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建新:管理理论发展应不忘初衷并超越当下论文

尤建新:管理理论发展应不忘初衷并超越当下论文

摘要:围绕着盛昭瀚“问题导向:管理理论发展的推动力”一文对管理理论发展提出的问题导向之说,作者认为,问题导向有助于管理理论发展脚踏实地,从容面对复杂问题的挑战,还原管理问题数学化的初衷,以及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理论突破.对于管理理论发展的“跨学科”问题,作者认为应该消除认知上的误区和学科壁垒.对于问题导向可能带来的理论研究“工具化”、对“自由探索”的局限以及管理学派形成的模式化等,作者提出了管理理论发展亟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管理理论; 问题导向; 自由探索; 超越当下

0 引 言

有幸提前拜读盛昭瀚教授“问题导向:管理理论发展的推动力”(以下简称《问题导向》)一文,受益匪浅.窃以为这是一篇有助于提升认知水平、克服“知行间隙”[1]并达成“知行合一”的好文章,并且《问题导向》一文自身就是问题导向,较好地回应了目前对于构建中国管理理论的热点话题.

《问题导向》认为,在人类管理理论时代性贡献与实践性关系上,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并且引用了习近平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原动力”[2]、恩格斯“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等观点来诠释问题导向与理论时代性的辩证关系,并以此构架问题导向的基本原则.《问题导向》对于这一辩证关系的陈述,以及罗列的基本原则,有助于管理学界的学者们深刻地理解问题导向的深刻含义.

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学生们以及老师对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地进步,融入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将会是未来教学模式的发展中的一个大趋势,因此,各大高校要学会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并逐渐将其融入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教师也应该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让自己的教学模式多样化并且提升趣味性,采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多种模式结合的方式,这样可以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从而得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1 管理理论发展应该超越当下

《问题导向》对于管理问题的复杂性认识,也是值得管理学界的学者们细细品味的.比如,《问题导向》指出:问题导向原则保证了管理是时代性的致用学问,保证了管理理论研究直面时代问题,回应时代问题呼唤的基本品格.一般地,理论研究的问题导向原则尽可能要求人们捕捉到理论价值高的问题,这一方面要求学者尽可能站在理论哲学思维的高度,提高看透问题本质属性的能力,或者给人以思想的力量;另一方面在面对管理复杂性或面临资源不足、经验不够的情况下,要求能够获得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能力,并且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增强自适应能力[4].基于此,《问题导向》在陈述问题导向的关键要点分析中,基于系统的视角解析了管理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揭示了现实空间与数学空间的“间隙”.这一观点是很值得管理学界学者们深刻思考的,尤其对于规避一些“指挥棒”的瞎指挥有着积极的警示作用.但是,《问题导向》在强调必须关注问题情景时,虽然讨论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但如何前瞻性地科学“预见”管理问题,尚不解渴.研究管理理论,不仅是解释“过去”、明晰“现在”,更要能够而“预见”“未来”,这是对发展规律的研究,虽然具有挑战性,但理论的发展过程一定会非常精彩.

管理理论的发展,如果能够不局限于当下,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那便是“上乘”.比如,因为有任正非的哲学思想,并由此形成的战略“预见”,华为才会在多年前对于“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的极限生存假设”而制订和实施了高难度“备胎”方案.对于“超越当下”的理解,这也许是一个极好的案例.

《问题导向》谈到研究模式和价值取向时做了“多学科协同和突破性成果”的思考.如果归纳的话,可以用“突破”两字来表达.这一论述挑战了现实中的学科认知和行政管理局限.以当前的高等院校为例,每个学科都被牢牢地把控在相应的学院或系科之中,界限明确,壁垒森严,既得利益者维权意识很重,井水不犯河水,决不让他人跨越雷池一步.除了直接的利益之争,以及对学科阵地的依赖和认知水平外,对于学科边界的认知局限和一系列“指挥棒”带来的不良“学术生态”也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由此作者认为,首先,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不能混为一谈,必须解放思想,消除认知上的误区;其次,多学科协同需要“跨学科”人才为基础,而不是简单的把几个学科的人员召集在一起就能够协同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最佳生态就是淡化学科边界,拓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空间,这对于当今局限于单学科边界的认知而言,是革命性的挑战.另外,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真正的“突破性成果”是很难预设的,虽然学者们很期望自己能够通过努力“按计划”地获得“突破性成果”.

2理论研究应坚持初衷并突破学科壁垒

《问题导向》在谈到管理问题数学化的“来龙去脉”中,陈述了管理问题数学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并在研讨管理问题数学化的认知中解析了数学空间与现实空间之间的关系,特别指出“所有的数学结论与计算结果的管理真理性都要映射回管理现实空间,验证其正确性、合理性.管理结论的可解释性与实际意义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对于这一观点,读来深受启发,作者深有同感.在作者阅读和评审的文章中,就有遇到过这种状况,一些文章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虽然源于现实,但在抽象问题和构建数学模型时开始偏离问题,最后的模型应用就基本依赖于算例或模拟数据,似乎忘却了初衷.《问题导向》对于这方面问题的解析非常透彻,一语中的,值得从事管理理论研究的学者们认真检讨.

