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的复杂问题

动脉粥样硬化的复杂问题

一、动脉粥样硬化的复杂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杜李宇,李倩滢,陈伟哲,王?洁,方?祥,王玉涛,廖振林[1](2022)在《肠道菌群促炎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人类肠道菌群由近百万亿个共生微生物组成,以人体内的营养成分维持生存和代谢,通过代谢和免疫功能来维持人类身体健康。肠道菌群与全身的疾病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组成、特异性菌种或菌群的变化与各类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炎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呈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的炎症性疾病,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有不少研究证明AS是一种长期的低度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AS的病理变化主要有变质、增生、渗出等炎症反应的特点。炎症反应贯穿AS的全程,从早期的脂质条纹直到阻塞管腔,都存在炎症反应。然而关于炎症反应的起因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主要针对肠道菌群参与AS炎症反应的可能途径进行总结。

沈美丽[2](2021)在《具有活性氧和剪切应力双重响应药物递送系统及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研究》文中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发病机制,可导致心肌梗死、心绞痛、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即使在医疗水平十分发达的现在,心血管疾病在全球的死亡率依然没有降低,反而成为全球人口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主要原因。未来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参与到了这场遏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战斗”中。研究表明,炎症贯穿了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整个过程,脂质也为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因素赋予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特殊微环境,如高水平的活性氧(ROS)、高的剪切应力以及高含量的脂质,ROS和脂质水平的降低起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进程的作用。本论文以高水平的ROS和高的剪切应力为研究对象,以红细胞(RBCs)作为仿生载体,探究了具有ROS和剪切应力响应的载药纳米粒子和载药胶束的构建方法,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筑了具有剪切应力和ROS双重响应的仿生纳米载药系统,该系统由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药物阴离子型辛伐他汀酸(SA)、巯基修饰的阳离子型聚乙烯亚胺(PEI-SH)和RBCs组成,利用静电吸附得到了自组装式载药纳米粒子SA PEI,并将其吸附到红细胞膜上得到了SA PEI@RBCs。SA PEI的载药量为44.4±2.7%,能够响应ROS实现药物释放,体外剪切模型结果证明SA PEI@RBCs具有剪切应力响应。Fe Cl3模型结果证明SA PEI@RBCs具有最佳的治疗效果且拥有良好的体内安全性。(2)设计了负载辛伐他汀酸(SA)的交联树枝状大分子纳米粒子(SA PAM),并将其吸附于RBCs表面,成功制备了具有ROS和剪切应力双重敏感的给药系统SA PAM@RBCs,并将其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同SA PEI@RBCs相比,在SA PAM@RBCs体系中,纳米颗粒的载药量提高到65.3±2.1%,并能以H2O2触发的方式持续释放SA,能显着降低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中过量的H2O2水平。剪切敏感模型证明,在低剪切应力(20 dynes/cm2)作用下,SA PAM@RBCs上的SA PAM极少发生解吸附,而在高剪切应力(100 dynes/cm2)的刺激下,SA PAM的解吸附比较彻底,只有很少的SA PAM仍然吸附在红细胞上,表明SA PAM具有较好的剪切应力刺激下的解吸附能力。兔子的Fe Cl3模型和Apo E-/-小鼠模型均显示,SA PAM@RBCs具有比游离SA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体内具有极好的安全性。上述结果表明,具有ROS和剪切应力双重敏感的仿生给药系统能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一种比较有前景的策略。(3)开发了可以同时响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ROS和剪切应力微环境的智能响应系统(SV MC@RBCs),该系统由RBCs和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硫化丙烯(PGED-PPS)装载辛伐他汀(SV)形成的阳离子胶束(SV MC)组成。该载药系统同SA PEI@RBCs和SA PAM@RBCs相比,作为载体的PGED-PPS还具有降低ROS的作用,可以与辛伐他汀起到协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体外和体内实验结果表明,SV MC@RBCs可以有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不仅避免了出血的风险,而且具有出色的体内安全性。这些结果表明,SV MC@RBCs是有望用于治疗ROS相关疾病的治疗性纳米药物。

吴安东,刘建坤,赵雅,KHAN Abdul Haseeb,廖立勇,田小利[3](2022)在《冠心病的遗传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受遗传背景、生活习惯及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复杂疾病,其中遗传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通过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等技术已筛选到160余个冠心病易感位点和多个致病基因.本文主要介绍冠心病遗传机制的研究现状,致病基因所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以及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对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探讨通过冠心病遗传研究发现新的药物靶点的可能性;最后展望多因素综合作用研究,针对不同遗传背景对冠心病进行风险分级及精准医疗的问题和前景.

