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质变迁诉说宝岛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肖珍珍[1](2021)在《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劳动”既是一个历史具体的现象,又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的具有广泛生发性的论题。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劳动叙事这一主题的深度探析,劳动背后潜隐的社会历史形态更迭、伦理价值变迁、审美向度流转都会一一呈现。本文以劳动为视角,基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理论成果,运用对比研究、历史文化学研究方法,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论文的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并且对于论文写作中所使用的“劳动”、“叙事”两个核心概念和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和说明。新世纪以前中西方不同时期文学中的劳动叙事话语是本文展开探讨和论述的基点。论文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解读了新世纪以前本土文学视阈下不同时期的劳动叙事话语,将其概括为:小人之事与社稷之本的悖论时代、劳工神圣的启蒙时代、劳动光荣的激情时代和勤劳致富的务实时代;还梳理了西方文学视阈下不同时期的劳动叙事话语,将其概括为:古典的农业时代、神权的宗教时代、资本的工业时代。为更好地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劳动叙事,论文第三章从整体上概述新世纪长篇小说和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质素。新世纪长篇小说具有问题性审美、狂欢化审美、本土化审美三个突出特点。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在整体上体现出了创作主体多元化和劳动形式多样化两个明显特征。新世纪以来,中国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便是千年“乡土中国”向今日“城乡中国”的转变,论文第四章阐释了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与“城乡中国”的构建之间的同构关系。本章分“城”与“乡”两个层面展开讨论。在农村,一方面,乡村世界呈现一片衰颓和凋蔽现象,这让很多作家满怀忧虑。另一方面,新世纪长篇小说也描绘了带着资本、理念和新的劳动模式的乡村“归来者”和带着政策、使命和新的发展模式的乡村“外来者”与乡村的父老乡亲一起探索和建设现代农村的宏伟图景。在城市,迫于生活压力成批离开农村来到城市的农民,不得不面对生存空间的转换所带来的劳动方式、劳动姿态、劳动情感等一系列的转变。新世纪长篇小说对城市带给奔波于生产线上、流连于钢筋水泥间寻找出路的打工人的疼痛和困顿进行了深情描摹。劳动与伦理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塑造和影响。论文的第五章在历史的迁延过程中阐述了劳动对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生态伦理的重塑,在对比中凸显新世纪劳动伦理的新特点。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透视的这些新特点包括:“子”们摆脱了父辈在劳动经验、劳动能力、劳动资料方面的控制和权威后,指向自由、平等、独立、强大的成长路线;对于女性来说,集体劳动将她们引出家门,改革开放则将她们推向市场,新世纪的她们不再扮演一个辅助或是服务者的角色。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金钱逻辑取代乡土人情;个人与工厂之间,归属淡漠取代工厂认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新世纪长篇小说在批判现代文明对人类栖居环境的入侵和破坏的同时,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呈现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传统劳动的复归和生态劳动的构建。劳动与美同在。论文第六章对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劳动叙事进行剖析,从劳动的技道美、田园美、苦难美、精神美四个方面分别呈现。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对卓越之技和自由之道的描述都闪耀着动人心弦的美,这是文学作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的“田园美”分别从知识分子立场和劳动者立场得到传神再现;作为苦难美重要载体的劳动在新世纪长篇小说中主要体现为在私有化滋生的劳动异化和城镇化衍生的劳动异化;劳动带给很多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但远离了劳动,人却失去了确认自身的场域。劳动是劳动者生命策略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他们建构自我和实现自我的重要承载。论文的结语部分对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劳动叙事的价值、意义、不足等进行的整体概括。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因为具象了当今时代的劳动样态和新质,通过劳动叙事呈现了新世纪的时代特点、审美诉求、文化指征、伦理迁延等,展现了劳动与现代经济、劳动与社会正义、劳动与现代法治、劳动与公民德性之间错综复杂、纠结缠绕的关系,因而具有了时代的脉动和介入、省察现实的力量。在这个轻飘的年代里续写各种劳动难题,使我们感受到了文学尚未完全失重的一面。但是,在消费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今天,由于劳动精神和劳动意识的缺失,劳动在文学题材中越来越“小”,体力劳动更是渐行渐“远”。而在新的时代中,人们舒适高效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快递员、城市跑腿、家政服务员、月嫂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对我们的辛勤付出,他们不该仅仅是部分人眼中的“新底层”,而应该是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主角。我们认真地期待新世纪的创作者们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对于劳动、对于劳动者、对于生活、对于社会、对于人性更加清醒、深刻、独到的体认和把握。
