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论文和设计-陈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包括罩在烘炉上的余热吸收罩,所述余热吸收罩上连有余热输送管,所述余热输送管上连有多根热气支管,在热气支管末端设有缓冲散气盘,并在热气支管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热气支管的设置位置与车间的模具成型区相对应,在余热输送管上还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出水管路与陶瓷泥胚制作车间相接。该系统利用余热吸收罩及余热输送管将热量输送循环利用,充分利用能源,充分对烘炉的余热进行利用,大大节约生产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罩在烘炉上的余热吸收罩,所述余热吸收罩上连有余热输送管,所述余热输送管上连有多根热气支管,在热气支管末端设有缓冲散气盘,并在热气支管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热气支管的设置位置与车间的模具成型区相对应,在余热输送管上还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出水管路与陶瓷泥胚制作车间相接。

设计方案

1.一种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罩在烘炉上的余热吸收罩,所述余热吸收罩上连有余热输送管,所述余热输送管上连有多根热气支管,在热气支管末端设有缓冲散气盘,并在热气支管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热气支管的设置位置与车间的模具成型区相对应,在余热输送管上还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出水管路与陶瓷泥胚制作车间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输送管上包设有保温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余热输送管上还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靠近余热吸收罩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散气盘包括板状结构的盘体,在盘体上方设有接气筒,还设有用于支撑接气筒的接筒支撑架,使接气筒与盘体大致垂直设置,且接气筒与盘体之间留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上设有多个缓冲翅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气筒的接入端设有用于连接热气支管的螺纹头,所述热气支管端部对应设有连接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与热气支管对应设有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与成型模具对应设置,用于控制缓冲散气盘在成型模具内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门为电磁阀,且配设有控制装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生产技术,特别是一种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陶瓷制品一经产生,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在陶瓷制品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制造成型的模具进行加热烘烤,然后进行上色等处理,以达到需要的硬度和光滑度。因此对于流水化生产陶瓷制品的生产车间中烘炉需要长时间进行加热,需要的能耗极大。

然而在实际生产时,烘炉大巨大热能仅用来对陶瓷烘烤和烧制,热量散失也极大,造成能源浪费,也使得制造成本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考虑对烘炉的余热进行再次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陶瓷制造的烘炉仅用于陶瓷烘烤和烧制,存在较大的热能散失,造成能源浪费、制造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该系统利用余热吸收罩及余热输送管将热量输送循环利用,充分利用能源,充分对烘炉的余热进行利用,大大节约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包括罩在烘炉上的余热吸收罩,所述余热吸收罩上连有余热输送管,所述余热输送管上连有多根热气支管,在热气支管末端设有缓冲散气盘,并在热气支管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热气支管的设置位置与车间的模具成型区相对应,在余热输送管上还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出水管路与陶瓷泥胚制作车间相接。

该系统利用余热吸收罩将烘炉罩住,大量吸收烘炉的余热,并通过余热输送管将热量输送循环利用,充分利用能源、节约生产成本;与余热输送管连接的多根热气支管能将热气送入到模具成型区,对在模具内成型的泥胚进行烘烤,并根据需要将热气支管牵入对应的成型模具内,且在热气支管的末端设有缓冲散气盘,避免对成型泥胚造成损坏,另外在余热输送管上设换热器对泥胚制造车间供热水,用于需要热水制造的泥料混合区,充分对烘炉的余热进行利用,大大节约生产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余热输送管上包设有保温保护层。保温保护层用于减少余热输送管在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余热输送管上还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靠近余热吸收罩的位置。设置在靠近余热吸收罩位置的过滤器用于将管道内的杂质过滤,避免对后续使用热气的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缓冲散气盘包括板状结构的盘体,在盘体上方设有接气筒,还设有用于支撑接气筒的接筒支撑架,使接气筒与盘体大致垂直设置,且接气筒与盘体之间留有间隙。缓冲散气盘上设置的接气筒及接筒支撑架,使得接筒的出气端与盘体在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通过盘体对送达的热气进行分散,避免使用时对产品造成过大冲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盘体上设有多个缓冲翅片。在盘体上设置缓冲翅片,进一步缓冲热气,形成柔和的加热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接气筒的接入端设有用于连接热气支管的螺纹头,所述热气支管端部对应设有连接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该系统还与热气支管对应设有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与成型模具对应设置,用于控制缓冲散气盘在成型模具内的位置。与热气支管对应设置升降支架,用于将缓冲散气盘送入到成型模具内需要的加热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阀门为电磁阀,且配设有控制装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系统利用余热吸收罩及余热输送管将热量输送循环利用,充分利用能源,充分对烘炉的余热进行利用,大大节约生产成本;