谢彬,袁星,徐希科,柳润辉[4](2021)在《中药复方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在全球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仍居高不下,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其致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要认为,AS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自噬和凋亡失衡等因素有关。传统中草药特别是中药复方在防治AS中取得良好疗效,对中药复方抗AS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也越来越多。通过检索近5年的中药复方研究文献,综述中药复方抗AS作用机制,为抗AS中药复方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孙桂阳[5](2021)在《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效应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sICAS是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致病原因,深刻影响患者疾病的复发率与预后。其致病机制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狭窄、闭塞以及血栓的形成等。经查阅文献发现:目前sICAS的西医治疗主要以血压管理、抗栓和调脂为主;中医相关研究缺乏,认为其主要病机为痰湿、气虚、血瘀,与缺血性中风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同,故中医治疗以益气、化痰、通络为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两种。其中不稳定型斑块,是决定动脉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西医方面,斑块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斑块的成分及其比例、斑块的受力情况、炎症反应等;中医方面,斑块的稳定性与痰湿、气虚、血瘀密切相关。经查阅文献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血清因子CD40L、TNF-α、MMP-9、SAA、NO和ET-1与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密切相关,它们在血中的水平可反映斑块的稳定性。在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治疗手段方面:西医目前以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抗氧化药物的应用为主,发挥其抗炎、调脂、抗凝等的作用,来保护斑块的稳定性。中医则认为斑块易不稳定的患者,其证候一般与气虚、痰湿和血瘀三个证素密切相关。故中医主要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或祛瘀解毒等治法改善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其效果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都有证实。同时,经临床研究证实,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患者脑灌注的改善疗效显着,故本次研究旨在通过检测血清因子的水平,来探究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患者斑块稳定性改善的效应机制。临床研究: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效应机制的研究。目的:初步探究益气化痰通络方在保护气虚痰瘀型sICAS患者的效应机制。方法:将5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针对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等危险因素进行西医基础干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予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安慰剂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安慰剂颗粒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外周血CD40L、TNF-α、MMP-9、SAA、NO和ET-1的水平。结果:因疫情等的原因,最终纳入患者4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中医证候要素方面,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安慰剂组证候总积分,以及气虚、痰湿、血瘀单独证素积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相较安慰剂组降低程度明显更大(p<0.01)。血清因子水平方面:两组经治疗后,外周血CD40L水平方面,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1),安慰剂组无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较安慰剂组疗效明显(p<0.01);血TNF-α水平方面,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1),安慰剂组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较安慰剂组无更明显的疗效(p>0.05);血MMP-9方面,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1),安慰剂组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较安慰剂组疗效明显(p<0.01);血SAA方面,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1),安慰剂组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较安慰剂组疗效明显(p<0.01);在血NO水平方面,治疗组有明显升高(p<0.01),安慰剂组有所升高(p<0.05),治疗组较安慰剂组疗效明显(p<0.01);在血ET-1水平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p<0.01)。结论: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气虚痰瘀型sICAS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CD40L、SAA、MMP-9、ET-1、NO的水平从而对保护斑块稳定性等机制产生疗效。

杨青艳[6](2021)在《初诊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研究初诊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浓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其他相关因素,探索维生素D浓度与初诊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1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科门诊及住院部初诊中青年(18-64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89例。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高血压家族史、25羟维生素D浓度、甲状旁腺激素(PTH)、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钙(Ca)、磷(P)、血糖、各项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压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颈动脉粥样斑块等指标。同一个个体中,任意C-IMT增厚或/和有粥样斑块则记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将维生素D分为缺乏、不足、充足三组,对比组间有无差异性。将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有、无两组,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本研究对象平均年龄46.55±10.40岁,其中绝大多数研究对象BMI在超重范围,占总人数的61.8%;高血压2级占52.81%。2、在初诊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维生素D浓度缺乏、不足、充足的比例分别为42.7%、40.45%、16.85%。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比例达到83.15%。高血压家族史、ARR比值是维生素D的影响因素(P<0.05)。3、在初诊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比例达62.92%。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按有、无分为两组,对两组间性别、年龄等各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维生素D缺乏、年龄、24小时最大舒张压在两组间有差异性(P<0.05)。再将单因素分析中得到的可能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作为自变量,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因变量,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因素分析。维生素D缺乏、24小时最大舒张压、年龄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初诊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低浓度的维生素D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维生素D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可能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