李岩[2](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认为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厉彦汝[3](2020)在《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电视综艺《朗读者》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应运而生,该类节目以文化内涵和娱乐元素的适度结合为前提,创造了“文化+”的特色组合模式,成为当下人们热议和关注的新型电视综艺类型。《朗读者》作为文化类电视综艺发展中的头部节目,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真实的情感展露和高度的仪式表达,满足了现代人重温经典、寻根忆往的文化诉求。本文借用詹姆斯·凯瑞(James W.carey)的传播的仪式观理论对《朗读者》节目的仪式化表达、参与者的强化作用以及利用媒介技术增强文化共享等进行具体分析,总结节目在仪式观的视角下取得的成功经验和价值意义,反思和修正节目在发展过程中的欠缺与不足,为其他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制作和传播运作提供有效的研究借鉴。本论文分五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梳理了传播仪式观理论的知识要点和《朗读者》的相关资料概述。对传播仪式观理论内涵、起源、构成要素进行概括总结;对电视综艺《朗读者》节目的产生背景、内容模式和社会影响进行介绍阐述,并对《朗读者》作为文化类综艺的典范进行分析,通过对其理论的理解和对节目相关信息的整合和深入,进而更好的从传播仪式观理论的观照下进一步分析《朗读者》节目。第二章从传播仪式观理论出发,将《朗读者》节目中的传播仪式的特征呈现作为研究要点,分析了传统读书节目中的一般性的仪式特征;对《朗读者》节目呈现出特殊的仪式化表征作重点表述,并通过这些特殊的仪式表征来展现节目所传达的深刻文化内涵。第三章主要以节目的参与者为主体对象,分析《朗读者》节目中参与者的类型以及作用表述。通过对节目主持人访谈、名人朗读以及台下观众在镜头前的细节表现和解读,给予受众一个更加清晰和深入的理解空间,强化参与者对节目的仪式建构,使节目传播仪式的效果和影响达到最大化。第四章探讨了节目借助媒介技术手段聚集人们进行共享文化。本论文选择了《朗读者》中创新独特和个性化的媒介传播方式,通过电视媒体、新媒体以及朗读亭创设等手段推动受众能够更好地融入文化仪式的共享氛围中,同时也探究了电视媒介的传播与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技术观之间的思维差别和共同意图。第五章分析了《朗读者》在传播仪式观的影响下产生的经验启示与反思。《朗读者》节目目前已经播出两季,它作为一档颇受高评,甚至是家喻户晓的现象级文化类综艺节目,笔者对仪式观影响下节目中取得巨大成功的经验元素以及存在的不足作出分析和总结,并对节目本身的制作和传播仪式的应用进行权衡与反思,期以对未来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具有参考意义。
岳文姬[4](2019)在《建筑策划引导下的天津杨柳青镇元宝岛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文化产业正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城市核心区的建设已成为推动城市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不断挖掘城市内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其中,一些项目缺少对历史环境资源利用的分析和对核心区业态的策划和把握,在建筑设计的策略上有待改进。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有任务书到没有任务书,从单一到多元的建筑设计条件,建筑师已被推到前沿,促使建筑设计开展之前必须要做建筑策划。因此,本文在满足天津市杨柳青镇城市设计导则的前提下,通过建筑策划对元宝岛建筑设计项目的引导发现它在杨柳青镇核心区中所应担当的责任和价值。本文在城市核心区的背景下重点研究建筑策划对元宝岛项目建筑设计的引导作用。基于对建筑策划引导建筑设计的要素和相关案例的解析,结合项目定位、建筑周边环境和未来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尝试提出元宝岛项目建筑策划引导建筑设计的基本框架。而该基本框架就是本文论证的建筑策划引导元宝岛项目的手段,即通过建筑策划串联起一条“政府搭台——文化唱戏——企业定制”的文化产业链,推动元宝岛项目的具体设计。框架主体包含四部分,分别是―政府主导——文化唱戏——企业定制‖的文化产业链、建筑策划主体、建筑策划对象和建筑策划方法。该框架有助于解决之前在元宝岛城市发展进程中政府缺乏对文化深入研究的问题,并且帮助房地产开发商在大量调研工作的基础下合理植入业态。本研究是对建筑策划引导元宝岛项目建筑设计的初步探讨,可以为未来城市核心区中的建筑设计项目提供建筑策划的思路,但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还要被进一步证实。
