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恒温管和安装槽,箱体的上方设置有顶板,侧边滑槽通过侧边滑块与侧边板相互连接,恒温管安装在箱体的内部下表面,安装槽对称预留在侧边板的内部两侧,培养器皿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滤网的内部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管道,管道的外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中间滑块,顶板的上方焊接有限位板,且顶板的内部安装有玻璃,上部滑槽通过上部滑块与高倍镜相互连接,承托块的侧面开设有内部滑槽。该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可以直接将培养液均匀的添加到培养器皿内部,操作简单,并且能够通过上部滑块移动高倍镜的位置,观察不同位置的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便于观测。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恒温管(8)和安装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方设置有顶板(2),且箱体(1)的下表面内部安装有风扇盒(3),并且箱体(1)的内部两侧对称开设侧边滑槽(4),所述侧边滑槽(4)通过侧边滑块(5)与侧边板(6)相互连接,且侧边滑块(5)对称固定在侧边板(6)的外部两侧下方,并且侧边板(6)的外部下表面通过侧边弹簧(7)与箱体(1)的内部下表面相互连接,所述恒温管(8)安装在箱体(1)的内部下表面,且箱体(1)的内部下表面两侧均通过下部弹簧(9)与承托块(10)相互连接,所述安装槽(11)对称预留在侧边板(6)的内部两侧,且安装槽(11)通过安装板(12)与培养器皿(13)相互连接,并且安装板(12)对称焊接在培养器皿(13)的外部两侧,所述培养器皿(13)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14),且定位孔(14)通过定位柱(15)与滤网(16)相互连接,并且滤网(16)的下表面预留有底部滑槽(17),所述滤网(16)的内部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管道(18),且管道(18)的下端等间距安装有出水口(19),并且管道(18)的右侧上方固定有底部滑块(20),所述管道(18)的外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中间滑块(21),且中间滑块(21)通过中间滑槽(22)与转轴(23)相互连接,并且中间滑槽(22)预留在转轴(23)的内部,同时转轴(23)转动安装在顶板(2)的内部中心位置,所述顶板(2)的上方焊接有限位板(24),且顶板(2)的内部安装有玻璃(25),并且限位板(24)的上表面预留有上部滑槽(26),所述上部滑槽(26)通过上部滑块(27)与高倍镜(28)相互连接,且上部滑块(27)对称固定在高倍镜(28)的下方两侧,所述承托块(10)的侧面开设有内部滑槽(29),且承托块(10)通过上部弹簧(30)与侧边板(6)相互连接,并且侧边板(6)的侧面下方安装有内部滑块(31)。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恒温管(8)和安装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方设置有顶板(2),且箱体(1)的下表面内部安装有风扇盒(3),并且箱体(1)的内部两侧对称开设侧边滑槽(4),所述侧边滑槽(4)通过侧边滑块(5)与侧边板(6)相互连接,且侧边滑块(5)对称固定在侧边板(6)的外部两侧下方,并且侧边板(6)的外部下表面通过侧边弹簧(7)与箱体(1)的内部下表面相互连接,所述恒温管(8)安装在箱体(1)的内部下表面,且箱体(1)的内部下表面两侧均通过下部弹簧(9)与承托块(10)相互连接,所述安装槽(11)对称预留在侧边板(6)的内部两侧,且安装槽(11)通过安装板(12)与培养器皿(13)相互连接,并且安装板(12)对称焊接在培养器皿(13)的外部两侧,所述培养器皿(13)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14),且定位孔(14)通过定位柱(15)与滤网(16)相互连接,并且滤网(16)的下表面预留有底部滑槽(17),所述滤网(16)的内部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管道(18),且管道(18)的下端等间距安装有出水口(19),并且管道(18)的右侧上方固定有底部滑块(20),所述管道(18)的外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中间滑块(21),且中间滑块(21)通过中间滑槽(22)与转轴(23)相互连接,并且中间滑槽(22)预留在转轴(23)的内部,同时转轴(23)转动安装在顶板(2)的内部中心位置,所述顶板(2)的上方焊接有限位板(24),且顶板(2)的内部安装有玻璃(25),并且限位板(24)的上表面预留有上部滑槽(26),所述上部滑槽(26)通过上部滑块(27)与高倍镜(28)相互连接,且上部滑块(27)对称固定在高倍镜(28)的下方两侧,所述承托块(10)的侧面开设有内部滑槽(29),且承托块(10)通过上部弹簧(30)与侧边板(6)相互连接,并且侧边板(6)的侧面下方安装有内部滑块(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