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力锅论文和设计-朱泽春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压力锅,包括保温罩,保温罩内设有发热盘和内锅;发热盘底部设有支脚,所述发热盘通过所述支脚安装在保温罩底部;所述内锅置于发热盘上;还包括压力开关,所述发热盘相对于保温罩的位移达到一预设阈值时,所述压力开关被触发;各支脚和保温罩底部之间设有碟形弹簧,保温罩底部设有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支撑部支承于所述碟形弹簧的下端,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碟形弹簧中部的下方,所述限位部具有不低于支撑部与碟形弹簧接触表面的限位支撑面。由上述结构,碟形弹簧受压后不会产生反向收缩。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压力锅,包括保温罩,保温罩内设有发热盘和内锅;发热盘底部设有支脚,所述发热盘通过所述支脚安装在保温罩底部;所述内锅置于发热盘上;还包括压力开关,所述发热盘相对于保温罩的位移达到一预设阈值时,所述压力开关被触发;其特征在于,各支脚和保温罩底部之间设有碟形弹簧,保温罩底部设有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支撑部支承于所述碟形弹簧的下端,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碟形弹簧中部的下方,所述限位部具有不低于支撑部与碟形弹簧接触表面的限位支撑面。

设计方案

1.一种电压力锅,包括保温罩,保温罩内设有发热盘和内锅;发热盘底部设有支脚,所述发热盘通过所述支脚安装在保温罩底部;所述内锅置于发热盘上;还包括压力开关,所述发热盘相对于保温罩的位移达到一预设阈值时,所述压力开关被触发;

其特征在于,各支脚和保温罩底部之间设有碟形弹簧,保温罩底部设有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支撑部支承于所述碟形弹簧的下端,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碟形弹簧中部的下方,所述限位部具有不低于支撑部与碟形弹簧接触表面的限位支撑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与支撑部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若干支撑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与所述保温罩底部一体成型,且凸设于所述保温罩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若干环形垫圈。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面与支撑部和碟形弹簧接触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为环形垫片。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及支撑部均为形成于支撑单元上表面的凸起。

9.如权利要求1-3、5、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穿过所述保温罩底部、碟簧与支脚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弹性支撑部,所述弹性支撑部用以提供使连接件向保温罩下方移动的弹力。

10.如权利要求1-3、5、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环绕所述碟形弹簧外侧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用以对所述碟形弹簧进行横向限位。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家用电器,尤其涉及烹饪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是传统高压锅和电饭锅的升级换代产品,它结合了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压力锅的安全问题,解除了普通压力锅困扰消费者多年的安全隐患;并且能够获得大于80%的加热效率,省时省电。

压力锅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增高锅内压力,压力提高时水的沸点也随之升高,也就是说水沸腾时温度高于将常压下的100℃,这样蒸煮食物时当锅内水沸腾时温度已高过100℃,蒸煮时间就会缩短。

相对于传统的压力锅,电压力锅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加热方式,电压力锅采用电加热方式,更加清洁卫生。另一方面是加热控制,电压力锅采用电控方式,能够根据烹饪需求设定加热时间和压力,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整个加热过程,相较于传统的人为控制,无疑更具安全性。

对于电压力锅的控制而言,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获得压力数据,目前比较普遍地压力控制方式是通过压力开关实现,压力开关通过电压力锅内的内胆与发热盘相对于保温罩的位移变化监测压力变化,当位移超过一个阈值后,即触发压力开关发送控制信号给电控单元,停止加热或降低加热功率。也有一些简单电路结构中,在位移达到阈值后,直接通过机械结构驱动压力开关断开,压力开关是设置在加热驱动电路中,随着压力开关的断开,也会断开加热的供能,从而停止加热。

故而,电压力锅要设置允许内胆与发热盘能够相对保温罩产生位移变化的弹性部件,一般弹性部件是设置在发热盘的支撑结构中的。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弹性部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或遇到某些条件下例如操作不当导致压力突然变化,可能出现衰减的情况,弹性部件的衰减将导致发热盘的初始位置变化,进而压力开关被触发的压力也会与设定压力之间产生偏差,最可能导致的情况就是压力开关提前被触发断开加热供电,从而使烹饪的食物无法在理想的温度和压力下被加热。

因为,业内设定了衰减标准,要求在质保期内,弹性部件不发生超过限定值的衰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压力锅,包括保温罩,保温罩内设有发热盘和内锅;发热盘底部设有支脚,所述发热盘通过所述支脚安装在保温罩底部;所述内锅置于发热盘上;还包括压力开关,所述发热盘相对于保温罩的位移达到一预设阈值时,所述压力开关被触发;

