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出口梗阻型便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度出口梗阻型便秘,腹腔镜检查,乙状结肠直肠部分切除术,直肠前突柱状缝合术
出口梗阻型便秘论文文献综述
范克锋,王萍,黄玉萍,于涛德[1](2019)在《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联合直肠前突缝合术治疗重度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联合直肠前突缝合术治疗重度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120例确诊为重度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n=60)行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联合直肠前突纵行柱状缝合术,对照组(n=60)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直肠前突纵行柱状缝合术,分析围手术期数据及手术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00.5±27.2)min vs.(52.4±18.3)min]、术后住院时间[(6.4±1.1)d vs.(2.4±0.7)d]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肛门下坠感及吻合口狭窄的趋势更明显,实验组Wexner评分[(4.5±1.6) vs.(7.2±2.1),P<0.05]低于对照组,便秘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联合直肠前突纵行柱状缝合术治疗重度出口梗阻型便秘安全、可靠,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腹腔镜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臧亮,霍黎生,韩珊珊,孙龙,刘瑛[2](2019)在《改良TST术治疗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改良TST术治疗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6例女性OO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TST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TST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0 d、2、6个月,两组患者的Longo便秘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6个月,两组患者的直肠排便压力均高于术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6个月,两组患者的肛管排便压力均低于术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TST术治疗女性OOC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33期)
李赫,景长迁,夏泽轩,李文杰[3](2019)在《针刺配合益气排便汤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及血清胆囊收缩素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益气排便汤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及血清胆囊收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口服益气排便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益气排便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临床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和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评分的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肛肠动力学及血清胆囊收缩素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6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便秘临床评分、SCL-90评分、PAC-QOL评分、肛管括约肌功能长度、直肠初始感觉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血清胆囊收缩素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便秘临床评分、SCL-90评分、PAC-QOL评分、肛管括约肌功能长度、直肠初始感觉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血清胆囊收缩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刺配合益气排便汤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能明显改善肛肠动力学,增加血清胆囊收缩素水平。(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冯作鹏,马成仁,杨明[4](2019)在《综合手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并研究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采用综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择取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为50例,对照组出口梗阻型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措施,而对于治疗组出口梗阻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显效率以及不良症状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更佳,治疗组的患者完全痊愈有45例,占90%,明显好转5例,占10%,显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患者完全痊愈只有20例,占40%,明显好转5例,占10%,无效25例,占50%。治疗半年后进行随访,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无明显的不良症状出现;而对照组为55%,出现了肛门狭窄、出血等不良反应,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采取综合手术治疗有利于降低不良症状的出现,完全治愈该种疾病。(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0期)
丁俞江,王永兵,李刚,谢禹昌,文峰[5](2019)在《盆底动态MR扫描与X线排粪造影对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价值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盆底动态MR扫描与X线排粪造影对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对符合罗马标准Ⅳ的6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中老年女性患者进行改良X线排粪造影及盆底动态MR排粪造影检查,对MR扫描参数进行优化,并对X线和MR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中老年女性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多为多类型并发的复杂型。在排粪造影检查中,X线的肛上距变化值(27.16±16.40)mm,肛直角变化值(39.96±11.51)°,较MR的肛上距变化值(18.82±8.67)mm,肛直角变化值(23.17±7.12)°略大,且二者有统计学差异。MR在判断盆底器官下降性病变方面有明显优势,且可对盆底各膈室进行精准测量,膀胱颈的改变值为(28.52±15.21)mm,子宫颈或穹隆的改变值为(36.29±9.81)mm,道格拉斯窝底部的改变值为(10.78±7.64)mm,并可动态观察其形态变化及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影响。结论 X线可对肛直肠部的动态变化进行测量诊断;而盆底动态MR可对盆底4膈室的动态结构变化作整体评估,对出口梗阻型女性患者的动态影像进行量化。建议在X线的基础上选择性增加MR,对准确诊断OOC类型、指导术式,尤其是对治疗或手术后盆底改善情况及疗效判断具备临床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4期)
肖海燕[6](2019)在《吻合器经肛直肠黏膜切除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吻合器经肛直肠黏膜切除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OO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黏膜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予吻合器经肛直肠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便秘改善情况,相关临床指标水平,肛肠动力学指标水平,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Longo出口梗阻型便秘评分(Longo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ongo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胆囊收缩素水平和肛管最大收缩压高于对照组,肛管最长收缩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经肛直肠黏膜切除术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手术指标,有助于直肠肛管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9年16期)
