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淇县供电公司河南鹤壁456750)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也逐渐突显出来。智能技术控制能够将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地反馈,同时也能够自动化地解决问题,为系统本身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将计算机辅助作用逐渐转向指导作用,尤其是在国家电网推广改革方面,将智能技术应用其中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本文重点阐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技术,针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技术展开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自动化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全面推广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应用
引言
智能技术与电力系统的相互结合集中体现于神经网络控制、专家系统、最优控制以及其他控制方式上。相比于传统的系统运行模式,建立于智能化前提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具备更显著的自动化特征,因此也在客观上提升了系统运行的成效性。截至目前,更多电力企业已意识到了智能技术运用于电力自动化的价值所在,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力系统都要选择适当的智能技术控制。未来在实践中,技术人员还需不断的摸索,确保把智能技术融入电力自动化的整个进程中,提升电力运行的实效性。
1智能技术的基本特征
从基本特征的角度来讲,智能技术应当建立于计算机控制的前提下,借助人机接口来实现整个体系的优化。由此可见,智能技术针对各种类型的产品都能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因此体现了独特的技术优势。目前的状态下,电力运行涉及到的很多问题都具有不可确定的非线性特征,针对此类问题尤其有必要适用新型的智能化技术。相比来讲,智能技术更加适合运用于新时期的城乡电力体系,上述过程符合了新形势的电网改造。在智能化的进程中,计算机不再仅仅占据辅助性的位置,而是逐渐转变为主导性的电力控制。从现状来看,很多电力企业都在尝试着密切结合智能技术与自动化供电技术,在二者相互结合的前提下构建了多层次的电力运行体系。在整个的电力系统中,一般来讲都应当包含输电网络、配电站、发电站以及用户端等。较长时期以来,人力控制的电网调度都构成了电力运行的主导模式。然而实质上,上述模式存在较大可能耗费过高的控制成本,同时也不利于电力企业获得优良的综合效益。如果能够将其转换成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电力系统控制,就能密切结合各项电力设备的自动化调度、运行监控以及其他性能,同时也消除了电力故障的可能性。
2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实践应用
2.1线性最优控制技术的运用
针对电力系统远距离输电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增强发电机电压控制的实际要求,亦或是增强控制力度的情况,一般会选择使用最优励磁控制方式。其中,基本的原则就是对线性最优控制进行运用,同时比较发动机的测量电压与给定电压。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PID方法求解偏差获取控制电压。其中,最优励磁控制的作用就是对电压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最优化,并且对电压相位的转移角进行适当地调整,使得控制电压有效地转换成输出电压,增强控制操作过程的效果。在线性最优控制原理的作用下所运用的最优励磁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发电电压的控制与控制器控制目标,全面优化局部线性模型的控制内容。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线性最优控制不足之处就是仅能够在局部线性化模型中运用,如果应用在其他模型体系中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2.2专家系统控制技术的运用
专家系统指的是借助人工智能来实现特定领域的逻辑推理或者智能计算。针对复杂度较高的某些专门问题,专家系统具有相对很强的适用性。具体在实现时,计算机可以存入特定模式的信息或者数据,在此前提下实现全过程的逻辑推理。因此可以得知,如果能够将专家系统运用于新时期的电力网络监控,就能密切关注实时性的电力运行状况;一旦察觉到潜在的故障隐患,那么立即予以报警。除此以外,专家系统还设有状态转换的基本功能,针对动态与静态的电力运行安全都能提供全方位的保障。目前的状况下,与专家系统密切相关的各项操作措施仍处在起步中,对此亟待加以全方位的改进,因地制宜运用适当的操作措施。
2.3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运用
电力系统中的神经网络控制发展也趋于成熟,属于相对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充分考虑数据非线性原则的基本特征,全面优化系统的网络数据库与运行数据,合理地制定出控制方案,更好地在电力系统中运用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在神经网络控制下,有机结合人工智能系统、计算机系统与数学系统,准确地表现出能量消耗收集与能量损耗分析的框架,不断增强系统本身的工作效率。在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背景下,神经结构明显改善,可以准确地分析控制模型。在神经网络硬件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电力系统运行效果与质量也得到了有效地改进,实现了电力系统效益的全面提升。
2.4模糊控制技术的运用
模糊控制技术指代模糊方法,它能够控制自动化系统,并通过相应建模模型来进一步控制电气设备。当前在家庭用电户领域该技术相对更加常见,发挥了不错的技术效能,例如某些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电磁炉、电风扇、电暖风等等都会运用到该技术。它们依靠模糊控制原理来实现机械控制,并通过电力系统来构建模型,在将其简化后也实现了操作优化,可以说它为电力系统创新了又一种控制方式,相比于传统控制方式,该方式更加易于操作且具有较高的便捷性,操作流畅性也相对较好。具体来说,模糊控制技术能通过电能输入量来重新定义系统及电气设备温度变化指数,对不同变量进行描述,所以总体而言它属于相对简单的智能化控制技术。目前在汽车自动化生产领域,其变速器的技术控制就会运用到模糊控制当中,另外它也能改变交通红绿灯的颜色,技术性灵活多变。当然在其它重工业领域,模糊控制技术依然也有一席用武之地。
2.5综合智能系统控制技术的运用
所谓的综合智能控制,具体指的就是现代智能控制方法以及现代控制方法的有机结合,较为常见的就是自适应性神经网络与变结构模糊控制等等。在智能控制方法交叉使用的过程中,对电力系统进行深入地研究,将专家系统与模糊控制有效结合,特别是在模糊控制与精神网络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完美融合自适应控制技术与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结束语
近些年来,智能技术获得了显著进步;面对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新形势,各个行业逐步引入了自动化系统作为辅助。目前的状态下,针对城乡各地的电力系统都在完成全方位的自动化改造,密切结合智能技术与自动化的电力系统。由此可见,智能技术运用于新时期的电力自动化有助于提升供电实效性,进而在最大限度内消除供电故障的频繁出现。为此针对现阶段的自动化电力系统而言,应当把智能技术融入各个环节的自动化电力运行中,以此来提升智能供电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郑飞.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8:189.
[2]李志飞,朱凯.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6,13:35-36.
[3]张厚朝.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19:69-70.
[4]李天一,宋春辉.探析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5:143.
[5]徐锦祥,王永清.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6,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