杨欣[5](2019)在《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电影创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吴天明作为西部电影的拓荒者和引路人,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吴天明导演艺术研究以其电影文本为切入点,以电影中的时代经验、乡土意识、族群文化、人性观照、现实主义、诗意影像、物态空间等为关注焦点,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思潮的冲撞、融合为考量坐标,力图展现具有多重身份的吴天明导演在历经中国西部电影风云变幻后日益成熟的艺术造诣与审美理想。作为一名充满人文情怀的艺术家,他的电影创作与时代症候密切关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一贯的审美趣味与不同的风格走向。本文在挖掘吴天明创作中的使命意识与精神信仰的基础上,试图探寻其电影文本的理论价值和文化学意义。吴天明作为西部电影的重要导演、西影第三任厂长、第五代导演的“教父”,他为中国电影培养了一批有艺术造诣的创作人才,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伯乐,为我国电影的发展及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对吴天明电影创作的研究同时也是对西部电影发展脉络以及美学风格的观照,为西部电影的发展总结经验,为中国电影探索可鉴之策。论文拟从审美文化的角度研究吴天明导演及其作品,探究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探索与坚守,展示他在面对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解读其电影中所展现的审美叙事与影像格局。这既是中国西部电影视域下的审美呈现,又是西部电影本身包孕的艺术思辨。从时代经验与审美文化的角度审视吴天明导演,这是一种全新的观照角度与研究视角。论文从时代精神气候、乡土意识与审美基因、个体审美理想等角度对吴天明的电影文本展开详细的读解与评析,并对其导演风格进行归纳与总结。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来关照吴天明创作的心理倾向与原始冲动,同时结合时代特性,挖掘其创作的集体意识烙印。与此同时,探究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探索与坚守,展示他在面对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论文的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分析在时代精神气候影响下吴天明的创作嬗变,展现多元文化思潮在吴天明电影中的碰撞与融合。时代文化的新旧交替和矛盾锐化是吴天明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农耕文明传统美学的依恋和对都市文明高速发展的憧憬成为他此时电影创作的主题核心。在文化的碰撞融合中显现为:传统与现代的不同价值取向、农耕电影主题从单一向多维度审美嬗变、自省的人格与重塑等。第二章分析吴天明作品中传统文化的印记与乡土意识的建构,并从族群特性以及遗传作用的角度出发,同时比较研究多元语境下的乡土经验。以此展现吴天明审美理想下独特的乡土美学,同时对族群原始精神进行剖析,解读吴天明的生活哲理与生命寓言。第三章从吴天明电影的形象塑造入手,以人物形象、性别观念等方面研究作品的“人性”意识。吴天明对人性问题的呈现与反思是其电影作品的永恒主题,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人性”多元化且全面性的观照与反思。吴天明通过对性格鲜明、真实丰满的典型人物进行客观塑造,呈现出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人性”主题。第四章通过对吴天明电影的纪实性、诗意性等方面的探讨总结导演的现实主义诗意美学。在比较研究西部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经验的同时,发掘其作品中所展示的审美理想与影像格局。这既是中国西部电影视域下的审美呈现,又是西部电影本身包孕的艺术思辨。第五章中结合吴天明的电影影像文本,在对其生长环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探究环境因素对创作动机以及艺术审美倾向的作用。在对其影像中的物态空间进行深入细致的读解与思考下,发掘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对于社会文化、心理特质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深植于吴天明的创作冲动与审美倾向之中,也体现在电影作品的形象造型之上。第六章在前文的基础上综合审视吴天明的电影艺术,归纳与总结他电影的整体风格,指出他电影的不足之处。在多元的时代语境下,重新读解吴天明与其电影作品,正确评价他对于中国西部电影的开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以吴天明为代表的中国第四代导演满怀艺术激情,询唤与坚守一个时代的艺术理想与普罗价值。当下的电影创作正面临着艺术和商业的共生与博弈,经历多元价值的混乱与思想的震颤,遭遇文化的困境与突围的困惑。吴天明将个人理想与文化守望诉求于影像表达,他的影像世界凸显出跨时代的艺术感染力。在时代浪潮的变幻起伏中,吴天明执着于自己的理想,自觉完成时代主体精神的建构。他用赤诚之心书写对人民的热爱,他用敏感之心体悟对时代的困惑,他推动着中国西部电影的辉煌发展,在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赖清波[6](2018)在《蝴蝶·水文·战争—吴明益作品中的历史记忆和自然关怀》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历史记忆”为切入点,选取吴明益三本自然书写作品《迷蝶志》、《蝶道》、《家离水边那么近》,以及小说《单车失窃记》为研究范围,吴明益其他作品为辅助参照,探讨吴明益如何从自然视角出发,来理解台湾的岛屿生命史,试图厘清吴明益作品中自然与历史间的繁复纠葛,自然书写并不只是书写自然本身,背后的深层观照更是整个岛屿的历史变迁。吴明益自然书写观察的对象从蝴蝶跨越到水文,显示了作者对台湾多面向的观照。透过自身野外观察的自然经验,吴明益从蝴蝶的生态习性和生态环境的变迁,以及水文的踏查,直入人文、历史、环境等议题,引领我们更深层次地去思考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他把生态史与台湾的殖民史、原住民的发展史恰当地结合起来,为我们认识台湾土地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单车失窃记》一书中,吴明益以“单车”为载体,让多条线索交叉并行,随着车轮的滚动,进入历史之流,向我们展现从日据到战后台湾纷繁的历史。吴明益糅合自然、战争、历史的书写,其背后的哲学关怀仍是指向自然的归依,期许重新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形成多元的、包容的、超越人类视角的历史关怀。不管是自然书写还是小说创作,吴明益一以贯之秉持涵盖自然生态、物种、环境的生态文明史观。他给我们呈现了一幅不同面向的历史图像,是自然与诗的结合,是现实与历史的交相印证。
