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磁共振扫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磁共振,胶质,乳腺,肿瘤,细胞,图像,肩关节。
磁共振扫描论文文献综述
杨君[1](2019)在《磁共振扫描应用于肩关节损伤诊断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扫描应用于肩关节损伤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肩关节损伤患者病例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磁共振扫描,对肩关节损伤分级和图像合格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过磁共振扫描,在70例患者中,优质图像患者、良好图像患者、不合格患者分别为60例、9例、1例,图像合格率为98.57%;在患者损伤部位中,肩袖、肱二头肌腱、盂唇、其他等分别为50例、12例、6例、2例。肩关节损伤的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5例、32例、23例。结论:借助磁共振扫描,对于诊断肩关节损伤患者具有显着的帮助,其诊断价值良好,可以对患者的损伤类型和分级等进行有效判断,并给予临床诊治强有力的保障,其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显着。(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杨琰昭,翟晶,靳志嘉,张欢,闵佶华[2](2019)在《医用磁共振成像颈椎常规扫描序列图像质量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研究国内外不同品牌及型号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在颈椎磁共振常规序列的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全国25家医疗机构及中心,基于7种国内外品牌9种机型的医用MRI设备所采集的447例患者颈椎MRI扫描有效图像资料。按照所使用设备的不同,将扫描图像分为0.3~0.5 T、1.5 T及3.0 T组,相同场强组中以设备品牌为亚组。基于美国放射学会(ACR)指南内容,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评分法对各序列图像进行临床图像质量评价,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3.0 T的MRI图像质量各项指标4个必需序列的15个评价指标评分最优,1.5 T次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相同场强MRI设备样本中,国产设备与国外进口品牌MRI设备颈椎MRI图像质量组间对比,部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指标优于国外进口品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0 T的MRI设备颈椎MRI成像临床图像质量明显优于1.5 T及其以下的低场设备。在相同场强下,国产MRI设备部分临床图像质量指标与国外进口品牌相近。(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9年11期)
张媛,李彦龙,刘连锋,张涛,张飞[3](2019)在《磁共振成像扫描序列在脑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序列T1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T2WI、T2FLAIR、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增强T1WI在脑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0例由病理或者临床确诊为脑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以及50例脑单发转移瘤患者,对所有受试者进行MRI扫描序列及增强检查,并通过MaZda软件勾画出最大序列DWI和增强T1WI的肿瘤感兴趣区域(ROI),得出病变部位的纹理线条,分析受试者工作(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脑胶质母细胞瘤及单发脑转移瘤中的灰度共存矩阵参数中增强T1WI均值、自相关、DWI及直方图纹理参数与增强T1WI的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51,P<0.05)。DWI自相关在脑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50%和86.00%,AUC为0.89。结论:MRI扫描序列及增强检查的纹理分析对鉴别脑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脑转移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9年11期)
徐建国,张晶,林锦仕,王晓野,杜小旦[4](2019)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和灌注成像的诊断价值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基于1.5T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和灌注成像技术对比性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影像表现。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36例)与胶质母细胞瘤(35例)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MRI平扫与1.5T MRI动态增强。对比2组患者检测结果中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相对血流量(r CBF)、相对血容量(r CBV)。结果 GBM组的ADC最小值、ADC最大值、ADC平均值与r CBF、r CBV均高于PCNS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1.5T MRI动态增强扫描和灌注成像技术,通过对比ADC值与r CBF、r CBFV可以显着提升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鉴别有效率,因此该检查方法具备临床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俞福盛[5](2019)在《磁共振扫描诊断子宫腺肌症价值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磁共振扫描诊断子宫腺肌症价值评价。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均经活检病理确诊,行回顾性分析,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行超声联合磁共振扫描诊断,对照组行常规超声诊断。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ROC曲线下面积、结合带厚度。结果结合影像资料,发现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87.93%(51/58)、误诊率5.17%(3/58)、漏诊率6.90%(4/58),对照组诊断准确率72.41%(42/58)、误诊率15.52%(9/58)、漏诊率12.07%(7/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07、22.058、20.251, P<0.05)。观察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7,对照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观察组结合带厚度平均为(13.2±0.3)mm,对照组结合带厚度平均为(12.6±1.5)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8、6.791, P<0.05)。结论超声联合磁共振扫描诊断子宫腺肌症准确率高,少漏诊和误诊,能够准确捕捉病灶区域信息,价值突出。(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9年31期)
