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1999年百色市中学生近视情况分析

1998—1999年百色市中学生近视情况分析

一、1998~1999年百色市中学生近视情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龚妃妃[1](2017)在《2014年广西7~18岁壮族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2014年广西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的调查资料,分析718岁壮族学生的形态、机能、素质发育水平和疾病状况,并分析机能素质指标评价的合理方法,以了解2014年壮族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为指导广西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得2014年广西718岁壮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以及学生常见病的数据,(1)按城乡、性别、年龄共分为48个群组,统计各指标的群组均值;(2)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主要的形态、机能、素质指标进行城、乡和性别间的差异显着性检验,并与2010年调研结果比较;(3)对重要派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4)结合体型评价机能素质指标的差异,并与原始指标评价的结果进行比较,以及分析体质指数BMI-Z分与生理机能指标Z分的相关性;(5)采用X2检验对学生常见病患病率进行统计学检验。本课题选取的形态指标为身高、体重、胸围;机能指标为肺活量、脉搏、血压、握力;素质指标为50m跑、50m×8往返跑、800m跑(女)或1000m跑(男)、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斜身引体或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派生指标为体质指数BMI、身高坐高指数和体重肺活量指数。常见病包括视力不良、龋齿、低血红蛋白和蛔虫感染。[结果]1形态、机能、素质指标(1)体格发育指标2014年广西718岁壮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各指标增长最快的年龄表现为女生比男生早,1618岁各指标基本平稳,增长趋势不明显,各年龄组形态发育水平总体上为城市高于乡村,男生高于女生。大部分年龄组的身高、体重与2010年相比表现为增长。(2)生理功能指标男女生肺活量、血压、握力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男生高于女生,肺活量总体为城市高于乡村,握力为乡村高于城市,血压在城乡间互有高低,而脉搏均值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女生高于男生,男生13岁以前、女生14岁以前表现为乡村大于城市,以后表现为城市大于乡村。除个别年龄组外,肺活量、脉搏与2010年相比均呈上升趋势。(3)运动能力指标各素质指标平均成绩均随年龄的增长呈提高趋势,除50m跑成绩为城市优于乡村外,总体上各指标成绩为乡村优于城市,除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为女生优于男生外,其余素质指标成绩均表现为男生优于女生。速度、耐力、柔韧性与2010年相比表现不同,速度素质普遍提高,耐力、柔韧性总体表现为小学阶段有所上升,初、高中阶段有所下降。2派生指标(1)体质指数bmi随年龄增长呈增长趋势,总体为城市大于乡村,男生大于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城市高于乡村,男生高于女生。消瘦检出率为乡村高于城市,女生青春期前消瘦率低于男生,青春期开始后消瘦率高于男生。(2)身高坐高指数随年龄的增长先下降后上升,呈“v”字形走向,各年龄组学生的长躯型比例先下降后上升,短躯型比例先上升后下降。7岁组学生长躯型占比最多,8岁后以中躯型为主。(3)体重肺活量指数随年龄的增长,男生体重肺活量指数均值呈上升趋势,女生均值变化幅度不明显。总体上为男生高于女生,大部分年龄组的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体重握力指数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总体表现为乡村大于城市,男生大于女生,大部分年龄组的城乡、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派生指标与原始指标评价的比较体重肺活量指数、体重握力指数的统计学检验结果与单纯采用肺活量、握力评价的结果不全相同。差别体现在部分年龄组,采用派生指标评价的城乡、性别差异显着性与原始指标评价的结果不同。(6)体质指数bmi与生理机能指标的关联性bmi-z分与肺活量z分、收缩压z分、舒张压z分均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29、0.357、0.243,采用原始指标进行分析的结果为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5、0.517、0.444。3常见病状况(1)视力不良总体检出率为61.4%,男生为57.2%,女生为65.7%,城市为63.1%,乡村为59.8%,其中轻、中度视力不良逐年降低,重度视力不良逐年升高。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龋齿乳牙龋均、龋患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恒牙龋均、龋患率呈上升趋势。龋患率总体为乡村高于城市,女生高于男生。12岁组的乡村男生乳牙龋患率高于女生,城市、乡村恒牙龋患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2010年相比,乳、恒牙龋患率总体有所下降。(3)低血红蛋白总检出率为22.8%,男生为22.5%,女生为23.1%,城市为20.4%,乡村为24.9%。总体上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随年龄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乡村高于城市,女生高于男生,7岁、14岁男生检出率的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乡村女生在7岁出现低血红蛋白检出率的第一高峰,乡村男生、城市男、女生均在9岁出现第一高峰,14岁出现低血红蛋白检出率的第二高峰。(4)粪蛔虫卵总体检出率为1.87%,男生为1.91%,女生为1.83%,7岁组学生检出率为2.25%,9岁组学生检出率为1.46%。x2检验显示检出率的性别间、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014年广西718岁壮族学生的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符合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存在城乡、性别差异,与2010年相比,形态、机能发育水平提高,素质指标与体格发育不平衡。随年龄的增长,各派生指标水平及常见病患病率有升有降。机能素质指标采用派生指标评价与原始指标评价的结果存在差别,应结合体型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评价。体质指数与心肺功能密切相关,体脂含量较高可能增加儿童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性别采取合理的卫生保健措施,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和膳食营养水平,促进城乡壮族学生体质的均衡发展。