各支脚和保温罩底部之间设有碟形弹簧,保温罩底部设有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支撑部支承于所述碟形弹簧的下端,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碟形弹簧中部的下方,所述限位部具有不低于支撑部与碟形弹簧接触表面的限位支撑面。

由上述结构,所述限位部被设置为使碟形弹簧受压后碟形弹簧的底面始终高于支撑部与碟形弹簧的接触表面,或者说所述限位部被如此设置,以使得所述碟形弹簧受压后不会产生反向收缩。

由于压力开关由发热盘的位移触发,如果支撑在支脚的碟簧出现衰减,将影响电控相应压力变化的灵敏度,而电压力锅出厂必须进行安全测试,原有结构的电压力锅,安全侧视会导致碟簧衰减,设置限位部,在碟簧压缩时支承碟簧的中部,不产生反向收缩,避免因安全测试造成衰减。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与支撑部一体成型。

限位部和支撑部一体成型,可减少零件数量,简化组装工艺。且相较于其他连接方式,限位部不会发生相对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若干支撑筋。

限位部可以是形成或安装在支撑单元的立筋,相较而言,比垫圈结构,可增加支撑单元整体刚度。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单元与所述保温罩底部一体成型,且凸设于所述保温罩上。

支撑单元可优选直接形成在保温罩底部,同样能够简化加工和组装工艺。配合限位部与支撑部一体成型,效果最佳,并且通过凸设的构成方式,能够保证保温罩的结构强度。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若干环形垫圈。

限位部可以是套设在支脚连接件的一或多个垫圈,通过连接件定位在碟簧中部的下方。连接件例如是双头螺柱,也可以是螺栓或者直接和支脚一体成型的连接杆。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支撑面与支撑部和碟形弹簧接触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优选限位支撑面与接触表面同一水平,可以获得最大弹性收缩量,且防止反向收缩。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单元为环形垫片。

通过垫片结构实现限位与支撑面一体成型,和同水平面设置,结构简单,最简结构仅需一个垫片即可实现。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及支撑部均为形成于支撑单元上表面的凸起。

通过凸起结构提供支撑能够减轻支撑单元整体重量,实现轻量化设计。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穿过所述保温罩底部、碟簧与支脚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弹性支撑部,所述弹性支撑部用以提供使连接件向保温罩下方移动的弹力。

设置反向的弹性支撑能够起到助力作用,在碟簧受压时位移更灵敏,或者可以通过该弹性支撑的蓄能状态,调节碟簧受压变形的灵敏度。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环绕所述碟形弹簧外侧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用以对所述碟形弹簧进行横向限位。

立面环绕支撑,可以限定碟簧侧移,尤其是在一体成型结构中,可避免碟簧和支撑单元一起发生侧向滑移,因而产生水平分力造成压力检测误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压力锅的爆炸分解图。

图2绘示了现有技术中电压力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了现有技术中电压力锅配置的支撑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绘示了现有技术中电压力锅配置的支撑单元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绘示了现有技术中电压力锅配置的支撑单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压力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压力锅配置的支撑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压力锅配置的支撑单元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9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压力锅配置的支撑单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绘示了现有技术中电压力锅配置的碟簧受压变化趋势。

图1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压力锅配置的碟簧受压变化趋势。

图12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电压力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电压力锅配置的支撑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电压力锅配置的支撑单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电压力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电压力锅配置的保温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电压力锅配置的保温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度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主要包括锅盖110、锅体120,发热盘130,内部支撑组件140,外部支撑组件150及压力开关160。各部分的组成和位置关系在后文未详细说明之处均可参照现有产品。

其中锅盖110包括盖体1101和重锤1102。锅体120包括内锅1201,保温罩1202和保温罩固定圈1203。内部支撑组件140包括碟形弹簧1401,支撑碟形弹簧1401的支撑单元1402,以及连接件包括:螺柱1403及垫片1404。外部支撑组件包括碟形垫片1501,平垫片1502及螺母1503。结合图6,上述零部件通过组装构成电压力锅。

在电压力锅中,发热盘130和内锅1201设置于保温罩1202内;发热盘130底部设有支脚,发热盘130通过支脚安装在保温罩1202底部;内锅1201置于发热盘130上,二者可以随压力变化同步产生相对于保温罩的位移;压力开关160由发热盘130相对于保温罩1202的位移触发,以控制断开加热,压力开关被触发的压力阈值并非本实用新型改进点,具体工作原理也系公知,故不做赘述。

