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用药液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面开设通孔,通孔与外壳的中心线共线,外壳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杯体的底面,杯体为金属材质,杯体的顶面开口,杯体从通孔内穿过且杯体的外周与通孔固定连接,外壳的外周固定安装线圈,杯体从线圈内穿过,外壳的外周下部固定连接导线的一端,导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插头,线圈与导线电路连接,杯体内固定安装温度传感器,外壳的外周嵌装显示屏,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电路连接,且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均与导线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非常便于患者喝中药,且具有加热功能,实际使用时非常方便,且便于携带,本装置不仅仅能够用于加热中成药,还能够用于加热饮用水,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中医内科用药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面开设通孔(2),通孔(2)与外壳(1)的中心线共线,外壳(1)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杯体(3)的底面,杯体(3)为金属材质,杯体(3)的顶面开口,杯体(3)从通孔(2)内穿过且杯体(3)的外周与通孔(2)固定连接,外壳(1)的外周固定安装线圈,杯体(3)从线圈内穿过,外壳(1)的外周下部固定连接导线(4)的一端,导线(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插头(5),线圈与导线(4)电路连接,杯体(3)内固定安装温度传感器,外壳(1)的外周嵌装显示屏(6),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6)电路连接,且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6)均与导线(4)电路连接;杯体(3)的上方设有杯盖(7),杯盖(7)的底面开口,杯盖(7)的内壁开设内螺纹,杯体(3)的外周顶部开设外螺纹,杯盖(7)与杯体(3)螺纹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中医内科用药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面开设通孔(2),通孔(2)与外壳(1)的中心线共线,外壳(1)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杯体(3)的底面,杯体(3)为金属材质,杯体(3)的顶面开口,杯体(3)从通孔(2)内穿过且杯体(3)的外周与通孔(2)固定连接,外壳(1)的外周固定安装线圈,杯体(3)从线圈内穿过,外壳(1)的外周下部固定连接导线(4)的一端,导线(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插头(5),线圈与导线(4)电路连接,杯体(3)内固定安装温度传感器,外壳(1)的外周嵌装显示屏(6),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6)电路连接,且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6)均与导线(4)电路连接;杯体(3)的上方设有杯盖(7),杯盖(7)的底面开口,杯盖(7)的内壁开设内螺纹,杯体(3)的外周顶部开设外螺纹,杯盖(7)与杯体(3)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药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的外周下部开设环形槽(8),环形槽(8)的顶面开设条形槽(9),条形槽(9)的外侧与外界相通,导线(4)绕环形槽(8)缠绕数周,外壳(1)的下部一侧固定安装卡环(10),卡环(10)为弹性材质,插头(5)卡入卡环(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药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屏(6)为LED显示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药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的外周开设弧形槽(11),弧形槽(11)的内侧开设盲孔(12),盲孔(12)的内壁开设内螺纹,弧形槽(11)内设有盒体(13),盒体(13)的顶面开口,盒体(13)为弧形结构,盒体(13)的两侧分别开设螺孔(14),两个螺孔(14)的中心线共线,螺孔(14)内共同螺纹安装螺栓(15),螺栓(15)的内端位于盲孔(12)内且与之螺纹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药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杯盖(7)均为保温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药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的底面固定安装防滑垫。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中医内科用药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需要,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将其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中成药制剂在服用时需加热,目前用于中药的加热装置需要将药液倒出服用,且不易监测药液温度,多有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内科用药液处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中医内科用药液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面开设通孔,通孔与外壳的中心线共线,外壳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杯体的底面,杯体为金属材质,杯体的顶面开口,杯体从通孔内穿过且杯体的外周与通孔固定连接,外壳的外周固定安装线圈,杯体从线圈内穿过,外壳的外周下部固定连接导线的一端,导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插头,线圈与导线电路连接,杯体内固定安装温度传感器,外壳的外周嵌装显示屏,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电路连接,且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均与导线电路连接;杯体的上方设有杯盖,杯盖的底面开口,杯盖的内壁开设内螺纹,杯体的外周顶部开设外螺纹,杯盖与杯体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药液处理装置,所述的外壳的外周下部开设环形槽,环形槽的顶面开设条形槽,条形槽的外侧与外界相通,导线绕环形槽缠绕数周,外壳的下部一侧固定安装卡环,卡环为弹性材质,插头卡入卡环内。