郑伟斌[7](2018)在《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两个“台湾原住民族”——“噶玛兰族”和“撒奇莱雅族”的生成历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脉络性的建构论(contextual constructionism)分析视角检视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如何“族群化”(ethnicitization)。研究分成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先对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首先回溯花莲地区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源流及其早期的社会文化,接着以重大历史事件——“加礼宛事件”作为切入点,探究造成今日花东地区噶玛兰后裔和撒奇莱雅后裔的分布格局与社会文化形貌背后的历史原因。最后,以回顾原住民族命名-分类体系的演变作为衔接,进入第二个层面的研究——围绕当代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族群建构实践进行考察与分析。研究内容以1970年代末期开始的台湾政治转型发展过程为背景,分别从族群运动和文化政治两个方面考察“噶玛兰族复名运动”和“撒奇莱雅族正名运动”的历程,以及当代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透过文化政治路线开展族群建构的社会实践。本研究力图呈现历史、文化、社会与政治等多重力量建构“噶玛兰族”和“撒奇莱雅族”的过程,同时也将此过程放在台湾社会历史的整体演进脉络中进行审视。研究指出,近十几年来台湾原住民社会出现的族群再分类现象,本质上是台湾内部政治秩序调整的产物,它与台湾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过程,以及“台独”势力企图在当代国际秩序中寻求“国家”身份认同的理念与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噶玛兰族”、“撒奇莱雅族”,还是其他“台湾原住民族(群)”,本质上都是历史过程中关于人群命名、分类的权力政治协商的产物。台湾原住民的“族群化”建构在历史过程中产生,同时也是再创造历史的过程。
王怡萱[8](2018)在《杨德昌电影的身份认同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台湾极具影响力的电影导演,杨德昌的作品以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并触及灵魂的批判精神着称。在他本人存世的“七部半”电影中,身份认同这一理念贯穿始终,是其个体生命建构和表现极为重要的主题。本文立足于杨德昌个人生命的故事解读,通过对其影片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方面的审视,试图从“身份认同”这一全新视角,探究他是如何通过影像叙事寻找自己和台湾人在近半个世纪中自我身份迷失与追索的精神故事,希冀从新的维度,对杨德昌本人及影片进行有效解读,为当下华语电影的拍摄寻求某种可资借鉴的经验参照。本研究论文共分为六部分,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主要介绍当下对杨德昌及其电影的研究现状并及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台湾电影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及杨德昌的电影制作在台湾电影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第一章解释“身份认同”理论的基本定义,归纳其特征与内涵,并总结现阶段从这一理论延伸形成的各类相关理论;第二章阐释杨德昌电影身份认同形成的历史语境,分别从杨德昌作为“外省人”、“台湾人”、“艺术家”这三重身份解读杨德昌自我身份认同的表现;第三章以杨德昌的“七部半”电影为审读对象,通过对电影文本的深度解读,进一步阐释杨德昌对自己以及台湾社会身份迷失的思考与批判;第四章分析杨德昌电影的艺术特点,对其影片画面的条分缕析,阐释作品的拍摄风格与特点,总结杨德昌电影在艺术表达上取得的成就;结语部分综论身份认同在杨德昌电影中存在的意义,从杨德昌电影创作的艺术规律出发,对当前华语电影现状进行反思,并指出本文写作存在的困惑和问题。
余巧英[9](2018)在《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文中指出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是台湾文学史发展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光复初期的文学既继承台湾日据时期文学的流脉,同时随着外省籍作家的涌入,输入大量祖国文学思潮,两岸作家在这一时期首次实现汇流。对台籍作家而言,他们需要在日据时期文学的废墟上再出发,摆脱“皇民化”文学的束缚,从日文转换成中文写作,同时也要重新寻求“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对外省籍作家而言,需要努力融入台湾社会,将祖国大陆文学的流脉注入台湾文坛,创作更契合台湾本土社会的作品,同时,帮扶台籍作家更快地实现跨语写作也是他们在此一时期的使命。为“建设台湾新文学”,省内外作家抛却省籍观念,跨越语言障碍,合作创办杂志,希冀加强两岸民众的文化交流,填补因为政治隔断导致的“澎湖沟”;在报纸文学副刊发起文学论争,在论争中的诘问和抗辩,双方得以沟通文学观念,了解各自的文学发展历史后,互相尊重,进而消弭误会。