尤欢[7](2021)在《脉搏波速度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预测 ——基于特征选择和熵权法的研究》文中认为

武小东[8](2021)在《多功能载药纳米胶束的结构设计与制备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诊疗应用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郑雯丽[9](2021)在《基于XGboost算法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预测模型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首发卒中后12个月内的复发情况;明确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极端梯度上升(e 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算法构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预测模型,为临床识别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提供预测工具。方法:本研究在文献研究回顾IS复发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于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首发IS患者复发风险因素相关数据,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24例首发IS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追踪随访,了解患者卒中后3个月内、6个月内和12个月内的复发情况;使用SPSS21.0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IS患者3个月内、6个月内和12个月内复发的影响因素;使用XGboost算法进行IS复发预测模型的构建。结果:1.纳入的524例首发IS患者中,11例(2.1%)在卒中后3个月内出现复发事件,卒中后6个月内累积复发33例(6.3%),卒中后12个月内累积复发59例(11.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首发IS患者卒中后3个月内复发与入院收缩压、纤维蛋白原水平相关(P<0.05);卒中后6个月内复发与吸烟、颈动脉粥样硬化、入院舒张压、尿酸、载脂蛋白A1、糖化血红蛋白有关(P<0.05);卒中后12个月内复发与吸烟、饮酒、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入院微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首发IS卒中后3个月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是入院收缩压水平(OR=1.036,95%CI=1.002~1.072,P=0.038),吸烟是卒中后6个月内复发(OR=2.453,95%CI=1.015~5.931,P=0.046)和12个月内复发(OR=2.960,95%CI=1.328~6.595,P=0.008)的独立影响因素。糖化血红蛋白(OR=1.435,95%CI=1.071~1.924,P=0.016)是卒中后12个月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SMOTE算法处理后数据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60~74岁:OR=2.552,95%CI=1.364~4.775,P=0.003;≥75岁:O R=2.134,95%CI=1.073~4.245,P=0.031),住院时间(OR=1.792,95%CI=1.129~2.847,P=0.013),吸烟(OR=3.319,95%CI=1.809~6.090,P<0.001),饮酒(OR=1.982,95%CI=1.118~3.513,P=0.019),高血压(OR=2.442,95%CI=1.404~4.246,P=0.002),糖化血红蛋白(OR=1.330,95%CI=1.072~1.651,P=0.009),颈动脉粥样硬化(OR=5.648,95%CI=1.623~19.659,P=0.007)是IS首次发病后12个月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XGboost模型中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前七位的变量依次为中性粒细胞百分位数、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尿酸、入院微机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3.基于XGboost算法构建的IS复发预测模型预测效能优于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XGboost模型预测IS复发的准确率、精确率、敏感度、特异度、AUC值分别为0.97、0.91、1.0、0.95、0.97,对IS复发高危人群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结论:1.首发IS患者发病后12个月内复发率为11.3%,处于既往研究报道结果范围内。2.IS复发影响因素分布在时间维度上存在共性和差异,入院收缩压水平高是IS卒中后3个月内复发的高危人群,吸烟者在IS卒中6个月和12个月内易复发,高糖化血红蛋白是卒中后12个月内复发高危人群。XGboost模型较Logistic回归模型,更能识别易忽略的重要影响因素,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尿酸、入院微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对IS复发有重要影响,临床护理过程中需重点关注该部分指标情况,实施相应干预措施。3.基于XGboost算法构建的IS复发预测模型对IS复发高危人群识别能力强,且预测效果优于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未来可进一步考虑前瞻性纳入大样本临床病例验证模型效果且逐步优化模型,进而开发系统投入临床实践应用,为临床工作识别IS复发高危人群提供实践指导。