通过侧边滑槽(4)和侧边滑块(5)与侧边板(6)组成滑动结构,且侧边板(6)与顶板(2)为一体化结构,并且顶板(2)的下表面面积等于箱体(1)的上表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板(6)通过上部弹簧(30)与承托块(10)组成弹性结构,且承托块(10)的侧面通过内部滑槽(29)和内部滑块(31)与侧边板(6)滑动连接,并且承托块(10)的底面通过下部弹簧(9)与箱体(1)的内部下表面组成弹性结构,同时侧边板(6)的下表面通过侧边弹簧(7)与箱体(1)的内部弹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器皿(13)通过安装板(12)和安装槽(11)与侧边板(6)组成拆卸安装结构,且培养器皿(13)的高度小侧边板(6)的高度,并且安装板(12)和安装槽(11)的正面视图呈“C”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16)通过定位柱(15)和定位孔(14)与培养器皿(13)卡槽连接,且滤网(16)与管道(18)贯穿连接,并且管道(18)通过中间滑块(21)和中间滑槽(22)与转轴(23)组成滑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8)通过底部滑块(20)和底部滑槽(17)与滤网(16)组成转动结构,且底部滑槽(17)呈圆环状,并且滤网(16)的下表面面积等于培养器皿(13)的上表面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倍镜(28)通过上部滑块(27)和上部滑槽(26)与限位板(24)转动连接,且限位板(24)和上部滑槽(26)均呈圆环状,并且2个限位板(24)的位置与玻璃(25)的边界位置相互对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同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紧密相关,它的发展方向是新包装手段和装备改善食品包装技术,提高食品保藏性能和货架寿命,完善蒸煮技术、无菌包装技术,研究合理的节能装置以降低冷冻食品的成本,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的最优化、自动化及计算机的应用等,食品安全检测中对于微生物的研究非常重要,微生物是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使用专用的微生物培养装置来研究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但是现在大多数的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需要将微生物从培养装置内部取出才能添加营养液,微生物取出的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影响观测结果,并且直接添加营养液使得营养液分布不均匀,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并且由于微生物较小,大多数的微生物培养装置不能直接观测到微生物的具体生长情况,不利于使用。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解决了现在大多数的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需要将微生物从培养装置内部取出才能添加营养液,微生物取出的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影响观测结果,并且直接添加营养液使得营养液分布不均匀,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并且由于微生物较小,大多数的微生物培养装置不能直接观测到微生物的具体生长情况,不利于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恒温管和安装槽,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顶板,且箱体的下表面内部安装有风扇盒,并且箱体的内部两侧对称开设侧边滑槽,所述侧边滑槽通过侧边滑块与侧边板相互连接,且侧边滑块对称固定在侧边板的外部两侧下方,并且侧边板的外部下表面通过侧边弹簧与箱体的内部下表面相互连接,所述恒温管安装在箱体的内部下表面,且箱体的内部下表面两侧均通过下部弹簧与承托块相互连接,所述安装槽对称预留在侧边板的内部两侧,且安装槽通过安装板与培养器皿相互连接,并且安装板对称焊接在培养器皿的外部两侧,所述培养器皿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通过定位柱与滤网相互连接,并且滤网的下表面预留有底部滑槽,所述滤网的内部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管道,且管道的下端等间距安装有出水口,并且管道的右侧上方固定有底部滑块,所述管道的外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中间滑块,且中间滑块通过中间滑槽与转轴相互连接,并且中间滑槽预留在转轴的内部,同时转轴转动安装在顶板的内部中心位置所述顶板的上方焊接有限位板,且顶板的内部安装有玻璃,并且限位板的上表面预留有上部滑槽,所述上部滑槽通过上部滑块与高倍镜相互连接,且上部滑块对称固定在高倍镜的下方两侧,所述承托块的侧面开设有内部滑槽,且承托块通过上部弹簧与侧边板相互连接,并且侧边板的侧面下方安装有内部滑块。

