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加工论文-唐苏敏

习语加工论文-唐苏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习语加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习语,心理加工,反应时

习语加工论文文献综述

唐苏敏[1](2018)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习语心理加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语在过去的几十年颇受关注,因为它们自身具备很多特质,比如随意性,可以被按着字面义来解读也可以有其隐喻义。也就是说,习语有其构成词的字面意义和习语意义的两种解读。近年来,一些实证研究通过完成不同的任务来验证习语加工的整体性。有的研究者运用眼动研究来追踪英语母语使用者和英语学习者对习语的心理加工,有的使用在线语法判断任务的实验方法。但是,大部分研究关注母语使用者的习语心理加工,很少关于外语学习者二语的习语心理加工。本研究尝试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习语和非习语语言的心理加工的不同之处,也尝试探讨习语的字面意义和习语意义的心理加工的不同之处。研究问题如下:(1)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习语和非习语语言的心理加工是否有不同?如果有,有哪些不同?(2)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习语的习语意义和字面意义的心理加工是否有不同?如果有,有哪些不同?研究被试为来自江苏一所综合性大学的30名英语专业研究生,20篇含有60个目标词的段落经由仔细挑选作为实验材料。所有学生参加了利用E-Prime设计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第一,习语和非习语之间的心理加工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而言,对于二语语言者而言,习语的心理加工要比非习语快得多。事实上,这也就表明了相对于非习语,习语具有明显的加工优势。第二,同一个习语的字面意义和习语意义的心理加工未表现出显着的差异。具体而言,对于二语语言者而言,同一习语的习语意义的加工并没有快于或慢于该习语的字面意义的加工。本研究结果对外语学习和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习语的学习和教学。(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张爱平[2](2017)在《中国学生英语习语加工的ERP研究:二语水平和语义组构性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习语作为英语语言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得到本族语者的广泛运用。英语本族语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毫不费力地使用习语。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掌握好英语习语便意味着掌握了地道的英语表达,对语言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影响英语习语理解和加工因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在习语熟悉度,透明度和语境等因素对英语本族语学习者的理解和加工领域,只有小部分学者开始研究语义组构性和二语水平对二语学习者的影响。另外,前人对习语语义组构性是否影响二语习语理解和加工的研究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试图探讨二语水平和语义组构性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加工英语习语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有无明显的交互作用。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实验调查了二语水平和语义组构性对中国学生英语习语加工的影响。具体的研究问题为:1)二语水平对中国学生英语习语加工有何影响。2)语义组构性对中国学生英语习语加工有何影响。3)二语水平和语义组构性对中国学生英语习语加工的影响有无交互效应。实验的受试来自山东财经大学。根据他们的二语水平,受试被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高水平组由7名英语专业的研究生组成,低水平组由8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组成。实验以英语习语组成成分的字面义的汉语句作为启动句,向受试呈现语义组构性不同的习语,让他们做相关的语义判断任务。具体来讲,实验要求受试默读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的汉语启动句,然后理解跟在启动句后面的目标习语,接着通过按键对启动句和目标习语之间的语义关联进行又快又准确的判断。所有的启动-目标对都以伪随机的形式呈现以避免同一种类型的刺激连续出现。受试加工英语习语的行为数据(反应时)和ERP数据(主要观察N400)都将被记录和分析。本研究采用2×3双因素混合设计方案,并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发现为:1)通过对不同二语水平被试行为数据的分析发现,二语水平影响中国学生英语习语的加工。二语水平较高的被试在利用语义判断任务加工英语习语时比二语水平较低的被试做的又快又好。另外,电生理学数据显示了其在词汇通达和语义整合中的作用。被试的二语水平越高,反映语义整合的N400的波峰就出现的越早。2)通过对行为数据和脑电数据的详细分析,语义组构性这一因素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加工英语习语具有显着影响。此发现支持了组构性假说,即在习语的加工过程中,习语的组成成分的意义作为与习语整体比喻义进行概念对比的背景,在认知上仍然是活跃的和可通达的。此发现也部分支持了基于约束的混合模型,随着时间的作用,各种不同的因素共同限制习语惯用比喻义的通达。学习者同时使用各种不同的信息,利用直接提取和组构性分析来加工习语。3)实验结果表明,二语水平和语义组构性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加工英语习语时存在一定的交互效应。在本研究中,这也就意味着,不同二语水平的被试在加工高组构的习语时,反应时间并无显着差异,而在加工中组构和低组构的习语时,不同二语水平的被试存在显着差异。本研究证明了语义组构性的心理现实性,也为习语组构性假说提供了实证证据。习语并非一个特殊类别,它也有着和其他“字面”语言一样的组构性特征。本实验为习语的教学和习得提供了一些启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习语进行组构性的分析,也要注重学习隐喻能力的培养。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受试数量比较少,这可能让实验结果相对缺乏说服力。所以今后的研究应当适当增加被试数量,以使研究更具说服力。(本文来源于《山东财经大学》期刊2017-05-01)

