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叉神经高位截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徐华森[1](2020)在《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近半个世纪有关针刺镇痛机制国内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统计分析,总结关于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成果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并总结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频次较高病种及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针刺镇痛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知识网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录入文献,用Excel数据库进行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1.针刺镇痛机制的文献研究按照系统分类主要分为神经系统与结缔组织系统;符合纳入条件的神经机制类文献876篇,结缔组织类文献363篇;其中外周神经系统128篇,涉及中枢神经系统287篇,涉及神经递质类文献461篇。2.针刺镇痛的组织形态结构:(1)针刺兴奋外周传入纤维参与镇痛,兴奋纤维越细所需刺激强度越大镇痛效果越强;针刺信号上传时通过脊髓内节段性联系影响邻近节段所支配的皮肤、内脏的活动和邻近节段的痛觉传入从而发挥镇痛作用。(2)针刺镇痛的中枢调制通路研究包括三个:一是由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核-脊髓背角构成的下行抑制通路;二是脊髓-丘脑中央下核-腹外侧眶皮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脊髓组成的痛觉调制负反馈通路;三是皮层丘脑环路。(3)结缔组织作为人体内庞大的液晶体系统,通过联轴效应即针刺机械刺激液晶体通过换能释放生物电,而产生压电和反压电效应,迅速改变病变部位细胞的以钙离子为主通道,使痉挛、僵硬的肌肉得以舒缓,参与针刺镇痛。3.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主要包括内源性阿片肽(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P物质、γ-氨基丁酸等,其中内啡肽、脑啡肽、5-羟色胺、P物质、乙酰胆碱针刺时脑内含量与针刺镇痛呈正相关,P物质在脊髓呈负相关;强啡肽在脊髓参与镇痛,在脑内不参与;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针刺时在脑内呈负相关,在脊髓呈正相关;参与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研究多是单一研究,关于各种神经递质的协同作用研究仍较少。4.针刺镇痛应用频次较高病种包括颈椎病、关节炎、腰痛、头痛、肩关节周围炎、偏头痛、痛经、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牙痛、胃痛等;各痛症的针刺镇痛高频穴位处方主要为病痛部位周围的穴位为主;排名前十的针刺镇痛高频穴位依次为颈夹脊、阿是穴、风池、腰夹脊、大肠俞、后溪、阳陵泉、天柱、大椎、太阳。结论:1.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以神经结构解剖为基础:从外周神经纤维-脊髓-皮层下-大脑皮层,及此通路上其相关的神经递质为主导,构成针刺镇痛的多结构层次、多递质的研究,构成针刺镇痛的以神经机制为主导的特征。但各类神经递质在针刺镇痛时的相互协同作用相关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2.针刺镇痛的非神经机制主要为结缔组织机制,通过联轴效应换能释放生物电迅速改变病变部位细胞的以钙离子为主通道,使痉挛、僵硬的肌肉得以舒缓,参与针刺镇痛。但与神经机制相比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结缔组织是作为疼痛产生和镇痛部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与神经系统的镇痛机制的关系的相关机理尚未清晰,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证实。3.针刺镇痛临床应用广泛,治疗病种包括临床常见痛症,以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炎性痛为主。针刺镇痛高频穴位主要依不同痛症而有所差异,针刺镇痛选穴主要以近端取穴为主。
常书锋[2](2016)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目的:通过对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各段结构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观察其所涉及的解剖结构,测量其显微解剖数值,探索其解剖学特征,明确其相互毗邻关系,定量研究该入路分开前、后对周边相关组织结构的显露范围和显微手术可利用的操作空间,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5具30侧正常成人湿头颅标本进行解剖:模拟手术状态下该入路操作,将尸头侧卧位固定在头架上,乳突后横(纵)切口,开2.5cm-3cm骨窗,切开硬脑膜,测量分开岩裂-桥脑裂前后时手术野显露范围变化,以及三叉、面听、舌咽神经入脑干处暴露情况;显微镜下解剖岩裂和小脑桥脑裂上、下支;对岩裂、桥脑裂上、下支、岩静脉、小脑动脉、三叉、面听、舌咽神经入脑干处等相关研究对象进行测量、照相。结果:该入路可显露的解剖结构上至天幕前侧缘,下到枕骨大孔颈静脉结节,内侧到桥脑和中脑的侧方。可显露桥小脑角区包括岩静脉、小脑上中下三个神经血管复合体。岩裂-桥脑裂分离前后距离在统计学具有差异性。结论:该入路是对经典乙状窦后入路的补充和扩大,根据疾病及病变特点不同,按其在后颅窝上中下神经血管复合体的不同位置,分别设计了手术切口,横(或纵)形切口,具有切口小、脑损伤小,充分利用小脑的自然间隙,不牵拉或少牵拉小脑的情况下增加了操作空间;该入路在微血管减压治疗颅神经疾病方面在解剖学上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显露三叉、面听、舌咽神经全程,减少对岩静脉及其属支的牵拉或切断,三叉、面听、舌咽神经入脑干处显露充分,责任血管探查更全面,使减压更彻底。该入路在同等条件下使后颅窝相关区域的组织结构显露更大,为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切除提供了解剖学空间。第二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上支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估该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打开岩裂-桥脑裂上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25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1例患者中231例发现责任血管,20例未发现责任血管,4例蛛网膜增厚粘连,16例无血管接触。