如上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药液处理装置,所述的显示屏为LED显示屏。
如上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药液处理装置,所述的外壳的外周开设弧形槽,弧形槽的内侧开设盲孔,盲孔的内壁开设内螺纹,弧形槽内设有盒体,盒体的顶面开口,盒体为弧形结构,盒体的两侧分别开设螺孔,两个螺孔的中心线共线,螺孔内共同螺纹安装螺栓,螺栓的内端位于盲孔内且与之螺纹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药液处理装置,所述的外壳、杯盖均为保温材质。
如上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药液处理装置,所述的外壳的底面固定安装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便于用户加热液体中成药,且本装置便于携带。用户打开杯盖后将中成药倒入杯体内,然后拧紧杯盖,将插头插入插座内,线圈、温度传感器、显示屏均得电,显示屏用以显示杯体内药液的温度,线圈对金属材质的杯体进行感应加热,药液吸收杯体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当药液达到合适温度时拔掉插头即可,外壳与杯体之间进行真空处理,即可使本装置具有保温功能,杯盖与杯体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能够避免药液洒出,携带时更为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非常便于患者喝中药,且具有加热功能,实际使用时非常方便,且便于携带,本装置不仅仅能够用于加热中成药,还能够用于加热饮用水,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3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B向视图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中医内科用药液处理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面开设通孔2,通孔2与外壳1的中心线共线,外壳1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杯体3的底面,杯体3为金属材质,杯体3的顶面开口,杯体3从通孔2内穿过且杯体3的外周与通孔2固定连接,外壳1的外周固定安装线圈,杯体3从线圈内穿过,外壳1的外周下部固定连接导线4的一端,导线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插头5,线圈与导线4电路连接,杯体3内固定安装温度传感器,外壳1的外周嵌装显示屏6,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6电路连接,且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6均与导线4电路连接;杯体3的上方设有杯盖7,杯盖7的底面开口,杯盖7的内壁开设内螺纹,杯体3的外周顶部开设外螺纹,杯盖7与杯体3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便于用户加热液体中成药,且本装置便于携带。用户打开杯盖7后将中成药倒入杯体3内,然后拧紧杯盖7,将插头5插入插座内,线圈、温度传感器、显示屏6均得电,显示屏6用以显示杯体3内药液的温度,线圈对金属材质的杯体3进行感应加热,药液吸收杯体3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当药液达到合适温度时拔掉插头5即可,外壳1与杯体3之间进行真空处理,即可使本装置具有保温功能,杯盖7与杯体3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能够避免药液洒出,携带时更为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非常便于患者喝中药,且具有加热功能,实际使用时非常方便,且便于携带,本装置不仅仅能够用于加热中成药,还能够用于加热饮用水,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外壳1的外周下部开设环形槽8,环形槽8的顶面开设条形槽9,条形槽9的外侧与外界相通,导线4绕环形槽8缠绕数周,外壳1的下部一侧固定安装卡环10,卡环10为弹性材质,插头5卡入卡环10内。该结构能够归拢导线4,使之更加有序,降低携带本实用新型时的难度,条形槽9垂直于环形槽8,导线4缠绕后从条形槽9内穿过,然后将插头5卡入卡环10内,导线4不会松散,可靠性强,减少本实用新型导线4的占用空间,更加便于携带。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6为LED显示屏。该结构耗电量少,且技术成熟,成本低。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外壳1的外周开设弧形槽11,弧形槽11的内侧开设盲孔12,盲孔12的内壁开设内螺纹,弧形槽11内设有盒体13,盒体13的顶面开口,盒体13为弧形结构,盒体13的两侧分别开设螺孔14,两个螺孔14的中心线共线,螺孔14内共同螺纹安装螺栓15,螺栓15的内端位于盲孔12内且与之螺纹配合。盒体13内能够盛放固体药物,用户拧松螺栓15使之与盲孔12分离,即可取出盒体13,拧紧螺栓15后,盒体13位于弧形槽11内不会松动,便于用户携带少量药物,实际使用时非常方便。
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外壳1、杯盖7均为保温材质。该结构能够延缓杯体3的热量散失,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长时间的保温功能。
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外壳1的底面固定安装防滑垫。该结构能够增加外壳1与放置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打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0153.0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733586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A47J36/24
专利分类号:A47J36/24;H05B6/10
范畴分类:15F;
申请人:胡磊
第一申请人:胡磊
申请人地址:266700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明村镇胶东路147号
发明人:胡磊;吴晓磊
第一发明人:胡磊
当前权利人:胡磊
代理人:牛传凯
代理机构:31310
代理机构编号: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内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