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的效果。方法方法数据收集范围为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行芍药甘草汤治疗。统计两组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6例患者治疗效果相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患者利用芍药甘草汤等中医治疗后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胃动力功能;中医证候评分;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
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其属于中医腹痛的范畴,在中医理论中其病理机制是气机郁滞、经脉失养等导致的,此疾病可利用具有调节血液循环障碍作用的芍药甘草汤治疗[1~2]。基于此,本文就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36例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患者开展研究,旨在为临床采用芍药甘草汤提高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治疗水平提供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数据收集范围为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我接受治疗的72例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本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协议书。
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收集范围25~75岁,平均年龄(43.76±3.56)岁。观察组36例患者采取芍药甘草汤治疗: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收集范围23~76岁,平均年龄(43.59±3.74)岁。组间资料行统计学对比(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体格检查等确诊为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2)就诊期间未食用解痉止痛药物。
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研究者。(2)因冠心病心绞痛等导致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者。(3)因幽门梗阻导致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选取阿托品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0772;用法用量:口服:0.3~0.6mg,3次/d,生产企业:山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治疗。
1.3.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取芍药甘草汤治疗(芍药24g;甘草12g;炙甘草15g;败酱草15g;丹参18g;附子6g;川穹16g;桂枝18g;延胡索14g)。若患者腹中冷痛,则可添加茴香治疗。
1.4观察指标
(1)评价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3](胃脘疼痛评分7分;疼痛程度越高评分越高)。
(2)72例患者治疗效果评估:显效为患者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明显改善或者完全消失,无不良反应发生。有效为患者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有所减轻。无效为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未得到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将72例患者数据纳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若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具有起病迅速且风险性较高的疾病。祖医学经验中其实由于气机淤滞及情志失调等引发的临床疾病。此外经脉失养以及饮食不节等会导致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等,进而引起严重腹痛。
芍药甘草汤秉承了重要中医理论,中医著作《医学心语》中表明芍药甘草汤治疗腹痛有如神助,中医认为内脏器组织结构的良好运转需要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而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影响了内脏器组织结构的运转。芍药甘草汤有利于胃肠功能的调节,其中的炙甘草可有效拮抗胃肠道分泌的胃酸,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败酱草主要功效在于清热解毒,并且对祛瘀排脓、改善胃气输布功能有重要作用。丹参具有改善血液循环障碍以及活血祛瘀等功效,中医云不通则痛,其对通经止痛有良好效果。附子入胃发挥清热以及散寒止痛等功效,同时还具有回阳救逆等功效。延胡索可发挥活血祛瘀通络、镇痛抗炎之功。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证候评分、总体治疗效果指标更优于对照组,证实了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患者利用芍药甘草汤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患者利用芍药甘草汤等中医治疗后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惠桃,胡静雪,郭新建,等.加味紫苏陈平汤联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7,36(5):554-555.
[2]李静.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水平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8):117-118.
[3]危北海,陈治水,张万岱.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1):2701-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