219例获完全减压,13例未能完全减压,19例术中未能判断是否充分减压。术后疼痛消失244例,明显减轻6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9.6%;听力下降3例,面瘫2例。结论:该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利于显露三叉神经全程,特别是三叉神经入脑干区,有利于责任血管的探查、减压,减轻岩静脉及面、听神经的牵拉,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良的手术切口、骨瓣符合手术要求,可减少并发症。第三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桥脑裂入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估该入路治疗面肌痉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打开桥脑裂上、下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148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8例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136例完全减压,12例未完全减压。术后痉挛消失134例,明显减轻14例;听力下降1例,面部轻瘫3例,脑脊漏1例。结论:该入路治疗面肌痉挛,有利于显露面神经全程,特别是面神经入脑干区,有利于责任血管的探查、减压及减轻面、听神经的牵拉,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良的手术切口、骨瓣符合手术要求,可减少并发症。第四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桥脑裂下支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估该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打开桥脑裂下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17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14例完全减压,3例未完全减压。术后14例疼痛消失,3例疼痛明显减轻。3例术后并发一过性吞咽困难。结论:该入路治疗舌咽神经,对显露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全程有帮助,特别是靠近脑干处的责任血管,便于探查、减压,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良的手术切口、骨瓣符合手术要求,可减少并发症。第五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该入路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打开岩裂-桥脑裂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31例经该入路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3.0cm)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全切除,11例近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9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例未能解剖保留,均于术中行面神经端端吻合。结论:该入路在有限的骨窗内,利用小脑自然间隙,在不牵拉或少牵拉的情况下,达到了手术操作所需的空间,创伤小、并发症少,降低脑组织、神经、血管的牵拉损伤风险,以较小的手术切口及骨窗范围使桥小脑角区肿瘤特别是大型肿瘤(直径≥3cm)的手术效果达到或优于传统开颅手术。
陈勇军,王翔,唐小荣[3](2016)在《射频温控热凝术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眼表的影响及其心脏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射频温控热凝术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眼表及其心脏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经我院口腔科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住院患者80例,其中42例患者行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另38例行手术撕脱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眼表和心脏效应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知觉敏感度均明显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3.22,P=0.000;t=9.725,P=0.000)。术后3 d和术后1个月研究组角膜知觉敏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61,P=0.000;t=10.578,P=0.000)。研究组术前术后泪液的分泌量明显呈现递减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490,P=0.000);术后1个月研究组SchirmerⅠ试验滤纸浸润的长度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5,P=0.000)。研究组术前术后BUT值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6,P=0.04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BU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0、0.956、1.567;P=1.000、0.342、0.121)。术后3 d和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角膜荧光素着色均明显增多(F=163.218、38.535;P=0.000、0.000),研究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2、7.377;P=0.000、0.000)。术后3 d和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的相对密度均有所降低,其中研究组降低的幅度更加明显(F=24.559,P=0.000),术后1个月研究组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的相对密度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9,P=0.032)。两组患者术中均出现心率加快和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情况,研究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房室连接处早搏等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5.07、4.49、5.89、5.70;P=0.03、0.02、0.03、0.02、0.02)。结论:对于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手术治疗,行射频温控热凝术较手术撕脱治疗而言术后泪液分泌量下降,泪膜的稳定性下降,手术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现象,术后应该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同时术中行严密心电监测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术后定期复查心电图,提高其生活质量。
