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娇:哲学类通识课教学探索——以YT学院《苏格拉底、孔子及其门徒所建立的世界》课程为例论文

李娇:哲学类通识课教学探索——以YT学院《苏格拉底、孔子及其门徒所建立的世界》课程为例论文

摘 要:哲学类通识教育在高校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实现其良性发展,需考虑在课程设计上追求古与今、中与西、德与智、主与客等方面贯通的精神,运用课堂经典研读式、小组讨论分享式、课后交流反思式等恰当的教学方式,促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哲学;通识课程;大学教育;苏格拉底;孔子

通识教育,是回答现代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新时代教育问题的强有力答案。其中,哲学类课程是一套全面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越来越多开设通识教育的高校中,哲学类通识课如何定位自身的课程性质及目的?有哪些有效的教学方式?如何评鉴教学成果?这都是关乎理解哲学类通识教育的关键问题。笔者以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托,尝试为上述问题提供解答思路。

1 课程定位

《苏格拉底、孔子及其门徒所建立的世界》(以下简称《苏、孔》)是YT学院为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开设的一门哲学类通识课程。这门课程主要讲授轴心时代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哲学思想。通过带领学生研读中西古典哲学的经典文本,加强学生对中西哲学的起源以及其对东西文明不同走向的奠基作用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对比、批判的思维能力和包容不同文化的心胸,使学生学会理性审视自身和多元文化,承担起价值澄清和文化选择的责任。

《苏、孔》课程中所讲到的哲学家,都是哲学课程中的经典人物,他们的智慧光芒传承千百年,依然泽被后世。作为通识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科目,需要准确把握哲学的实质,尤其是苏格拉底、孔子等哲学家的思想旨归,才能更好地实现其作为通识教育的意义。哲学类课程在目标上,通常是追求理性而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人和世界的,进而达到贯通的境界,贯通指的是协调统一,具体可以从四个角度来阐明。

1.1 古与今的贯通

苏格拉底、孔子等轴心时代的思想家,对于现代人来讲非常遥远,但他们讲述的道理,依然存活于当下的时代。古今之间有文化的传承和扬弃,有道理的坚守和反思。哲学课程不仅是向学生介绍经典思想,更重要的是获取智慧的火种,在汲取传统养分的同时,能够在新时代生根发芽。所以《苏、孔》这门课程,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解读当下、反思当下、创造当下,从哲学智慧角度实现古与今的贯通。

1.2 中与西的贯通

中国的哲学智慧是综合的,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分解的。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就是将孔子和苏格拉底这样各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哲学家放在一个课程题目下,帮助学生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根基的同时,打开视野,理解差异,包容不同,博采众长。这样的中西哲学比较也是贯通的题中应有之意。

2.3.2 水质净化过滤途径 盐分处理一般采用反渗透技术,但处理成本较高,根据淖尔利用人工补水的运行方案,利用分凌水、灌溉水对其进行稀释后再处理成本较低。引黄灌溉水与分凌水水质较好,以河套灌区发达的灌排渠系为基础,湖河联通工程为依托,对淖尔水进行混配稀释,可有效改善水质状况。近年河套灌区对于湿地建设与改造的经验证明了淖尔水混配稀释技术措施行之有效。

1.3 德与智的贯通

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早就因其不符合教与学的互生关系,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反思批评,尤其是通识课程,更需要有学生的参与,倾听不同的声音。由学生各自组成兴趣小组,寻找资料、讨论分析、总结成果,最后在课堂上分享出来。教师需要承担的是组织者和点评者的角色,将讲授的权力大大地让渡给小组同学,使他们真正为此话题负起责任,讲授之后教师对其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也能促进这种自主学习模式的长足进步。

1.4 主与客的贯通

教育的内容和影响都不局限于课堂,哲学通识教育尤其需要课后的反思和交流。当某位同学就着某个哲学问题深入思考下去了,他会非常愿意找到对话者,来阐明和讨论自己的观点,这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深切体会。当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在线互动的角色的时候,既能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课堂延伸的活动,又能反思到自己课上的缺憾。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引自《礼记·学记》)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反思交流中体现出来的。

若能在古与今、中与西、德与智、主与客等方面追求贯通的精神,哲学类通识课程,就把握了教学设计的初衷,明确了自身的定位。此外,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也应寻找关联度,为学生建立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前的学科关联意识,正确地理解吸收大学教育。

②将“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金额2万元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金额单位:万元)