朱明[2](2014)在《宁强县健康教育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健康面临着各方面的威胁。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出现新的特点和问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逐步加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社会整体健康环境也在逐渐恶化。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人们对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比较低,自我保健意识淡薄以及社会整体对健康比较漠视是一方面重要的原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通过健康相关信息传播,动员全社会参与,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社会环境,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习惯,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提高生命质量,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目的。目前,健康教育已经被列为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由国家免费向全体居民提供。各地都制定了健康教育服务规范,对具体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做出了明确规定。然而,就健康教育服务项目在宁强县的实际运行情况看,依然存在着健康教育服务发展受到本地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制约、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健康教育供给分散以及缺乏对学生群体的健康教育几方面的问题。本文在对宁强县健康教育服务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据此提出了开展本土化健康教育;完善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工作制度,使服务有的放矢;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健康教育合力;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的对策和相应的保障措施。

尹明敏[3](2011)在《上海市青少年运动伤害流行现况与风险评估》文中认为运动伤害是青少年伤害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和成长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随着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口和主要工作方面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计划(2007年)的启动,学生的体育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学校体育运动蓬勃开展,但是学生因参加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预防青少年运动伤害不仅可以减少青少年伤害发生,还与增强青少年的体质息息相关。然而经文献检索显示,我国目前在青少年运动伤害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少,尤其是在大城市。在理论模型框架下了解青少年对运动伤害防护的信念、行为情况,预测运动伤害发生的研究国内更是罕见报道。目的:了解上海市青少年运动伤害现况;应用适当的统计学模型分析上海市青少年运动伤害发生的风险因素;在理论模型框架下了解青少年对运动防护的信念、自我效能及行为情况;为进一步在上海市开展青少年运动伤害的监测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上海市青少年(重点人群为初、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上海市4个区共抽取4350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运动伤害发生情况、基于健康信念模式(HBM)的运动伤害防护信念及行为等。资料回收整理后使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使用SAS9.13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运动伤害发生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spearman秩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决策树模型等统计方法探索运动伤害发生相关风险因素等。结果:1.过去一年上海市青少年运动伤害事件累计368人次,运动伤害发生率高达8.49%,初中生伤害发生率为9.37%,高中生伤害发生率为7.53%,说明青少年体育运动伤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性别分布上,男生运动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在学段分布上,初中生运动伤害人次发生率显着高于高中生,重点学校学生伤害发生率高于非重点中学学生;在时间分布上,以春秋季多发,下午多发;在运动项目分布上,篮球、长跑、短跑上运动伤害发生较多;损伤部位分布上,以膝部、踝部、上肢的手肘腕部多见;运动伤害发生机制以跌倒(同一平面)、与物体撞击、与人撞击居多;排在前三位的伤害发生原因依次是注意力不集中、运动量过大、准备活动不充分;伤害发生时主要表现以疼痛和红肿、出血为主。2.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内外向性格、无体育老师指导下的预防行为、母亲文化程度、学校重点与否、学校安全设施状况、练习前强调安全要求、体育活动中身体不适处理办法等8个因素与运动伤害的发生有关。性别、无体育老师指导下的预防行为与运动伤害发生呈负关联,而内外向性格、身体不适处理办法、母亲文化程度、学校重点、学校运动设施安全状况、练习前强调安全要求情况与青少年运动伤害发生呈正关联。3.决策树模型显示对青少年运动伤害发生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行为。其中无体育老师指导下的预防行为得分≤31分者的运动伤害发生概率显着高于得分>31分者,成为运动伤害发生高危人群。而在不同行为组中筛选出运动伤害发生的风险因素则各不相同。4.青少年关于运动伤害防护的健康信念水平不高,亟待提高。学校重点与否和性别影响健康信念水平,健康信念影响健康行为,其中感知到的疾病威胁、净益处和自我效能直接影响个体采取行动的可能性。结论:1.青少年运动伤害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此很有必要开展以学校为主体的综合干预措施,干预重点人群为男生,干预的重点场所为校内运动场所(有体育教师或教练指导),干预的重点季节和时段为春秋季、下午,重点干预项目为运动强度大及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篮球、长跑、短跑),教育内容的重点为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教育。2.运动伤害发生涉及到宿主人口学特征、心理因素、行为因素、学校及相关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风险因素。注重健康的行为方式养成、重点关注外向性格学生、及时排除学校运动设施安全隐患、练习前多强调安全要求、文化程度较高的母亲应放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多强调运动中的伤害预防知识和行为等应成为运动伤害预防和控制措施的重点关注点。3.基于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健康信念模式在解释运动伤害防护行为方面是有用的,在对运动伤害防护的健康教育中,采取理论为基础的干预措施可能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4.青少年关于运动伤害防护的健康信念水平不高,亟待提高。健康信念影响健康行为,行为方式又直接影响着运动伤害的发生。建议应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与之讨论运动伤害的发生率、风险因素、感知到的疾病威胁和可以采取的预防行为的净益处、自我效能,提高他们对运动伤害的易感性、严重性、行为益处的认知,降低行为障碍的感知,从而提高健康信念水平,促进其行为的改善。同时,应充分利用影响自我效能形成与改变的四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身体和具体环境条件,对他们自身的成功经验给予鼓励,他人的成功经验给予借鉴,以成功的事例说服他们采取健康的行为方式,从而提高其运动防护的信心水平,促进健康行为养成和改善。

