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木构件在室内设计中的流变与创新分析

装饰木构件在室内设计中的流变与创新分析

北京优高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观念深入人心,作为环保材料的一种,木材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被大量的提及和应用,因此,围绕着木构件展开研究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加。本文以室内设计中装饰木构件的应用为研究主题,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从流变和创新两个方面,分别展开了分析,具体内容涵盖形式流变、功能流变、组合法创新、联想法创新等,希望可以在某些方面给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人员以帮助。

关键词:装饰木构件;室内设计;流变与创新

引言: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建筑,木结构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给临近国家在建筑风格方面带来了广泛的影响。本文所研究木构件指的是将木材作为原材料,通过不同搭接方式所形成的部件。我国特有的文化决定,装饰木构件的重点在于雕刻精美、对称并且色彩匀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设计室内空间具备应有的和谐、生动以及形象。木构件在装饰和结构方面的统一,是我国木结构建筑所独有的特征,也是该类建筑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1室内设计中装饰木构件的流变

1.1形式流变

1.1.1纹样的流变

应用在现代室内设计过程中的纹样,具有与传统纹样相同的观赏性和信息承载能力,另外,由于融入了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纹样更加符合人们对美感和室内设计的追求。传统纹样中不可或缺的宗教伦理、等级制度在现代纹样中均得到了弱化,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现代纹样主要考虑的是人们的审美与心态,且种类比传统纹样更加丰富,几何图案、木构件本身都可以作为纹样被应用在室内空间中。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纹样包括云纹、回纹、万字纹和冰裂纹,但是上述传统纹样具有的吉祥涵义,均被美观意义取代。

1.1.2造型的流变

由于现代建筑体系普遍具有较大跨度,因此,梁柱构件也面临着比过去更高的要求,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梁柱构件具有更加多样化的形态,曲梁、不规则梁应运而生,通过对梁柱构件的合理应用,可以达到和室内空间融为一体的效果。以米兰世博会的中国馆为例,设计人员利用40根檩条和37根曲面木梁完成了对内部结构的搭建工作,曲面形屋面由此形成,曲线造型的木构件不仅增强了空间具有的韵律感,还给人们带来了新鲜感。

1.2功能流变

1.2.1装饰功能的流变

由于木材本身具有无法被复制的肌理和光泽,因此,即使不进行任何的加工,木材也可以作为装饰物的一种,被应用在室内空间中,刷漆后的木材表面往往呈现出十分光滑的质感,与原生态木材高度相似,这同样是设计人员所追求的。与传统木构建筑大量应用彩画、雕饰不同,现代室内设计对木构件的应用,主要追求的是木材的纹理和色泽。随着桁架体系和轻型木构架的盛行,木构建筑梁柱体系具有的承重功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装饰效果成为新的侧重点,构件的形状也不再局限于方形和圆形,块状、条状等形状的构件随之出现,有关人员还通过将其进行有机结合的方式,创造出了全新的装饰形式[1]。以保利•珠宝展厅(北京)为例(如图1),主体应用到了大量的纯实木材料,通过切割的方式,使木构件成为薄长方体。另外,在空间布局上,设计人员还对非线性内衬进行了创造性的使用,并在内衬表面覆盖了大量的木构件,仿若一首优雅的乐曲。

图1保利•珠宝展厅

1.2.2结构功能的流变

现代建筑中较为常见的梁柱构造体系,是在传统梁柱构造体系的基础上演变得来的,传统构造体系复杂、繁琐、木材消耗大和工期耗时长等问题均得到了有效的解决,需要注意一点,屋顶荷载仍旧需要通过梁柱构件向地面进行传送,且附属于梁柱构件而存在的木构件之间,仍旧具有十分明确的传力。模数化、规格化使用材料,是保证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另外,转变梁柱形态可以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框架,新型框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加屋面房梁密度,形成格栅构件,通过立柱将屋顶重量向地面进行传达。由于格栅梁存在受力方向单一的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应当选择至少两个方向的受力点,用作构件之间的连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组成结构框架的稳定性。

2室内设计中装饰木构件的创新

2.1组合法创新

一般来说,创新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组合法的应用,组合法是指以创新思维方式为依据,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法进行叠加或组合,创造出全新形式的方法。由此可以看出,组合法的核心在于“组合”,只要叠加或组合得出的方式具备应有的效果且合乎常理,无论它们相关与否,都代表创新取得了成功。

2.2联想法创新

作为诸多思维活动方式中的一种,联想法是指将某件物品或事物向另一件物品或事物进行联想。以AuPainDoré咖啡及烘焙商店为例,设计人员选择木材作为柜体和天花的主要材料,这样做的目的是凸显室内空间的温馨。另外,在该商店的室内空间中,最具代表性的应为天花的部分,设计人员选择不同长短的木构件对其加以装饰,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增加空间的流动感,使其更加富有生机,这一设计理念主要源自木质面包篮的外形,设计人员利用联想法将二者进行了有机结合,在突出商店主题的同时,营造出了全新的造型,给人以年轻、活力之感[2]。

2.3移植法创新

移植法无论是在创造学还是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都同样适用,具体来说,就是将设计内容通过部件、原理或概念向需要进行创新的另外一种事物上进行移植,以此来达到产生新形势的目的,对装饰木构件而言,移植法的应用同样如此。以位于巴伦西亚的Nozom寿司吧为例,设计人员以突出日本氛围为目的,在室内空间中对日本的原始街道进行了移植,并通过将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方式,将创新设计具有的作用加以突出。设计人员根据一定比例将日本的原始街道进行缩小,再通过设计将其与室内空间相融合,该寿司吧的室内装饰以原色木质构建为主,通过拼接模板构件与木条构件的方式,加强空间具有的日本氛围,使整条街道都作为装饰元素,对室内空间加以点缀。

结论:通过对上文所叙述的内容进行分析能够看出,在室内设计中对装饰性木构件加以应用的方式,由结构木构件逐步发展成为装饰木构件和结构木构件的结合,现阶段,装饰木构件可单独应用在室内空间中。可以说装饰木构件的突破和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正是因为装饰木构件不断找寻自身位置,才使得现代木构文化得以构筑。

参考文献:

[1]陈祥鹏.中西传统室内装饰构件设计比较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7.

[2]王婷.装饰木构件在室内设计中的流变与创新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7.

标签:;  ;  ;  

装饰木构件在室内设计中的流变与创新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