2 教学方式

阅读哲学文本,是进入哲学思考的一种踏实方式,它最大程度上防范了我们肆意歪曲哲学家思想的可能性。全班共同研读,就是老师和学生的心灵共同面对一个哲学问题,探索人心同然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探索不能是机械的、空泛的,阅读经典哲学文本的过程,很容易让我们崇拜文本和文本的作者,而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是哲学,而是某些哲学化的知识而已。教师需要把文本当成一种媒介,一种能够让所有同学参与到哲学探索中的媒介,而当我们阅读完文本之后,所获得的不仅是对文本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可以受用一生的思考方式,一种爱智慧的方向、价值和意义。

2.1 课堂经典研读式

教学方式与课程定位是同等重要的,也是相互匹配的。有了明晰的课程定位之后,我们结合自身和外部经验,在教学中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式。

2.2 小组讨论分享式

大学通识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承担起道德培育的重任。作为一个大学生来讲,能够在本科阶段明了真善美的由来,并对此怀有积极的信念,这是非常有益的收获。德与智的相得益彰,也是大学最终育人目的。苏格拉底和孔子都不是传播知识,而是传播智慧,知识往往表现一些命题,而智慧表现为对命题的态度,即人性中的道德光芒所在。《苏、孔》这样的哲学类通识课,就是希望帮助学生取得打开智慧大门的一把钥匙,从而与智慧相携一生。

研究表明,婴儿24个月以后就会出现镜像自我,3~4岁幼儿是镜像自我稳定形成阶段,他们主要通过亲身经历、重要他人、家庭环境等渠道获得“我”的地位和意义。因此,3岁前是儿童形成自我、奠定性格萌芽的关键期。而3岁前正好是宝宝疾病的多发期,宝宝通过疾病这种亲身经历,从父母非常时期的教养方式获得了性格形成的重要素材。

2.3 课后交流反思式

知识和智慧的区别还可以表达为,知识可以是别人(往圣先贤、科学家等)总结下来的结论,而智慧不是既成之物,它需要我们亲自参与,如果不身心投入其中,那么智慧对于我们而言也有同于无,爱智慧的唯一道路是自己走进智慧的大门。这就需要哲学类通识课程传递知行合一、主客合一的精神,让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品质得到均衡发展,在仰慕苏格拉底、孔子等高尚人格的同时,能够将客观知识转化为主观行动,涵养自己的心性行为。

3 教学评鉴

教育就像播种,尤其哲学通识教育更像是现代化播种,我们尽可能地保证种子是饱满的,耕耘是勤劳的,操作是科学的,但是我们依然无法改变自然生长规律,不能苛求完美,更不能拔苗助长。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和长久的教学效果,用长久的眼光审视每一节课的目标,同时又要及时总结每一节课的心得,使得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能不断自勉、完善。

哲学类通识教育的评鉴,必须与通识教育的特点和哲学学科的特殊性相结合。不仅要量化考察教师的工作成果和学生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对学生精神生活的长期影响。这是任重而道远的大问题,也是通识教育细微而久远的价值导向。

搭建一个直播平台,主要用到的是云服务平台的PaaS服务,由云环境提供存储和CDN推流以及API接口,直播框架如图1所示。用户只要将自己编写的播放器集成到云服务提供的SDK上,就能够快速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直播平台。云产品的PaaS服务对于用户来说安装简易,按需收费不存在资源的浪费,同时能满足各种需求的拓展性。云环境下搭建微课直播平台,能够大量减少花费在CDN分发、即时通信等困难技术上的时间,帮助用户更便捷地根据需要搭建自己的直播平台。

4 结束语

通识教育的历史并不短暂,但对当今的教育环境来说,却是个新征程。哲学类的通识教育是有广阔发展空间和长久发展前景的,我们执教于其中,要不断从教学实际中总结经验教训,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守护哲学反思、批判的学科本质,传递优秀文明精神,与通识教育一同成长。每一名普通的教师都需要博闻广记、自律求实,不断扬弃,才能给学生言传身教的正面引导,将学习视为一生的事业,以期德业日新,止于至善。

参考文献:

[1]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冯惠敏.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MOREY A l, KlTANO M K. Multicultural course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 broader truth[J].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04,74(4):1650-165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7-0136-02

作者简介:李娇,女,讲师,研究方向:儒家哲学、中西方哲学比较。

标签:;  ;  ;  ;  ;  ;  ;  

李娇:哲学类通识课教学探索——以YT学院《苏格拉底、孔子及其门徒所建立的世界》课程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