汤际澜[4](2011)在《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作为公共服务在体育领域的具体运用和深入,其目的在于厘清相关的理论问题,对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现实状况进行正确的判断,并对我国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提出相关的建议。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及其均等化的基本认识进行界定,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现状,探究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提出我国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模式、路径、评价指标体系、对策和建议。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访问法、层次分析法、问卷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本研究认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是指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及其成员的基本公共体育需要,保障公民的基本体育权利,以公平正义为价值理念,运用手中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为社会所提供的具有一定边界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总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及其成员的基本公共体育需要,保护公民基本的体育权利,以正义公平为价值理念,运用手中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在一定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水平之上,为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现状总体表现为:在地区——东部发达地区和中部欠发达地区——之间、在城乡——城区和乡镇(主要是乡)——之间、在省域范围内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包括学校体育教育和社区体育服务——都存在着不均等的现象,而且这种差异十分明显。具体而言,东部经济社会发达地区要好于中部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城区街道居委社区要好于乡镇行政村、省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发达区域要好于经济社会欠发达区域,因此社会成员之间所能够享有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不均等。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现状的原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宏观层面包括公民公共服务需求、权利和利益表达机制缺失;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履行过程中的缺位、错位和越位;城乡“二元”结构下公共服务城市偏向发展;微观层面包括摇摆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地位;失衡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投入;错步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分隔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网络。我国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宜于采取最低公平模式。同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实现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具体路径,宏观层面路径包括:构建服务型政府;建立一视同仁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制度;形成无差别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健全系统化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体系。微观层面的路径包括:制定和实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政策;确立和落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内容和标准;多个部门和各层级政府之间分工与协作;多个公共服务领域之间合作与共赢。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在于对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实现均等化。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投入、产出、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筹资水平、人力资源、场地设施、管理组织、健身信息、日常体育、体质测试、活动赛事、体质状况、体育人口、主观态度11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