来自大陆的学者、知识分子在参与长官公署提出的“去日本化”和再“中国化”的政策过程中,通过国语运动和编辑国语教材、读物等方式推进台湾的文化建设,但学者们也注意到台湾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倡从“方言学习国语”和建立“台湾学术”模范省的目标。此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也呈现不同的风貌,省内作家克服“跨语”的困难,在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坛发出台籍作家的声音,银铃会诗人们的跨语写作,对台湾新诗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跨域到台湾工作生活的省外作家,努力融入台湾的社会环境,创作契合台湾当地的文学作品。对省内外作家而言,他们都对台湾新文学和文化建设怀着巨大的热情,投注了心力,在论争和文学创作方面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本论文拟从语言、文化、思潮和文学创作角度对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实况展开研究,具体而言,研究的面向包括“中国化”政策的具体推行;“从方言学习国语”的倡导和《台北酒家》在方言文学方面的倡导;围绕《桥》副刊产生的文学论争和“衍生”的文学活动;以及省内外作家的创作特色和异同点等角度考察光复初期的文学发展。
张琨琨[10](2016)在《悠游闽台——林垂立闽南语歌曲创作中的情感触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宝岛台湾与距其130公里相隔的福建属于我国台湾海峡两岸文化副区,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闽台文化副区,它们隔海相望,地质构造属同一整体。台湾史前文化的渊源始于祖国大陆,台湾史前文化的许多重要特征与祖国大陆的相一致。台湾、福建两省在地域、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渊源深远,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闽南、台湾两地使用闽南语,为汉语闽语一种,最早由闽南传入台湾。宋代以来,泉州不断发展为重要的贸易商港,交通便利,很多闽南人移居海外,一部分移居到台湾,同时将闽南语传入台湾。明末以后,多种历史原因闽南人几次
二、地质变迁诉说宝岛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质变迁诉说宝岛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选题的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文献综述 |
1.2.2 文献评述 |
1.2.3 问题的提出 |
1.3 核心概念及研究视域界定 |
1.3.1 劳动 |
1.3.2 叙事 |
1.3.3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4 选题的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劳动叙事话语的生成与演进 |
2.1 本土文学视阈下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1 传统中国——20 世纪之前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2 启蒙中国——20 世纪10-30 年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3 革命中国——20 世纪40-70 年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1.4 转型中国——20 世纪80 年代-新世纪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 西方文学视阈下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1 古典西方——农业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2 神权西方——宗教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2.2.3 工业西方——资本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
第3章 新世纪长篇小说和劳动叙事 |
3.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新质素 |
3.1.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发生语境 |
3.1.2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审美检视 |
3.2 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质素 |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 |
3.2.2 劳动形式多样化 |
第4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的当代观照 |
4.1 乡的凋敝与重建 |
4.1.1 坚守者的无奈 |
4.1.2 归来者的气魄 |
4.1.3 外来者的使命 |
4.2 城的建设与发展 |
4.2.1 流水线上的疼痛 |
4.2.2 钢筋水泥间的困顿 |
第5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中的伦理迁延 |
5.1 劳动与家庭伦理的重塑 |
5.1.1 父亲权威的解构 |
5.1.2 婆媳地位的倒转 |
5.1.3 夫妻关系的重构 |
5.2 劳动与社会伦理的变迁 |
5.2.1 金钱逻辑取代乡土人情 |
5.2.2 归属淡漠取代工厂认同 |
5.3 劳动与生态伦理的互动 |
5.3.1 现代劳动的批判 |
5.3.2 传统劳动的回望 |
5.3.3 生态劳动的构建 |
第6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的美学风貌 |
6.1 技-道美:对工匠精神的追求 |
6.1.1 对卓越之技的精益求精 |
6.1.2 对自由之道的孜孜以求 |