单春格[4](2014)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44例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生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而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症状。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约为4/100,000,女性与男性的发病率约为1.5:1或者2:1,50岁以上多发,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经过近百年的探索,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仍然不清,目前最主要的学说是周围血管压迫学说。针对三叉神经痛存在多种治疗方法,早期首选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疗效差或是长期服药出现耐药及不良反应的患者,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手术方法。为探索三叉神经痛的分类、术前影像学表现、微血管减压术、手术疗效以及手术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我们对44例接受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材料和方法回顾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及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4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25例,女性/男性为1.32/1。年龄从27岁至77岁,平均60.94±9.93岁,病史从0.5年至10年,平均4.81±2.68年。术前接受口服卡马西平44例,疗程1个月至26个月,平均7.31±5.58月。术前接受其他治疗方式7例,其中低温射频治疗3例,球囊压迫3例,伽玛刀照射1例。术中给予电生理监测,打开硬脑膜后均使用手术显微镜操作,部分患者使用术中神经内镜下辅助操作。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患者的病史长短、年龄、性别、部位、是否为典型三叉神经痛、术前口服药物是否有效、术前核磁共振结果、手术中发现、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采用非参数检验和Sperman相关分析,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前年龄、性别、口服药物年限、病史与术后疼痛缓解率无关(p>0.05)。术前表现为典型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率与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中发现动脉压迫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率明显优于静脉和蛛网膜束带压迫者(p<0.05)。而MRI结果中,3D-TOF与3D-FIESTA对压迫血管的显示有明确的差别(p<0.05)。但是经过MPR重建后,3D-TOF成像和3D-FIESTA成像之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且3D-TOF发现与术中发现成明显的正性相关(r=0.307,p=0.043),而3D-FIESTA和术中发现之间并无明确相关关系(r=0.106,p=0.492)。结论微血管减压术适用于典型与非典型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为动脉血管者预后明显优于责任血管为非动脉血管者。在采用微血管减压术前,应进行包括3D-TOF和3D-FIESTA在内的MRI检查,且两种成像技术可以形成有效的补充,并且使用MPR重建技术可有效的发现血管畸形并且提高责任血管的诊断率。术中使用神经内镜可以减少周围血管神经的牵拉,同时也更加容易的判断责任血管的减压效果,可防止“死角”。
王磊[5](2013)在《显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单侧多根颅神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MVD(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显微血管减压术)经数十年的发展后,现在已经成为治疗原发性TN(Trigeminal neuralgia,三叉神经痛)、HFS(Hemifacial spasm,面肌痉挛)、GPN (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舌咽神经痛)等颅神经疾病的最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但是有少数的合并有单侧多根原发性颅神经疾病的患者在MVD术中面临着责任血管难以确定、术中责任血管较粗大难以处理及或者因手术过程较长、过度牵拉小脑及颅神经带来术后效果不理想或较多的并发症的麻烦。本文对50例合并单侧多根原发性颅神经疾病的患者行MVD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为指导今后的手术治疗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5年9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合并单侧多根原发性颅神经疾病患者,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MVD术或神经根切断术治疗。随访3-84个月,对患者在院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50例患者,男19例,女31例,左侧23例,右侧27例,平均年龄为53.78±9.43岁,平均症状持续时间85.82±65.81月。合并TN及HFS者9人,合并TN及GPN者38人,合并HFS及GPN者1例,合并TN、HFS及GPN者2例。入院后均行CT或核磁共振扫描,排除继发性因素。50例患者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见合并TN的49例患者中48例在三叉神经REZ区见有责任血管均行MVD手术,1例未见明确血管者仅行神经根部蛛网膜松解;12名合并有HFS症状患者,术中行面神经MVD术12(次×例);41例合并有GPN的患者,术中行单纯舌咽神经MVD术者3(次×例),联合舌咽神经切断术者11(次×例),单纯舌咽神经切断术者或联合迷走神经上部1-2根丝切断术者27(次×例)。