杨玉明[5](2010)在《建湖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与健康情况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和营养状况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同时也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人们对青少年的营养和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此次调查将为了解建湖县中小学生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及时调整学生的饮食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计划提供可靠数据。本文采用访谈、调查问卷的形式,采用整体抽样法对青少年学生的膳食特点和膳食结构进行了调查。并测定了建湖县青少年学生的身高、体重,应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判断其营养状况。此外,还对视力低下、龋齿等青少年常患疾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1)膳食特点的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学生的三餐主食以大米为主,夜餐多为面食。膳食结构不够合理。男、女生蔬菜、水果、鱼类、奶类、蛋类摄入均未达到要求,女生粮谷类摄入严重不足。中学生蛋白质的每日摄入量为73.8g,低于参考值75.00g。此外,男、女生蛋白质来源不太合理,因而应当加强鱼蛋奶类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取量。青少年学生的钙、锌、铁及维生素的摄入量不足,应该进一步加强这些营养元素的摄入量。(2)体重和身高的调查结果表明,建湖县中小学生肥胖问题和营养不良问题并存。调查的所有中小学生中,肥胖比例为11.18%,超重比例为12.34%,营养不良的比例为17.57%。女生同男生相比,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均低于男生,但是营养不良的比例却大于男生。初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具有更加严重的营养不良问题。职业中专学生肥胖率和超重率有进一步的降低,但是营养不良率增加。高中生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下降。(3)常见疾患调查结果表明,建湖县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和龋齿患病率较高,沙眼、扁桃体炎及心脏疾病的患病率较低。结论和建议:(1)青少年学生的膳食结构不够合理,蛋白质来源品种单调,优质蛋白质含量不能满足机体生长的需要。应当加强蔬菜、水果、鱼类、奶类、蛋类及富食品的摄入量。钙铁锌和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应当进一步对膳食结构进行调整。(2)建湖县青少年学生的视力低下问题是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当加强对学生保护视力重要性的安全教育。保护视力,刻不容缓,应引起学校、老师及家长的高度重视。(3)肥胖和营养不良问题并存,并影响我县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应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时扭转营养状况的不良局面。使青少年学生都能够健康的成长。

高国军[6](2009)在《河南省豫北区示范高中体操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操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体操教材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体操教材的执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学体育教学计划的完成与总体教学的质量。然而,在现时的中学体育教学中,体操教学长期得不到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体操教学的状况更是令人担忧,各基层学校对开展体操活动内容兴趣不高,教师对体操教学缺乏热情,学生对体操锻炼的价值认识不足,这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对体操教学的要求“养成积极参加体操锻炼的习惯”相差甚远,这不仅有碍于体操运动在中学的广泛开展,而且也影响到学生体质的增强。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健康性、兴趣性、主体性和个体性四个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不论是在教学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结构体系,还是在教学时数的规定方面、评价体系上都与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临新的教育观念、新的环境、新的要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河南省豫北区六市焦作、安阳、鹤壁、濮阳、新乡、济源的23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体操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制约河南省豫北区省级示范高中体操开展的原因进行剖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河南省豫北六市示范性普通高中体操教学现状与发展的合理化意见与可行性建议,旨在促进河南省中学体操教学更好地开展。调查结果:1、大部分没有按照国家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体育教材内容和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呆板,存在严重的单一化和老化的现象,缺少新兴的体操项目及适合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的教材内容,因而无法培养学生对体操的兴趣和爱好。教学开展时数严重不足,教学内容以技巧为主,器械教学各校很少涉及,有的甚至放弃。2、普遍存在相关领导重视不够,体操场馆严重缺乏,体操经费和体操器材严重不足的现象,学校体操教学场地、器械设施严重不足不能保障和满足教学的需要。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体操内容的学习规定和要求不明确导致教师认识上的不足以及由于体操运动的规律和教学特点,使其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因此阻碍了体操运动在基层学校的广泛开展。4、教师教学方法手段较为陈旧,缺乏创新,与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存在差距,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5、教师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和男女教师的比例结构不太合理,教师职称以中学二级和中学一级为主,高级教师、体操专业教师和女教师太少,男女教师比例不太合理。6、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新课标的认识、参与程度的不足,导致他们在观念和行为转变的滞后。意见与建议:1、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体操教学条件2、加强体操教师师资水平,提高教师体操教学业务水平3、学校体操教学在内容上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4、开展多种形式的体操比赛活动5、加强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6、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提高教师、学生对体育新课标的认识,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司宏宗,刘勋,王涛,格鹏飞,Park Albert[7](2009)在《小学生近视的基因表达式编程与线性判别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建立起小学生近视诊断的新方法。方法:基于年龄、性别、年级、身高、体质量和血红蛋白指标,用基因表达式编程(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GEP)与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tion analysis,LDA)方法对近视与正常视力学生进行分类判别。结果:GEP方法获得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是0.71和0.79,而LDA方法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是0.67和0.71。GEP方法在诊断小学生近视方面要优于LDA方法。结论:GEP方法建立的诊断模型可用于小学生近视的辅助诊断。