6.2 田园美:对诗意故乡的眷恋 |
6.2.1 知识分子立场的田园想象 |
6.2.2 劳动者立场的现场经验 |
6.3 苦难美:对异化劳动的反抗 |
6.3.1 私有化滋生的劳动异化 |
6.3.2 城镇化衍生的劳动异化 |
6.4 精神美:对劳动重负的超越 |
6.4.1 自我建构的存在感 |
6.4.2 自我实现的价值感 |
结语:劳动叙事的价值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
致谢 |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
(3)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电视综艺《朗读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传播的仪式观的研究 |
二、传播仪式观下的电视节目研究 |
三、关于电视综艺《朗读者》的研究 |
四、总结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传播仪式观理论概述以及《朗读者》节目概况 |
第一节 传播的仪式观理论概述 |
一、传播仪式观理论的提出 |
二、传播仪式观的理论渊源与构成要素 |
三、传播仪式观与电视媒介 |
第二节 《朗读者》节目概况 |
一、《朗读者》节目的出现及其背景 |
二、《朗读者》的社会影响 |
三、《朗读者》作为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典范 |
第二章 《朗读者》的传播仪式特征 |
第一节 传统读书节目的传播仪式特征 |
第二节 《朗读者》传播仪式的创新体现 |
一、多层次仪式空间营造文化氛围 |
二、完整化仪式流程凸显文化多元性 |
三、多样性仪式主题深化文化意蕴 |
四、规范性仪式话语体现语言之美 |
第三章 《朗读者》参与者共同强化仪式建构 |
第一节 主持人访谈烘托仪式氛围 |
一、主持人以听为主提升访谈品质 |
二、访谈嘉宾聚集正向能量 |
三、个性化访谈内容催生情感表达 |
第二节 名人朗读经典引发情感共鸣 |
一、利用名人效应制造关注焦点 |
二、精选朗读文本沟通情感体验 |
三、名人朗读文本促进参与互动 |
第三节 受众共建仪式秩序 |
一、现场受众真实性在场 |
二、电视受众跨时空在场 |
三、网络受众聚合性在场 |
第四章 《朗读者》媒介技术手段助力仪式共享 |
第一节 电视媒体助力仪式时空共享 |
一、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的共享 |
二、神圣空间与日常空间的统一 |
第二节 新媒体手段助力互动共享 |
一、弹幕评论激发受众即时互动 |
二、喜马拉雅FM提高用户圈层交流 |
三、朗读者AR图书营造动态读书体验 |
第三节 朗读亭创设助力文化共享 |
一、公众走进朗读亭感受朗读乐趣 |
二、线下多手段创造文化交流机会 |
第五章 《朗读者》传播仪式的启示与反思 |
第一节 《朗读者》传播仪式的启示 |
一、新型仪式特征满足受众心理需求 |
二、群体性参与仪式助力文化传播 |
三、网台媒介融合提高互动热度 |
四、创新文化形态共享经典朗读 |
第二节 《朗读者》传播仪式的反思 |
一、善用仪式传播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
二、建立真正对话机制提升仪式互动效果 |
三、借助新媒体形成全民性参与链 |
四、权衡仪式营造与文化传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4)建筑策划引导下的天津杨柳青镇元宝岛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论文缘起 |
1.1.2 市场前沿 |
1.1.3 学科推动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本文中“建筑策划”的概念 |
1.2.2 题目中“建筑设计”一词的界定说明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动态 |
1.5.1 国外建筑策划研究动态 |
1.5.2 国内建筑策划研究动态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建筑策划引导建筑设计概述 |
2.1 建筑策划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的关系 |
2.1.1 建筑策划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关系 |
2.1.2 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
2.2 建筑策划引导建筑设计的特点 |
2.2.1 建筑策划引导建筑设计的导向性 |
2.2.2 建筑策划引导建筑设计的可行性 |
2.2.3 建筑策划引导建筑设计的创新性 |
2.3 元宝岛项目的建筑策划要素解析 |
2.3.1 元宝岛项目的建筑策划主体解析 |
2.3.2 元宝岛项目的建筑策划对象解析 |
2.3.3 元宝岛项目的建筑策划方法形成解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策划引导建筑设计案例调研与类型解析 |
3.1 调研案例与元宝岛项目的相似性 |
3.2 建筑策划对城市旧区更新项目的引导 |
3.2.1 重庆弹子石老街更新改造 |
3.2.2 深圳南头古城更新改造 |
3.2.3 案例对比及借鉴意义 |
3.3 建筑策划对城市滨水区设计的引导 |
3.3.1 上海苏州河两岸城市设计 |
3.3.2 案例借鉴意义 |
3.4 建筑策划对业态定位的引导 |
3.4.1 成都锦里民俗休闲商业街 |
3.4.2 成都安仁博物馆小镇 |
3.4.3 案例对比及借鉴意义 |
3.5 建筑策划对建筑单体设计的引导 |
3.5.1 江西景德镇陶溪川博物馆 |
3.5.2 案例借鉴意义 |
3.6 类型解析与建筑策划方法经验总结 |
3.6.1 建筑策划四种引导方向的类型解析 |
3.6.2 建筑策划方法的三环节 |
3.6.3 元宝岛项目建筑策划借鉴经验总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元宝岛项目建筑策划引导建筑设计研究 |
4.1 建筑策划引导元宝岛旧区更新 |
4.1.1 调研分析 |
4.1.2 解决方案 |
4.1.3 评估反馈 |
4.2 建筑策划对元宝岛滨水区设计的引导 |
4.2.1 调研分析 |
4.2.2 解决方案 |
4.2.3 评估反馈 |
4.3 建筑策划对元宝岛业态定位的引导 |
