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英:阳明学的当代价值研究论文

张俊英:阳明学的当代价值研究论文

摘 要:王阳明先生是我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大人物,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巨人。其学术思想经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宋代理学的发展之后,成为明代主流的学术思想体系,在中国思想界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影响和推动了五百年来中国、邻邦及整个东亚等地区和国家的社会发展和近代化转型,不仅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当今世界也深具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阳明学;知行合一;当代价值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宁波余姚人,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不仅文韬武略,还是一位治世能臣,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王守仁才高学邃,精通儒家、道家、佛教,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哲学命题,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艺术造诣,为社会所普遍承认,其教育思想,敢于反对旧道学的禁锢,有着浓烈的创新精神。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他“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被称为儒学“第一完人”,为“明第一流人物”。王阳明创立的“心学”思想体系,其源头可追溯自孟子心性之学,同时继承了宋代陆九渊“心即理”的学说,冲击了僵化的程朱理学,提倡“知行合一”“致良知”,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的良知之学,强调了个人意愿的尊重、个性化的发展、个体创造力的调动,是心性儒学的创新化发展,促进了明朝中晚期思想学术领域著名流派—阳明学派的形成和确立,成为明朝中晚期主流学说之一,奠定了在中国教育史、学术史上的历史地位。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为一代名师,最为著名的就是讲学之宗旨“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1]133-134。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是儒学的一个分支,形成于明代中叶,由王阳明先生的弟子及后学传承并发扬光大,以讲学的形式传播到民间,兴盛于明代末叶、转型于明清之际、开新于近现代的良知之学。在封建社会后期产生过重要影响,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阳明学的思想渊源

1.时代环境的影响

王守仁所处的时代,王朝由稳定开始进入危机和衰败的转变,上层统治者昏庸、奸宦专权、朝纲芜乱,饥民暴动、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地主阶级内部、地主和农民的矛盾、社会矛盾日益激烈,社会动荡,社会力量分化为多元。中国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破坏了封建自然经济,新的社会阶层和市民社会日益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经济出现多元,这在王阳明的家乡江浙一带尤为突出。社会风尚渐趋浮华、奢靡。程朱理学的发展日趋僵化保守,甚至走向极端,限制、扼杀新生事物和自由、公平、正义思想。这一时期产生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标准以及新的行为方式冲击着封建宗法社会的伦理秩序,人们的思想呈现多元,崇尚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思想意识不断发展。王阳明的学术思想正是在政治危机、社会危机、思想危机、家国安全危机四伏,在革新道学、塑造人心、应时匡弊的时代大背景下逐步形成和发展产生的[2]194-197。

2.继承孟子的“心”思

王阳明学术思想从学术渊源上看直接继承了孟子“心”思,但之间并无具体师承关系。《明史·王阳明传》:“守仁言致知,出《大学》,良知出《孟子》。”[3]孟子的“心”思,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心”指人的本心和人的认同与拥戴之情。如“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4]280“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4]335二是“心”指的是对善意、正义、公正的追求。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4]311孟子“心”思最大的贡献不是对人本心的阐发,而是对人心致“良心”的发现,即指认识到心至良善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道德的生命和世界[5]。即认为人心的良善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是与生俱来的。

王阳明继承孟子“心”之良善的内容,把孟子的“良知”说加以发挥,提出“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的论断。形成了将仁、义、礼、智、信等儒家道德规范及“良知”,都包含在其中的心学体系。王阳明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促使人们破除片面迷信儒家经典,使思想有所解放,具有积极的意义。与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说法可谓异曲同工,一脉相通。哲学家熊十力评价王阳明“儒者之学,唯有阳明善承孟子”[6]。

