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螺毒素论文_初鑫,王菲,李靓,张云霄,余硕

导读:本文包含了芋螺毒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毒素,折迭,乙酰胆碱,烟碱,受体,神经痛,破伤风。

芋螺毒素论文文献综述

初鑫,王菲,李靓,张云霄,余硕[1](2019)在《中国南海桶形芋螺新型A-超家族芋螺毒素的克隆、合成及靶点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取我国南海西沙附近海域的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us)毒腺管基因组DNA,基于非翻译区及内含子序列设计合成引物进行PCR,获得17个A超家族芋螺毒素(Bt14.2~Bt14.19)的序列(基因序列为KF414097~414112,Bt14.19未申请基因序列)。合成了其中15个序列,利用两步折迭法测定部分新毒素的二硫键连接方式。结果表明,这些新型A超家族芋螺毒素含18-36个氨基酸,二硫键框架为"C-C-C-C",其中部分毒素的二硫键连接方式为"C1-C3,C2-C4"。采用电压钳筛选了各毒素对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个亚型(α2β2,α2β4,α4β2,α4β4,α3β2,α3β4,(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期刊2019-08-16)

长孙东亭,罗素兰[2](2019)在《新型镇痛海洋药物芋螺毒素GeXIVA的临床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的流行性病学研究表明,神经痛(慢性痛)折磨着全球~20%的人口,我国的神经痛患者人数远超1亿人,神经痛造成的医疗损失比癌症、心脏病和糖尿病叁大类疾病的总和还要多。疼痛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现在研发无成瘾性的新型镇痛药恰逢其时。我们发现的αO-新家族芋螺毒素GeXIVA是活性极强的治疗神经痛药物靶点α9α10乙酰胆碱受体的特异阻断剂,其半阻断剂量只有3.8nM,是国际上发现的首个具有电压依赖性的α9α10nAChR特异阻断剂。按浓度剂量比,GeXIVA在CCI神经痛模型上的镇痛活性比吗啡强~1000倍,在癌症化疗神经痛模型上的镇痛活性比加巴喷丁强~2000倍。它还具有神经保护和修复功效,不成瘾,肌肉注射给药途径方便,不会影响运动功能,安全性好。有关GeXIVA的研究成果已获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专利授权,并在国际着名杂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难能可贵的是,该芋螺毒素保持了对人类α9α10乙酰胆碱受体的强阻断活性与高选择性,预示着将来在临床镇痛上,有着与动物试验相近的效果。在海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目前正在联合军科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等单位,按申报1.1类原创新药临床任务批件的要求进行临床前研究,进展顺利。GeXIVA有望开发为可以肌肉注射的、无成瘾性的新型镇痛药,或可成为代替鸦片类的新一代镇痛药,它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期刊2019-08-16)

余硕,唐艺菲,周良燚,陈荣芳,戴秋云[3](2019)在《α-芋螺毒素GI小鼠抗血清制备及抗毒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芋螺毒素GI (ECCNPACGRHYSC-NH2)来自地纹芋螺(C.geographus),属于α-芋螺毒素,仅含13个氨基酸及2对二硫键,其作用靶标为肌肉型乙酰胆碱受体。GI是目前发现的毒性最强芋螺毒素之一,能导致中毒对象肌肉麻痹及呼吸抑制,对小鼠的LD_(50)为20~30μg/kg(腹腔注射)。目前临床上无药物及抗血清用于GI毒素中毒治疗。近期,我们开展芋螺毒素GI小鼠抗血清制备及抗血清的中和活性测定。首先采用戊二醛法化学偶联GI与牛血清蛋白(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期刊2019-08-16)

李晓丹,王敏珠,油坤,长孙东亭,朱晓鹏[4](2019)在《αO-芋螺毒素GeXIVA在糖尿病神经痛模型上的镇痛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肥胖的流行和人口持续老龄化,全球糖尿病患者到2045年预计将上升到6.29亿人。糖尿病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第4大主要死因,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还在持续增长。糖尿病神经性疼痛(DNP)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特点是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和异位性疼痛,但是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研究清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急需开发新型镇痛药物。αO-芋螺毒素GeXIVA是本实验室从中国南海食虫性的将军芋螺(Conus generalis)中发现的新家族芋螺毒素,由28个氨基酸组成,含4个半胱氨酸,两对二硫键,选择性拮抗α9α10乙酰胆碱受体(nAChRs),其半阻断剂量(IC_(50))仅为4.6nM。很多研究表明α9α10nAChRs亚型是治疗神经痛(慢性痛)的新靶点。本研究系统性地测试了αO-芋螺毒素GeXIVA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产生的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活性。采用单次腹腔注射STZ 85 mg/kg成功诱导大鼠产生糖尿病神经痛。肌肉注射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注射加巴喷汀为阳性对照,以及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的GeXIVA,然后分别测试其痛觉反应。结果显示,空腹腹腔注射85 mg/kg后大鼠在3周后出现明显的机械痛痛敏和热痛敏。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的GeXIVA可以剂量依赖性地缓解机械痛和热痛。且对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的运动平衡能力均无影响,同时整个实验过程中无其他明显行为失调现象。αO-芋螺毒素GeXIVA作为开发中的新型镇痛药物,具有强效、无耐受性、对运动功能无影响等优点,为广大神经痛患者带来了福音。(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期刊2019-08-16)