优选的,所述箱体通过侧边滑槽和侧边滑块与侧边板组成滑动结构,且侧边板与顶板为一体化结构,并且顶板的下表面面积等于箱体的上表面面积。

优选的,所述侧边板通过上部弹簧与承托块组成弹性结构,且承托块的侧面通过内部滑槽和内部滑块与侧边板滑动连接,并且承托块的底面通过下部弹簧与箱体的内部下表面组成弹性结构,同时侧边板的下表面通过侧边弹簧与箱体的内部弹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培养器皿通过安装板和安装槽与侧边板组成拆卸安装结构,且培养器皿的高度小于侧边板的高度,并且安装板和安装槽的正面视图呈“C”形状。

优选的,所述滤网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与培养器皿卡槽连接,且滤网与管道贯穿连接,并且管道通过中间滑块和中间滑槽与转轴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管道通过底部滑块和底部滑槽与滤网组成转动结构,且底部滑槽呈圆环状,并且滤网的下表面面积等于培养器皿的上表面面积。

优选的,所述高倍镜通过上部滑块和上部滑槽与限位板转动连接,且限位板和上部滑槽均呈圆环状,并且2个限位板的位置与玻璃的边界位置相互对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通过转动连接设置的管道,可以将培养液直接通过管道添加到微生物上,不必将微生物反复从该装置内部取出添加,避免滋生细菌,操作便捷,同时通过底部滑块在底部滑槽中转动管道,使得管道中的培养液通过出水口转动均匀的流向培养器皿内部,便于微生物的生长,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该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通过转动连接设置的高倍镜,可以通过上部滑块在上部滑槽中转动高倍镜的位置,通过玻璃观测培养器皿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增加了该装置的功能性。

(3)、该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通过弹性结构设置的承托块,由于微生物结构非常小且重量轻,安装时培养器皿移动可能会使得内部的微生物位置移动较大,影响微生物的分布情况,不利于后期的观测以及微生物对培养液的吸收,上部弹簧和下部弹簧的设置能够维持培养器皿安装时的稳定,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顶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顶板;3、风扇盒;4、侧边滑槽;5、侧边滑块;6、侧边板;7、侧边弹簧;8、恒温管;9、下部弹簧;10、承托块;11、安装槽;12、安装板;13、培养器皿;14、定位孔;15、定位柱;16、滤网;17、底部滑槽;18、管道;19、出水口;20、底部滑块;21、中间滑块;22、中间滑槽;23、转轴;24、限位板;25、玻璃;26、上部滑槽;27、上部滑块; 28、高倍镜;29、内部滑槽;30、上部弹簧;31、内部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顶板2、风扇盒3、侧边滑槽4、侧边滑块5、侧边板6、侧边弹簧7、恒温管8、下部弹簧9、承托块10、安装槽11、安装板 12、培养器皿13、定位孔14、定位柱15、滤网16、底部滑槽17、管道18、出水口19、底部滑块20、中间滑块21、中间滑槽22、转轴23、限位板24、玻璃25、上部滑槽26、上部滑块27、高倍镜28、内部滑槽29、上部弹簧30 和内部滑块31箱体1的上方设置有顶板2,且箱体1的下表面内部安装有风扇盒3,并且箱体1的内部两侧对称开设侧边滑槽4,侧边滑槽4通过侧边滑块5与侧边板6相互连接,且侧边滑块5对称固定在侧边板6的外部两侧下方,并且侧边板6的外部下表面通过侧边弹簧7与箱体1的内部下表面相互连接,恒温管8安装在箱体1的内部下表面,且箱体1的内部下表面两侧均通过下部弹簧9与承托块10相互连接,安装槽11对称预留在侧边板6的内部两侧,且安装槽11通过安装板12与培养器皿13相互连接,并且安装板12 对称焊接在培养器皿13的外部两侧,培养器皿13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14,且定位孔14通过定位柱15与滤网16相互连接,并且滤网16的下表面预留有底部滑槽17,滤网16的内部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管道18,且管道18的下端等间距安装有出水口19,并且管道18的右侧上方固定有底部滑块20,管道18的外部两侧对称安装有中间滑块21,且中间滑块21通过中间滑槽22与转轴23相互连接,并且中间滑槽22预留在转轴23的内部,同时转轴23转动安装在顶板2的内部中心位置顶板2的上方焊接有限位板24,且顶板2的内部安装有玻璃25,并且限位板24的上表面预留有上部滑槽26,上部滑槽 26通过上部滑块27与高倍镜28相互连接,且上部滑块27对称固定在高倍镜 28的下方两侧,承托块10的侧面开设有内部滑槽29,且承托块10通过上部弹簧30与侧边板6相互连接,并且侧边板6的侧面下方安装有内部滑块31;

箱体1通过侧边滑槽4和侧边滑块5与侧边板6组成滑动结构,且侧边板6与顶板2为一体化结构,并且顶板2的下表面面积等于箱体1的上表面面积,侧边板6滑动结构的设置便于培养器皿13的安装和拆卸;

侧边板6通过上部弹簧30与承托块10组成弹性结构,且承托块10的侧面通过内部滑槽29和内部滑块31与侧边板6滑动连接,并且承托块10的底面通过下部弹簧9与箱体1的内部下表面组成弹性结构,同时侧边板6的下表面通过侧边弹簧7与箱体1的内部弹性连接,弹性结构设置的承托块10可以维持培养器皿13安装过程中的相对稳定;