姜新峰[8](2008)在《安徽省某中等卫校1704名学生伤害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宿州市某卫校学生入学一年来,伤害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影响因素,以及对伤害的认知情况,描述伤害的人群分布、空间分布及时间分布,探索伤害发生的原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参考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高中),自编“宿州市某卫校学生伤害相关情况调查表”,于2008年9月初对2007年9月初入学的25个班级全体学生进行一年来的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发放问卷1756份,收回有效问卷1704份,有效应答率为97.04%。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伤害认知、一年来发生伤害的类型、部位、形式、时间、原因、治疗花费情况等。统计分析方法涉及t检验、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被调查的1704名学生中,有632人发生了伤害,伤害发生率为37.1%,累计发生伤害1093人次,伤害发生的人次率(伤害密度)为64.14%。伤害的人群分布结果:男生的伤害率为54.95%,女生的伤害率为36.02%,P<0.00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发生伤害:发生伤害的632人的平均年龄为16.84岁,标准差为1.2岁,未发生伤害的1072人的平均年龄为16.87岁,标准差为1.25岁,t=0.52,P=0.6>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卫校一年级学生中,年龄不是影响伤害的因素。伤害的空间分布结果:家中、学校及其他地方的伤害发生率分别为30.93%、22.71%、10.5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家与学校两处的病例占总病例的83.63%,其他地方伤害病例仅占16.37%;居住在乡村、乡镇、县城或市内的的83.63%,其他地方伤害病例仅占16.37%;居住在乡村、乡镇、县城或市内的伤害发生人次率分别为58.69%、74.90%、68.8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9)。伤害的时间分布结果:春、夏、秋、冬四季的伤害发生的人次率分别为16.14%、32.22%、10.45%、5.3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春季与夏季是伤害的高发季节。常见伤害的发生率及其空间分布结果:伤害率高低依次为碰伤(17.6%)、刀伤(11.2%)、扭伤(9.9%)、烧烫伤(9.6%)、硬物击伤(5.0%)。家中各类伤害所占比例依次为刀伤(27.5%)、碰伤(21.6%)、烧烫伤(14.1%);学校各类伤害比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碰伤(25.9%)、扭伤(22.4%)与烧烫伤(18.9%)。刀伤发生在家中、学校、其他地方的比例依次为73.7%、21.1%、5.2%;扭伤在学校中占57.4%;烧烫伤学校就占了50%;动物咬伤和骨头卡喉主要发生在家中;车辆伤主要发生在家与学校以外的地方。各类伤害的原因:碰伤与扭伤主要发生在做家务、玩耍、劳动、行走、体育运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如打球、跑步、上下楼等;刀伤主要发生在做家务,如切菜、削水果等;烧烫伤主要发生在做饭、就餐、打开水时;车辆伤主要发生在骑车、走路时;跌伤发生主要与玩耍、上下楼、体育运动、攀爬等有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有统计学意义的有性别、家庭类型、父亲职业、母亲职业、提醒程度、提醒对象、父母教育方式、骑车违章、携带刀具、翻越围墙、楼梯打闹、过马路不顾左右、误服药品或误食有毒食物、食用陌生人给的食物、乘酒后驾驶的车,计15个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α=0.05水准初步筛选出与学生伤害有关的因素,8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性别、父亲职业、提醒者、父母的教育方式、翻越围墙、楼梯打闹、误用药品或误食有毒食物、乘酒后驾驶的车。结论该校于学生入学后进行了伤害预防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伤害发生率依然居高不下。学生伤害影响因素很多,伤害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家中、其他地方均可发生伤害,而家与学校是常见地方。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必须一起行动起来,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开展环境干预,加强硬件建设,发现伤害隐患及时消除,同时,应继续开展预防伤害的健康教育,把伤害预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做到警钟长鸣,时常提醒,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刘建琼[9](2008)在《武汉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了解武汉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现状及特点,探讨武汉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影响因素,为学校卫生工作者开展视力低下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江岸区和东西湖区的4所小学、4所初中、3所高中,共计11400名学生。由眼科医生、医生助理、验光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视力检查,了解学生的视力情况并记录,并由受过统一培训的研究人员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学生进行视力低下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采用Epidata 3.0软件统一双份录入并逻辑纠错后,利用SPSS 12.0统计软件,采用χ2、t检验、Logistic回归的方法,对武汉市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11400名调查对象中,检出视力低下者6680人(58.6%)。其中,5707人(85.4%)近视, 1221人(18.3%)远视, 2853人(42.7%)散光,3679人(55.1%)屈光参差。2.不同市区比较:江岸区和东西湖区视力低下检出率比较,江岸区(3096,66.5%)高于东西湖区(3584,53.2%)(χ2=201.721 ,P <0.001)。3.不同学习阶段比较:视力低下检出率以高中组最高(2580,75.6%),初中组次之(2408,64.0%),小学组最低(1712,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2.830,P<0.001)。4.不同性别、年龄比较:女生3467人(63.3%)视力低下,男生3213人(54.2%)视力低下,女生视力低下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170 ,P<0.001)。视力低下检出率有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5.视力低下的影响因素:在众多因素中,看书距离、看电视距离、课间休息方式、每天是否坚持做眼保健操对视力低下影响较为显着(P<0.001);视力低下组的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少于非视力低下组,而每天课余看书写字时间则多于非视力低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危险因素按关联性强弱依次为看电视距离近、看书距离近、躺着看书、教室照明过暗、家里照明过暗、每天完成课外作业时间较长和课余看书写字时间较长;而课间休息时到室外活动、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较长、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为视力低下的保护因素。研究结论1.武汉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患病率较高,存在地区、性别和学习阶段的差异,且有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2.对武汉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影响较大的视近习惯主要有看书距离、看电视距离、课间休息方式、每天课余看书写字时间等。3.保护学生视力、预防近视是一项主要的社会工程,必须动员家庭、学校及社会有关方面的共同配合,采取综合性措施,如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加强健康教育,大力开展体育活动,改善教室照明条件,注意膳食营养,定期检查视力等。