刘蓓蓓[10](2021)在《动脉粥样硬化诱发的海马代谢异常影响突触可塑相关蛋白表达的机制及运动的调节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以血管内膜黄色粥样脂质沉淀为特征的慢性、渐进性动脉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和病理基础。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损害的关系渐渐受到关注。发生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等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即可造成脑血流量减少、微血管损伤增加、血脑屏障渗透性增加、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加剧、白质病变和脑代谢异常等一系列脑结构和功能的病理改变,从而诱发突触可塑性和认知功能损害。我们推测脑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突触可塑性下降、认知功能受损的根本原因和核心机制,而AMPK、SIRT1、mTOR等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代谢紊乱和认知损害中发挥着关键性的调控作用。有氧运动作为干预机体物质代谢与能量平衡的有效手段,也可参与脑代谢的调节。因此,本研究通过构建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探究动脉粥样硬化对海马代谢和突触可塑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讨论海马代谢异常与突触可塑相关蛋白表达受损的关系,并揭示有氧运动的干预效应。研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N=10)和高脂组(HFD,N=32)。高脂组大鼠进行10周的高脂膳食联合维生素D3腹腔注射,实验第10周末,对照组和高脂膳食组大鼠均禁食不禁水12h过夜后尾静脉采血2ml/只,用于检测血糖、血脂等指标,判定HFD组中患有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大鼠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M,n=18),并随机抽取模型组2只和对照组大鼠1只,麻醉处死后取主动脉进行组织切片染色。将其余M组大鼠随机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AS,n=8)和动脉粥样硬化运动组(TAS,n=8)。TAS组大鼠在小动物跑台上进行适应性运动3天,随后进行为期4周、每周5天的有氧运动。运动干预结束后,各组大鼠均通过Y迷宫进行行为学实验,次日经麻醉后取脑组织,快速分离出海马组织备检。通过GC-MS技术检测大鼠海马内代谢产物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内能源底物转运体FATP-1/GLUT-1/MCT1/MCT2,代谢关键酶AR/G6PD/SCOT/FASN/P-ACC/ACC/SDHA/DHCR24,突触可塑蛋白SY38/Homer/PSD95/NMDAR/GABAR,能量代谢相关信号通路AMPK、SIRT1、mTOR-raptor/rictor-P70S6K/4EBP和NF-κB/NLRP3/IL-1β等蛋白的表达或活性。研究结果:(1)有氧运动干预前,AS组大鼠的TC、TG、LDL升高,且与TAS组大鼠水平相近。4周的有氧运动后,AS组大鼠TC、LDL水平仍高于C组大鼠,而TAS组LDL水平较AS组显着下降。(2)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海马代谢异常,与对照组相比,AS组大鼠海马内磷酸戊糖途径中间产物如3-磷酸甘油酸、5-磷酸木酮糖和5-磷酸核糖,某些氨基酸如苏氨酸、吡啶甲酸、4-羟基脯氨酸,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琥珀酸和壬酸等游离脂肪酸均显着增加,而花生四烯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则明显减少。(3)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海马代谢的调节作用:TAS组大鼠海马内琥珀酸、支链氨基酸、壬酸和desmosterol水平显着下降,而花生四烯酸甲酯、硬脂酸甲酯、甘油醛-3-磷酸和果糖1,6-二磷酸升高。(4)AS组大鼠海马FATP-1表达升高而MCT2表达下降,海马GLUT-1表达下降而MCT1表达上调,而TAS组海马内GLUT1表达上调。(5)AS组大鼠在空间识别实验中进入新异臂次数减少、新异臂停留时间缩短。TAS组上述指标较AS组均表现出上升趋势。(6)AS组大鼠海马内Homer1a、SY38、GABAR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降低;TAS组大鼠海马内Homer1a和SY38表达有上升趋势。(7)AS组大鼠的海马内AR、G6PD和SCOT表达上调的同时FASN和ACC表达下调;TAS组大鼠海马内AR含量减少。(8)AS组大鼠海马p-AMPK升高,TAS组海马p-AMPK有下降趋势。(9)AS组大鼠海马胞浆SIRT1蛋白显着下降而TAS组显着升高。(10)AS组大鼠海马RAGE均明显升高,NF-κB-NLRP3-L-1β信号激活。TAS组大鼠海马内IL-1β减少。(11)AS组大鼠海马mTOR、Raptor、Rictor、4EBP蛋白含量均显着减少。TAS组大鼠海马内4EBP表现出升高的趋势。研究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海马代谢异常,表现为糖酵解减少,三羧酸循环受阻,磷酸戊糖途径激活,脂肪酸氧化障碍,胆固醇合成和氨基酸代谢受阻。这一过程伴随海马内AMPK信号和NF-κB/NLRP3/IL-1β信号通路激活,mTOR信号通路抑制,导致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使突触可塑相关蛋白表达和空间识别能力受损。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外周血脂异常和海马代谢异常,缓解海马内炎症反应,有助于缓解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海马突触可塑蛋白表达受损。

