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庄洼陷论文_郝陈琛

导读:本文包含了牛庄洼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亚,重力,东营,流体,油气藏,作用,评价。

牛庄洼陷论文文献综述

郝陈琛[1](2019)在《基于波形驱动反演方法的储层预测研究——以东营凹陷牛庄洼陷H122井区沙叁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滚动开发工作的深入,分析工作遇到瓶颈,影响着开发方案的进一步部署。现阶段对于储层预测的精度越高,常规的储层预测砂体描述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开发工作的需要,本文首次在该区利用基于波形驱动算法的反演方法对储层进行反演,结果与井吻合程度达80%;在平面上井震结合利用实钻井统计数据对属性进行约束,落实了储层厚度的平面展布特征。(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于翠玲,李宝刚[2](2019)在《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岩性油气藏平面富集主控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加深,岩性油气藏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查明油气富集规律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关键。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叁中亚段发育大量岩性油气藏,文章以此为研究目标,着重分析其平面上油气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牛庄洼陷岩性油气藏的分布受控于洼陷内流体性质、断层作用和沉积相展布3种地质因素。它们对洼陷区岩性油气藏富集规律的影响分别在于:洼陷内流体运聚单元控制着油气在平面上的富集区,牛庄洼陷南北两侧汇聚流发育区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而洼陷北部平行流和东西两侧发散流发育区不利于油气成藏;同生断层泵吸作用使得油气在牛庄洼陷平行流和发散流发育区可形成局部汇聚流,从而聚集成藏,断层的侧向遮挡作用则使得牛庄洼陷生成的油气多富集在靠近边界断层的洼陷内侧;物性较好的浊积水道微相最有利于油气的富集,朵叶体和水道间次之,外缘最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林芳,林承焰,任丽华,刘书亭[3](2018)在《牛庄洼陷牛20块沙叁中亚段低渗透油藏“甜点”分类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年均新增石油可采储量的70%以上都是低渗透等复杂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相比,该类油藏孔喉细微、结构复杂且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常规的储层评价方法不能很好的与之相匹配。所以,准确合理的低渗透储层分类评价方法对寻找整体低渗背景下开发效果相对较好的优质区(甜点区)"先富后贫",最终实现油气资源的整体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对于低渗透油藏"甜点"的评价较多关注在勘探阶段,而对于一些开发阶段的参数没有纳入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进而导致了地质认识与开发现状不相适应,影响了油田剩余油挖潜和开发模式的建立。因此,本论文选取牛庄洼陷牛20断块沙叁中亚段浊积砂体低渗透岩性油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开展低渗透背景下"甜点"的地质成因及主控因素研究,并结合开发现状选取评价参数,对低渗透储层的有效性进行分类评价,为油田差异性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依据岩心、薄片、物性、测井综合解释以及盆地埋藏史、构造发展史等资料,对牛20块沙叁中亚段浊积砂体储层特征及"甜点"的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性以长石细砂岩、岩屑细砂岩为主,粉砂岩次之,含有少量中砂岩与不等粒长石砂岩,中孔低渗透储层发育,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特定的沉积微相(浊积砂体核部)、弱胶结强溶蚀以及强烈的构造抬升运动导致的大规模裂缝是该区"甜点"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储层特征、渗流规律并结合开发现状优选出可动流体饱和度、主流喉道半径、启动压力梯度、地层敏感性参数(粘土含量及类型)、原油粘度五个评价参数,通过五元分类法,计算储层的分类系数并结合初期采油强度,将浊积岩低渗透储层分成叁类,并把前两类优质储层(储层分类系数Feci>3,初期稳定日采油强度大于0.2t/m)定义为"甜点"储层,建议优先开发。