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起诉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不起诉,诉权,伤害罪,情节,民企,人民检察院,制度。
起诉权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本报记者,张晨[1](2020)在《合理运用不起诉权保障民企正常运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不久,江苏苏州地区首个非公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教育基地在常熟市经开区正式揭牌。600多平方米的基地里,互动问答触手可及,政策汇编双屏播放,普法、预防、警示、教育、宣传等功能一应俱全。这是江苏检察延伸办案效果,加强对民营企业法治教育和犯罪预防的一个缩影。(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20-01-09)
姚东明,孙莹[2](2020)在《合法合理运用不起诉权切实保护民企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央广网北京1月5日电(记者姚东明 孙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20-01-06)
刘志月,蒋长顺,高先虎[3](2019)在《捕诉一体让检察官敢用善用不起诉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犯罪嫌疑人吴某作不起诉决定合法合理,不仅有法律依据,还考虑了长期社会关系的处理。”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检察院组织的拟不起诉案件公开听证会上,听完承办检察官的案情介绍和拟不起诉理由阐述后,人民监督员毛远超感叹道。“不断提升不起诉权的司法(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9-11-18)
卢志坚,管莹[4](2019)在《敢用、善用不起诉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卢志坚 通讯员管莹)某牧业公司污染环境造成30万元公共财产损失,刚达入罪门槛,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环节督促牧业公司修复了生态环境,缴纳了15万元环境损害修复金,化解了与周边群众的矛盾。少年黑客因无力承担软件课程学费,一时冲动攻击他人网站,涉嫌破(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9-10-12)
童建明[5](2019)在《论不起诉权的合理适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不起诉权是公诉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化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诉讼经济原则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不起诉权仍然存在不敢用、不愿用、不会用以及不当适用的现象。为此,应树立正确的不起诉权适用理念,从法律理解适用、制度机制完善以及配套措施跟进等多个方面推动不起诉制度的创新发展,激发广大检察人员敢用善用不起诉权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为了防止不起诉权的滥用,还应合理设置对不起诉的内外监督机制,推进不起诉公开听证制度,做好不起诉案件的文书说理和论证。(本文来源于《中国刑事法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陈卫东[6](2019)在《检察机关适用不起诉权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起诉权是我国检察机关起诉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检察机关的不起诉权经历了由实体性的定罪免罚权向程序性权力的转变以及不起诉权的多元化发展。但实践中,不起诉权的适用状况并不理想,不起诉权应有的价值和功能未能充分发挥。这与传统上对不起诉权的重视度不够、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程序机制不科学、适用标准不清晰、司法责任制等其他因素密切相关。对此,应当从理念上认识不起诉权的独特价值,并从多方面推动不起诉权的合理适用,包括:从政策上为不起诉权的合理适用解套、从权力和组织上为不起诉权的合理适用提供保障以及完善相应的制度机制建设。当然,对于不起诉权的运用,既要推动其合理适用,也要防止其被滥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刑事法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邓根保[7](2019)在《依法规范行使不起诉权的探索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不起诉权作为可以终结诉讼程序的一项权力,从诞生之日就有着被滥用的潜在危险。依法规范不起诉权是检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效果、提供优质检察产品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对所有不起诉的案件均实现零复议、零复核、零申诉、零自诉、零再犯效果。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从理念层面敢用善用、从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从监督层面严防密防、从效果层面求实求深等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检察官》期刊2019年12期)
谢鹏程[8](2019)在《加强不起诉权合理适用的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不起诉权作为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权力,是公诉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用活用好不起诉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检察产品,需要我们共同研究,加强理论指导,完善制度设置。当前,在不起诉权的适用上,已经取得了四方面共识:第一,用活用好不起诉权是新时代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在检察制度发展历史上,不起诉权曾被严格地控制适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应"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宁失不经、不伤无辜",要用活不起诉权。第二,树立敢用、善用和防止滥用不起诉权的理念。努力改变检察就是诉、就(本文来源于《人民检察》期刊2019年10期)
张建伟[9](2019)在《不起诉权适用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不起诉权力体系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包括绝对不起诉、相对不起诉、存疑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特别不起诉等类型,但立法与司法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对不起诉的指标控制问题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废止了免予起诉制度。不过,作为一种补偿,立法扩大了不起诉范围,但同时将裁量不起诉的范围窄化,只限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以免除刑罚的案件。这让检察机关自由裁量行使的空间变得狭窄逼仄,而一些检察机关也对不起诉加以数字、指标的控制。从全国(本文来源于《人民检察》期刊2019年10期)
童建明[10](2019)在《敢用善用不起诉权 提升不起诉权司法适用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不起诉权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如何用好不起诉权是衡量检察机关履行职责是否到位、检察权行使正确与否的重要方面。完善不起诉制度是我国刑事检察制度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合理适用不起诉权是今后一个时期检察机关推动公诉职能科学理性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一、充分认识不起诉权在检察职能中的地位作用第一,不起诉权是公诉权的组成部分,在检察(本文来源于《人民检察》期刊2019年10期)
起诉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央广网北京1月5日电(记者姚东明 孙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起诉权论文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张晨.合理运用不起诉权保障民企正常运行[N].法制日报.2020
[2].姚东明,孙莹.合法合理运用不起诉权切实保护民企发展[N].检察日报.2020
[3].刘志月,蒋长顺,高先虎.捕诉一体让检察官敢用善用不起诉权[N].法制日报.2019
[4].卢志坚,管莹.敢用、善用不起诉权[N].检察日报.2019
[5].童建明.论不起诉权的合理适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9
[6].陈卫东.检察机关适用不起诉权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9
[7].邓根保.依法规范行使不起诉权的探索实践[J].中国检察官.2019
[8].谢鹏程.加强不起诉权合理适用的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J].人民检察.2019
[9].张建伟.不起诉权适用中的几个问题[J].人民检察.2019
[10].童建明.敢用善用不起诉权提升不起诉权司法适用水平[J].人民检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