培养器皿13通过安装板12和安装槽11与侧边板6组成拆卸安装结构,且培养器皿13的高度小侧边板6的高度,并且安装板12和安装槽11的正面视图呈“C”形状,培养器皿13拆卸安装结构的设置,便于培养结束后将其拆卸下来杀菌消毒;

滤网16通过定位柱15和定位孔14与培养器皿13卡槽连接,且滤网16 与管道18贯穿连接,并且管道18通过中间滑块21和中间滑槽22与转轴23 组成滑动结构,滤网16的设置,可以隔离培养器皿13外部的部分成分,避免内部的微生物被感染;

管道18通过底部滑块20和底部滑槽17与滤网16组成转动结构,且底部滑槽17呈圆环状,并且滤网16的下表面面积等于培养器皿13的上表面面积,通过底部滑块20在底部滑槽17内部转动管道18,可以将管道18内部的培养液均匀的添加到培养器皿13的内部,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高倍镜28通过上部滑块27和上部滑槽26与限位板24转动连接,且限位板24和上部滑槽26均呈圆环状,并且2个限位板24的位置与玻璃25的边界位置相互对应,通过上部滑块27在上部滑槽26中移动高倍镜28的位置,透过玻璃25通过高倍镜28观察不同位置的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使用时,松动顶板2上方的栓件,向上移动顶板2的位置,顶板2带动下方固定的侧边板6通过侧边滑块5在侧边滑槽4内部向上移动,侧边板6 和承托块10分别向上拉伸侧边弹簧7和下部弹簧9,将侧边板6向上移动至最大位置时,将装有微生物的培养器皿13通过安装板12和安装槽11安装在侧边板6的内侧,安装时培养器皿13通过上部弹簧30向下压缩承托块10,维持培养器皿13安装时的相对稳定,避免培养器皿13安装时抖动使得内部的微生物移动分布不均,安装好以后使用螺栓将其固定,再通过侧边滑块5 将侧边板6向下移动使得顶板2的下表面与箱体1的上表面相互连接,转动顶板2上方的栓件固定,松动转轴23外部的栓件,通过中间滑块21在中间滑槽22中向下移动管道18的位置,使得滤网16通过定位柱15和定位孔14 与培养器皿13卡槽连接,反向转动转轴23外部的栓件固定管道18的高度位置,滤网16的设置可以避免培养器皿13外部的部分成分感染内部的微生物,连接恒温管8和风扇盒3的电源,风扇盒3将恒温管8产生的热量均匀的输送至箱体1内部,使得微生物受热均匀,隔断时间通过高倍镜28透过顶板2 内部安装的玻璃25观察培养器皿13内部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并且可以通过上部滑块27在上部滑槽26中移动高倍镜28的位置,观察不同位置的微生物的情况,根据其生长状况,调节恒温管8的温度,并且打开管道18上方的盖子,向管道18内部加入适量的培养液,通过底部滑块20在底部滑槽17内部转动管道18的位置,与此同时安装在管道18外部的转轴23与随之在顶板2 内部转动,使得培养液从出水口19处均匀的添加到培养器皿13内部,微生物能够较好的吸收培养液,培养液添加结束后关闭管道18上方的盖子,避免外界成分干扰微生物生长,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综上可得,该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通过转动连接设置的管道18,可以将培养液直接通过管道18添加到微生物上,不必将微生物反复从该装置内部取出添加,避免滋生细菌,操作便捷,同时通过底部滑块20在底部滑槽17转动管道18,使得管道18中的培养液通过出水口19转动均匀的流向培养器皿13内部,便于微生物的生长,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转动连接设置的高倍镜28,可以通过上部滑块27在上部滑槽26中转动高倍镜28 的位置,通过玻璃25观测培养器皿13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增加了该装置的功能性,通过弹性结构设置的承托块10,由于微生物结构非常小且重量轻,安装时培养器皿13移动可能会使得内部的微生物位置移动较大,影响微生物的分布情况,不利于后期的观测以及微生物对培养液的吸收,上部弹簧30和下部弹簧9的设置能够维持培养器皿13安装时的稳定,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1888.9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685759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C12M1/00

专利分类号:C12M1/00;C12M1/22

范畴分类:18H;

申请人:江西花圣食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西花圣食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30100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昌北机场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北大道

发明人:高俊;艾丹;黎刚;黎明

第一发明人:高俊

当前权利人:江西花圣食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喻莎

代理机构:36135

代理机构编号:南昌大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