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包括:气动增压子系统,包括气动增压泵、气瓶和比例减压阀;气液增压装置子系统,包括气液增压装置和位移传感器;及正负压子系统,包括气密真空隔断阀、负压比例减压阀和真空泵。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液增压装置将可控的气体压力转换至不可控的被试介质中,将测试介质腔与加压腔分开,耐压及爆破试验介质温度可达200℃,将耐压及爆破试验值提升至2000bar,非线性误差可以做到小于等于0.4%。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动增压子系统,包括气动增压泵(1)、气瓶(2)和比例减压阀(3);气液增压装置子系统,包括气液增压装置(7)和位移传感器(8);及正负压子系统,包括气密真空隔断阀(9)、负压比例减压阀(16)和真空泵(17);其中,所述气动增压泵(1)连接所述气瓶(2)和所述比例减压阀(3),所述比例减压阀(3)连接所述气液增压装置(7)和气密真空隔断阀(9),所述真空泵(17)连接所述负压比例减压阀(16),所述负压比例减压阀(16)连接所述气密真空隔断阀(9)、所述气液增压装置(7)和被测试件;所述位移传感器(8)设置于所述气液增压装置(7)内用于检测气液增压装置(7)的活塞位置;压缩空气直接进入所述气动增压泵(1),测试介质直接进入所述气液增压装置(7)。
设计方案
1.一种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动增压子系统,包括气动增压泵(1)、气瓶(2)和比例减压阀(3);
气液增压装置子系统,包括气液增压装置(7)和位移传感器(8);及
正负压子系统,包括气密真空隔断阀(9)、负压比例减压阀(16)和真空泵(17);
其中,所述气动增压泵(1)连接所述气瓶(2)和所述比例减压阀(3),所述比例减压阀(3)连接所述气液增压装置(7)和气密真空隔断阀(9),所述真空泵(17)连接所述负压比例减压阀(16),所述负压比例减压阀(16)连接所述气密真空隔断阀(9)、所述气液增压装置(7)和被测试件;所述位移传感器(8)设置于所述气液增压装置(7)内用于检测气液增压装置(7)的活塞位置;压缩空气直接进入所述气动增压泵(1),测试介质直接进入所述气液增压装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6),设置于测试介质和气液增压装置(7)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介质入口截止阀(4),设置于所述测试介质和气液增压装置(7)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气体进口截止阀(5),设置于所述比例减压阀(3)和气液增压装置(7)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测试保压阀(15),设置于所述负压比例减压阀(16)和所述气密真空隔断阀(9)及气液增压装置(7)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腔卸压阀(10),设置于所述气液增压装置(7)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压阀(11),设置于所述气液增压装置(7)和被测试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荷阀(12),设置于所述气液增压装置(7)和被测试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3),设置于被测试件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4),设置于被测试件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耐压及爆破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适用于散热器、冷凝器、暖风器、蒸发器、中冷器、空调器总成等产品的真空、气密、耐压及爆破测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采用流量泵增压的方式进行耐压及爆破试验,因为流量泵是流量控制型泵,流量与压力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无法做压力线性可控,耐压及爆破升压速率不可控制,线性度差。
以150bar的耐压测试为例,现有技术只能做到非线性误差小于等于2%;且受流量泵技术的影响,现有技术耐压及爆破试验值限制在350bar以下;受流量泵密封技术的影响,现有技术耐压及爆破试验介质温度限制在100℃以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流量泵技术限制而导致的压力曲线线性度差、测试介质单一及升压速率不可控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包括:
气动增压子系统,包括气动增压泵、气瓶和比例减压阀;
气液增压装置子系统,包括气液增压装置和位移传感器;及
正负压子系统,包括气密真空隔断阀、负压比例减压阀和真空泵;