蔡凤桃,徐宁,余硕,陈金琴,陈荣芳[5](2019)在《作用于GABA_BR介导的N-型钙通道的芋螺毒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与多种疾病如疼痛、抑郁、癌症、药物成瘾密切等相关。GABA_BR受体由两个亚基GABA_(B1)和GABA_(B2)组成,异源二聚化后形成功能GABA_BR。位于突触前的GABA_B受体被激活后,通过偶联Gi/o-型蛋白而抑制N型(Cav2.2)或P/Q型(Cav2.1)钙离子通道,减少钙内流,抑制兴奋性递质的释放,从而发挥生理功能。α-芋螺毒素Vc1.1、PeIA等可作用于GABA_B受体介导的Cav2.2及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并具有显着的镇痛活性。本研究开展了Vc1.1突变体及新型α-芋螺毒素对ABA_B受体介导的Cav2.2抑制活性测定(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期刊2019-08-16)

李丞,张雨,符影,罗素兰[6](2019)在《含叁对二硫键的芋螺毒素Lv78的氧化折迭反应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芋螺毒素是由热带海洋肉食性软体动物芋螺分泌产生的一大类神经肽,通常含有10-40个氨基酸。芋螺毒素的种类繁多、结构新颖,可特异性作用于多种电压门控与配体门控离子通道、G蛋白偶联受体等重要药物靶点。芋螺毒素对这些药物靶点的结合活性和选择性都很高,是当今海洋药物与生物毒素研究的热点,它们在镇痛、戒烟戒毒,以及治疗帕金森病等诸多重大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以及新药研发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芋螺毒素Lv78为本实验室通过cDNA克隆,从海南产疣缟芋螺中发现的一种新型芋螺毒素,含6个半胱氨酸、叁对二硫键。本研究设计了一系列不同的反应体系,对该芋螺毒素进行氧化折迭,期望获得二硫键异构体数量最少、产率最高的氧化折迭反应体系与条件,经分离纯化后获得具有正确构象的活性肽,用于后续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常规的一步氧化法,取不同反应时间点的样品进行高效液相(HPLC)分析,动态检测其反应进程,可确定终止该反应的最佳时间;通过选取不同种类的缓冲液,以及不同比例的氧化还原剂,对该芋螺毒素的氧化折迭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最终获得了一种优化反应体系,可使Lv78的氧化折迭产率比其他反应条件的产率提高10%。该研究结果为Lv78的大量合成奠定了基础,可为其他含有叁对二硫键的芋螺毒素之化学合成提供方法借鉴。(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期刊2019-08-16)

李昕粲,长孙东亭,吴勇,罗素兰[7](2019)在《α-芋螺毒素[S9A]TxID的环化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α-芋螺毒素TxID是本实验室从织锦芋螺(Conus textile)中发现的,能选择性阻断大鼠α3β4乙酰胆碱受体(nAChR),其半阻断浓度仅为12.5 nM。而α-芋螺毒素[S9A]TxID是芋螺毒素TxID的第9位突变体,能够区分α3β4和α6/α3β4nAChRs这两个极其相似的亚型,其对α3β4nAChR的阻断活性比对α6/α3β4nAChR的强46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多肽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稳定性较差,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这些缺点限制了多肽药物的开发利用,[S9A]TxID也不例外。因此,本研究通过环化的方式对[S9A]TxID进行结构改造与优化,期望获得能保持原活性、且在体内代谢稳定性提高的环化突变体。方法:利用酸敏感2-氯叁苯甲基氯树脂设计合成一段N→C端氨基酸序列接头,通过Fmoc固相合成法合成[S9A]TxID的线性树脂肽。使用1%叁氟乙酸(TFA)和二氯甲烷(DCM)溶剂切割树脂释放出线性肽。然后利用HATU和DIEA试剂使线性肽经脱水缩合反应形成首尾环化肽,并用切割液去除环肽的侧链保护基团。最后在碳酸氢铵缓冲液中自由氧化折迭,形成两对二硫键,并通过分析型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经过环化合成反应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鉴定,成功获得了[S9A]TxID的环肽突变体。(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期刊2019-08-16)

