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类型学论文_文长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类型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类型,巴赫,藏语系,历史,俄国,时空,理论。

历史类型学论文文献综述

文长春[1](2017)在《超越正义何以可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正义是政治哲学亘古恒新的主题。有关正义的当代诠释讼争纷纭,观点抵牾而莫衷一是。如何规避相对主义的幽灵而重塑正义,成为《超越正义》一书求索的内容。就像迈克尔·沃尔泽所指出的那样,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阿格妮丝·赫勒的《超越正义》是一部非常有力度、主题涵盖广泛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7-06-29)

马晓辉[2](2013)在《日尔蒙斯基的历史类型学理论及现代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尔蒙斯基是苏联着名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他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史诗进行主题、情节等多方面的考察,继而得出"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统一的条件下,文学现象具有相似性"的历史类型学理论,这一理论至今仍具有强大的思想活力。(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13年12期)

孙鹏程[3](2012)在《体裁与时空关系论——巴赫金《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中的历史类型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是一篇重要但长期被忽略的比较文学理论文献。通过汲取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资源,巴赫金将历史方法和美学沉思结合起来,从而在历史类型学的方法论上取得突破,并在此基础上对西方小说的历史类型作了清晰的分类和描述。(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付飞亮[4](2011)在《略论类型学与历史类型学的异同》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教材对类型学的定义大多只强调对跨越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文学现象作类同性的研究,而忽视对异质性的关注。而苏俄历史类型学是既求同,也求异的,只不过是偏重于求同而已。曹顺庆先生提倡类型学应该在寻觅整体文学演进通则和规律的同时,发掘出相似类型表象下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彰显民族文学的异质性。这是对苏俄历史类型学求同存异的研究思路的回归,但是又与之不完全相同,而是更偏重于寻求不同文化的异质性。(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孙宏开[5](2011)在《汉藏语系历史类型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提出论证汉藏语系发生学关系的一个新的思路——历史类型学,举例性地讨论了汉藏语原始遗存和共同创新的一些现象,并开展了一些讨论。(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期刊2011年01期)

孙宏开,刘光坤[6](2010)在《汉藏语系历史类型学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提出汉藏语系历史类型学的命题。这个命题由汉藏语系音节结构类型、语法结构类型[i]、语序类型和语义分化和改变的历史演变等许多专题研究所组成。这个研究的理论出发点是:一群有亲缘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期刊2010-08-04)

孙鹏程[7](2009)在《艺术历史类型学的变异:俄罗斯历史诗学与巴赫金时空体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罗斯历史类型学思想是巴赫金时空体理论的重要基础,但是巴赫金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而使其理论成为具有强烈学理性的创新体系。(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09年08期)

武永娜[8](2006)在《《天路历程》与《西游记》:历史类型学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和吴承恩的《西游记》分别是英国和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虽然写于不同时代的不同民族,但两者在思想主题、叙事模式、赎罪经历、主干情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相似。本文对类型学的观点进行了必要的概括,简述了该论题的研究现状,着重分析了作品的游历题材、朝圣主题、赎罪观念、天国思想和批判精神等共同因素,并力图探寻与之相关的历史条件、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认为作为一种封建社会末期的转型文学,两部作品的各种相似性是合乎社会历史和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文章对叙事模式的异同也予以相当的笔墨:《天路历程》的“漫游式结构”或“一线串珠式结构”,体现了自文艺复兴到18世纪欧洲游历冒险叙事作品的时代风貌。这种模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并无典型表现,但《西游记》可以说是个例外,它在某些方面更接近西方文学中游历冒险小说的主导叙事特征,从而加强了这两部作品在叙事模式方面的类型学的相互认同。本文采取了历史类型学研究的新视角,比较全面地研究了这两部意义非凡的作品,可以说是开拓了新的思维空间,对至今仍然十分薄弱的研究现状是某种意义上的裨补。(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06-05-01)

З. А.卡缅斯基,林山[9](1997)在《文化—历史类型学还是哲学史过程统一论》一文中研究指出·3.А.卡缅斯基(1915-)是苏俄仅存的少数俄国哲学史方面的真正专家。40年代反世界主义的“运动”中,他因自己的俄国哲学史观点而受到牵连和批判。《哲学问题》杂志1995年第2期上发表了一组对1993年俄美双边讨论会(有关材料发表在《哲学译丛》1996(本文来源于《哲学译丛》期刊1997年02期)

历史类型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日尔蒙斯基是苏联着名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他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史诗进行主题、情节等多方面的考察,继而得出"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统一的条件下,文学现象具有相似性"的历史类型学理论,这一理论至今仍具有强大的思想活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类型学论文参考文献

[1].文长春.超越正义何以可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

[2].马晓辉.日尔蒙斯基的历史类型学理论及现代应用[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3

[3].孙鹏程.体裁与时空关系论——巴赫金《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中的历史类型学思想[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4].付飞亮.略论类型学与历史类型学的异同[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5].孙宏开.汉藏语系历史类型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语言研究.2011

[6].孙宏开,刘光坤.汉藏语系历史类型学的几个问题[C].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2010

[7].孙鹏程.艺术历史类型学的变异:俄罗斯历史诗学与巴赫金时空体理论[J].电影评介.2009

[8].武永娜.《天路历程》与《西游记》:历史类型学阐释[D].河南大学.2006

[9].З. А.卡缅斯基,林山.文化—历史类型学还是哲学史过程统一论[J].哲学译丛.1997

论文知识图

一」上海新天地改造前后对比5 罗西在不同地域的建筑中对历史的回应...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标签:;  ;  ;  ;  ;  ;  ;  

历史类型学论文_文长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