二、动脉粥样硬化的复杂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脉粥样硬化的复杂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肠道菌群促炎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炎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2 肠道微生物群中细菌代谢产物引起的免疫反应
    2.1 短链脂肪酸
    2.2 胆汁酸
    2.3 氧化三甲胺
    2.4 马尿酸盐
3 细菌结构成分的固有免疫反应
    3.1 脂多糖
    3.2 鞭毛和TLR5
    3.3 TLR2
    3.4 肽聚糖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1、2
4 肠道微生物代谢物通过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5 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5.1 益生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5.2 古菌预防心血管疾病
    5.3 肠道菌群定向重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6 结语

(2)具有活性氧和剪切应力双重响应药物递送系统及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动脉粥样硬化的概述
        1.2.1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
        1.2.2 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因素
        1.2.2.1 血脂
        1.2.2.2 炎症
        1.2.2.3 血液动力学
        1.2.2.4 血压
        1.2.2.5 糖尿病
        1.2.2.6 吸烟
        1.2.3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1.2.3.1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
        1.2.3.2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
    1.3 纳米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1.3.1 纳米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1.3.1.1 pH响应型
        1.3.1.2 活性氧响应型
        1.3.1.3 靶向递送
        1.3.1.4 光热敏感型
        1.3.2 纳米探针在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1.3.2.1 近红外(NIR)荧光成像纳米探针
        1.3.2.2 光声成像纳米探针
        1.3.2.3 多模态成像纳米探针
    1.4 活性氧敏感型纳米载体的应用
        1.4.1 内源性ROS敏感药物释放
        1.4.2 外源性ROS敏感药物释放
    1.5 机械应力敏感型纳米载体的应用
        1.5.1 内源机械应力刺激型纳米载体
        1.5.2 外源机械应力刺激型纳米载体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具有ROS和剪切应力双重响应的SA PEI@RBCs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主要仪器
        2.2.3 PEI-SH的合成
        2.2.4 SA的合成
        2.2.5 SA PEI的制备
        2.2.6 SA PEI@RBCs的制备
        2.2.7 SA PEI和 SA PEI@RBCs的表征
        2.2.8 SA PEI的载药量及药物释放
        2.2.9 SA PEI的血液相容性
        2.2.10 SA PEI的细胞毒性
        2.2.11 细胞内ROS的水平
        2.2.12 NR PEI@RBCs的细胞内吞
        2.2.13 体外剪切模型
        2.2.14 FeCl_3诱导的兔颈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2.2.15 体内安全性评价
        2.2.16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A PEI和 SA PEI@RBCs的制备与表征
        2.3.2 体外药物释放
        2.3.3 体外溶血分析
        2.3.4 细胞毒性
        2.3.5 细胞内ROS的含量
        2.3.6 细胞内吞
        2.3.7 体外剪切应力响应
        2.3.8 体内治疗
        2.3.9 体内安全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具有高载药量的 ROS和剪切应力双重响应的 SA PAM@RBCs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主要仪器
        3.2.3 4.0G PAMAM的合成
        3.2.4 PAM-SH的合成
        3.2.5 SA PAM的合成
        3.2.6 SA PAM@RBCs的合成
        3.2.7 SA PAM和 SA PAM@RBCs的表征
        3.2.8 SA PAM的载药量与药物释放
        3.2.9 细胞与动物
        3.2.10 血液相容性
        3.2.11 MTT
        3.2.12 细胞内ROS的检测
        3.2.13 流式细胞术
        3.2.14 体外细胞摄取研究
        3.2.15 体外剪切模型
        3.2.16 FeCl_3诱导的兔颈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3.2.17 ApoE~(-/-)小鼠模型
        3.2.18 药代动力学
        3.2.19 安全性评价
        3.2.20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辛伐他汀酸、4.0G PAMAM和 PAM-SH的表征
        3.3.2 SA PAM和 SA PAM@RBCs的表征
        3.3.3 体外H_2O_2敏感性药物释放曲线
        3.3.4 体外溶血分析
        3.3.5 体外细胞存活率
        3.3.6 巨噬细胞中ROS的含量
        3.3.7 巨噬细胞对SA PAM@RBCs的体外细胞摄取
        3.3.8 剪切应力模型
        3.3.9 药代动力学
        3.3.10 FeCl_3诱导兔颈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3.3.11 ApoE~(-/-)小鼠体内模型
        3.3.12 SA PAM@RBCs的体内安全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ROS和剪切应力响应的仿生胶束药物递送系统通过消耗活性氧有效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主要仪器
        4.2.3 PGED的合成
        4.2.4 PGED-PPS的合成
        4.2.5 SV MC@RBCs的合成
        4.2.6 SV MC@RBCs的表征
        4.2.7 体外载药量和药物释放曲线的测定
        4.2.8 活性氧清除能力的测定
        4.2.9 溶血试验
        4.2.10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4.2.11 剪切力诱导的FITC MC@RBCs的体外解吸附
        4.2.12 细胞摄取
        4.2.13 细胞内ROS的测量
        4.2.14 流式细胞仪分析
        4.2.15 动物
        4.2.16 体内FeCl_3诱导的颈动脉血栓模型
        4.2.17 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4.2.18 SV MC@RBCs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
        4.2.19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V MC@RBCs的合成与表征
        4.3.2 体外药物释放曲线的测定
        4.3.3 活性氧清除能力的测定
        4.3.4 溶血试验
        4.3.5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4.3.6 体外剪切力诱导的FITC MC@RBCs解离
        4.3.7 SV MC@RBCs的细胞摄取
        4.3.8 细胞内ROS水平的测量
        4.3.9 SV MC@RBCs的抗血栓活性
        4.3.10 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4.3.11 SV MC@RBCs的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3)冠心病的遗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
2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1 不可控因素
    2.2 可控因素
3 冠心病遗传研究方法
    3.1 连锁分析
    3.2 关联分析
4 冠心病的遗传研究
    4.1 冠心病致病基因
    4.2 冠心病易感基因
    4.3 百岁老人遗传研究对冠心病研究的启示
5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
    5.1 基因组相互作用研究
    5.2 多基因风险评分
    5.3 候选基因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
6 冠心病易感基因的功能研究及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与信号通路
7 冠心病的表观遗传研究
8 基于遗传的冠心病药物研发
9 总结与展望