刘明珠,陈少武,文军霞[6](2019)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测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联合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83例共计112个病灶,均采用ABVS联合MRI检查。结果病理结果证实良性病灶41个,恶性病灶71个;乳腺恶性病灶ABVS图像形态不规则、有分叶状、边缘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汇聚征、虫蚀征和钙化比例分别为63.38%、70.42%、87.32%、50.70%、47.89%、40.85%和43.66%,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灶(P<0.05);乳腺恶性病灶MRI形态不规则、有分叶状、边缘粗糙和毛刺征比例分别为67.61%、78.87%、84.51%和67.61%,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灶(P<0.05);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特异度为92.68%,明显高于ABVS、MRI单独检查(P<0.05);ABVS、MRI和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VS和MRI在乳腺良、恶性病灶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两者联合检查可助于提高诊断特异度。(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隋国华[7](2019)在《磁共振动态扫描技术在颞下颌关节盘移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扫描技术在颞下颌关节盘移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46例(共92侧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磁共振动态扫描,观察患者颞下颌关节MRI斜冠状位、斜矢状位图像,并分析张闭口位关节盘的形态及位置变化情况。结果 92例关节中34个关节盘形态、位置和信号正常;58个关节盘移位,其中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30个,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22个,外侧移位2个,内侧移位4个;MRI主要表现为关节盘形态不规则,呈伸长型、折迭型等改变,伴髁突运动异常10例,合并关节积液9例。结论 MRI可清楚显示颞下颌关节盘的结构、位置及盘突关系改变情况,可为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的诊断提供辅助诊断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30期)
王克锦[8](2019)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磁共振成像在成人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磁共振成像在成人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某院收治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磁共振成像诊断Ⅲ期患者与病理诊断一致,且Ⅰ期、Ⅱ期、Ⅳ期诊断准确率也明显高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其中Ⅱ期患者诊出率比较,磁共振成像诊出率96.4%,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为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法检出晚期患髋个数与病理诊断一致,磁共振成像检出早期患髋、中期患髋个数明显高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成像诊断出骨小梁结构模糊、骨髓水肿、线样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比较,磁共振成像诊断股骨头坏死准确率更高,有助于临床获得更加准确的检测数据,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保障。(本文来源于《中国疗养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杨青松[9](2019)在《CT扫描联合磁共振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评估其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与介入治疗预后评估中联合CT扫描与核磁共振诊断有效性。方法本次所选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入院治疗,联合CT扫描与核磁共振诊断的患者作为联合组,单纯实施MRI常规诊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30例,观察诊断的结果。结果联合组诊断符合率为96.67%,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83.33%,联合组诊断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最小短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与介入治疗预后评估中联合CT扫描与核磁共振诊断能够充分了解患者病灶情况,能够准确评估介入治疗的效果,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30期)
丁少峰,王晶,姚占海,金占华,马军[10](2019)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SI-T曲线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SI-T曲线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8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回顾分析其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后的SI-T曲线(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相关资料。结果: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患者在峰值时间、强化程度以及强化率方面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SI-T曲线能够作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为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0期)
磁共振扫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比研究国内外不同品牌及型号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在颈椎磁共振常规序列的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全国25家医疗机构及中心,基于7种国内外品牌9种机型的医用MRI设备所采集的447例患者颈椎MRI扫描有效图像资料。按照所使用设备的不同,将扫描图像分为0.3~0.5 T、1.5 T及3.0 T组,相同场强组中以设备品牌为亚组。基于美国放射学会(ACR)指南内容,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评分法对各序列图像进行临床图像质量评价,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3.0 T的MRI图像质量各项指标4个必需序列的15个评价指标评分最优,1.5 T次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相同场强MRI设备样本中,国产设备与国外进口品牌MRI设备颈椎MRI图像质量组间对比,部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指标优于国外进口品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0 T的MRI设备颈椎MRI成像临床图像质量明显优于1.5 T及其以下的低场设备。在相同场强下,国产MRI设备部分临床图像质量指标与国外进口品牌相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磁共振扫描论文参考文献
[1].杨君.磁共振扫描应用于肩关节损伤诊断的临床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2].杨琰昭,翟晶,靳志嘉,张欢,闵佶华.医用磁共振成像颈椎常规扫描序列图像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9
[3].张媛,李彦龙,刘连锋,张涛,张飞.磁共振成像扫描序列在脑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9
[4].徐建国,张晶,林锦仕,王晓野,杜小旦.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和灌注成像的诊断价值对比[J].实用医技杂志.2019
[5].俞福盛.磁共振扫描诊断子宫腺肌症价值评价[J].中外医疗.2019
[6].刘明珠,陈少武,文军霞.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测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7].隋国华.磁共振动态扫描技术在颞下颌关节盘移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
[8].王克锦.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磁共振成像在成人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疗养医学.2019
[9].杨青松.CT扫描联合磁共振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评估其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9
[10].丁少峰,王晶,姚占海,金占华,马军.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SI-T曲线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