3.陆九渊“心”本的影响

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陆九渊强调的“心”主要指道德之心,是人把握世界的道德主体。从空间上说,“心”包容了整个世界。世界万物虽千姿百态、千差万别,但离不开人的主体性,所以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7]272-273从时间上来说,他认为“心”是永恒的,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他说:“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7]444所以,在他看来,“心”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说都是宽广和永恒的,但并不构成世界的本源,也不是推动世界前进的动力,而是指人的道德之心,指道德主体把握世界的方式。只有这样的“心”本,才是真正的道德主体。在他的“心”学世界里,“心”常常更多指“本心”,即儒家确立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三严三实”。告诫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三严三实”,严以律己,严以用权,不做表面文章,不玩花架子,首先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要在“知”和“行”上下功夫,更要做到真“知”、深“知”,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18]。尤其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管好手中的权力,将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实实在在地用好手中的权力,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事。

4.禅宗“心”境的启发

禅宗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国化宗教,根本宗旨是追求见性成佛、顿悟成佛。王阳明早年学习佛学阅读佛经较多,“出入佛老者久之”[8],非常认同禅宗“明心见性”宗旨[9],尤其禅宗“心”学对其产生了终生影响。

第二,基准站。基准站的作用是完成了数据的接收、处理和生成这些流程,对于后续工作起到推进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减少工作人员获取到控制点时的处理难度,基准站可以直接记录点位数据,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出现的失误。另外,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可以利用伪距差分技术导航位点数据,且极为精准,一般误差不超过五米。[1]同时,测绘更新的时效性也给人们的出行定位带来了便利,工作人员可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将测得的数据信息上传,经过整合处理后生成三维坐标,相比于传统的测绘技术耗时少且流程简单。

二、阳明学的历史影响

1.对明朝历史及社会的影响

(1)教育方面。王阳明在年轻的时候曾用七日不吃不喝去“格竹子”。正是这种知必行的思想让他后来在龙场悟道,知行合一,成了诞生阳明心学特有的行动力。明朝中后期,阳明心学遍及大江南北,出现“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局面。王门后学分化为八大学派——黔中、江右、浙中、楚中、闽粤、南中、北方、泰州,特别是泰州王门将阳明心学传播到平民百姓之中,并最终引领出了东林学派的书院讲学运动。历史证明,阳明学及其学派促进了社会进步,推动了明朝中晚期的思想、文化、教育的发展。

(2)军事方面。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使王守仁在平定发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的宁王朱宸濠叛乱中,仅以22天的时间便平息了密谋7年之久的谋反大案。如此显赫之战功正体现了“知行合一”,绝非偶然。嘉靖二年(1568年),王守仁奉命平定广西“思田之乱”,面对混乱不堪的局面,王守仁先知后行,一到广西便派人将叛贼基本情况、实际战斗力、山川地势等仅用3个月便全部摸清楚,再发挥“知行合一”的强大威力一举平定叛乱。

2.阳明学对贵州的影响

王阳明在贵州时期的龙场悟道和书院讲学活动,促进了贵州文化教育事业的交流发展,改变了贵州的文化落后状况,使贵州成为“王学圣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强调知与行的结合,对贵州文化重视践行的特点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贵阳城市精神“知行合一,协力争先”,正是对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阳明学启发贵州人对思想文化建设极为重视。据统计,在阳明之前,贵州仅有两所书院(铜江书院、文明书院),王阳明离开贵州之后100余年间,贵州先后修建了四十多所书院,平均每两三年就修建一所书院[12]。迄今,阳明学说对贵州民族社会的深远影响犹在,如阳明祠、修文阳明洞,以及孔学堂、孔子书局的建设,昭示后人牢记阳明先生教诲,推动贵州思想文化建设迈向新的发展。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蕴含的是一种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经过世世代代贵州人的价值认同和身体力行,将二者统一结合起来,在内核上构成贵州的“人文精神”,成为彰显贵州文化特色的符号。

3.阳明学的海外影响

2.2.3 置管期的观察及护理:术后第7天左右拔输尿管,在拔输尿管之前,应观察患者自行排尿的情况,同时要密切注意伤口愈合情况,若拔管后伤口愈合较好,未发生漏尿,术侧无肾功能不全,无尿液反流,再次观察l周。在拔输尿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切忌触碰患者伤口。