(5)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效应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sICAS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1.流行病学
        2.sICAS的危险因素
        3.sICAS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
        3.1 MCA区域
        3.2 ACA区域
        3.3 VA区域
        3.4 BA区域
        3.5 PCA区域
        4.sICAS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4.1 sICAS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4.2 sICAS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sICAS斑块稳定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及分类
        2.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成分
        2.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类
        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3.1 内部因素
        3.2 外部因素
        4.血清因子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4.1 炎性因子
        4.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4.3 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 (endothelin-1,ET-1)
        5.西医治疗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现状
        5.1 他汀类药物
        5.2 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
        5.3 抗氧化药物
        5.4 其他药物
        6 中医对不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现状
        6.1 痰湿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6.2 血瘀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6.3 痰瘀互结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6.4 气虚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7.中医药治疗不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机制研究 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效应机制的研究
    前言
    1.临床资料与标准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随机设盲方法
        2.3 分组及样本数
        2.4 治疗方案
        2.5 观察指标及采集时点
        2.6 疗效判定标准
    3.统计分析
    4.技术路线图
    5.结果
        5.1 一般资料分析
        5.2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结果
        5.3 作用机制指标——CD40L、TNF-a、MMP-9、SAA、ET_1、NO
        5.4 TESS量表
    6.讨论
        6.1 益气化痰通络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可能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
        6.2 益气化痰通络方在气虚痰瘀型sICAS斑块稳定性改善方面效果较为明显
        6.3 关于血清因子选择的探讨
        6.4 本次临床研究的不足分析
参考文献
结语
    本研究主要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附录
    附录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附录2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痰湿
    附录3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气虚
    附录4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血瘀
    附录5 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
个人简历