张可扬[10](2007)在《苏州市市区中学生健康现况及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医药卫生状况的不断改善,健康观念已深入人心,对青少年健康状况的社会关注度日益加深。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了解苏州市中学生身体健康现况及趋势,来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内容和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06年苏州州市市区中学生常规监测人群(初一年级和高二年级)14479名为观察对象,其中初中生6707名(男生3504名,女生3203名),高中生7772名(男生4092名,女生3680名)。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脉搏、视力以及龋齿等指标的监测,各项指标的检测均严格按照《2000年中国学生健康与体质监测调研细则》和《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技术规范》规定的测量和检查方法进行。调研数据经汇总整理后,用SPSS13.0进行分析,并与市区2001年的数据相比较,从中研究分析目前市区中学生健康所存在的问题。结果2006年度苏州市市区中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7.63%,超重检出率11.68%,肥胖检出率为4.30%,高血压检出率为9.56%,龋患检出率为14.43%,视力低下检出率为73.14%。2006年中学生的营养不良率比2001年要低5.7个百分点,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下降2.3和7.64个百分点;视力低下率高出7.63个百分点;高血压的检出率下降了15.83个百分点;龋患率下降了10.3个百分点。结论苏州市市区中学生视力低下呈低龄化、重度化分布,营养状况、血压、龋齿等方面较2001年度虽然有所好转,但仍不容乐观,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培养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全社会参与,共同改善和提高苏州市市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1998~1999年百色市中学生近视情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8~1999年百色市中学生近视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14年广西7~18岁壮族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及样本
    2 方法
结果
    1 2014年形态、机能、素质发育水平
    2 2014年派生指标水平
    3 2014年常见病患病状况
讨论
    1 形态、机能、素质指标
    2 派生指标
    3 常见病状况
结论与建议
    1 研究结论
    2 研究特色与局限性
    3 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宁强县健康教育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国外研究动态
        1.4.2 国内研究动态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发展综述
    2.1 健康教育相关概念
        2.1.1 健康
        2.1.2 影响健康的因素
        2.1.3 健康素养
        2.1.4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2 健康教育理论综述
        2.2.1 健康行为的基础理论
        2.2.2 健康行为的个体理论
        2.2.3 健康行为的群体理论
    2.3 国内外健康教育发展状况
        2.3.1 国外健康教育发展状况
        2.3.2 国内健康教育发展状况
第三章 宁强县健康教育现状
    3.1 宁强县基本情况
    3.2 宁强县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和人员、经费保障情况
    3.3 宁强县健康教育内容
    3.4 宁强县居民健康教育基本认知情况调查
        3.4.1 调查对象和方法
        3.4.2 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3.4.3 健康行为形成情况调查
        3.4.4 婴幼儿和在校中小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调查
        3.4.5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调查
第四章 宁强县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4.1 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约健康教育发展
    4.2 缺乏需求评估,健康教育没有针对性
    4.3 健康教育缺乏统一协调,力量分散
    4.4 缺乏对学生群体的健康教育
第五章 宁强县健康促进保障措施和策略
    5.1 保障措施
        5.1.1 硬件保障措施
        5.1.2 政策和制度保障措施
        5.1.3 社会环境保障措施
    5.2 策略
        5.2.1 开展本土化健康教育
        5.2.2 完善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工作制度,使服务有的放矢
        5.2.3 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健康教育合力
        5.2.4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作者简介

