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句论文_张雪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假设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标记,语义,事实,疑问词,主句,实例,频率。

假设句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平[1](2017)在《现代汉语假设句的分类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如果…就/那么…"为典型结构形式的假设句,其实例在语义和形式上都存在一定差异。从假设条件所述事情实现的可能性上,把假设句分为真实假设句和非真实假设句两类,包含可能和现实、反事实和虚拟四种;从假设义关联词语的有无和韵律结构上,把假设句分为有标假设句和无标假设句、一般形式假设句和紧缩形式假设句,前者根据假设义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再进行下位分类。这样所分出来的语义类和形式类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可以相互验证,是从语法角度构建的现代汉语假设句的分类系统,为假设条件句的描写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司罗红[2](2016)在《特指疑问词在假设句中的非疑问用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疑问句和假设句是人类语言普遍存在的句子类型。疑问和假设作为最重要的非线性成分在句法上表现为作用于全句的语用特征,这些特征必须通过添加标记、移位、重迭等有限的句法操作影响句子的线性结构在句子表层得到体现,从而形成疑问句、假设句。当句子同时包含特指疑问词和假设特征时,特指疑问词所包含的词汇疑问特征将会被抑制,句法上表现为特指疑问词在假设句中的任指和虚指用法,这一现象可以通过疑问特征和假设特征的实例化推导出来。(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董秀英[3](2016)在《汉语假设句的从句和主句标记共现情况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跨语言来看,假设句的主句使用标记并不具有普遍性,并且一般来源于代词,但汉语除了源于代词的指代性标记,还有承接性的。本文通过对大规模真实语料的考察,发现汉语从句和主句标记的共现频率并不高,尤其跟指代性假设标记的共现频率更低,还不到20%;具有口语化倾向的假设标记和主句标记共现频率偏低。但"如果说"具有口语化倾向,跟"那么"的共现频率却高达60%多;另外,"一旦"和"就"共现倾向也较明显。文章对这两种现象作出了合理解释。(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司罗红[4](2016)在《假设特征与假设句的生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假设是人类语言重要的语法范畴,虽然假设句只出现在分句中,但也是一种重要的句子功能。虽然各种语言的假设句在句法形式上表现各异,但从本质上看,假设特征必须通过移位、添加假设标记、重迭等句法手段,在句子的句首、谓头、句尾叁个句法敏感位置实例化,在句子的表层结构得到呈现,形成假设句。各种语言假设句的差异是假设特征线性实例化的结果,可以推导出来。(本文来源于《中州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董秀英,程波涛[5](2016)在《“如果说”假设句的主句标记使用情况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跨语言来看,假设句的主句使用标记并不具有普遍性,并且一般来源于代词,但"如果说"句的主句标记除源于代词的指代性标记之外,还有承接性和转折性的。通过对大规模真实语料的考察可以发现,"如果说"句的主句标记出现频率极高,其中指代性标记"那么"的出现频率超过60%,远远高于汉语其他假设句中指代性标记的出现频率,这同"如果说"句的表义偏向和"那么"的强推理性有关。(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龚波[6](2016)在《上古指称化谓词性结构作假设句前件及其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古汉语中可以用"N之VP""其VP"和"VP者"作为假设句的前件以表假设,这些结构都是指称化的谓词性结构。它们之所以能够表示假设,是因为假设句的前件有指称化的倾向。指称化的谓词性结构作假设句前件在近代汉语和其他语言中也能找到例证。(本文来源于《古汉语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董秀英[7](2014)在《汉语无标记反事实假设句及其话语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无标记反事实假设句分为从句假设和主句假设两种类型,主要反映言者的态度或愿望,可以表达多种话语功能:有的意在实施反驳或拒绝,是根据逻辑知识和话语含意推导出来的,可称其逻辑推导式;有的意在表达建议、认同等,是由主句直接或间接表述出来的,可称其为非逻辑推导式。与其他可以表达同样话语功能的句子相比较,无标记反事实假设句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王玉娟[8](2013)在《英语if条件句与汉语“如果”假设句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语言形式,在英语中主要表现为if条件句,在汉语中与之相对应的通常被认为是由“如果”引导的“如果”假设句,其分类和句法结构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研究将从新的角度出发,以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将英汉条件句范畴分为原型与非原型条件句,分别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产生这些异同点的原因给予一定的解释与说明。英汉条件句中主从句间都可以表达多种语义关系,这表现了条件句多义性的特点。而原型范畴理论在分析一词多义性方面一直有较大的解释力。因此结合原型范畴理论以及对条件句的界定,首先找出了条件句原型所具有的属性,即主分句之间的充分条件关系,因果致使关系,逻辑上的真值对应关系和语义相关性,从句事态发生时间早于主句事态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关系以及所表现出的从句在前主句在后的语序特征。英汉原型条件句都可分为真实条件句和非真实条件句,只是区分上汉语“如果”原型条件句没有if原型条件句时态后移的方式那么明确,汉语主要通过时间直指词和“态”的变化来表现反事实的假设,并且由于汉语条件句主句中没有类似if条件主句的情态动词"will",无法区分表示习惯性的条件句和预告性的条件句。另一方面,英汉条件句范畴中均有条件句偏离原型属性,而成为原型范畴中的非原型成员,这是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共有特点,即“非真正的条件”都可以成为“条件”而进入到条件句范畴中,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条件”认识上的普遍模糊性,即“条件”是一个模糊变量以及共通的转喻扩展认知机制的作用,以言语行为的内容代替了整个言语行为。不过在具体语言表现形式中,与英语if相对应的汉语表达有“如果”和“如果说”两种情况。英汉条件句范畴中均存在原型条件句以及以原型为参照点向外辐射扩展的非原型条件句,主从句间可以表达出多种“非真正条件”的语义关系,这属于跨语言的共性。同时,在主从句关联词使用、语序等方面,英汉条件句也存在相异之处。这是对英汉条件句不同角度的诠释和探究,有助于从深层次认识条件句,增加对条件句的理解。(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3-05-25)