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德,修道以仁”[4]27-30。《周礼·天官冢宰》提出了从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六个方面考核官吏的廉政德,称为六计[19]。《管子·牧民》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核心价值体系[20]。

王阳明的心学是明代中叶之后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思潮,其影响之广,远及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从而使他成为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16世纪初,《阳明全集》就传入日本,在日本王阳明被奉为“神明”,阳明学曾一度被奉为“显学”,深刻影响到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实业等各行业各领域,乃至整个社会。日本著名学者中江藤树(1608—1648)建立书院,培养弟子,开创了“中江学派”,传承阳明学。明治维新前的武装倒幕时期,信仰阳明学的维新志士挺身而出,用“知行合一”精神鼓舞自己,拯救国家,使明治维新获得成功。日本汉学家冈田武彦曾说,阳明学简易朴实,易于实践执行,人类都能理解和实践良知之学,“阳明心学若不经世致用,不具体实践,那么就不能称之为阳明学”[13]。阳明学在日本的影响,至今仍很深广,有很多学者前仆后继地研究阳明心学。

当周朴园向眼前“四凤的妈”打叶三十年前的旧事时,有一段对话:“侍萍: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周朴园: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这里的代词“大家”用得十分耐人寻味:要“忘”只能是“你可能忘了”,怎能说成“大家都忘了”?原来,周朴园急切地想打听“梅小姐”投河后的下落,但询问时又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他必须摆出一种局外人漫不经心的姿态,保持一种随便交谈的口吻,用代词“大家”,正传神地表现出周朴园那种急于想打听但又想超然事外的微妙的心态。

另外,阳明学在朝鲜的传播,成为进步势力的思想武器,对朝鲜实学的产生,对甲申政变和农民运动的兴起,对饰新政治、维新变法及革新起到了开路先锋的积极作用。阳明学在韩国的影响也留下了以郑霞谷(1649—1736)为代表的阳明学派。阳明学在越南等东南亚各国的传播也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阳明学的当代价值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主要是讲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道德观念和道德修养问题,王阳明学说的基本思想对于当下加强社会公德,坚守职业道德,维护公共利益,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明礼知耻、弘扬文化,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推进反腐倡廉,保持社会稳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维护国际良好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1.提升修养、净化风俗,保障社会和谐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在人们物质产品丰富,物质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许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以及不和谐的因素也在日益增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精神空虚、迷失自我,弊端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阳明学“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万物一体之仁”等思想的独特价值,确立了以道德良知为核心的道德自觉,是一种“道德人文主义”,无疑是救治当今社会诸多症状问题的一剂对症良药。从“孔孟之学,惟务求仁”看,阳明学肯定心体与性体合一,“心即理也”。讲人的本心或本性是良知的纯善或至善,要“致良知”,强调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和能动性。阳明学的“致良知”,不仅是“明明德”,反求诸己,“求其放心”,而且要“亲民”,“事上磨练”,人与事、物相互感通,由此才能“致知格物”,为我们的心灵确立一个可靠的依止之境,使事事物物归于正,即《大学》所说“止于至善”[4]6-7,天道、天理即是“至善”。“致良知”把《大学》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合而为一,突出强调了儒家的德行是“合内外之道”。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学说中所包含的道德理性与知识理性的相互统一,以道德理性为统领,以知识理性为致用的思想,深刻地蕴含了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实践智慧,对于现代社会某些偏差的纠正、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有借鉴和示范意义的。

目前,农业市场中存在各类型植保无人机,但在其生产环节还需通过规范化生产、技术把控,以保证植保无人机的质量和应用效果。例如,常规无人机仅可支撑20~30 min,个别无人机机身材质对其作业效果造成威胁。可见,加强无人机技术的研究,不仅需要做好机身材质的优化,还应在倡导节能理念的同时提高无人机的作业效率。

阳明学的发展,不仅对当代中国民众提升自我修养,启发人们道德自觉,将丰富的物质世界与物质生活纳入崇高精神的“主宰”之下,不至于在丰富的物质资料之中迷失自我,而且对于净化社会风气,塑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实现大国稳健崛起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You should look up the words.Their meanings are unclear.

