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香荚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挥发性,浸膏,风味,香草,成分,色谱,物质。
香荚兰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初众,徐飞,张彦军,金惠玉[1](2019)在《香荚兰浸膏物性及挥发性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香荚兰豆荚为试材,采用传统溶剂浸提后浓缩制得香荚兰浸膏,分析香荚兰浸膏物性及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浸提40 d时,香荚兰浸提液中香草醛含量最高(1.732%),浸膏得率为5.48%。测定香荚兰浸膏物性指标显示:浸膏为深褐色膏状物,相对密度、折光指数、不挥发物含量、酸值和酯值依次为1.24、1.51、80.88%、46.49、235.02。通过3种不同萃取头对香荚兰浸膏萃取效果进行比较分析,CAR/PDMS萃取头萃取挥发性香气成分最多共检测出44种化合物,其中芳香族4种、醛类6种、酸类5种、醇类3种、杂环类2种、烷烃类3种、酯类21种。CAR/PDMS萃取头萃取得到对香气贡献较大的10种物质分别为:香草醛、邻甲氧基苯酚、丁二酸二乙酯、2-乙酰基吡咯、乙酰丙酸乙酯、苯乙醇、大茴香醛、壬醛、香草酸、苄醇,这10种物质的百分含量占总含量的81.76%。(本文来源于《保鲜与加工》期刊2019年05期)
徐飞,霍建文,初众,张彦军,朱科学[2](2019)在《香荚兰全粉干燥工艺研究及品质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取高品质的香荚兰全粉,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香荚兰进行干燥处理,以物料形态、冻干时间、冻干温度为试验因素,以感官评价、香草醛含量、水分含量为指标,考察干燥条件对香荚兰全粉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确定真空冷冻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将真空冷冻干燥、风干、微波干燥3种不同方式制得香荚兰全粉的感官品质及风味物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冻干时间8 h、冻干温度65℃、物料形态为切段冻干时,得到的全粉风味较好、品质较佳,直观分析法水分含量、香草醛含量、感官得分分别为5.99%、2.13 g/100 g、76.89,综合评分法得分为2.459。真空冷冻干燥、风干、微波干燥3种工艺制备的香荚兰全粉感官得分分别为75.60,62.40,62.40;香草醛含量最高的为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检出具有呈香作用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以芳香族、醛类及酯类为主,其中真空冷冻干燥和风干对挥发性成分种类和组分的保留效果较佳,与原豆荚共有成分高达31种,微波干燥最少,损失最多,仅剩12种。综合考虑,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制备香荚兰全粉最为适合。(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06期)
徐飞,李俄艳,初众,张彦军,朱科学[3](2019)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香荚兰浸膏风味组分的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选择适宜的香荚兰浸膏萃取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固相微萃取样品处理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叁个条件分析各萃取条件对香荚兰浸膏风味组分、面积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香荚兰浸膏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样品添加量2.0 g、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25 min。最佳条件下香荚兰浸膏鉴定出匹配度90以上的化合物45种,此条件下总化合物面积(×10~(11))及香兰素面积(×10~(10))最高分别为1.04±0.09、6.99±0.46,匹配度90以上化合物占总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的90.24%;香荚兰中主要化合物醛类百分含量占总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的72.03%。(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春华,李柯澄[4](2019)在《香荚兰属植物繁殖与温室栽培》一文中研究指出香荚兰为兰科香荚兰属常绿攀缘植物,又称香子兰、香草兰、梵尼兰、香果兰、香兰等,是热带雨林中的一种大型兰科香科植物,全属约有110个原生种。香荚兰广泛分布于热带美洲、热带亚洲、新几内亚和非洲西部,我国有3~4个原生种,产于华南和西南部及(本文来源于《中国花卉园艺》期刊2019年04期)
王海茹,初众,徐飞,张彦军,姚晶[5](2018)在《香荚兰籽中挥发性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萃取挥发性成分种类数和萃取量Y值大小作为衡量萃取效果指标优化萃取条件,测定分析香荚兰籽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并结合测定相关物质的保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值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75μm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萃取纤维头,样品量1.0 g,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20 min,解析时间8 min时,萃取效果最佳,香荚兰籽中含有48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为90.44%。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香草醛、邻甲氧基苯酚、苯酚和呋喃甲醛,相对含量分别为80.22%、1.61%、1.23%和1.00%。(本文来源于《保鲜与加工》期刊2018年05期)