结合图7至图9,各支脚和保温罩1201底部之间设置碟形弹簧1401,保温罩1201底部设置支撑单元1402,支撑单元1402包括支撑部1421和限位部1422,其中,支撑部1421支承于碟形弹簧的下端,对应图中绘示的支撑单元1402的靠近外侧的区域,限位部1422位于碟形弹簧中部的下方,限位部对应图中绘示的支撑单元1402的中部区域,具有不低于支撑部1421与碟形弹簧接触表面的限位支撑面。

可与图2至图5绘示的现有电压力锅结构进行比较,现有电压力锅同样包括锅盖210、锅体220,发热盘230,内部支撑组件240,外部支撑组件250,其中,内部支撑组件部分的支撑单元2402,并不具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限位部,而是形成避空槽,这将导致碟形弹簧可能产生反向收缩,每次反向收缩都将造成一定不可逆的衰减。前述实施例中的支撑单元限位部和支撑部是形成在一个面上的,可以避免因反向收缩造成的衰减。

作为更具体的比照说明,引入对电饭锅进行出厂前常规测试的案例。电压力锅都需要对碟形弹簧进行压力衰减测试,测试压力范围为98Kpa-140Kpa,压力衰减测试要求在调节好工作压力后,先将压力开关短接进行一次安全压力测试,然后重新将压力开关接通,再次测试工作压力,要求压力衰减不得超过10Kpa。而现有技术的电压力锅中的支撑单元是有一个台阶的支座,台阶具有避空量,而碟形弹簧在被压平时的压缩量为极限值H,但在受到一定的压力时,压缩量就超过了H,所以在安全压力下,碟形弹簧是朝着支座的台阶内压缩的,即产生了反向压缩变形,这将导致碟形弹簧会产生微量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所以会造成在测试压力衰减时产生较大的衰减量。参考图10,Q21状态下,碟形弹簧承受正常工作压力,Q21状态下,碟形弹簧承受的压力使其被压平,可定义此时压力位极限压力,继续受压后,在Q23状态下,T2指示的反向收缩将产生。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描述的结构中,支撑单元具有限位部,参考图11,在Q11和Q12描绘的状态,在极限压力内,碟形弹簧都不会产生反向收缩,而继续加压,在Q13状态下,由于限位部的作用,碟形弹簧仍然不会产生反向收缩,如T1所指示的,碟形弹簧仍然是被压平的状态,故而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结构能够避免因碟形弹簧发生反向收缩而产生衰减。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支撑单元还有其他的实现方式,如图12至图14所示,碟形弹簧3401和支撑单元3402设置在保温罩3202的底部与发热盘330之间,限位部3421为形成在支撑单元表面的凸起。限位部3421在碟形弹簧3401承受压力时能够以面接触的方式支承碟形弹簧的下表面,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保温罩3202受压发生变形。

如图15至图18所示,碟形弹簧4401设置在保温罩4202的底部与发热盘330之间,支撑单元4201是直接与保温罩4202一体成型的,且支撑单元4201凸设于保温罩4202的底部上。在支撑单元4202上,有一个凸设的平面结构同时提供支撑部4211及限位部4212,支撑单元直接形成在保温罩底部,能够减少零散部件数量,简化加工和组装工艺。配合限位部与支撑部一体成型,效果最佳,并且通过凸设的构成方式,能够保证保温罩的结构强度。

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结构中,限位部与支撑部均系一体成型,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部也可以是可分离的单独垫片结构。

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结构中,限位部的形式都是环形垫的形状,在图未示的实施例中,限位部还可以是排布在支撑单元中部的若干支撑筋。

此外,结合相关附图,作为外部的弹性支撑部的碟形垫片1501,可以提供使作为连接件的螺柱1403向保温罩1202下方移动的弹力,或称反向弹力支撑结构。

结合相关附图,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单元1402\/3402还具有环绕碟形弹簧外侧的阻挡部,阻挡部用以对碟形弹簧进行横向限位。

设计图

一种电压力锅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0623.6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8(济南)

授权编号:CN209733503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A47J27/086

专利分类号:A47J27/086;A47J36/36

范畴分类:15F;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50117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美里路999号

发明人:朱泽春;李鹏辉;艾凯凯

第一发明人:朱泽春

当前权利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电压力锅论文和设计-朱泽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