(6)初诊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维生素D缺乏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关于初诊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浓度与血管损伤的相关性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XGboost算法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预测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动脉粥样硬化诱发的海马代谢异常影响突触可塑相关蛋白表达的机制及运动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1.问题的提出
    2.学术思路
    3.实验流程与技术路线
        3.1 实验流程
        3.2 实验技术路线
文献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认知损害的发病机制及运动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引言
    1 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损害
        1.1 动脉粥样硬化概述
        1.2 血管性认知损害概述
        1.3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认知损害的独立风险因素
    2 动脉粥样硬化与突触可塑性下降
        2.1 突触可塑性与突触可塑相关蛋白
        2.2 动脉粥样硬化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3 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
        3.1 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流量减少
        3.2 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内炎症反应加剧
        3.3 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内氧化应激加剧
        3.4 动脉粥样硬化与白质病变
        3.5 动脉粥样硬化与脑代谢异常
        3.5.1 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脑代谢异常
        3.5.2 脑代谢异常对突触可塑性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4 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和认知功能的调节作用
        4.1 运动能够防止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4.2 运动促进海马神经发生,改善认知功能
        4.3 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突触可塑性和认知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海马代谢改变及有氧运动的调节作用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试剂
        1.1.2 主要仪器
        1.1.3 实验对象
        1.1.4 饲料配方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动物建模与分组
        1.2.2 运动干预
        1.2.3 实验动物相关指标测量和组织样品收集
        1.2.4 血糖和血脂四项的检测
        1.2.5 主动脉油红O染色和HE染色
        1.2.6 动物组织代谢组学检测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血糖、血脂和血管形态学改变
        2.2 有氧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2.3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海马代谢改变
        2.4 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海马代谢的影响
    3 讨论
        3.1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海马内代谢改变
        3.1.1 糖代谢
        3.1.2 脂肪酸代谢
        3.1.3 胆固醇代谢
        3.1.4 氨基酸代谢
        3.2 运动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海马的异常代谢
    4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海马代谢紊乱影响突触可塑相关蛋白表达的可能机制及有氧运动的调节作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构建和有氧运动方案
        2.2 行为学测试
        2.3 海马组织样本采集
        2.4 Western-blot蛋白免疫印迹
        2.4.1 SDS-PAGE蛋白质电泳试剂的配置
        2.4.2 分离胶与浓缩胶的配制
        2.4.3 Western blot实验步骤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
        3.1 有氧运动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海马糖脂转运体表达
        3.2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及有氧运动的调节作用
        3.3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海马突触可塑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变及有氧运动的调节作用
        3.4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代谢调节酶的改变及运动的调节作用
        3.5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海马AMPK表达及活性改变及有氧运动的调节作用
        3.6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SIRT1 表达及活性改变及有氧运动的调节作用
        3.7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海马内炎症信号通路的改变及运动的调节作用
        3.8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海马m TOR信号通路表达及活性改变及有氧运动的调节作用
    4 讨论
        4.1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和突触可塑相关蛋白表达降低
        4.2 动脉粥样硬化诱发海马代谢异常影响突触可塑相关蛋白和空间记忆的可能机制
        4.2.1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海马内能源底物供给不足和代谢紊乱
        4.2.2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海马m TOR信号通路抑制
        4.2.3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海马内AMPK信号途径激活
        4.2.4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海马内SIRT1 表达改变
        4.2.5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海马NF-κB/NLRP3/IL-1β信号通路激活
        4.3 有氧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突触可塑相关蛋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研究创新点
局限性与展望
学习经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致谢

四、动脉粥样硬化的复杂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肠道菌群促炎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J]. 杜李宇,李倩滢,陈伟哲,王?洁,方?祥,王玉涛,廖振林. 食品科学, 2022
  • [2]具有活性氧和剪切应力双重响应药物递送系统及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研究[D]. 沈美丽. 吉林大学, 2021(01)
  • [3]冠心病的遗传机制[J]. 吴安东,刘建坤,赵雅,KHAN Abdul Haseeb,廖立勇,田小利.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2(02)
  • [4]中药复方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谢彬,袁星,徐希科,柳润辉. 药学实践杂志, 2021(04)
  • [5]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效应机制的研究[D]. 孙桂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6]初诊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D]. 杨青艳.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7]脉搏波速度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预测 ——基于特征选择和熵权法的研究[D]. 尤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8]多功能载药纳米胶束的结构设计与制备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诊疗应用中的研究[D]. 武小东. 吉林大学, 2021
  • [9]基于XGboost算法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预测模型构建[D]. 郑雯丽.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10]动脉粥样硬化诱发的海马代谢异常影响突触可塑相关蛋白表达的机制及运动的调节作用[D]. 刘蓓蓓.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标签:;  ;  ;  ;  ;  

动脉粥样硬化的复杂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