4.3.1 调研分析 |
4.3.2 解决方案 |
4.3.3 评估反馈 |
4.4 建筑策划对元宝岛建筑形象的引导 |
4.4.1 调研分析 |
4.4.2 解决方案 |
4.4.3 评估反馈 |
4.5 本章小结 |
4.5.1 元宝岛项目建筑策划要素和步骤总结 |
4.5.2 元宝岛项目建筑策划四个引导方向总结 |
4.5.3 建筑策划引导元宝岛项目的基本框架 |
第5章 结论与局限性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参与和调研过的项目设计项目资料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时代经验的现实观照 |
1.1 多元思潮的角力与交合 |
1.1.1 伤痕反思的人性复苏 |
1.1.2 反精英的乡土回归 |
1.1.3 改革大潮的寻根之道 |
1.2 时代同步的题材尝试 |
1.2.1 城乡爱情的初步体验 |
1.2.2 商业传奇的戏剧趣味 |
1.2.3 消费时代的守艺之困 |
1.3 个体意识的成长仪式 |
1.3.1 族群经验下的成人涅盘 |
1.3.2 反叛与抗争中的自我救赎 |
1.3.3 理想人格的自省与重塑 |
第二章 乡土西部的意识“绵延” |
2.1 乡土文化“集体无意识” |
2.1.1 族群归属的原始印记 |
2.1.2 “乡土中国”的意识启蒙 |
2.1.3 语境多元的乡土表征 |
2.2 吴天明的乡土情结 |
2.2.1 农耕影像中的诗性乡土 |
2.2.2 形象塑造下的乡土典型 |
2.2.3 民俗审美中的乡土意象 |
2.3 时代风云下的乡土变革 |
2.3.1 城乡文明的对峙与冲突 |
2.3.2 价值取向的伦理自觉 |
2.3.3 坚定的人民性立场 |
第三章 揭橥多维“人性”的影像叙事 |
3.1 西北群像与文化隐喻 |
3.1.1 代代相继的父式寓言 |
3.1.2 因循守旧的观念桎梏 |
3.1.3 抗争与屈从的心理定势 |
3.1.4 苦中作乐的卓绝意志 |
3.1.5 真善美的人格结构 |
3.2 爱与美的女性谱系 |
3.2.1 爱与美的人格符号 |
3.2.2 意识主体的复杂呈现 |
3.2.3 理想化的女德守望 |
3.3 卡里斯马的现世神谕 |
3.3.1 卡里斯马的化身 |
3.3.2 卡里斯马形象群 |
第四章 现实主义的诗意美学追求 |
4.1 文化西部的诗意纪实 |
4.1.1 意味隽永的真实追求 |
4.1.2 现实西部的诗意审美 |
4.1.3 人道主义的理想坚守 |
4.1.4 西部纪实的审美经验 |
4.2 现实主义美学的变革呈现 |
4.2.1 文化表象的继承与重塑 |
4.2.2 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 |
4.2.3 价值选择的困惑与彷徨 |
第五章 文化地理与吴天明电影生产 |
5.1 地缘“基因”与主体性结构 |
5.1.1 苍石黄土的尊严礼赞 |
5.1.2 田园藩篱的人生寓言 |
5.1.3 关中秦风的文化余晖 |
5.1.4 楚蜀风韵的傲骨柔情 |
5.2 城市异托邦的二元印象呈现 |
5.2.1 作为理想彼岸的城市 |
5.2.2 作为深渊之境的城市 |
5.3 农耕文明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交锋 |
5.3.1 敏锐包容的问题意识 |
5.3.2 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
第六章 吴天明电影创作的综合审视 |
6.1 吴天明导演艺术的整体风格 |
6.1.1 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 |
6.1.2 多元文化价值的思想震颤 |
6.1.3 叙事母题的审美演进 |
6.1.4 坚定的人民性立场 |
6.2 吴天明电影艺术创作中的不足之处 |
6.2.1 情感表达和形象塑造的失真 |
6.2.2 戏剧手法的生硬 |
6.2.3 凝视传统的思维局限 |
6.2.4 价值意识的主观倾向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蝴蝶·水文·战争—吴明益作品中的历史记忆和自然关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动机与背景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四节 台湾自然书写的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作为主体的“自然”——从蝴蝶视域看台湾历史轨迹 |
第一节 落失在陌生的景观里 |
第二节 发现台湾:历史建构与土地记忆 |
第三节 经济利益驱使下的生态征服 |
第四节 生态殖民对台湾地景的改造 |
第五节 土地是最珍贵的 |
第二章 山海共构——台湾水域生态历史的彰显 |
第一节 溯溪而上:河流书写与历史记忆 |
第二节 听海之音:海洋书写与历史记忆 |
第三章 战争救赎与历史记忆 |
第一节 借由自然写作建立小说的立体表现 |
第二节 物的历史与战争记忆 |
第三节 战争经验与反战立场 |
第四节 从动物视角观看战争进程 |
第五节 以生态眼光看历史与战争达成和解 |
结论 |
附录 为这一代人而写作——吴明益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构想 |
一、噶玛兰人的相关研究 |
二、撒奇莱雅人的相关研究 |
三、理论探讨与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篇章结构 |
第二章 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来源与分布 |
第一节 花莲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原住民族群 |
一、区位空间与自然环境 |
二、行政沿革与原住民族群分布 |
第二节 宜兰南徙花莲的噶玛兰人 |
一、南迁花莲的噶玛兰人与加礼宛六社 |
二、噶玛兰人的社会文化 |
第三节 世居花莲平原的撒奇莱雅人 |
一、花莲平原撒奇莱雅人的早期历史 |
二、撒奇莱雅人的社会文化 |
第三章 “加礼宛事件”与两个人群的流散迁徙 |
第一节 “开山抚番”与国家力量介入后山 |
一、清廷“开山抚番”与汉人入垦花莲 |
二、花莲地区原住民人群与清廷官军的初遇 |
第二节 “加礼宛事件”的历史图像 |
一、清廷官方文书的记载 |
二、口述史中的“达固湖湾战争” |
第三节 人群的流徙与身份的隐匿 |
一、事件后清廷的处置 |
二、人群的流散、迁徙与活动空间变迁 |
三、身份的隐匿与“集体失忆” |