吴继峰[3](2016)在《频率和汉语水平对汉语二语者非习语语块加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中级和高级两组不同水平的汉语二语者为研究对象,以汉语母语者为对照组,通过E-Prime的在线语法判断任务考察频率和汉语水平对汉语二语者语块加工的影响,并对比汉语二语者和汉语母语者对非习语语块加工的差异。研究发现:1)中级和高级汉语水平学习者的语块加工都存在频率效应;2)与中级水平学习者相比,高级水平学习者对语块的识别速度更快、错误率更低;3)与汉语母语者相比,汉语二语者对语块的识别速度慢,但是高级水平学习者与汉语母语者在语块识别的错误率上并无显着差异。本研究证实了频率和语言水平对非习语语块加工的作用,高级水平二语者的语法判断能力可以逐渐接近汉语母语者。本研究的结论支持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观。(本文来源于《《第二语言学习研究》2016年第2期》期刊2016-12-01)

黄思静[4](2016)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习语加工策略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尽管外语学习者普遍认为英语习语的习得是个难题,习语的学习和运用十分重要。本文关注的是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习语加工策略的实证研究。关注这一群体的主要原因是习语研究中,国内外以研究生作为对象的研究非常欠缺。研究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群体,相对于本科生更成熟,学习经验更丰富,学习目的更明确,更具积极主动性。因而在英语习语学习方面,应该具备与其语言学习任务和学习阶段相适应的特殊性。在习语理解领域,英语语言水平和语境与加工策略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多数研究表明,习语理解策略和语言水平及语境存在关联。关于透明度与习语理解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这一问题,相关研究结论并非完全一致。且大多数研究侧重探讨透明度和习语理解之间的关系,关于透明度和习语理解策略选择的相关性还有待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不同英语水平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透明度和语境与习语理解策略选择的相关关系。这一问题可细化为:1.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理解英语习语时有何差异?2.学习者在初次加工英语习语时运用了什么策略?什么策略的使用最频繁?3.语义分析性对习语理解策略的选择有什么影响?4.语境对习语理解策略的选择有什么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在理解英语习语时存在显着差异。2.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运用了一系列的策略来理解英语习语的隐喻意义。实验结果显示从语境中猜测习语的意义,使用习语的字面意义,讨论分析习语及其语境是使用最频繁的叁个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发现有部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使用了概念隐喻和元认知策略来理解习语。3.语义分析性影响学习者习语策略的选择。4.语境影响学习者习语策略的选择。本次实证研究希望对研究生英语习语策略培养及研究生英语教学起到以下启示作用:一是教师要重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习语策略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使用不同的策略,提高学生习语理解的正确率。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习语的课堂输入和习语理解策略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字面意义分析能力,结合语境理解能力,概念隐喻能力,丰富学生的跨文化背景知识,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理解策略,使他们在语言实践中可以积极准确地理解和使用习语。(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6-06-01)

朱莉,黄思静[5](2015)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习语加工策略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语学习者普遍认为习语的学习是个难题。该文采用"有声思维"的研究手段,从学习者思维过程的角度,对不同英语水平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针对不熟悉的英语习语的理解策略的使用,和语义分析性及语境效应对策略使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显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运用了一系列的策略来理解英语习语的隐喻意,同时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的习语理解策略存在异同。其次,透明度和语境均会影响学习者习语策略的选择。由此,该文提出,有必要注重对习语的课堂输入和适当习语理解策略的教学,以促进学习者英语习语的习得。(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5年24期)

王晓旻,张文忠[6](2011)在《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习语加工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习语一直被认为是ESL/EFL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障碍,因为学习英语习语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艰辛的过程。文章考察了高等水平和中等水平的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在加工不熟悉英语习语时运用加工策略的情况,对双方在加工策略使用上的差异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对英语习语学习过程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并就英语习语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高等教育研究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周英,张淑静[7](2011)在《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习语加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考察英语专业学生加工英语习语的情况以及他们英语水平、习语熟悉度和比喻义语境偏向性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加工熟悉习语时,在中性语境和比喻义偏向语境条件下,高级学习者和低级学习者都直接加工比喻义;而加工陌生习语时,在中性语境下,高级学习者和低级学习者都先加工字面义,而在比喻义偏向语境下,高级学习者倾向于直接加工比喻义,低级学习者则先加工字面义。2)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对熟悉习语的加工没有影响,但对陌生习语的加工有影响。3)比喻义偏向性对不同水平学习者熟悉习语的加工没有影响,但对高级英语学习者陌生习语的加工有影响。4)英语水平、比喻义语境偏向性对学习者习语加工的影响是以习语的熟悉程度为前提的,熟悉度是影响学习者习语加工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徐景亮[8](2008)在《习语变体认同及其加工模式建构的概念合成理论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习语变体的理解加工是一个意义在线重构的过程,通过对相关传统加工模式的评述,在概念合成理论的框架下对该过程作出阐释,从而构建新的模式。(本文来源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期刊2008年09期)