术后(出院时)症状完全缓解者42例(84%),部分缓解者7例(14%,其中5例TN合并GPN患者,三叉神经痛部分缓解,舌咽神经痛完全缓解;1例TN合并HFS患者,TN部分缓解,HFS完全缓解;1例合并TN、HFS、GPN的患者,HFS部分缓解,TN及GPN均完全缓解),手术死亡1例(2%,系术后第一日颅内血肿,急诊血肿清除术后第二日出现心源性猝死)。平均随访31.8个月,3例失访,失访前无复发,痊愈43例,HFS部分缓解1人(出院时为部分缓解,随访12个月无好转),复发3人(3个月一例TN复发,18个月一例TN复发,一例为HFS部分缓解者10个月TN复发):头晕2例(2个月、6个月恢复),脑脊液切口漏2例(出院时均已治愈),面瘫2例(2个月、3个月均恢复至正常),听力下降3例(一例5个月明显恢复,1例无明显恢复,1例失访,失访前无明显恢复),复视1例(2个月恢复),共济失调1例(5个月时恢复正常)。结论:1.合并有多根颅神经异常兴奋综合征的患者术前行MRTA扫描(magnetic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核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可以明确有无继发性因素和脑桥小脑角池内的神经、血管走形情况及横窦位置高低,有助于切口、骨窗的定位、责任血管的初步确定及手术难易程度的评估。2.术中岩静脉的切断需谨慎,尤其岩静脉较粗大或颜色接近动脉者。累及三叉神经的单侧多根颅神经疾病综合征患者,行MVD术中发现责任血管包含椎动脉或较粗大,对各累及的颅神经的处置可按一定顺序、即从后组颅神经至三叉神经依次进行,能使处理三叉神经的难度减小,能避免术中岩静脉不必要的离断。切断岩静脉时需要先低功率电流下电凝至无血流后再予切断。3.以增粗冗长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为责任血管的单侧多根颅神经疾病的患者,其病程中较多最早出现的是面肌痉挛,而最晚出现的大多是三叉神经痛。4.对合并有舌咽神经痛的患者,责任血管检出率较低,神经根腹内侧责任血管常难以处理,术中发现明确责任血管时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未发现明确责任血管时需要行舌咽神经切断术或联合迷走神经上部根丝切断术。但较多情况下在舌咽神经REZ区找到明确的责任血管并将其充分垫离后,发现神经腹侧或靠下位置仍有难以确定的接触血管,因此可考虑同时行舌咽神经切断术或联合迷走神经上部根丝切断术,术后多数不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后组颅神经受损症状。5.合并有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有几率出现延迟治愈,可考虑随访观察3-6个月后视情况决定是否再次手术干预。6.蛛网膜增厚粘连也能导致三叉神经痛,因此术中应完全松解自脑干至麦氏囊全程粘连神经上的蛛网膜,使三叉神经在轴位上彻底松解。7.一些辅助技术如神经电生理监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等对于提高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有较大帮助。
王迪[6](2013)在《拉莫三嗪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1、背景拉莫三嗪(Lamotrigine, LTG)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化学名为3,5-二氨基-6-(2,3-二氯苯基)-1,2,4-三嗪。它是一种苯基三嗪类化合物,主要作用于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对反复放电有抑制作用,也可能作用于谷氨酸相关的神经递质。拉莫三嗪能稳定突触前膜,抑制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释放。主要用于治疗癫痫、三叉神经痛等。口服吸收迅速,1.5-4h达到高峰。约55%与蛋白结合,几乎全部在肝脏代谢成葡萄糖醛酸苷,8%以原形从尿中排泄。近年来,拉莫三嗪及其衍生物的神经保护作用而备受关注。Pisani等利用鸡胚视网膜,通过测定含有拉莫三嗪的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及组织学方法判断视网膜细胞受损程度,证明了拉莫三嗪对兴奋性氨基酸所致的神经损害具有保护作用。Galabresi等则利用大鼠皮质纹状体的脑片,将其放在装有培养液的记录槽中,通过调节氧和葡萄糖的输入量,产生缺血氧性损伤。在加入拉莫三嗪后,通过记录细胞内和细胞外的电生理改变,证实了拉莫三嗪通过抑制谷氨酸盐的释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除此之外,在一些体内的动物实验中,研究者相继发现拉莫三嗪对癫痫持续状态、对缺血性脑损害、对神经变性疾病均有保护作用。拉莫三嗪的这种神经保护作用发生的机制主要是作用于电压依赖钠通道,抑制突触前膜谷氨酸的释放。学者Bacher等制作了短暂性脑缺血的模型,在缺血前1.5h分别静脉注射20mg/kg和50mg/kg拉莫三嗪,用微透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谷氨酸的浓度,结果显示在海马区谷氨酸的浓度显着降低,提示拉莫三嗪的这种神经保护是作用于电压依赖钠通道,抑制了突触前膜谷氨酸的释放。我们已知,电压门控性钙通道(VGCCs)与神经元的兴奋性及传导性均有关系,并且第二信使系统受钙离子浓度的调节。VGCCs还可激活一系列酶的活性,对细胞产生毒性损害。有学者运用细胞外电记录技术,检测到放置在20mmol/L四乙胺溶液10min后的大鼠扁桃体脑片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比放置在正常培养液的大鼠小脑扁桃体脑片的电位要强235±12%,但同时也发现如果脑片事先经浓度为50mmol/L的拉莫三嗪预处理之后可使这种电位较正常组降低53.8±3.9%,由此提示拉莫三嗪可作用于VGCCs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此外对离体脑皮层突触小体的研究中,发现拉莫三嗪通过减少突触前膜钙离子内流,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由4-AP诱导的皮质纹状体谷氨酸的释放,还能减少因膜去极化产生的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也有研究发现,其还能对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导致的细胞损害产生保护作用,这也提示拉莫三嗪可能具有更复杂的作用机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是一种单侧撕裂性或电击性阵痛的慢性疼痛综合症,历时数秒至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该病很难自愈,对患者及家属的生活造成心理和身体上极大的痛苦。T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长期存在中枢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假说。中枢病变学说认为TN是属于一种感觉性癫痫发作,其发放部位可能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内,也有人认为病变发生在脑干内,还有人认为下丘脑的损害也是引起TN的中枢性原因;周围病变学说认为病变在周围部,在三叉神经感觉根、半月神经节或其周围支及末梢。在周围病变学说中血管神经压迫学说是重要因素之一,除以上所述的中枢病变学说和周围病变学说之外,还有变态反应学说、病毒感染学说等。由于TN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虽说治疗此病可选择的方法很多,但至今仍缺乏一种特效的治疗方法。