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心理论文_付小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悲剧心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理,悲剧,巫溪县,莎士比亚,南极,群体,地位。

悲剧心理论文文献综述

付小娟[1](2019)在《从社会认同心理角度分析《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悲剧命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社会认同心理角度分析《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反常行为背后的思维模式,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过程中,布兰奇自身的矛盾与选择,并从布兰奇寻找社会认同的"真诚"心理、矛盾心理以及最后造成她寻找社会认同失败的心理过程中分析她悲剧命运的根源。即布兰奇试图通过抛弃现实中低地位群体中现有的社会认同行为,转而融入理想中南方淑女们所处的高地位群体。而提升个人社会身份的彻底失败使布兰奇最终走向崩溃与疯狂!(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06期)

韩彩琼[2](2019)在《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病态心理与作品悲剧意味关系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病态心理在文学作品中是作家审美关照的对象和审美情感的载体。张爱玲的小说有着浓厚的苍凉意味和悲剧意味,除了小说中描述的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物的病态心理所造成的,这加剧了小说的苍凉意味和悲剧意味。本文旨在研究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病态心理与作品悲剧意味的关系,以期为后来者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参花(下)》期刊2019年02期)

陈钰滢,凌子,刘衔华,张照[3](2018)在《小说《花千骨》女主角命运悲剧的心理分析——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运用贝克的认知疗法理论,解读流行小说《花千骨》女主角的负性核心信念及该信念对她命运的影响。文章详细分析了花千骨负性核心信念的形成,负性自动思维的产生,不合理的情绪、行为和人际交往障碍发展的整个过程。结果(:1)花千骨的负性核心信念是"我不可爱""我与人不同""我被人嫌弃""我必定孤独"等;负性中间信念是"我会伤害到身边人";补偿策略是"努力维持与师父之间的联系"和"同他人保持距离";(2)花千骨的负性认知和负性情绪、行为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并最终构成花千骨那亲友死伤殆尽,且让爱人亲手了结自己性命的悲情命运。结论:以文学影视作品为鉴,能够促进个体对自身认知和欲望的认识与理解,也有助于摆脱小说、游戏、网络成瘾等,进而拥有更具适应性和灵活性的认知,以一种积极、合作的方式去迎接生活的挑战,从而获取幸福的人生。(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8年12期)

方陵生[4](2018)在《《伟大的悲剧》拓展阅读——探秘南极探险家的心理世界》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世纪前的探险家们,为探寻南极的秘密,艰难跋涉在这片白茫茫的土地上,但是他们发现的只有漫天冰雪和变幻莫测的天气。对于南极探险者来说,最严峻的考验是来自心理的考验。南极探险是很多人的梦想,在普通人看(本文来源于《初中生世界》期刊2018年Z4期)

杨郭婷[5](2018)在《《恩惠》中雅各布悲剧心理溯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托尼·莫里森是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性作家。她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莫里森2008年的新作《恩惠》的出版和奥巴马总统的当选时间相近,小说旨在把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分开,有着一定的寓意。此书是莫里森的第九部作品,一经推出就获得好评,位列《纽约时报书评》年度十大图书的榜单。它记载了白人自由人雅各布的农场里各类奴隶的辛酸历史,包括黑人、土着印第安人和白人契约劳工等,揭示了北美殖民地初期蓄奴制对各类奴隶造成的伤害以及白人自由人在精神上受到的奴役,向读者展现出一个经常被人们忽略的历史事实:除黑人以外,白人“自由人”同样也是蓄奴制的受害者。莫里森向来以其黑人文学和女性主义而蜚声文坛,学界对小说《恩惠》的探讨多集中于黑人和女性问题,而对于白人男性还有待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从荣格原型理论切入,聚焦小说《恩惠》中白人“自由人”雅各布的心理变化,分析造成其悲剧的心理原因。雅各布的毁灭除了社会原因外,主要源于其自身的“人格面具”、“阴影”等心理原型的影响。本文所做的原型批判,可以厘清莫里森对人性的批判立场,有助于深入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莫里森的文学理念。本文总共分四章。第一章先简要介绍莫里森及其小说《恩惠》、综述国内外学者对该作品的研究情况、交代作为研究方法的荣格理论,最后概述本研究的独创性、核心论点和全文结构。第二章探讨雅各布的人格面具。人格面具在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过度沉迷于面具则会导致人格扭曲。雅各布作为一位善良的农场主、一个体贴的丈夫以及一个仁慈的商人,因为其人格面具的膨胀而导致人格分裂。第叁章主要讨论雅各布内心的阴影。阴影是隐藏在人类心灵深处“阴暗的”成分,既能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又具有破坏性。雅各布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奴隶制缺乏人性的憎恨、对“自由”身份感到的耻辱、对孩子死亡感到的羞愧以及自己对豪宅的欲望,他变得越来越自私、贪婪,并陷入人生迷途。在这些“阴影”的作用下,他无意识地破坏了与周围人的正常关系,使得白己变为一个隐形的奴隶主,同时沦为金钱的奴隶,背叛了自己的初心,最终走向死亡。结论部分重申本文主要内容,并指出荣格原型理论为解读雅各布的心理提供了新的视角,丰富了原型理论对人物心理的研究。本文说明认识原型并调控原型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表明善良是人类最基本的美德,提醒人们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8-05-01)

