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外壳高精度深轴承室拉深机构,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凹模垫片一、固定板、拉深凹模一、凹模垫片二、下垫板、下模座、拉深凸模、推件器一、拉深凹模二、推件器二和导柱,所述上垫板、凹模垫片一、固定板、拉深凹模一、凹模垫片二及下垫板上下堆叠,中间上下贯穿成型有空腔一;所述拉深凹模二与推件器二上下堆叠设置于空腔一内,两者中间上下贯穿成型有空腔二;所述推件器一部分位于空腔一内,其功能端与拉深凸模功能端面对面设置,该部分位于空腔二内。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可更好的保证电机壳体轴承室的精度、壁厚及相对于机壳壳体的同轴度,从而大幅度提升机壳的性能,减少电机运动的噪音并降低温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机外壳高精度深轴承室拉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凹模垫片一、固定板、拉深凹模一、凹模垫片二、下垫板、下模座、拉深凸模、推件器一、拉深凹模二、推件器二和导柱,所述上垫板、凹模垫片一、固定板、拉深凹模一、凹模垫片二及下垫板上下堆叠,中间上下贯穿成型有空腔一;所述上模座、上垫板、凹模垫片一与固定板间依次连接;所述拉深凹模一、凹模垫片二、下垫板与下模座间依次连接;所述拉深凹模二与推件器二上下堆叠设置于空腔一内,两者中间上下贯穿成型有空腔二;所述推件器二与下垫板连接;所述推件器一部分位于空腔一内,其功能端与拉深凸模功能端面对面设置,该部分位于空腔二内;所述拉深凸模与下垫板连接;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间通过导柱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电机外壳高精度深轴承室拉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凹模垫片一、固定板、拉深凹模一、凹模垫片二、下垫板、下模座、拉深凸模、推件器一、拉深凹模二、推件器二和导柱,所述上垫板、凹模垫片一、固定板、拉深凹模一、凹模垫片二及下垫板上下堆叠,中间上下贯穿成型有空腔一;所述上模座、上垫板、凹模垫片一与固定板间依次连接;所述拉深凹模一、凹模垫片二、下垫板与下模座间依次连接;所述拉深凹模二与推件器二上下堆叠设置于空腔一内,两者中间上下贯穿成型有空腔二;所述推件器二与下垫板连接;所述推件器一部分位于空腔一内,其功能端与拉深凸模功能端面对面设置,该部分位于空腔二内;所述拉深凸模与下垫板连接;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间通过导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高精度深轴承室拉深机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拉深凹模一连接设置有产品定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高精度深轴承室拉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有四根,分布于上模座和下模座四个角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高精度深轴承室拉深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氮气弹簧一,其设置于上模座上方,通过传力杆穿过上模座控制推件器一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壳高精度深轴承室拉深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氮气弹簧二,其设置于上模座上方,其功能端穿过上模座、上垫板和凹模垫片一,与固定板抵接,控制固定板工作。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机外壳加工设备,具体公开一种电机外壳高精度深轴承室拉深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电机外壳正常的拉深工艺结构无法保证轴承室的精度、减少轴承室的壁厚变薄及轴承室相对于机壳壳体的同轴度。
轴承室深度非常深,导致在拉深的时候极易出现材料变薄现象,但是产品的内外径都有要求,材料变薄直接导致产品的内外径尺寸不稳定,变化量较大。轴承室精度的不良导致与机壳壳体的同轴度出现超差现象,产品良率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更好的保证电机壳体轴承室的精度、壁厚及相对于机壳壳体的同轴度的电机外壳高精度深轴承室拉深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电机外壳高精度深轴承室拉深机构,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凹模垫片一、固定板、拉深凹模一、凹模垫片二、下垫板、下模座、拉深凸模、推件器一、拉深凹模二、推件器二和导柱,所述上垫板、凹模垫片一、固定板、拉深凹模一、凹模垫片二及下垫板上下堆叠,中间上下贯穿成型有空腔一;所述上模座、上垫板、凹模垫片一与固定板间依次连接;所述拉深凹模一、凹模垫片二、下垫板与下模座间依次连接;所述拉深凹模二与推件器二上下堆叠设置于空腔一内,两者中间上下贯穿成型有空腔二;所述推件器二与下垫板连接;所述推件器一部分位于空腔一内,其功能端与拉深凸模功能端面对面设置,该部分位于空腔二内;所述拉深凸模与下垫板连接;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间通过导柱连接。
与所述拉深凹模一连接设置有产品定位块。
所述导柱有四根,分布于上模座和下模座四个角位置。
还包括氮气弹簧一,其设置于上模座上方,通过传力杆穿过上模座控制推件器一动作。
还包括氮气弹簧二,其设置于上模座上方,其功能端穿过上模座、上垫板和凹模垫片一,与固定板抵接,控制固定板工作。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可更好的保证电机壳体轴承室的精度、壁厚及相对于机壳壳体的同轴度,从而大幅度提升机壳的性能,减少电机运动的噪音并降低温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机外壳高精度深轴承室拉深机构,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凹模垫片一3、固定板4、拉深凹模一6、凹模垫片二7、下垫板8、下模座9、拉深凸模10、推件器一13、拉深凹模二11、推件器二13和导柱14,
所述上垫板2、凹模垫片一3、固定板4、拉深凹模一6、凹模垫片二7及下垫板8上下堆叠,中间上下贯穿成型有空腔一(各部分中间呈圆柱孔状,且每个圆柱孔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所述上模座1、上垫板2、凹模垫片一3与固定板4间依次连接;所述拉深凹模一6、凹模垫片二7、下垫8板与下模座9间依次连接;
拉深凹模一6在结构上做成两节尺寸,前面一节内径做大确保产品进入拉深凹模一6不会出现过大的压力及不平衡。
所述拉深凹模二12与推件器二11上下堆叠设置于空腔一内,两者中间上下贯穿成型有空腔二;所述推件器二11与下垫板8连接;所述推件器一13部分位于空腔一内,其功能端与拉深凸模10功能端面对面设置,该部分位于空腔二内;所述拉深凸模10与下垫板8连接;
拉深凸模10与拉深凹模二12在尺寸上增加补偿工艺,通过斜面配合的工艺进行台阶段的过渡,确保尺寸的均匀性及一致性。
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9间通过导柱14连接;所述导柱14有四根,分布于上模座1和下模座9四个角位置,确保整体模具的导向精度。
与所述拉深凹模一6连接设置有产品定位块5,对产品进行初始定位,减少产品的晃动及放置后的不平行现象。
还包括氮气弹簧一17,其设置于上模座1上方,通过传力杆16穿过上模座1控制推件器一13动作,氮气弹簧一17对推件器一13进行预压,使轴承室的拉深更加平稳可靠。
还包括氮气弹簧二15,其设置于上模座1上方,其功能端穿过上模座1、上垫板2和凹模垫片一3,与固定板4抵接,控制固定板4将产品压入拉深凹模一6内。
轴承室的拉深成型是在产品有效平行进入拉深凹模一6后再进行整形的,所以在相对的同轴度精度上得到提升,固定板4采用精密导套进行定位并采用氮气弹簧二15压料,使产品有效的实现先进拉深凹模一6,并有效的定位于拉深凸模10再通过拉深凹模二12来对轴承室进行整形的,这样减少了材料的变薄并是轴承室的拉深精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0117.4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31906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B21D 22/26
专利分类号:B21D22/26;B21D22/30;B21D37/10
范畴分类:26J;
申请人:镇江先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镇江先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新技术产业园
发明人:黄俊
第一发明人:黄俊
当前权利人:镇江先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代理人:郑婷
代理机构:32321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