敌人压下去!”随即率领一、三排剩余战士及增援过来的五连一排与敌人展开搏斗,夺回了前沿阵地。黄昏时分,六连奉命撤退。敌一发炮弹在负责掩护的六班战士高家凯身边爆炸,高家凯身负重伤,然而为了拖住敌人,他紧握两枚手榴弹,坚决不下火线。八九个敌人围逼过来的时候,他猛地跃起冲向敌群,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后,六连荣获“六连坚守宝塔山”的奖旗和“战斗模范连”的称号,李恩龙、高家凯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

六连在战争年代作战137次,涌现出刘四虎、尹玉芬、李恩龙、高家凯、丁丑娃、张殿山等15名战斗英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六连发扬战争年代铸就的“压倒一切敌人的狠劲,百折不挠的韧劲,坚持到底的后劲”的三股劲,出色完成了剿匪反霸、抗美援朝、对越自卫作战、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1964年、1985年分别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是全军唯一一个两次被授予荣誉称号的连队。

1986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的余秋里,到他亲手创建、培育的“硬骨头六连”视察,挥笔为六连题词:“硬骨头革命精神永放光辉。”

(责任编辑:胡北)

标签:;  ;  ;  ;  ;  ;  ;  ;  ;  ;  ;  

梅兴无:余秋里与“硬骨头六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