TN作为一种慢性疼痛综合征,首选药物治疗,并且在短期内药物治疗对大部分的患者会起到有益的效果。我们支持TN是中枢或周围神经的一种癫痫样放电,有的学者通过神经电生理的研究,证实三叉神经脊束核,特别是尾侧亚核,确实存在着对伤害性刺激起反应的痛觉细胞,当三叉神经周围部的病理性冲动不断地长期地传入三叉神经脊束核内的某一部位,形成癫痫样放电兴奋灶,当受到外界刺激,可突然发作,诱发伤害感受器的爆发性冲动,产生疼痛,所以临床上常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报道指出,拉莫三嗪对TN和中枢痛有效。拉莫三嗪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国外学者Zakrzewska等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实验证实了其治疗TN有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口腔科自1997年开始应用拉莫三嗪治疗TN。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CBZ),又称酰胺咪嗪、卡马咪嗪、氨基甲酰环氧乙三烯,或称痛惊宁(Tegratol)、得理多,是一种抗癫痫药。通常服用卡马西平后吸收70%,6h后达血浆最高浓度,半衰期为13-17h,经肝脏代谢后排除。1962年国外学者Blom首次报道运用抗癫痫药卡马西平治疗TN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半个世纪以来,卡马西平治疗TN的这种疗效被许多对照实验所证实。目前,拉莫三嗪与卡马西平治疗TN的临床对比资料尚不够多,而卡马西平作为治疗TN的经典药物,以卡马西平作为阳性对比,来评价拉莫三嗪治疗TN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更有说服力。综合上述的研究背景,本实验以卡马西平作对照,评价拉莫三嗪治疗TN的疗效及其安全性。2、目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疾病,本文通过以卡马西平为对比,评价拉莫三嗪治疗TN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规范用药,为治疗TN提供更多的临床选择,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TN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临床资料。3、资料和方法3.1病例资料所有病例来自于1998年1月至2012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参照国际头痛学会分类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面部或额部的阵发性疼痛,持续几秒钟至2分钟;(2)疼痛至少应具备下述4个或4个以上的特征:①疼痛位于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②疼痛性质呈阵发性、尖锐、浅表、刀刺样或烧灼样;③疼痛程度剧烈;④存在扳机点或饮食、说话、洗脸、刷牙等诱发疼痛发作;⑤存在疼痛间歇期。(3)无神经功能缺失体征。所有收集到的病例均符合TN的诊断且未进行其它治疗,神经系统临床查检无阳性体征,CT或MRI检查未发现颅内病变;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按照以上诊断标准和病例排除标准我们一共收集到病例4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为:56.2±5.7岁。3.2治疗方法40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成两组。已向患者或其监护人履行知情告知义务,并取得同意。拉莫三嗪组采取拉莫三嗪片治疗,起始剂量为25mg/d,每隔3-7d增加25mg,维持剂量为300-400mg/d。对照组采取卡马西平片治疗,起始剂量为100mg/d,逐渐加量,直到疼痛缓解,以最小有效剂量维持治疗,一般剂量为600-1200mg/d。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3.3疗效评定由同一研究者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每位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疼痛分值。以前后VAS值的差除以治疗前VAS值的百分比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分为:①未缓解:比值<25%;②轻度缓解:25%≤比值<50%;③中度缓解:50%≤比值<75%;④明显缓解:75%≤比值<100%;⑤完全缓解:比值=100%。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明显缓解+中度缓解)病例数/总病例数×100%。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即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结果5.1两组疼痛程度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分值无显着差异。治疗后1个月、2个月,两组患者的VAS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组间对比VAS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5.2两组总体有效性评价在治疗2个月后,卡马西平组总有效率为80%,拉莫三嗪组的总有效率为65%,在总体有效率上,两组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拉莫三嗪组在有效病例中的完全缓解率54.8%优于卡马西平组的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两组安全性的比较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没有患者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试验,也没有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拉莫三嗪组有2例报告有不良反应:皮疹、头晕和恶心;卡马西平组有3例报告有不良反应:眩晕、恶心、嗜睡。未做特殊处理,减药后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6、结论本实验运用拉莫三嗪治疗TN并通过与卡马西平的对比,发现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存在显着差异,且并发症较少,证明拉莫三嗪对于TN的治疗是有效并且安全的。
王瑞松[7](2012)在《三叉神经痛治疗临床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然后自行缓解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国内的多种统计资料其发病率在50~10/10万人口[1]。该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诊断容易,治疗较困难。