(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李娅楠,林承焰,任丽华[4](2018)在《牛庄洼陷牛35区块地震沉积学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水重力流砂体是良好的油气储集体,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牛庄地区沙叁中亚段重力流砂体广泛发育,一直是增储上产的主要阵地。但是,由于其储层厚度薄、展布范围小、岩相组合复杂、呈现"纵向上多期含油、平面上含油连片"等特点,加之对重力流砂体成因类型及地震响应特征认识不够,难以满足现今精细勘探需求。因此,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岩心、地震、钻测井、录井、分析测试等资料,在地震沉积学理论和方法技术的指导下,井震结合,对牛庄洼陷牛35区块沙叁中亚段叁角洲-重力流沉积砂体开展地震沉积相研究。首先,充分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属性资料,结合叁角洲前积体的地震反射特征与地层层序特征,采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井震结合"的方法,建立目的层段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将牛庄地区沙叁中亚段划分为6个砂层组,牛35区块主要发育4个砂组,重力流砂体在叁砂组最为发育。然后,依据区域构造、沉积背景,结合岩性标志、测井相标志和地震相标志,利用分频解释、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等地震沉积学技术手段综合分析确定了研究区沙叁中亚段发育有水道型陆相断陷湖盆断槽型重力流沉积体系,并刻画出重力流砂体分布边界。通过岩心观察描述,对砂体内部结构构造及发育位置进行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提出研究区存在叁种不同成因重力流砂体类型:滑动-滑塌沉积砂体、砂质碎屑流沉积砂体和浊流沉积(浊流水道和朵叶体)砂体,并总结了不同成因砂体的沉积特征、垂相组合模式及平面分布特征。最后,利用正演模拟技术研究不同岩性组合类型重力流砂体在地震剖面上的响应特征。研究表明,砂体厚度、砂泥间配置关系、砂间泥岩厚度以及波阻抗差异等是影响重力流薄砂体地震响应差异的因素,尤其是砂间泥岩厚度影响最为明显,并指出可利用35Hz~40Hz分频数据体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本研究明确了研究区重力流砂体展布范围、实现了对重力流砂体的成因分类,明确了不同成因砂体的识别标志及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揭示了不同成因砂体发育特征及沉积演化规律,明确了有效储层分布范围。研究成果可为后期储层预测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对其他同类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周学文,姜在兴,贾超尘,段冶,张译丹[5](2018)在《断陷湖盆叁角洲-重力流体系沉积模式与控制因素——以牛庄洼陷沙叁中亚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陆相断陷湖盆深水重力流的沉积特征与分布规律和大型湖泊叁角洲密切相关。以牛庄洼陷沙叁中亚段叁角洲-重力流体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地震、测井和岩心观察等手段,分析层序格架内叁角洲-重力流砂体的沉积特征,成因机制,分布规律和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牛庄洼陷沙叁中亚段可划分为一个T-R层序,即发育快速湖侵和湖退两个体系域,并进一步细分为6个准层序组;重力流砂体在湖退体系域PS5-PS1准层序组中分布广泛,但在湖侵体系域分布局限,成因上可分为四种类型:滑动,滑塌,碎屑流和浊流。滑动沉积主要呈带状临近叁角洲前缘砂体分布。滑塌和碎屑流沉积分布于较远的洼陷斜坡和斜坡角。浊流沉积呈席状分布于洼陷最远的深陷部位;沙叁段时期叁角洲高速进积速率,明显增强的断层活动速率,顺物源方向发育的构造坡折带,以亚热带植物为主的孢粉组合特征,碳氧同位素的负漂移现象揭示沉积、构造和古气候因素共同控制着研究区重力流砂体的形成与分布。牛庄洼陷叁角洲-重力流体系模式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大型湖泊叁角洲-重力流沉积模式,有望为陆相断陷湖盆深水沉积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王心怿,操应长,王艳忠,张青青[6](2018)在《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叁中亚段滑塌重力流砂体岩相类型及其测井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东营凹陷牛庄西南地区沙叁中亚段重力流砂体的空间分布,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资料及分析测试资料,对研究区重力流砂体的沉积特征和岩相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3种沉积砂体,并划分出6种岩相类型:块状层理砂岩相、富碎屑砂岩相、平行层理砂岩相、变形构造粘土砂岩相、韵律层理粘土砂岩相和泥岩相。