2.弘扬文化、发展教育,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王阳明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代名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和积累了义理精深和特色鲜明的教育哲学思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方面继承与弘扬儒家孔孟先哲的教育哲学思想;另一方面以心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创新和发展儒家教育哲学思想。坚持教育是个体自我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全人生指导的过程。王阳明讲学之宗旨“四句教”是其教育哲学思想的根本宗旨。王阳明提出的“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之事”“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知行合一”“六经之学”“致良知”等新论断,都是具有经典性的教育哲学思想。郭沫若先生曾盛赞:“王阳明对于教育方面有他独到的主张,而他的主张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14]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15]。当下教育文化呈现出现象上的短视与浮躁、方法上的机械盲目、内容上的同质单一、创新意识上的萎缩和思想上的急功近利现象,都令人忧思反侧。然而,阳明学作为儒学发展史上距今最近的高峰形态、学术成果,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振奋民族精神,发展中华民族儒家传统优秀教育理念,纠正当前社会道德滑坡,端正人心、敦化风俗,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儒学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复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民文明素养,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各行业各阶层之间关系,化解矛盾,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16]。

用制度斩断“人情往来”的利益链,清除权力寻租的空间,我们就能为产业扶贫卸下“人情重担”,让致富的步子迈得更轻盈,走得更扎实。

3.实事求是、以民为本,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阳明学“知行合一”、力行实践,提倡“亲民”、重视民生的思想主张立足于儒家“以民为本”的根本精神,以儒家“仁德”(即“良知”)为核心价值,提倡爱民、保民、安民、富民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人文精神,强调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和能动性,人的精神世界与行为活动的一致性,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思维和方法,对今天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修养、转变政府职能、化解社会矛盾等都有借鉴意义。

儒学的传统历来强调以民为本,执政为民,避免“知”“行”脱节,说一套做一套,脱离人民、失信于民。为政者要修身以德,以仁德为核心价值,引领和实现政治的正义。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要做到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提倡王阳明先生的明德、亲民、致良知,“知行合一”的精神,提升干部队伍的道德人文素质[17]。

Progress in typical coal-based surfactant research 7 36

禅宗以“明镜”喻人的“真己”,就是放弃和忘却一切外在的杂念回归人本性的空明澄清的境界,“真己”是一种“无善无恶”的本来纯真世界,也就是“明镜”的境界。正如王阳明所说:“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若无真己,便无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死。”[1]40-41在禅宗看来,“明镜”就是“照心”。王阳明从“明镜”中看到了“照心”的“真己”,经过加工和转化,就成为心学之“心”追求的境界。王阳明经常将禅宗的“明镜”(即“照心”)来比喻“良知”,用“镜不明”来比喻“妄心”,用“磨镜”来比喻“致良知”[10]。他说:“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1]13-14可见,阳明心学受禅宗“心”境的影响是深远的[11]。

王阳明最为推崇陆九渊,受其“心”本论的影响。王阳明学术上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如“心即理”“发明本心”“求诸心”“学是去人欲,存天理”“六经皆吾心之记籍”等[1]2-18,都来自陆九渊。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陆九渊“心学”,以对抗程朱“理学”,具有反教条、反传统的意义。在学术史上把陆九渊和王阳明合称为陆王学派,也说明了两者在学术渊源上的密切关系[2]194-197。

4.明礼知耻、诚信执政,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2018年9月25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东北三省并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并就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提出了6个方面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东北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大连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龙头和窗口,在东北振兴发展中发挥着领头羊和排头兵的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掀起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高潮,这就要求大连要勇立潮头,敢为人先,走在前列,加快 “两先区”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全面振兴。

3)目前高速公路风险的动态管理一直未能有效地实施,现有风险管理仅是对某一时间内的风险进行管控,而随着高速车流量、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变化,风险多为动态变化的状态,相应的风险管理也需随之改变.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这种难题提供了可能. 因此,有必要将风险管理与信息工程进行有效结合,将桥梁的健康监测、风险事件的智能预警、典型事故推演及应急管理等信息化技术纳入到风险管理中.