王桂红,戴印和[8](2011)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进展》文中指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面部疼痛性疾病。目前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近年来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药物治疗、注射治疗、微创治疗及微血管减压术等研究较多。该文对于三叉神经痛的各种治疗方法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唐小刚[9](2011)在《手术、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总结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经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治疗与伽玛刀(gamma knife, GK)治疗后的疗效、并发症、复发情况等特点,探讨三叉神经痛手术与伽玛刀的治疗与预后。方法:采用电话、信件、门诊及伽玛刀中心复查的方式对1996年12月至2010年6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61例及伽玛刀治疗8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随访,应用卡方检验对全部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疼痛累积缓解曲线。结果:共有10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到151个月不等。其中手术治疗患者42例,1、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累积缓解率分别为90.48%、95.24%、92.86%和95.24%;伽玛刀治疗患者60例,1、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累积缓解率分别为23.33%、83.33%、86.67%和90%。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053,P=0.152),近期疼痛缓解率(一月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远期疼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一般情况好,较年轻的三叉神经痛病人首选MVD,老年人又不能耐受手术可选择GK。MVD或GK治疗失败者或复发者,可再次采用MVD或GK。MVD近期疼痛缓解率高于GK,两者远期疼痛缓解率无明显差异。
杜小铭,孙树平,韩荣红,段明丽[10](2009)在《窦内神经切断撕脱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Ⅱ支痛40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二、三叉神经高位截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叉神经高位截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针刺镇痛机制的文献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文献的选择 |
1.2 纳入标准 |
1.3 剔除标准 |
1.4 检索结果 |
2 数据统计 |
3 理论探讨 |
3.1 神经机制 |
3.2 参与针刺镇痛的主要神经递质 |
3.3 结缔组织机制 |
第二章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
1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概况 |
2 针刺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病种及分类 |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 |
2.2 炎症性疼痛 |
3 针刺镇痛常用穴位及其规律 |
3.1 筛选条件 |
3.2 筛选结果 |
3.3 各痛症常用针刺镇痛穴位统计 |
3.4 各痛症常用针刺镇痛穴位频次规律 |
4 影响针刺镇痛的主要因素 |
4.1 针刺深度 |
4.2 针刺方向与角度 |
4.3 刺激强度 |
4.4 安慰剂效应 |
第三章 痛症临床案例治疗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针刺镇痛机制研究探讨 |
2 针刺镇痛临床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
前言 |
1.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器械 |
1.3 实验方法 |
1.3.1 标本血管灌注 |
1.3.2 模拟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PF-CPF入路,在此过程中进行局部显微结构显露、观察、测量、拍照 |
1.4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颈内动脉、颈内静脉效果满意,椎动脉效果稍差(图 1.5)。 |
2.2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切口部位解剖 |
2.3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解剖显露 |
2.4 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入路的解剖显露 |
2.5 小脑岩裂、小脑桥脑裂显微解剖结构和频邻血管、神经关系以及周围结构的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2.5.1 小脑岩裂、小脑桥脑裂显微解剖结构 |
2.5.2 岩裂、桥脑裂自身数据及与相邻关系显微解剖数据 |
2.6 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入路对上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以及PV的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2.6.1 经PF-CPF上入路上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 |
2.6.2 PF-CPF与三叉神经、SCA、PV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2.6.2.1 与三叉神经有关的结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2.6.2.2 SCA 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2.6.2.3 PV 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2.7 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入路对中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以及周围结构的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2.7.1 经PF-CPF上入路中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 |