霍建文,张筠,徐飞,张彦军,初众[6](2018)在《海南与国外香荚兰质构特性及挥发性成分差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穿刺法分析海南(Hainan,HI)、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PNG)、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MG)香荚兰质构特性差异,利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HI与PNG、MG香荚兰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质构特性结果显示:表皮韧性大小关系为HI<PNG、MG,PNG与MG差异不显着(p>0.05);表皮硬度表现为HI、MG<PNG,MG与HI差异不显着(p>0.05);内部硬度和紧实度均表现为HI<MG<PNG;电子鼻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PCA)图谱上可以将HI与PNG、MG香荚兰进行区分;HS-SPMEGC-MS从叁种香荚兰中共检测出74种挥发性成分,HI、PNG、MG分别检测出45、50和51种,主要呈香物质香草醛在HI中的相对含量为69.11%,相对于PNG(75.15%)和MG(74.36%)略低;检出的低含量且强烈香气物质愈创木酚、4-甲基愈创木酚、4-甲基苯酚在HI中的相对含量与PNG、MG均有所差异;此外,在HI中检出8种特有的挥发性化合物,分别是甲酸、2-乙基呋喃、2,4,5-叁甲基唑、2,3,5,6-四甲基吡嗪、1,2-二甲氧基苯、大马士酮、香草酸、十六烷酸。(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徐飞,李娜,初众,张彦军[7](2018)在《香荚兰浸膏精制工艺优化及挥发性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对香荚兰浸膏进行精制,通过电子鼻、感官评定确定最佳溶剂,以主要化合物含量为指标优化溶剂比例及萃取次数,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浸膏精制前后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溶剂为乙酸乙酯-正丁醇、溶剂体积比3∶7、萃取3次时香草醛相对含量最高为9.48%,香荚兰浸膏精制效果较好;浸膏精制后,芳香族类化合物相对含量由35.58%增加至51.00%,烷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由4.42%减少至0.78%。该研究结果可为香荚兰浸膏综合利用及产品研发提供理论参考及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李娜[8](2017)在《香荚兰浸提过程中风味物质变化及精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香荚兰是典型热带经济作物,素有“食品香料之王”美称。加工好的香荚兰俗称香荚兰豆荚,香荚兰豆荚中香味成分主要以香草醛、香草酸、4-羟基苯甲醛、4-羟基苯甲酸化合物为主,一般以乙醇作为溶媒介质提取(初步提取的提取液我们称为香荚兰浸提液(豆酊)、浓缩后的浸提液我们称为香荚兰提取物)。但乙醇浸提过程中风味物质变化规律不明晰,且提取物中蜡质较多,而这将严重限制产品的流动性及应用范围,关于香荚兰提取物除蜡、精制方法方面的研究也尚未报道,本课题从乙醇浸提香荚兰豆荚入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香荚兰豆荚浸提过程中理化指标、感官特性、主要风味物质及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不同浸提时间的浸提液综合感官评分由高到低为40 d>20 d>30d>10 d>50 d。色泽L*值呈现降低的趋势,a*、b*、c*值呈现增加的趋势。折光指数、相对密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浸提时间延长整体呈上升趋势。香荚兰豆荚中4种主要风味物质(香草醛、香草酸、4-羟基苯甲醛和4-羟基苯甲酸)含量在浸提40 d时最高,分别为1.73%、0.28%、0.12%和0.06%。香荚兰豆荚浸提过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共检测出36种,其中浸提10、20、30、40、50 d的浸提液分别检测出15、27、15、23和20种。综合理化指标与风味物质检出结果得到乙醇常温浸提最佳时间为40 d。以香荚兰提取物除蜡率为指标,结合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香荚兰提取物除蜡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浸提工艺参数,得到香荚兰豆荚的相对密度、酸值、酯值均低于提取物。提取物最佳除蜡工艺为料液比0.6 g/100 m L,冷冻时间3 h,乙醇温度70℃,得到香草醛含量为8.91%。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单一或混合溶剂作为萃取溶剂对除蜡后提取物进行精制,运用电子感官、人为感官与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确定最佳萃取溶剂,并对溶剂的混合比例和萃取次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正丁醇3:7(v/v)作为萃取溶剂,萃取次数为3次时萃取效果最佳。香草醛含量高达9.83%。(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东方学院》期刊2017-06-11)
李娜,金惠玉,徐飞,初众,张彦军[9](2017)在《醇提香荚兰过程中理化指标和风味物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香荚兰浸提过程中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变化,采用乙醇常温浸提香荚兰,对不同浸提时间下浸提液的感官特性、理化指标、主要风味物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浸提液的综合感官评分由高到低为40 d>20 d>30 d>10 d>50 d。色泽随浸提时间延长逐渐加深,其中L*值呈现降低的趋势,a*、b*、c*值呈现增加的趋势。折光指数、相对密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浸提时间延长整体呈上升趋势。香荚兰中4种主要风味物质(香草醛、香草酸、4-羟基苯甲醛和4-羟基苯甲酸)含量在浸提40 d时最高,分别为1.732%、0.2820%、0.1176%和0.0623%。香荚兰浸提过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共检测出36种,其中浸提10、20、30、40、50 d的浸提液分别检测出15、27、15、23和20种。综合理化指标与风味物质检出结果得到乙醇常温浸提最佳时间为40 d,为香荚兰酊剂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7年07期)