徐景亮[9](2007)在《转喻推理与转喻性习语加工模式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喻如同隐喻一样是人们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常见的语言现象,对语言的生成与加工具有重要的作用,如许多习语的生成都是以转喻为动因的。但与隐喻相比,转喻的研究明显不足,尤其是转喻这一语言现象会给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目的语习语习得过程中带来什么样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方法的研究较为罕见。为此,本文在对转喻相关理论研究介绍的基础上,以转喻性习语为研究对象,探讨转喻意义推理机制在转喻性习语加工中的作用,旨在构建目的语习得中转喻性习语的心理加工模式。(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07年01期)

王晓旻,张文忠[10](2006)在《中国EFL学习者加工英语习语的策略调查(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察了高级水平和中级水平的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在加工英语不熟悉习语时运用加工策略的情况,对两种水平的学习者在加工策略使用上的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不熟悉的英语习语,受试者使用了大量的策略来加工其意义。(2)不同语言水平的受试者在加工策略的使用上存在差异,表现在他们所使用的策略总数和所使用的单项策略的频率上。(3)在加工英语习语时,高等水平和中等水平的受试者使用得最多的策略种类是猜测策略。文章最后就英语习语的学习和教学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期刊2006年04期)

习语加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语习语作为英语语言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得到本族语者的广泛运用。英语本族语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毫不费力地使用习语。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掌握好英语习语便意味着掌握了地道的英语表达,对语言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影响英语习语理解和加工因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在习语熟悉度,透明度和语境等因素对英语本族语学习者的理解和加工领域,只有小部分学者开始研究语义组构性和二语水平对二语学习者的影响。另外,前人对习语语义组构性是否影响二语习语理解和加工的研究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试图探讨二语水平和语义组构性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加工英语习语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有无明显的交互作用。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实验调查了二语水平和语义组构性对中国学生英语习语加工的影响。具体的研究问题为:1)二语水平对中国学生英语习语加工有何影响。2)语义组构性对中国学生英语习语加工有何影响。3)二语水平和语义组构性对中国学生英语习语加工的影响有无交互效应。实验的受试来自山东财经大学。根据他们的二语水平,受试被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高水平组由7名英语专业的研究生组成,低水平组由8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组成。实验以英语习语组成成分的字面义的汉语句作为启动句,向受试呈现语义组构性不同的习语,让他们做相关的语义判断任务。具体来讲,实验要求受试默读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的汉语启动句,然后理解跟在启动句后面的目标习语,接着通过按键对启动句和目标习语之间的语义关联进行又快又准确的判断。所有的启动-目标对都以伪随机的形式呈现以避免同一种类型的刺激连续出现。受试加工英语习语的行为数据(反应时)和ERP数据(主要观察N400)都将被记录和分析。本研究采用2×3双因素混合设计方案,并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发现为:1)通过对不同二语水平被试行为数据的分析发现,二语水平影响中国学生英语习语的加工。二语水平较高的被试在利用语义判断任务加工英语习语时比二语水平较低的被试做的又快又好。另外,电生理学数据显示了其在词汇通达和语义整合中的作用。被试的二语水平越高,反映语义整合的N400的波峰就出现的越早。2)通过对行为数据和脑电数据的详细分析,语义组构性这一因素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加工英语习语具有显着影响。此发现支持了组构性假说,即在习语的加工过程中,习语的组成成分的意义作为与习语整体比喻义进行概念对比的背景,在认知上仍然是活跃的和可通达的。此发现也部分支持了基于约束的混合模型,随着时间的作用,各种不同的因素共同限制习语惯用比喻义的通达。学习者同时使用各种不同的信息,利用直接提取和组构性分析来加工习语。3)实验结果表明,二语水平和语义组构性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加工英语习语时存在一定的交互效应。在本研究中,这也就意味着,不同二语水平的被试在加工高组构的习语时,反应时间并无显着差异,而在加工中组构和低组构的习语时,不同二语水平的被试存在显着差异。本研究证明了语义组构性的心理现实性,也为习语组构性假说提供了实证证据。习语并非一个特殊类别,它也有着和其他“字面”语言一样的组构性特征。本实验为习语的教学和习得提供了一些启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习语进行组构性的分析,也要注重学习隐喻能力的培养。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受试数量比较少,这可能让实验结果相对缺乏说服力。所以今后的研究应当适当增加被试数量,以使研究更具说服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习语加工论文参考文献

[1].唐苏敏.中国英语学习者习语心理加工研究[D].苏州大学.2018

[2].张爱平.中国学生英语习语加工的ERP研究:二语水平和语义组构性的作用[D].山东财经大学.2017

[3].吴继峰.频率和汉语水平对汉语二语者非习语语块加工的影响[C].《第二语言学习研究》2016年第2期.2016

[4].黄思静.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习语加工策略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6

[5].朱莉,黄思静.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习语加工策略的实证研究[J].海外英语.2015

[6].王晓旻,张文忠.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习语加工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

[7].周英,张淑静.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习语加工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

[8].徐景亮.习语变体认同及其加工模式建构的概念合成理论阐释[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

[9].徐景亮.转喻推理与转喻性习语加工模式的构建[J].外语研究.2007

[10].王晓旻,张文忠.中国EFL学习者加工英语习语的策略调查(英文)[J].TeachingEnglishinChina.2006

标签:;  ;  ;  

习语加工论文-唐苏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