李国[6](2018)在《重庆留守儿童酿悲剧敲响心理健康警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李国)3月30日凌晨,重庆石柱县民族中学一名初一年级学生张某被发现在其校内寝室中自缢身亡。据其同学反映,“他(张某)近日性情抑郁,流露出轻生倾向。”其亲属透露,张某是一名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建筑工地务工,平时他和年近7旬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8-04-05)

邹广胜,龚丽可[7](2018)在《论理查叁世的悲剧心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莎士比亚塑造的悲剧人物中,理查叁世是最为奇特的一个。这位"表里如一"害怕自己影子的暴君用惊人的"智慧"与"勇猛"来报复自己的同类。以往对理查的研究往往较多地注重他邪恶、令人痛恨的一面,而忽视他悲壮、令人可怜、感慨、困惑的一面。畸形的身体、疯狂的欲望、残酷的报复心理与自卑、恐惧、如影随形的噩梦纠结在一起,强大的内心世界与悲剧的性格充分展示了莎士比亚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同时也为思考现实与人生的复杂性及丰富性提供了典型的美学范型。(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唐小璐[8](2018)在《从《费德尔》中的心理描写看拉辛悲剧的魅力》一文中研究指出让·拉辛是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悲剧大师,他的着名作品《费德尔》集中了他的悲剧艺术魅力。其中对费德尔的心理独白刻画是读者体会其悲剧艺术手法的重要线索。(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03期)

张康妮[9](2017)在《都市欲望下的病态心理——谈陈白露与葛薇龙的人生悲剧》一文中研究指出曹禺笔下的陈白露与张爱玲创造出的葛薇龙历来就是文学界人士分析研究的热点人物,两人虽出自不同作者之手但无论是自身成长遭遇还是心理的发展变化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文借这两个典型人物分析在大都市声色场里人性的扭曲与情欲的挣扎,进而表现出畸形都市生活的原态。(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23期)

许姗姗[10](2017)在《从翠翠心理看《边城》悲剧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边城》描写了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小说的牧歌情调、抒情诗气氛,小说中的祖孙之情、兄弟之爱,都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但是我们在读的时候,会在清新的文字背后读出一种哀愁。因此,在欣赏这部小说时,(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7年07期)

悲剧心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病态心理在文学作品中是作家审美关照的对象和审美情感的载体。张爱玲的小说有着浓厚的苍凉意味和悲剧意味,除了小说中描述的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物的病态心理所造成的,这加剧了小说的苍凉意味和悲剧意味。本文旨在研究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病态心理与作品悲剧意味的关系,以期为后来者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悲剧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1].付小娟.从社会认同心理角度分析《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悲剧命运[J].大众文艺.2019

[2].韩彩琼.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病态心理与作品悲剧意味关系探究[J].参花(下).2019

[3].陈钰滢,凌子,刘衔华,张照.小说《花千骨》女主角命运悲剧的心理分析——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理论[J].中国文艺家.2018

[4].方陵生.《伟大的悲剧》拓展阅读——探秘南极探险家的心理世界[J].初中生世界.2018

[5].杨郭婷.《恩惠》中雅各布悲剧心理溯源[D].安徽大学.2018

[6].李国.重庆留守儿童酿悲剧敲响心理健康警钟[N].工人日报.2018

[7].邹广胜,龚丽可.论理查叁世的悲剧心理[J].外国文学研究.2018

[8].唐小璐.从《费德尔》中的心理描写看拉辛悲剧的魅力[J].北方文学.2018

[9].张康妮.都市欲望下的病态心理——谈陈白露与葛薇龙的人生悲剧[J].北方文学.2017

[10].许姗姗.从翠翠心理看《边城》悲剧主题[J].语文建设.2017

论文知识图

催人泪下的《萤火虫之墓》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玛丽.玛丽)是徐志摩和沈性仁合译的小...《空中杀手》《山鬼》 (湘剧)我不探索《山鬼》 (湘剧)湘剧《山鬼》的探索

标签:;  ;  ;  ;  ;  ;  ;  

悲剧心理论文_付小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