在此基础上,根据自然伽马(GR)、电阻率(RILD)、声波时差(AC)、地层密度(DEN)、补偿中子(CNL)测井曲线特征,采用Fisher判别法,建立了岩相类型的定量判别函数,并结合测井参数交汇图版,标定了单井岩相类型,对各岩相进行了测井识别,总结出研究区重力流砂体岩相的分布规律:沉积近端以砂质碎屑流沉积为主,中厚层块状层理砂岩相垂向上多与富碎屑砂岩相共生,伴随少量的变形构造粘土砂岩相。沉积远端以薄层低密度浊流沉积为主,发育韵律层理粘土砂岩相。(本文来源于《甘肃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周学文,姜在兴,汤望新,许文茂,胡晨林[7](2018)在《牛庄洼陷沙叁中亚段叁角洲—重力流体系沉积特征与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统一东营凹陷重力流的分类方案,进一步完善断陷湖盆叁角洲—重力流体系沉积模式,以牛庄洼陷沙叁中亚段叁角洲—重力流砂体为研究对象,运用地震、测井和岩芯观察等手段,分析层序格架内叁角洲—重力流砂体的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牛庄洼陷沙叁中亚段可划分为一个T-R层序,即发育快速湖侵和湖退两个体系域,并进一步细分为6个准层序组,分别对应6期叁角洲砂体;重力流砂体在湖退体系域PS5—PS1准层序组中分布广泛,但在湖侵体系域分布局限,成因上可分为四种类型:滑动,滑塌,碎屑流和浊流。滑动沉积主要呈带状临近叁角洲前缘砂体分布。滑塌和碎屑流沉积分布于较远的洼陷斜坡和斜坡角附近。浊流沉积呈席状分布于洼陷最远的深陷部位;高达200 m/万年的叁角洲进积速率,沙叁段时期明显增强的断层活动速率,顺物源方向发育的构造坡折带,以亚热带植物为主的孢粉组合特征,δ13CPDB和δ18OPDB值的负漂移现象共同揭示:叁角洲高速的进积速率,构造坡折带与断裂活动,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条件,控制着研究区沙叁中亚段叁角洲—重力流砂体的形成与分布。(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少敏,操应长,王艳忠,杨田,王尉[8](2017)在《牛庄洼陷西南部沙叁中亚段浊积岩储层成岩作用与物性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图像分析、包裹体分析、碳氧同位素分析及物性测试等技术方法,结合埋藏史、有机质热演化史和油气成藏史,对东营凹陷牛庄洼陷西南部沙叁中亚段浊积岩储层成岩作用与物性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叁中亚段浊积岩储层整体以中低孔—低渗特低渗为特征,经历了弱碱性—酸性—碱性—弱酸性的成岩环境演化过程;成岩作用类型多样,主要胶结溶解作用序列为早期菱铁矿胶结/早期方解石胶结→长石溶蚀/石英加大/自生高岭石沉淀→铁方解石、铁白云石胶结/少量石英溶蚀→少量长石溶蚀/石英加大/黄铁矿胶结,压实作用存在于整个埋藏过程中;物性演化与油气成藏史的匹配关系表明,沙叁中亚段浊积岩常规储层与致密储层共存,其中致密储层分为"边致密边成藏型"和"先致密后成藏型"两种类型;常规储层主要位于中厚层砂岩的中部,对勘探最有利,其次为"边致密边成藏型"储层,主要存在于中厚层砂岩的顶部或底部,"先致密后成藏型"储层最不利,多为薄层砂岩。(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陈科贵,李民,谭必生,周勇,王岩军[9](2017)在《牛庄洼陷烃源岩TOC新型测井多参数复合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牛庄洼陷地质特征,剖析了前人关于双孔隙度法、碳氧比法、自然伽马法以及ΔLogR法在该地区烃源岩TOC测井评价的适应性,认为这些方法由于与该地区的岩性特征、方法固有参数及基线选取的误差等关联,使得烃源岩TOC测井评价的精度不高甚至根本不适合.依据牛庄洼陷地区的实测TOC和测井资料,本文通过构建TOC含量与自然伽马、声波时差以及电阻率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地区且操作方便的测井多参数改进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改进模型TOC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绝对误差小于0.4的点占总数的91.7%,证实该模型求取牛庄洼陷烃源岩TOC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改进后的模型为牛庄洼陷烃源岩TOC测井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7年01期)