郗昌磊,龚治林,周启昌,于杰,叶辉[7](2019)在《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5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治疗组予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一般情况、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肛肠动力学[肛管高压区长度(HPZ)、静息压(ARP)、最大收缩压(MS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延长[(35.72±3.95) min vs (30.24±3.56) min](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HPZ、ARP、MSP明显较术前升高,治疗组术后HPZ[(4.26±0.45) cm vs (3.68±0.38) cm]、ARP[(45.21±4.21) mmHg vs (36.72±3.69) mmHg]、MSP[(130.45±14.27) mmHg vs (116.45±12.82) 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100%vs 8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治疗组复发率(4%vs 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PPH可有效改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有利于提高近远期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郑浩,王建民[8](2019)在《针刺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评定、临床症状积分及肛直肠肌电测量。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定、临床症状积分及直肠肌电测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3.33%及90.00%,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66期)
刘瑛,霍黎生,韩珊珊,臧亮,孙龙[9](2019)在《疏肝法联合改良TST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中远期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疏肝法联合改良TST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方法:64例符合肝脾不调证型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对照组采用改良TST术,观察组采用疏肝法联合改良TST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及术后10天、2个月、6个月Longo便秘评分、Wexner便秘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效率显着提高(P<0.05),观察组Longo便秘评分和Wexner便秘评分在术后10d、术后2个月和术后6个月都显着降低(P<0.05)。疏肝法联合改良TST术治疗组术前Longo便秘评分从(15.31±3.22)分到术后6个月降至(3.67±2.56)分;术前Wexner便秘评分从(17.32±4.63)分到术后6个月降至(3.31±1.98)分,便秘症状改善93.75%(30/32)术后复发6.25%(2/32)。结论:疏肝法联合改良TST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中远期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独采用改良TST术治疗。(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19年08期)
潘治平,金婧,蔡珂,沈锋,崔焌辉[10](2019)在《生物反馈治疗对出口梗阻型便秘两种亚型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生物反馈治疗对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盆底松弛型、盆底失弛缓型两种亚型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OOC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盆底松弛型便秘患者36例(松弛型组),盆底失弛缓型便秘患者24例(失弛缓型组)。两组患者均予生物反馈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电图测量结果、便秘症状评估结果。结果松弛型组患者治疗后快速收缩平均波幅、持续收缩平均波幅、耐久收缩平均波幅均明显升高(均P<0.05),排便费力、排便不尽、肛门阻塞、肛门坠胀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而治疗前后测试前基线、快肌放松时间、测试后基线以及粪便性状、排便频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失弛缓型组患者治疗后测试前基线、快肌放松时间、测试后基线以及6项便秘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而治疗前后快速收缩平均波幅、持续收缩平均波幅、耐久收缩平均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电图各项指标以及便秘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结果显示松弛型组快速收缩平均波幅的差值大于失弛缓型组(P<0.05),而测试前基线、测试后基线以及排便频率、排便不尽评分的差值均小于失弛缓型组(均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对OOC盆底松弛型、失弛缓型患者均有明显效果,其中盆底失弛缓型便秘患者更适合生物反馈治疗。(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9年13期)
出口梗阻型便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改良TST术治疗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6例女性OO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TST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改良TST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0 d、2、6个月,两组患者的Longo便秘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6个月,两组患者的直肠排便压力均高于术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6个月,两组患者的肛管排便压力均低于术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TST术治疗女性OOC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出口梗阻型便秘论文参考文献
[1].范克锋,王萍,黄玉萍,于涛德.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联合直肠前突缝合术治疗重度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
[2].臧亮,霍黎生,韩珊珊,孙龙,刘瑛.改良TST术治疗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3].李赫,景长迁,夏泽轩,李文杰.针刺配合益气排便汤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及血清胆囊收缩素水平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9
[4].冯作鹏,马成仁,杨明.综合手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5].丁俞江,王永兵,李刚,谢禹昌,文峰.盆底动态MR扫描与X线排粪造影对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9
[6].肖海燕.吻合器经肛直肠黏膜切除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9
[7].郗昌磊,龚治林,周启昌,于杰,叶辉.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5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9
[8].郑浩,王建民.针刺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9].刘瑛,霍黎生,韩珊珊,臧亮,孙龙.疏肝法联合改良TST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中远期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9
[10].潘治平,金婧,蔡珂,沈锋,崔焌辉.生物反馈治疗对出口梗阻型便秘两种亚型的疗效比较[J].浙江医学.2019
标签:重度出口梗阻型便秘; 腹腔镜检查; 乙状结肠直肠部分切除术; 直肠前突柱状缝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