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辉
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化学教学所倡导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学习发展为主体,以拓展延伸化学素养”的特点。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定能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合作探究来提高自身的化学素养。《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中提出了探究活动的具体建议,将科学探究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作为一种能力进行培养,因此探究学习已经成为教学实践的现实问题。如何在化学日常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呢?
1依据化学实验中的过程进行探究,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实验性研究是化学学科的本质,而探究则是提高学生化学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定会按照实验的操作要求,认真的实验,积极地合作思考探究,以此来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以高化学素养。化学实验,一方面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让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提高认识,培养探究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铝后,教师提出如何制备氢氧化铝?请设计出最佳的实验方案,学生经过思考,得出如下方案:在装有AlCl3溶液的试管中逐滴滴加稀NH3、H2O溶液并至过量;在装有稀NH3、H2O溶液的试管中逐滴滴加AlCl3溶液至过量;在装有AlCl3溶液试管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在装有NaOH的试管中,逐滴滴加AlCl3溶液到过量。教师可对学生的这几种方案中作一一的点评,以拓宽学生的化学知识视野。这样,学生经过实验后便能得出结论:运用铝盐和弱碱溶液反应是制取氢氧化铝最好的方法。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依据实验要求进行自由、主动地探究,并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探究,一方面激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乐学、学好”。
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
2依据学生学习需要进行探究创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的化学学习需要源于对化学现象的兴趣和探究。特别是在学生对所学的化学产生大胆的猜想时,教师应该予以正确的指导和合理的引导。不过,如果学生的思路与问题本身发生了偏移,教师就要给予适当的提醒,但决不能干涉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例如,我们学习了钠的性质,就可以推测钾的性质。因为他们位于同一个主族,在性质上存在相似性和逆变性,然后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学生在这样的猜想和试验中,定能够进行大胆的探索创新,获取自身的学习发展需要。同时,学生在一种充满民主、自由、平等的学习交流环境之中,定能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消除课堂沉寂,拘谨等场合。学生也在与别人的交流合作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团队精神的重要作用。学生在与别人的合作互助中,也会有所收获,真正实现了“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发展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鼓励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的化学知识要比教师的单纯讲解来得更为直观,更为深刻。这也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提高化学素养。学生在与别人的合作探究中也能够满足学习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3在小组活动中实施探究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交往的技能及分享、合作态度是一项重要内容。与个体单独活动和集体活动相比,小组活动对实现这方面的目标具有独特的作用。探究式学习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从小组协商制订调研计划,到小组分工合作搜集和整理资料,再到小组研讨澄清认识,得出结论。在这些目标不同、内容各异的小组活动中,学生一方面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使他人采纳自己的主张;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见解,借鉴他人的观点提高自己的认识。此外,他们还可以尝试以宽容的态度与同伴求同存异,携手合作以实现小组的行动目标。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有效的小组活动须具备如下特点。
3.1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从小组的构成看,每个小组的4~5名成员在性别、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经济背景、学业成绩、能力水平等方面需有明显的差异。每个小组都成为整个班级的缩影,各小组之间力量均衡,便于对各个小组的工作成效进行公平的比较和评价。同时,由于组内各成员在各方面的差异,因此他们可以有效地展开互助合作,最终促进每个成员在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提高。
3.2小组目标的设立。在活动中,小组是一个整体。目标的达成是以小组每个成员的成就来衡量的。也就是说,只有当小组的其他成员都达到了目标时,自己才达到目标。在共同目标的作用下,各组员结成“利益共同体”: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会积极地去帮助其他同学;而成绩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则会出于集体荣誉感和自尊心,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学习,以保证自己所在小组不会因为自己失败而失败。
3.3个人职责的明确。为了实现小组目标,保证每个组员都能对小组成绩有所贡献,小组活动应对组内成员作明确的职责分工。在分头搜集资料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和处理有关信息;在小组研讨推导结论的过程中也强调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得出一个小组的研究结论。
3.4均等的成功机会。由于每个小组的构成大体相同,因而学生无论在哪一组,只要自己努力,并有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那么都会有成功的机会。同时,由于是以小组目标实现与否作为衡量各个组员工作成效的标准,因而无论单个组员的背景和能力如何,也都有均等的机会享受成功。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