作者很赞同《问题导向》所提出的管理理论发展的动力源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但是,由于知识的局限性,是否会由于对管理问题认知的局限而阻碍了理论思想发展的活跃性呢?并且,对于问题导向的认知中是否也存在着一些“功利性”和“局限性”的思维倾向呢?并进而导致理论研究被“工具化”的结果呢?这是作者思考的问题之一.

另外,据学者对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与北窑、宝鸡、张家坡兵器和工具的成分配比发现,它们存有一定的一致性,特别是兵器成分与洛阳北窑墓地兵器的成分配比相近[14]89。这说明西周燕国在铜兵器和工具的铸造上亦与王朝保持基本相当的技术水平。另有学者曾将陕西宝鸡地区出土的青铜器用X射线检查,发现结果与西周燕国十分相似[16]261-262。宝鸡为西周王朝的宗周所在地,如此相似的结果,说明西周时期燕国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与王室齐头并进。

3 尚需继续研讨的问题

图2a为富春江浮标站2016年全年风频玫瑰图,可以看出,主导风向主要有两个:第一主导风向为东北方向,占全年总风频的1/3;第二主导风向为西南方向。分析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风频较高的原因,主要受江流分布限制,富春江富阳段基本以西南—东北走向为主,这两个方向的风受地形因素限制最少。从浮标站风速玫瑰图(图2b)也能很好地验证上述问题,西南、东北方向上风速明显高于其它方向风速。

其次,理论研究的重要倡导和追求就是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即原创性成果.基于原创性的理论需要有助于“自由探索”的静心、专注和宽容的学术生态,它的重要的“敌人”就是“功利主义”,因为“功利”带来了浮躁,破坏了学术生态的宁静.作者认为,“自由探索”的自由空间似乎超越“管理问题导向”的局限.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该如何解析呢?

第三,《问题导向》特别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管理学派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并讨论了学派形成的要素,其中包括了代表性人物、团队和平台、影响力和话语权等等.读来的确有提振学术自信的感受.但是,纵观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许许多多的代表人物并不是在提出理论思想时就成为一方学派的,都是后天在经历了理论与实践的敲打验证后被奠定的,包括钱学森的系统科学理论也不例外.并且, 作者认为,只有当自己的理论成果走出国门也一样得到广泛认可并被用于发展理论究和指导实践的时候,才有可能形成在国际舞台站得住脚,即真正意义上“学派”.如果前面所述的“自由探索”主张成立的话,由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支持,“苦行僧”式的研究也许也是今后产生伟大理论的重要源泉.那么,是否可以不拘一格、不设套路、不分国别、不分东西方阵营地给予理论研究的自由空间呢?

总之,虽学习感受颇多,但因作者的觉悟局限,本文仅交流了一些浅薄的体会,未能尽展《问题导向》一文之灿烂,恭请批评斧正.

参 考 文 献:

[1]尤建新, 雷星晖, 陈守明, 等. 高级管理学[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3: 1

You Jianxin, Lei Xinghui, Chen Shouming, et al. Advanced Management[M].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Press, 2003: 1. (in Chinese)

[2]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6-05-17 (002).

Xi Jinping. Remarks at the symposium on the work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N]. People’s Daily, 2016-05-17 (002). (in Chinese).

[3]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62

Marx K, Engels F. Anthology of Marx and Engels(Vol. 10)[M].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9: 562. (in Chinese)

[4]Simon H A. Theories of Bounded Rationality[M]// McGuire, Radner R. Decision and Organization, North-Hoiiand Publishing Company. 1972: 161-176.

Themanagementtheorydevelopmentshouldremaintruetotheoriginalintentionandbeyondthepresent

YOUJian-x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expounds the problem-orientated theory for the management theory development which proposed by Sheng Zhaohan in the paper “Problem Orientation: Driving force of management theory development”.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problem orient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theory to be down-to-earth, calmly confronts the challenges of complex problems, restores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mathematization of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at the same time breaks the bulwark of the subjects and achieves theoretical breakthroughs. For the “Interdisciplinary” issue of management theory development,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cognitive misunderstandings and disciplinary barriers should be eliminated. For the potential issues that caused by “problem orientation”, such as the “instrumentalization”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limitation of“free explor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stereotypes in management school,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further conside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theory.

Keywords: management theory; problem orientation; free exploration; beyond the present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07(2019)05-0015-03

收稿日期:2019-05-15; 修订日期: 2019-05-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671125).

作者简介:尤建新(1961—), 男, 江苏苏州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Email:yjx2256@vip.sina.com

标签:;  ;  ;  ;  ;  ;  ;  ;  

尤建新:管理理论发展应不忘初衷并超越当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