郭满,长孙东亭,罗素兰[8](2019)在《特异阻断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新型芋螺毒素的发现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其中α7nAChRs亚型是由5个相同的α7亚基构成的同源型五聚体,对钙离子具有高的通透性,能调节钙的活化及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等作用。因此,α7 nAChRs成为阿尔茨海默病(AD)、癫痫、炎症、肺癌、2型糖尿病(DM)、后天性重症肌无力(MG)、血管瘤以及其他肿瘤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疾病的重要靶点。本研究旨在发现能特异性结合人类α7nAChRs的新型芋螺毒素,并研究其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我们从海南产疣缟芋螺(Conus lividus)中,发现了45个新颖的α4/7型芋螺毒素,对其线型性肽进行人工合成,然后通过空气氧化与碘氧化两步氧化法,进行氧化折迭,形成定点连接的、含有两对二硫键的活性多肽。采用体外转录的方法,将人类和大鼠的nAChRs各种亚基进行体外转录合成cRNA,按相应受体亚型的亚基组成,显微注射到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进行表达。运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所表达受体亚型得电流进行记录。以此为模型,对上述合成的45个新颖α4/7型芋螺毒素,进行其作用靶点的筛选。结果发现,其中的1个新芋螺毒素LvM8对大鼠α7 nAChRs具有很强的阻断作用,其半阻断剂量(IC_(50))仅为4.6 nM。但LvM8对人类α7 nAChRs的阻断活性很微弱。为此,对LvM8进行了丙氨酸扫描突变,并对所有丙氨酸点突变体的受体结合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有两个点突变体对人类α7 nAChRs的阻断活性大大增强,分别增强了900倍和500倍。这为发现人类α7 nAChRs的高特异性强阻断剂提供了研究基础,将为研究α7 nAChRs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相关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工具药,还可为α7 nAChRs相关疾病治疗新药的研发提供先导化合物。(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期刊2019-08-16)

熊洋,朱晓鹏,吴勇,长孙东亭,罗素兰[9](2019)在《特异阻断α6* nAChRs的新型α-芋螺毒素的发现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跨膜蛋白,属于配体门控型阳离子通道蛋白大家族的成员之一,它们广泛分布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以及血液和免疫细胞上。近年研究表明,含α6亚基的乙酰胆碱受体亚型(α6~*nAChRs,*表示其他亚基),包括α6/α3β2β3(α6*β2)与α6/α3β4(α6*β4)两种亚型,主要分布于儿茶酚胺能核、海马体、背根神经节和中脑多巴胺能区域,介导生物体的生理调节功能,如:情绪、疼痛、成瘾、奖赏、抑郁等。由于缺乏α6*亚型的特异性分子探针,限制了该类受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神经生理、病理和药理学研究。α-芋螺毒素(Conotoxins,α-CTxs)是一类特异作用于nAChRs不同亚型的小分子多肽,并能区分结构相似的不同亚型,是研究nAChRs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疾病发病机理的重要工具。目前,α-CTxs中能将α6~*亚型与其它众多亚型区分开的特异性分子探针还很有限。本研究从海南产织锦芋螺中发现了一系列新型α-芋螺毒素,经化学合成线性肽与氧化折迭,获得了定点连接的、含有两对二硫键的活性肽,具有天然球状异构体(globular)的构象。利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各种乙酰胆碱受体的电生理模型,对这些多肽进行靶点筛选和鉴定。结果发现,有1个α-芋螺毒素Txd13,对含α6亚基的nAChRs受体,即α6~*β2与α6~*β4两种亚型,有很强的阻断活性,但对其他亚型几乎没有作用。Txd13对大鼠α6/α3β2β3 nAChR的半阻断剂量仅为2.35 nmol,对大鼠α6/α3β4nAChR的半阻断剂量为90.93 nmol。因此,α-芋螺毒素Txd13是迄今发现能将α6~*nAChRs和其他nAChRs亚型区分开的高活性新化合物。Txd13可作为α6~*nAChRs的特异性分子探针,在α6~*nAChRs结构与功能、以及与该受体有关的神经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药物的筛选和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期刊2019-08-16)