(3)上海市青少年运动伤害流行现况与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技术路线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3.方法
    4.质量控制
结果
    第一部分 运动伤害总体发生情况
        (一) 调查对象及其家庭基本情况
        (二) 运动伤害发生情况
    第二部分 运动伤害发生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一) 运动伤害发生风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二) 运动伤害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第三部分 健康信念与运动伤害发生
        (一) 运动伤害健康信念水平
        (二) 健康信念与运动伤害预防行为相关性分析
        (三) 利用健康信念模式对运动伤害预防行为预测
讨论和建议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评价
        一、国外文献综述及评价
        二、国内文献综述及评价
        三、小结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对象、内容和基本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阐释:理论与意义
    第一节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公共需要的满足和政府的职能
        一、公共产品视域下的公共服务
        二、政府职能视域下的公共服务
        三、基本公共服务的界定
        四、公共体育服务和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正义的诉求和民生的保障
        一、正义(Justice)
        二、公平(Equity)
        三、均等(Equality)和均等化(Equalization)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第三节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推进的意义
        一、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深化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三、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推动公共服务的发展
        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有利于为个体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本
第三章 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调查:现状与分析
    第一节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之根——学校体育教育均等化
        一、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制度变迁
        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均等化水平现状
    第二节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之本——社区体育服务均等化
        一、我国社区体育服务的制度变迁
        二、我国社区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现状
    第三节 广东省韶关市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若干现象的相关思考
        一、韶关市基本概况
        二、韶关市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发展若干现象和相关思考
    第四节 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现状原因分析
        一、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现状宏观层面的原因分析
        二、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现状微观层面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探索:模式与路径
    第一节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模式
        一、以公共财政分配为目标的均等化模式
        二、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为目标的均等化模式
    第二节 实现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模式选择
        一、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最低公平模式
        二、“最低公平”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供给模式
    第三节 实现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路径探索
        一、宏观层面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路径
        二、微观层面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路径
第五章 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构想: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节 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综合评价理论
        二、综合评价的要点
        三、综合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四、层次分析法
    第二节 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及内涵
        二、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点
        三、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模型的建立
        五、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目标模式的建立
        六、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七、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5)建湖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与健康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我国中小学生的营养现状
        2.1.1 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
        2.1.2 中小学生的营养素摄入情况
        2.1.3 中小学生饮食行为中的不良习惯
    2.2 青少年学生常患疾病情况
        2.2.1 青少年学生常患疾病
        2.2.2 青少年常患疾病的现状和趋势
    2.3 总结
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3.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3.2 研究方法和对象
        3.2.1 实验设计的确定
        3.2.2 膳食情况的调查
        3.2.3 营养状况的测定
        3.2.4 常见疾患的检查
    3.3 数据分析
4 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建湖县青少年膳食情况调查结果
        4.1.1 膳食调查
        4.1.2 膳食构成调查结果
        4.1.3 热量的供给
        4.1.4 营养素的供给
        4.1.5 讨论
    4.2 建湖县2008年度学生营养状况统计与分析
        4.2.1 建湖县2008年度学生营养情况统计与分析
        4.2.2 不同学习阶段青少年营养情况统计表
        4.2.3 讨论
    4.3 建湖县2008年度学生体检身高、体重评价等级情况统计与分析
        4.3.1 建湖县2008年度学生体检身高、体重评价等级情况
        4.3.2 不同学习阶段学生体检身高、体重评价等级情况
        4.3.3 讨论
    4.4 建湖县2008年度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统计与分析
        4.4.1 建湖县2008年度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统计与分析
        4.4.2 建湖县2008年度不同学段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统计表
        4.4.3 不同学习阶段青少年视力情况统计表
        4.4.4 讨论
5 结论
6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6)河南省豫北区示范高中体操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豫北区省级示范高中学生和教师对体操运动的认可程度
    3.2 河南省豫北区省级示范高中任职体操师资队伍结构现状分析
    3.3 河南省豫北区省级示范高中场地器材现状调查与分析
    3.4 河南省豫北区省级示范高中体操教学实际时数
    3.5 河南省豫北区省级示范高中体操教学内容
    3.6 河南省豫北区省级示范高中体操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使用现状
    3.7 河南省豫北区省级示范高中体操教学目标实施现状
    3.8 河南省豫北区省级示范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模式
    3.9 河南省豫北区省级示范高中学生对现有体操教学模式的态度
    3.10 河南省豫北区省级示范高中体育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
    3.11 河南省豫北区省级示范高中体操教学评价的调查与分析
4 影响河南省豫北区省级示范高中体操教学开展的因素分析
    4.1 场地、器材、设施不足
    4.2 专业体操教师缺乏
    4.3 国家相关政策
    4.4 应试教育的干扰
    4.5 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起
    4.6 评价考核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4.7 教学班人数超额
5 对策分析
    5.1 扩充和维修体操器械,积极开发和利用课内外、校内外的课程资源
    5.2 加快科学评价体系的建设
    5.3 顺应时代发展,选择和开发拓宽体操教学内容
    5.4 加强师资培训,转变教师观念
    5.5 改进体操教学方法,创设体操教学高效课堂
    5.6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5.7 合理地运用保护和帮助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7)小学生近视的基因表达式编程与线性判别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1.2方 法
2结果
3讨论