当今社会,部分官员由于理想信念缺失,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最终身陷囹圄。在这种情况下,提倡王阳明先生的明德、亲民、致良知,“知行合一”的精神,唤醒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最基本的道德良知,以民为本,廉洁从政,遏制贪腐之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明确强调的“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21],这是新时代党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新时代纪律要求。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打牢思想根基,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民为本,坚持公平正义、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自觉养成严格自律、谦虚谨慎、廉洁奉公的优良传统。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国际国内各种形势的挑战,才能始终保持党员的纯洁性,才能抵御官僚主义、奢靡之风的腐蚀,才能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取信于民。

5.睦邻友好、和谐共荣,维护国际良好局面

当今世界,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世界多极化趋势,恐怖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不和谐现象随时可见。资源和生态问题却成倍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与大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人类的发展与命运前途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所思索忧虑的命题,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是先贤的理想,“创造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共同推动世界各国发展繁荣”[22]是新时代中国对世界的期望。阳明学折衷朱(朱熹)陆(陆九渊)、会通佛老,“协和万邦”“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思想,体现了多元和谐的文化价值取向,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化解人与自然矛盾,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对改善国际关系,建设和谐世界,构建“多元一体,和而不同;仁行天下,和谐共荣”的国际新秩序、新格局[23];构建习近平总书记所倡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全人类的命运统合一体[24],将全人类的利益相兼并育,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当今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交流提供历史借鉴。

本文以某架车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转向操作费力为出发点,通过Adams动力学仿真,对比分析梯形机构与回转支承两种转向方式在直行及转向时的理论操作力大小,得出与回转支承相比,梯形机构自身结构不具备改善转向操作力的条件,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在ANSYS软件中用来分析流体运动的是Fluent模块,对直通式截止阀的结构分析不是运用其几何模型,而是需要对其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首先根据机械结构尺寸利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绘制出该结构的三维模型。然后由几何模型的外观形状来看,在该分析中的网格划分应采用Gambit模块网格的划分方式,因为Gambit模块网格常用在圆或圆弧模型,同时Gambit模块根据自己的运算可生成复杂流道[1]。在网格划分时,因阀体底部区域受力较大则需要对底部局部地方进行网格细化,故在该区域的网格划分相对要密集一些,划分后的内部流场如图3。

四、研究阳明学的现实意义

1.知行合一、力行实践

在江西萍乡,有这么一张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文化名片,它就是萍乡春锣。笔者抱着交流与学习的态度简单描述一下萍乡春锣的唱腔特点与它的历史发展。

阳明已逝,心学仍存。阳明先生伟大的学术成果至今仍被人称道。阳明心学不仅是哲学,更是治国良方,“知行合一”至今仍是学术界、思想界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阳明学的核心思想,其含义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既倡导学习与立志,又倡导学以致用,崇尚实践。

“知行合一”其含义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既倡导学习与立志,又倡导学以致用,崇尚实践。把人的道德意识活动与道德实践统一起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4-5。这对我们理解道德本质,唤起人们的道德、良知具有重要作用,为当代人们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阳明心学研究的深入,不断挖掘阳明学的丰富文化内涵,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建构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阳明心学的价值不仅适用于明清时期,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具有普遍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传承学术、弘扬文化

王阳明先生批判地继承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禅宗的“明心见性”,在兼容并蓄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终成一代宗师,成为中国儒释道思想的集大成者,体现了对不同学派文化的兼容并包,而中国哲学思想的精华在于“和”,即各种学术理论与不同宗教思想的不断融合,天人合一,人际和谐,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胸怀天下的气度。

总之,行知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优势不言而喻,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要发展好行知教育并非是易事,必须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落实相关的工作,这样学校才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才能真正的提升学生的能力。