钱江,孙志华,刘益巧,谢品希,长孙东亭[10](2019)在《α-芋螺毒素TxID对肺癌的细胞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α-芋螺毒素TxID在小细胞肺癌DMS114中的细胞毒性进行研究。使用两步氧化法对α-芋螺毒素TxID进行合成,质谱鉴定TxID,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确定其纯度;对DMS114中的α3和β4 nAChR亚基进行克隆;使用MTT试验检测α-芋螺毒素TxID单用或与阿霉素(ADM)联用对DMS114和HEL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本实验通过固相合成和两步氧化法,成功制备了α-芋螺毒素TxID;通过基因克隆实验,在DMS114细胞中检测到α3和β4 nAChR亚基;细胞毒性试验表明α-芋螺毒素TxID对肺癌细胞DMS114和正常细胞HEL都具有细胞毒性且在一定浓度TxID对肺癌细胞的毒性大于正常细胞;此外,TxID和ADM等比联用对DMS114细胞的毒性大于各自单独给药之和。本研究首次证明α3β4 nAChR特异性阻断剂α-芋螺毒素TxID能够抑制小细胞肺癌DMS114的增殖并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可为新型抗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热带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芋螺毒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美国的流行性病学研究表明,神经痛(慢性痛)折磨着全球~20%的人口,我国的神经痛患者人数远超1亿人,神经痛造成的医疗损失比癌症、心脏病和糖尿病叁大类疾病的总和还要多。疼痛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现在研发无成瘾性的新型镇痛药恰逢其时。我们发现的αO-新家族芋螺毒素GeXIVA是活性极强的治疗神经痛药物靶点α9α10乙酰胆碱受体的特异阻断剂,其半阻断剂量只有3.8nM,是国际上发现的首个具有电压依赖性的α9α10nAChR特异阻断剂。按浓度剂量比,GeXIVA在CCI神经痛模型上的镇痛活性比吗啡强~1000倍,在癌症化疗神经痛模型上的镇痛活性比加巴喷丁强~2000倍。它还具有神经保护和修复功效,不成瘾,肌肉注射给药途径方便,不会影响运动功能,安全性好。有关GeXIVA的研究成果已获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专利授权,并在国际着名杂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难能可贵的是,该芋螺毒素保持了对人类α9α10乙酰胆碱受体的强阻断活性与高选择性,预示着将来在临床镇痛上,有着与动物试验相近的效果。在海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目前正在联合军科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等单位,按申报1.1类原创新药临床任务批件的要求进行临床前研究,进展顺利。GeXIVA有望开发为可以肌肉注射的、无成瘾性的新型镇痛药,或可成为代替鸦片类的新一代镇痛药,它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芋螺毒素论文参考文献

[1].初鑫,王菲,李靓,张云霄,余硕.中国南海桶形芋螺新型A-超家族芋螺毒素的克隆、合成及靶点鉴定[C].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2019

[2].长孙东亭,罗素兰.新型镇痛海洋药物芋螺毒素GeXIVA的临床前研究[C].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2019

[3].余硕,唐艺菲,周良燚,陈荣芳,戴秋云.α-芋螺毒素GI小鼠抗血清制备及抗毒活性研究[C].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2019

[4].李晓丹,王敏珠,油坤,长孙东亭,朱晓鹏.αO-芋螺毒素GeXIVA在糖尿病神经痛模型上的镇痛活性研究[C].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2019

[5].蔡凤桃,徐宁,余硕,陈金琴,陈荣芳.作用于GABA_BR介导的N-型钙通道的芋螺毒素研究[C].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2019

[6].李丞,张雨,符影,罗素兰.含叁对二硫键的芋螺毒素Lv78的氧化折迭反应条件优化[C].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2019

[7].李昕粲,长孙东亭,吴勇,罗素兰.α-芋螺毒素[S9A]TxID的环化合成研究[C].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2019

[8].郭满,长孙东亭,罗素兰.特异阻断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新型芋螺毒素的发现与研究[C].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2019

[9].熊洋,朱晓鹏,吴勇,长孙东亭,罗素兰.特异阻断α6*nAChRs的新型α-芋螺毒素的发现与研究[C].第十四届生物毒素毒理学术大会暨第一届生物毒素——从生存适应到转化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会刊.2019

[10].钱江,孙志华,刘益巧,谢品希,长孙东亭.α-芋螺毒素TxID对肺癌的细胞毒性[J].热带生物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结合兴奋神经细胞膜表面的模型μ芋螺毒素基因的串联还原型芋螺毒素LtIA色谱质谱图叁种芋螺毒素及类似物干预吗啡C即...α型芋螺毒素ImI被对接到基于...μ芋螺毒素基因的串联,经养表达...

标签:;  ;  ;  ;  ;  ;  ;  

芋螺毒素论文_初鑫,王菲,李靓,张云霄,余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