(8)安徽省某中等卫校1704名学生伤害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
    1 前言
    2 调查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资料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附录
    宿州市某卫校学生伤害相关情况调查表

(9)武汉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材料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内容和检查方法
    (三) 相关指标和定义
    (四) 统计方法
    (五) 质量控制
二、结果
    (一) 武汉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基本情况
    (二) 不同市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比较
    (三) 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视力低下状况比较
    (四) 不同性别学生视力低下状况比较
    (五) 不同年龄学生视力低下状况比较
    (六) 视力低下的影响因素
三、讨论
    (一) 武汉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
    (二) 武汉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存在地区差异
    (三) 武汉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存在性别差异
    (四) 武汉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存在学习阶段差异
    (五) 武汉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存在年龄趋势
    (六) 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近几年呈上升趋势
    (七) 视力低下的影响因素
    (八) 建议
四、小结
五、研究展望
    1.课题进展情况
    2.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10)苏州市市区中学生健康现况及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来源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发表的相关论文
致谢

四、1998~1999年百色市中学生近视情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14年广西7~18岁壮族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D]. 龚妃妃.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8)
  • [2]宁强县健康教育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D]. 朱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3]上海市青少年运动伤害流行现况与风险评估[D]. 尹明敏. 复旦大学, 2011(01)
  • [4]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D]. 汤际澜. 苏州大学, 2011(06)
  • [5]建湖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与健康情况调查与分析[D]. 杨玉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 [6]河南省豫北区示范高中体操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 高国军. 西南大学, 2009(10)
  • [7]小学生近视的基因表达式编程与线性判别分析[J]. 司宏宗,刘勋,王涛,格鹏飞,Park Albert. 国际眼科杂志, 2009(01)
  • [8]安徽省某中等卫校1704名学生伤害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 姜新峰. 安徽医科大学, 2008(07)
  • [9]武汉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建琼.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10]苏州市市区中学生健康现况及趋势研究[D]. 张可扬. 苏州大学, 2007(03)

标签:;  ;  ;  ;  

1998—1999年百色市中学生近视情况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