李萌[9](2013)在《现代汉语反事实假设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不像印欧语有明确的表示反事实的系统标记,有些外国学者甚至以此来推断中国人不善于在抽象领域进行思维,这样的认知当然是偏颇的。其实,汉语也有表达反事实思维的方式,只不过没有成系统的语法标记。本文就着眼于研究汉语的反事实假设句,希望可以一窥其究竟。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以一些外国学者偏颇地认为中国人没有反事实思维开始,介绍了汉语中其实是存在反事实假设句的,只是汉语缺乏形态,不像西方语言有明显的成系统的标记形式。假设句具有复杂性,历来学者对其的讨论都没有完全的定论,反事实假设句作为假设句的一部分,对它的专门讨论还显薄弱,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来弥补这一缺憾。第二章介绍了汉语中的有标记反事实假设句,比如“如果不是”、“若不是”、“要不是”以及现在已不常用的“若非”都是汉语中表达反事实的标记,其中,经过语料库的统计,“要不是”为其中最典型的反事实标记,且具有凝固性。本章从“要不是”反事实假设句的性质、句式构成、语义、语用方面来详细介绍这个标记。除此之外,时间词、“如果就好了”句式也可以作为反事实标记。当然,一些学者还认为“早”、“了”等也可作为反事实标记,但其又会有诸多的限制条件,因此,没有达成共识。第叁章介绍了在反事实标记之外,“如果”类假设句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作反事实解读。只是它们还可引导可能假设,不是反事实标记,于是我们从内容上来分类这部分句子的语义类型。分为前件明显假、后件得到反事实解读和后件明显假、前件得到反事实解读两大种。对于没有反事实标记的假设句的反事实解读主要靠语义推导来实现。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当我们脑中输入新信息后,其与脑海中已经存在的常识经验的相互凸显。第四章介绍了假设的程度,以便我们在整个假设句中更清楚的认识反事实假设句。并引入了传信值的概念,用量化的方式来看反事实假设句。第五章主要对比非标记的反事实假设句和普通否定句在表达否定时的不同之处。如果非标记的反事实假设句与普通否定句表达相同的意思,又完全没有不同,它就成了羡余的存在,所以,我们从语用方面和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方面来看反事实假设句的特殊之处。第六章总结全文,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3-05-01)

罗晓英[10](2012)在《汉语假设句的语义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假设范畴是人类语言与动物交际本质区别的重要标记,以假设复句的表达和使用为代表。本文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具体的语料,研究汉语假设句的语义解释和句法表现,并介绍汉语假设句的特点所引发的关于语言认知的争论,指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2年18期)

假设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疑问句和假设句是人类语言普遍存在的句子类型。疑问和假设作为最重要的非线性成分在句法上表现为作用于全句的语用特征,这些特征必须通过添加标记、移位、重迭等有限的句法操作影响句子的线性结构在句子表层得到体现,从而形成疑问句、假设句。当句子同时包含特指疑问词和假设特征时,特指疑问词所包含的词汇疑问特征将会被抑制,句法上表现为特指疑问词在假设句中的任指和虚指用法,这一现象可以通过疑问特征和假设特征的实例化推导出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假设句论文参考文献

[1].张雪平.现代汉语假设句的分类系统[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2].司罗红.特指疑问词在假设句中的非疑问用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3].董秀英.汉语假设句的从句和主句标记共现情况考察[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

[4].司罗红.假设特征与假设句的生成机制[J].中州大学学报.2016

[5].董秀英,程波涛.“如果说”假设句的主句标记使用情况考察[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6].龚波.上古指称化谓词性结构作假设句前件及其解释[J].古汉语研究.2016

[7].董秀英.汉语无标记反事实假设句及其话语功能[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8].王玉娟.英语if条件句与汉语“如果”假设句的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3

[9].李萌.现代汉语反事实假设句研究[D].河南大学.2013

[10].罗晓英.汉语假设句的语义表达[J].课程教育研究.2012

论文知识图

“jin1tian1xia4xue3le7”的音节声调..."lej5+td"型有标假设复句表里关联之树..."1j52tj"型有标假设复句表里关联之树..."2y2}坳5}}'}"型有标假设复句表里关联...各类假设复句的偏误率"lj53j52yg"型有标假设复句表里关联之树...

标签:;  ;  ;  ;  ;  ;  ;  

假设句论文_张雪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