2、设置在靠近余热吸收罩位置的过滤器用于将管道内的杂质过滤,避免对后续使用热气的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

3、缓冲散气盘上设置的接气筒及接筒支撑架,使得接筒的出气端与盘体在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通过盘体对送达的热气进行分散,避免使用时对产品造成过大冲击;在盘体上设置缓冲翅片,进一步缓冲热气,形成柔和的加热气体;

4、与热气支管对应设置升降支架,用于将缓冲散气盘送入到成型模具内需要的加热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散气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烘炉,2-余热吸收罩,3-余热输送管,4-过滤器,5-热气支管,6-控制阀门,7-缓冲散气盘,8-成型模具,9-换热器,10-缓冲翅片,11-接筒支撑架,12-接气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包括罩在烘炉1上的余热吸收罩2,所述余热吸收罩2上连有余热输送管3,所述余热输送管3上连有多根热气支管5,在热气支管5末端设有缓冲散气盘7,并在热气支管5上设有控制阀门6,所述热气支管5的设置位置与车间的模具成型区相对应,在余热输送管3上还设有换热器9,所述换热器9的出水管路与陶瓷泥胚制作车间相接。

本实施例的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利用余热吸收罩将烘炉罩住,大量吸收烘炉的余热,并通过余热输送管将热量输送循环利用,充分利用能源、节约生产成本;与余热输送管连接的多根热气支管能将热气送入到模具成型区,对在模具内成型的泥胚进行烘烤,并根据需要将热气支管牵入对应的成型模具内,且在热气支管的末端设有缓冲散气盘,避免对成型泥胚造成损坏,另外在余热输送管上设换热器对泥胚制造车间供热水,用于需要热水制造的泥料混合区,充分对烘炉的余热进行利用,大大节约生产成本。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热气支管5引入到成型模具8内进行热气烘烤。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输送管3上包设有保温保护层。保温保护层用于减少余热输送管在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更进一步地,在余热输送管3上还设有过滤器4,所述过滤器4设置在靠近余热吸收罩2的位置。设置在靠近余热吸收罩位置的过滤器用于将管道内的杂质过滤,避免对后续使用热气的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

如图2所示,所述缓冲散气盘7包括板状结构的盘体,在盘体上方设有接气筒12,还设有用于支撑接气筒12的接筒支撑架11,使接气筒12与盘体大致垂直设置,且接气筒12与盘体之间留有间隙。缓冲散气盘上设置的接气筒及接筒支撑架,使得接筒的出气端与盘体在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通过盘体对送达的热气进行分散,避免使用时对产品造成过大冲击。

本实施例中,所述盘体上设有多个缓冲翅片10。在盘体上设置缓冲翅片,进一步缓冲热气,形成柔和的加热气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接气筒12的接入端设有用于连接热气支管5的螺纹头,所述热气支管端部对应设有连接接头。

本实施例中,该系统还与热气支管5对应设有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与成型模具8对应设置,用于控制缓冲散气盘在成型模具内的位置。与热气支管对应设置升降支架,用于将缓冲散气盘送入到成型模具内需要的加热位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门6为电磁阀,且配设有控制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8098.7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1(四川)

授权编号:CN209310465U

授权时间:20190827

主分类号:F26B 25/00

专利分类号:F26B25/00;F27D17/00

范畴分类:35E;

申请人:隆昌市碧檀陶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隆昌市碧檀陶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42150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石燕镇大竹村四社

发明人:陈伟;李斌;黄玉忠

第一发明人:陈伟

当前权利人:隆昌市碧檀陶瓷有限公司

代理人:杨正辉

代理机构:51286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科泰六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8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陶瓷烘炉余热吸收及利用系统论文和设计-陈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