张雅静,周瑶琪,刘鑫金[10](2016)在《牛庄洼陷南坡坡移扇沉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牛庄洼陷南坡沙叁段叁角洲—浊积岩体系中广泛发育一种沉积特征更加接近叁角洲前缘的坡移扇,运用传统的沉积物重力流理论难以准确描述。通过厘米级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测井响应及地震反射特征等研究,建立了坡移扇识别标志,探讨其沉积主控因素及分布范围。研究表明:坡移扇是由于断裂、坡度角等原因造成的叁角洲前缘砂体与主体断开脱离,并整体滑移至前缘斜坡或坡角处堆积而形成的岩性体;坡移扇砂体近源滑动,尚未完全液化即沉积,其沉积构造兼具重力流和牵引流特征;斜坡坡度6°~8°且横切叁角洲前缘砂体的盆倾断层发育区,有利于坡移扇发育。(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2016年05期)

牛庄洼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加深,岩性油气藏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查明油气富集规律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关键。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叁中亚段发育大量岩性油气藏,文章以此为研究目标,着重分析其平面上油气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牛庄洼陷岩性油气藏的分布受控于洼陷内流体性质、断层作用和沉积相展布3种地质因素。它们对洼陷区岩性油气藏富集规律的影响分别在于:洼陷内流体运聚单元控制着油气在平面上的富集区,牛庄洼陷南北两侧汇聚流发育区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而洼陷北部平行流和东西两侧发散流发育区不利于油气成藏;同生断层泵吸作用使得油气在牛庄洼陷平行流和发散流发育区可形成局部汇聚流,从而聚集成藏,断层的侧向遮挡作用则使得牛庄洼陷生成的油气多富集在靠近边界断层的洼陷内侧;物性较好的浊积水道微相最有利于油气的富集,朵叶体和水道间次之,外缘最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牛庄洼陷论文参考文献

[1].郝陈琛.基于波形驱动反演方法的储层预测研究——以东营凹陷牛庄洼陷H122井区沙叁段为例[J].内江科技.2019

[2].于翠玲,李宝刚.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岩性油气藏平面富集主控因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

[3].林芳,林承焰,任丽华,刘书亭.牛庄洼陷牛20块沙叁中亚段低渗透油藏“甜点”分类评价[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4].李娅楠,林承焰,任丽华.牛庄洼陷牛35区块地震沉积学应用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5].周学文,姜在兴,贾超尘,段冶,张译丹.断陷湖盆叁角洲-重力流体系沉积模式与控制因素——以牛庄洼陷沙叁中亚段为例[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6].王心怿,操应长,王艳忠,张青青.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叁中亚段滑塌重力流砂体岩相类型及其测井识别[J].甘肃科学学报.2018

[7].周学文,姜在兴,汤望新,许文茂,胡晨林.牛庄洼陷沙叁中亚段叁角洲—重力流体系沉积特征与模式[J].沉积学报.2018

[8].张少敏,操应长,王艳忠,杨田,王尉.牛庄洼陷西南部沙叁中亚段浊积岩储层成岩作用与物性演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9].陈科贵,李民,谭必生,周勇,王岩军.牛庄洼陷烃源岩TOC新型测井多参数复合评价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

[10].张雅静,周瑶琪,刘鑫金.牛庄洼陷南坡坡移扇沉积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6

论文知识图

孔二段地震反射特征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东营末期排烃与油...博兴洼陷樊4井埋藏史图东营凹陷源内滩坝与成熟烃源岩的配置...沙四上滩坝储层中原油甲烷与油气比运...东营凹陷超压顶界面埋深图

标签:;  ;  ;  ;  ;  ;  ;  

牛庄洼陷论文_郝陈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