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21]。我们今天来研究和学习王阳明学术思想,继承其胆识和勇气,进行深入发掘并发扬光大。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讨论时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25],这为今后研究和弘扬阳明心学指明了方向。

结 语

王阳明先生集“心学”之大成,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为一代名师,提出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哲学命题,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知行合一”“致良知”是阳明学的精髓,对于纠正当今社会产生和面临的诸多症状问题,对于提升国民文明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塑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提供了哲学智慧,对当今国际社会的地缘政治、东西方哲学和教育、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吴光,钱明,董平,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33-134.

[2]周德昌.中国教育史研究·明清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清)张廷玉,等.明史·王守仁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5169.

[4](宋)朱熹.四书集注[M].王华宝,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6.

[5]王博.中国儒学史·先秦卷[M].汤一介,李中华,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19.

[6]熊十力.熊十力文选[M].高瑞泉,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277.

[7](宋)陆九渊.陆九渊集[M].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

[8](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M].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180-181.

[9]郭伦,姚红静.论王阳明的心学渊源[J].新闻爱好者月刊,2009(7):174-175.

[10]秦家懿.王阳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151.

[11]欧阳辉纯.论王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J].求知导刊,2016(7):157-158.

[12]张明.阳明心学的历史影响[J].当代贵州,2015(46):14.

[13](日)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M].杨田,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4-5.

[14]郭沫若.史学论集·王阳明礼赞[M]∥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0.

[1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的建设,2007(11):4-15.

[16]柳河东.阳明学的历史地位及其现代价值[EB/OL].(2012-02-01)[2019-04-05].儒家网,http://www.rujiazg.com/article/id/2545/.

[17]吴光.阳明学的当代意义[N/OL].(2013-05-26)[2019-04-05].中国日报,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3-05-26/content_9138113.html.

[18]程大中.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知行合一”[EB/OL].(2016-01-27)[2019-04-05].光明网,http://pinglun.youth.cn/ll/201601/t20160127_7573970.htm.

[19](西周)姬旦.周礼[M].钱玄,等,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1:24.

[20](春秋)管仲.管子[M].吴文涛,张善良,编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20.

[2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19-04-05].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2]邹广文,王纵横.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化自信的心理建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4):30-37.

[23]吴光.关于“核心价值体系”的两点思考[J].教育文化论坛,2012(5):7-8.

[24]余晓葵.新时代的中国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OL].(2018-03-09)[2019-05-10].光明日报,http://news.gmw.cn/2018-03/09/content_27932858.htm.

[25]董平.阳明心学与现实作用[J].人大论坛,2018(1):78-79.

ResearchontheContemporaryValueofYangmingism

ZHANG Junying1 ZHANG Weijun2 FAN Zhaofei3 HAN Xunzhe4

(1,2,3,4.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Liupanshui553001,Guizhou,Cina)

Abstract:Mr.Wang Yangming is a great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which is a virtue of morality,meritorious service and assertion.He is an ideological giant with world influence.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Qin Confucianism,the Han-Tong Confucian classics,and the Song-agent theory,the academic thought became the mainstream academic ideology of the Ming Dynasty.Its position in the Chinese ideological world was very important,affecting and promoting the five centuries,China,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the whole of East Asia.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 not only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onfucianism,but also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oday’s world.

Keywords:Wang Yangming,Yangmingism,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contemporary value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19)04-099-06

收稿日期:2019-06-15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阳明学的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18ZC131)。

作者简介:1.张俊英(1983~ ),男,陕西商州人,六盘水师范学院教师。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中国思想文化、哲学伦理学、范仲淹思想学术。

2.张伟军(1986~ ),男,甘肃陇西人,六盘水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地方政府与边疆治理、党史党建。

(责任编辑:郑朝彬)

标签:;  ;  ;  ;  ;  ;  ;  ;  ;  ;  ;  ;  ;  ;  

张俊英:阳明学的当代价值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