王海茹[10](2016)在《香荚兰果皮和籽中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香荚兰为一种典型热带作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对香荚兰的应用分为香荚兰果皮、整荚和籽叁部分,香荚兰果皮和整荚多加工成酊剂浸膏等,香荚兰籽加工成果酱用于乳制品、糕点等制作中。但现国内外对香荚兰的研究均以香荚兰整荚为主,对香荚兰果皮和籽中挥发性成分研究鲜见报道。目前香荚兰已成为我国新发展香料品种之一,对香荚兰整荚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为弥补对香荚兰果皮和香荚兰籽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空白,本课题以海南香荚兰豆荚为原料进行批量分离,以获得的香荚兰果皮和香荚兰籽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分析香荚兰果皮香荚兰籽中挥发性成分。此外,以香草醛得率为指标,结合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溶剂提取进行工艺条件优化,并分别测定香荚兰果皮和香荚兰籽中香草醛含量。根据香荚兰果皮与香荚兰籽中所含挥发性成分及香草醛含量的不同,以及不同产品对香荚兰中挥发性成分的不同需求,对香荚兰果皮和香荚兰籽开发研究,研制出香荚兰籽酸奶和香荚兰起泡酒。以下为本课题主要研究结果:利用HS-SPME技术优化分析香荚兰果皮和香荚兰籽中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萃取香荚兰果皮中挥发性成分最优条件为萃取头75μm CAR/PDMS,样品量2.0 g,萃取时间20 min,萃取温度80℃,解析时间8 min,共检测出7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芳香族化合物,含量最高为香草醛(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其次为对羟基苯甲醛和邻甲氧基苯酚;萃取香荚兰籽中挥发性成分最优条件萃取头75μm CAR/PDMS,样品量1.0g,萃取时间20 min,萃取温度80℃,解析时间8 min,共检测出48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芳香族化合物,含量最高为香草醛,其次为邻甲氧基苯酚、苯酚和呋喃甲醛。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分别优化分析提取香荚兰果皮和香荚兰籽中香草醛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香荚兰果皮中挥发性成分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2.0 g/100mL,溶剂浓度70%,提取时间16h及提取温度50℃,香草醛得率最高4.49%;提取香荚兰籽中挥发性成分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3.0 g/100mL,溶剂浓度60%提取时间12h及提取温度50℃,香草醛得率最高2.49%;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香荚兰整荚中香草醛最高得率为3.42%。验证试验结果与之一致,初步确定香荚兰果皮比香荚兰籽中香草醛含量高。结合人为感官和电子感官对香荚兰果皮和香荚兰籽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香荚兰籽酸奶中添加香荚兰籽果酱0.6%,砂糖3.0%,菌种0.1%口味最佳;桑葚味香荚兰起泡酒中加入葡萄糖145.0 g/L,柠檬酸2.0 g/L,香荚兰果皮油树脂0.6 g/L品质最佳;橄榄味香荚兰起泡酒中添加葡萄糖145.0 g/L,柠檬酸2.0 g/L,香荚兰果皮油树脂8.0 g/L品质最佳。(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东方学院》期刊2016-06-04)
香荚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获取高品质的香荚兰全粉,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香荚兰进行干燥处理,以物料形态、冻干时间、冻干温度为试验因素,以感官评价、香草醛含量、水分含量为指标,考察干燥条件对香荚兰全粉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确定真空冷冻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将真空冷冻干燥、风干、微波干燥3种不同方式制得香荚兰全粉的感官品质及风味物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冻干时间8 h、冻干温度65℃、物料形态为切段冻干时,得到的全粉风味较好、品质较佳,直观分析法水分含量、香草醛含量、感官得分分别为5.99%、2.13 g/100 g、76.89,综合评分法得分为2.459。真空冷冻干燥、风干、微波干燥3种工艺制备的香荚兰全粉感官得分分别为75.60,62.40,62.40;香草醛含量最高的为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检出具有呈香作用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以芳香族、醛类及酯类为主,其中真空冷冻干燥和风干对挥发性成分种类和组分的保留效果较佳,与原豆荚共有成分高达31种,微波干燥最少,损失最多,仅剩12种。综合考虑,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制备香荚兰全粉最为适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香荚兰论文参考文献
[1].李娜,初众,徐飞,张彦军,金惠玉.香荚兰浸膏物性及挥发性成分分析[J].保鲜与加工.2019
[2].徐飞,霍建文,初众,张彦军,朱科学.香荚兰全粉干燥工艺研究及品质变化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9
[3].徐飞,李俄艳,初众,张彦军,朱科学.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香荚兰浸膏风味组分的条件优化[J].热带作物学报.2019
[4].李春华,李柯澄.香荚兰属植物繁殖与温室栽培[J].中国花卉园艺.2019
[5].王海茹,初众,徐飞,张彦军,姚晶.香荚兰籽中挥发性成分分析[J].保鲜与加工.2018
[6].霍建文,张筠,徐飞,张彦军,初众.海南与国外香荚兰质构特性及挥发性成分差异性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8
[7].徐飞,李娜,初众,张彦军.香荚兰浸膏精制工艺优化及挥发性成分分析[J].食品科学.2018
[8].李娜.香荚兰浸提过程中风味物质变化及精制方法研究[D].黑龙江东方学院.2017
[9].李娜,金惠玉,徐飞,初众,张彦军.醇提香荚兰过程中理化指标和风味物质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17
[10].王海茹.香荚兰果皮和籽中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应用研究[D].黑龙江东方学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