其中,所述气动增压泵连接所述气瓶和所述比例减压阀,所述比例减压阀连接所述气液增压装置和气密真空隔断阀,所述真空泵连接所述负压比例减压阀,所述负压比例减压阀连接所述气密真空隔断阀、所述气液增压装置和被测试件;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气液增压装置内用于检测气液增压装置的活塞位置;压缩空气直接进入所述气动增压泵,测试介质直接进入所述气液增压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还包括单向阀,设置于测试介质和气液增压装置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该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还包括介质入口截止阀,设置于所述测试介质和气液增压装置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该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还包括压缩气体进口截止阀,设置于所述比例减压阀和气液增压装置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该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还包括真空测试保压阀,设置于所述负压比例减压阀和所述气密真空隔断阀及气液增压装置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该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还包括气腔卸压阀,设置于所述气液增压装置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该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还包括保压阀,设置于所述气液增压装置和被测试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该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还包括卸荷阀,设置于所述气液增压装置和被测试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该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被测试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该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被测试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气液增压装置将可控的气体压力转换至不可控的被试介质中(水、乙二醇或其它腐蚀性介质),将测试介质腔与加压腔分开,耐压及爆破试验介质温度可达200℃,将耐压及爆破试验值提升至2000bar,非线性误差可以做到小于等于0.4%。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原理框图。
图中:1-气动增压泵,2-气瓶,3-比例减压阀,4-介质入口截止阀,5-压缩气体进口截止阀,6-单向阀,7-气液增压装置,8-位移传感器,9-气密真空隔断阀,10-气腔卸压阀,11-保压阀,12-卸荷阀,13-温度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5-真空测试保压阀,16-负压比例减压阀,17-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包括:
气动增压子系统,包括气动增压泵1、气瓶2和比例减压阀3;
气液增压装置子系统,包括气液增压装置7和位移传感器8;及
正负压子系统,包括气密真空隔断阀9、负压比例减压阀16和真空泵17;
其中,气动增压泵1连接气瓶2和比例减压阀3,比例减压阀3连接气液增压装置7和气密真空隔断阀9,真空泵17连接负压比例减压阀16,负压比例减压阀16连接气密真空隔断阀9、气液增压装置7和被测试件;位移传感器8设置于气液增压装置7内用于检测气液增压装置7的活塞位置;压缩空气直接进入气动增压泵1,测试介质直接进入气液增压装置7。
优选的,还包括单向阀6,设置于测试介质和气液增压装置7之间,用于防止测试介质回流;还包括介质入口截止阀4,设置于测试介质和气液增压装置7之间,用于控制测试介质的开关;还包括压缩气体进口截止阀5,设置于比例减压阀3和气液增压装置7之间,用于控制气液增压装置内的气压;还包括真空测试保压阀15,设置于负压比例减压阀16和气密真空隔断阀9及气液增压装置7之间,用于控制真空泵的开关;还包括气腔卸压阀10,设置于气液增压装置7上,用于气液增压装置气腔的卸压;还包括保压阀11,设置于气液增压装置7和被测试件之间,用于控制被测试件的保压操作;还包括卸荷阀12,设置于气液增压装置7和被测试件之间,用于对系统进行泄压;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3,设置于被测试件上,用于检测被测试件工作环境的温度;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4,设置于被测试件上,用于检测被测试件工作环境的压力。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包括:
气动增压子系统,包括气动增压泵1、气瓶2和比例减压阀3;
气液增压装置子系统,包括气液增压装置7和位移传感器8;及
正负压子系统,包括气密真空隔断阀9、负压比例减压阀16和真空泵17;