第四章 族群运动与“噶玛兰族”、“撒奇莱雅族”的生成 |
第一节 原住民族群运动的历史背景 |
一、原住民族称与分类体系的历史演变 |
二、原住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族群正名”风潮 |
第二节 “返去做番”: 噶玛兰人的“复名”运动 |
一、潘朝成及其家族的寻根之路 |
二、新社加礼宛后裔的族群意识转化 |
三、偕万来寻亲与“噶玛兰族”的“复名” |
第三节 脱离阿美族: 撒奇莱雅人的“正名”运动 |
一、帝瓦伊·撒耘家族与撒奇莱雅人的“正名” |
二、离散族裔的聚合与“撒奇莱雅族”的生成 |
第五章 当代原住民政策变迁下的族群建构 |
第一节 当代台湾政党政治下原住民政策的嬗递 |
一、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原住民政策(1983-2000) |
二、民进党执政时期的原住民政策(2000-2008) |
三、国民党及民进党重新执政后的原住民政策(2008-2018) |
第二节 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文化复振与族群建构 |
一、文化的转型与调适: 噶玛兰人的Gataban(猎首祭-丰年节) |
二、断裂与接续: 撒奇莱雅人的Palamal火神祭与文化复振 |
第三节 文化政治整合与族群发展路径的探索 |
一、族群精英与族群发展的文化政治路线 |
二、政治结构困境与族群发展的路径探索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田野调查图集 |
附录二: 2016年8月1日蔡英文向台湾原住民道歉演讲全文 |
附录三: “总统府原住民族历史正义与转型正义委员会”设置要点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8)杨德昌电影的身份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与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身份认同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分类 |
第二节 身份认同理论溯源 |
第三节 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杨德昌电影中身份认同形成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外省人”的身份认同 |
第二节 “台湾人”的身份认同 |
第三节 艺术家的身份认同 |
第三章 杨德昌电影中身份认同的表现类型 |
第一节 个体和社会关系之中的主体建构 |
一、成长故事:自我价值的确立 |
二、个体与群像:被压抑的现代性 |
三、少年与杀人:通过反叛进行自我确认 |
第二节 血缘与地缘关系中的伦理揭示 |
一、被扭曲的“血缘”关系 |
二、父与子、夫与妻所构成的家庭叙事 |
第三节 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当下审视 |
一、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反思 |
二、乡土与都市之间的价值融合 |
三、台湾与世界的现代意识 |
第四章 杨德昌身份认同主题表现的艺术特点 |
第一节 “手术刀”式的写实批判风格 |
第二节 灰色的叙事基调 |
第三节 “冷眼旁观”的镜头语言 |
第四节 “彼此割离”的空间构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9)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光复初期的中华文化重建 |
第一节 “去日本化”与“再中国化”的讨论 |
第二节 “从方言学国语”和方言文学的倡导 |
第三节 许寿裳:在台湾重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 |
小结 |
第二章 “台湾文学”的性质、定位和方向的论议和实践 |
第一节 “重建台湾新文学”:《桥》副刊的文学论辩 |
第二节 文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谢冰莹引发的论争 |
第三节 《桥》副刊“衍生”的文学活动——以林曙光为中心 |
小结 |
第三章 银铃会作家转换语言的书写 |
第一节 《缘草》时期:耽美和感伤的诗风 |
第二节 《潮流》时期:”现实的”和“艺术的”创作观 |
第三节 银铃会主要诗人作品专论 |
小结 |
第四章 闽浙粤赴台文学青年的写作 |
第一节 杨梦周:揭露官僚腐败和贫富对立 |
第二节 王思翔和周梦江:创建两岸作家的共同园地 |
第三节 黄藻如和张大翼:“白色恐怖”受害者 |
第四节 雷石榆与台湾的文缘和亲缘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四、地质变迁诉说宝岛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D]. 肖珍珍. 辽宁大学, 2021
- [2]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3]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电视综艺《朗读者》研究[D]. 厉彦汝.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4)
- [4]建筑策划引导下的天津杨柳青镇元宝岛建筑设计研究[D]. 岳文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D]. 杨欣. 西北大学, 2019(01)
- [6]蝴蝶·水文·战争—吴明益作品中的历史记忆和自然关怀[D]. 赖清波.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D]. 郑伟斌. 厦门大学, 2018(07)
- [8]杨德昌电影的身份认同研究[D]. 王怡萱.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9]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D]. 余巧英. 厦门大学, 2018(07)
- [10]悠游闽台——林垂立闽南语歌曲创作中的情感触点[J]. 张琨琨. 民族音乐,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