其中,气动增压泵1连接气瓶2和比例减压阀3,比例减压阀3连接气液增压装置7和气密真空隔断阀9,真空泵17连接负压比例减压阀16,负压比例减压阀16连接气密真空隔断阀9、气液增压装置7和被测试件;位移传感器8设置于气液增压装置7内用于检测气液增压装置7的活塞位置;压缩空气直接进入气动增压泵1,测试介质直接进入气液增压装置7。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正负耐压及爆破综合测试系统,包括:
气动增压子系统,包括气动增压泵1、气瓶2和比例减压阀3;
气液增压装置子系统,包括介质入口截止阀4、压缩气体进口截止阀5、单向阀6、气液增压装置7、位移传感器8、气腔卸压阀10、保压阀11、卸荷阀12、温度传感器13和压力传感器14;及
正负压子系统,包括气密真空隔断阀9、真空测试保压阀15、负压比例减压阀16和真空泵17;
其中,气动增压泵1连接气瓶2和比例减压阀3,比例减压阀3连接压缩气体进口截止阀5和气密真空隔断阀9,压缩气体进口截止阀5连接气液增压装置7上腔,位移传感器8设置于气液增压装置7内用于检测气液增压装置7的活塞位置,气腔卸压阀10设置于气液增压装置7上腔,用于气液增压装置7气腔的卸压;测试介质通过介质入口截止阀4和单向阀6后进入气液增压装置7下腔,气液增压装置7下腔出口连接保压阀11,保压阀11连接气密真空隔断阀9、真空测试保压阀15、卸荷阀12、温度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4和被测试件;真空泵17连接负压比例减压阀16,负压比例减压阀16连接真空测试保压阀15;压缩空气直接进入气动增压泵1。
单向阀6用于防止测试介质回流;介质入口截止阀4用于控制测试介质的开关;压缩气体进口截止阀5用于控制气液增压装置内的气压;真空测试保压阀15用于控制真空泵17的开关;保压阀11用于控制被测试件的保压操作;卸荷阀12用于对系统进行泄压;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被测试件工作环境的温度;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被测试件工作环境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一、静压保压爆破测试:
A、压缩空气通过气动增压泵增压至150bar(可扩展)并通过气瓶储能;
B、打开介质入口截止阀和气腔卸压阀,气液增压装置活塞会上移,系统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活塞位置,当到达预定位置后,关闭气腔卸压阀、气密真空隔断阀和真空测试保压阀,打开保压阀对被测试件内腔进行预充排气;
C、预充排气结束后,关闭介质入口截止阀,系统通过控制比例减压阀的开合度进行预先设定的升压速率将气液增压装置气腔压力升至设定值,气腔压力通过气液增压装置加压至被测试件;
D、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被测试件压力值,当压力到达第一阶保压压力时,关闭保压阀对被测试件进行保压,保压过程中气液增压装置输出压力值保持保压压力不变,第一阶保压结束后进行第二阶升压时,打开保压阀,继续控制比例减压阀进行设定速率进行升压,以此类推,进行多阶升压保压测试;
E、保压测试结束或工件爆破后,打开卸荷阀,关闭比例减压阀对系统进行泄压,自动保存压力曲线并及时抓取爆破时的压力值。
二、正负耐压测试;
A、压缩空气通过气动增压泵增压至150bar(可扩展)并通过气瓶储能;
B、关闭压缩气体进口截止阀、保压阀和卸荷阀,打开真空测试保压阀;
C、通过控制比例减压阀可控制被测试件的正压压力值,通过控制负压比例减压阀可控制被测试件的负压压力值;
D、系统按照设定的正负压曲线分别控制比例减压阀的正压压力值、气密真空隔断阀的开关或负压比例减压阀的负压压力值、真空测试保压阀的开关进行正负压循环测试,也可进行单一正压保压或单一负压保压测试;
E、测试结束后,打开卸荷阀,关闭比例减压阀及负压比例减压阀对系统进行泄压,自动保存压力曲线。
以150bar的耐压测试为例,现有技术只能做到非线性误差小于等于2%,本实用新型非线性误差可以做到小于等于0.4%;受流量泵技术的影响,现有技术耐压及爆破试验值限制在350bar以下,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液增压装置可将耐压及爆破试验值提升至2000bar;受流量泵密封技术的影响,现有技术耐压及爆破试验介质温度限制在100℃以下,本实用新型气液增压装置将测试介质腔与加压腔分开,耐压及爆破试验介质温度可达200℃。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3155.9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247541U
授权时间:20190813
主分类号:G01N 3/18
专利分类号:G01N3/18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瀚茁(上海)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瀚茁(上海)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0000 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128号13号楼
发明人:曹培;赵宁波;赵鹏;宋焰;董琳
第一发明人:曹培
当前权利人:瀚茁(上海)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白;杨乐
代理机构:1157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创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