2.7.2 PF-CPF与面、前庭蜗神经、展神经、AICA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2.8 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下支入路对下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以及基底动脉的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2.8.1 经PF-CPF下入路下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结构 |
2.8.2 PF-CPF与舌咽、迷走、副神经、PICA、BA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量化数据分析 |
3.讨论 |
3.1 微创神经外科与“锁孔”手术 |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及临床意义 |
3.2.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皮肤切口位置及方向 |
3.2.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相关骨性标志及开颅注意事项 |
3.2.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入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
3.3 SRKA经PF-CPF入路后颅窝神经血管复合体的显露和操作要点 |
3.3.1 上神经、血管复合体及 PV 暴露操作要点 |
3.3.2 中神经、血管复合体的暴露操作要点 |
3.3.3 下神经、血管复合体及椎-基底动脉的暴露操作要点 |
4.小结 |
附图 1 |
第二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上支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临床资料 |
1.3 影像学检查 |
1.4 手术方法 |
1.4.1 麻醉方法、体位选择 |
1.4.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入路微血管减压术 |
1.5 术中三叉神经根减压情况 |
1.6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手术资料 |
2.2 术中三叉神经根减压情况 |
2.3 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
2.4 随访结果 |
3. 讨论 |
3.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治疗TN的临床意义 |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治疗TN的优缺点 |
3.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治疗TN的减压方式选择 |
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支治疗TN的术中注意事项 |
4. 小结 |
附图 2 |
第三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桥脑裂入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临床资料 |
1.3 影像学检查 |
1.4 手术方法 |
1.4.1 麻醉方法、体位选择 |
1.4.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下支入路微血管减压术 |
1.5 统计方法 |
2.结果 |
2.1 手术资料 |
2.2 术中探查结果 |
2.3 术中面神经减压情况 |
2.4 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
2.5 随访结果 |
3.讨论 |
3.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上、下支治疗HFS的临床意义 |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上、下支治疗HFS的优缺点 |
3.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CPF上、下支治疗HFS对重点减压区的作用 |
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上、下支治疗HFS对减压方式选择 |
3.5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上、下支治疗HFS术中注意事项 |
4.小结 |
附图 3 |
第四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桥脑裂下支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影像学检查 |
1.3 手术方法 |
1.3.1 麻醉方法、体位选择 |
1.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下支入路微血管减压术 |
1.4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手术资料 |
2.2 术中舌咽神经根减压情况 |
2.3 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
2.4 随访结果 |
3.讨论 |
3.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下支治疗GPN的临床意义 |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桥脑裂下支治疗GPN的优缺点 |
3.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下支治疗GPN的减压方式选择 |
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CPF下支治疗GPN术中注意事项 |
4.小结 |
附图 4 |
第五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临床资料 |
1.3 影像学检查 |
1.4 手术方法 |
1.4.1 麻醉方法、体位选择 |
1.4.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下支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
1.5 随访内容 |
2.结果 |
2.1 手术资料 |
2.2 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
2.3 随访结果 |
3.讨论 |
3.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肿瘤的入路设计 |
3.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肿瘤的优缺点 |
3.3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听神经瘤时重要血管的保护与处理90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肿瘤的面神经保护与处理 |
3.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 PF-CPF 治疗 CPA 肿瘤的面神经保护与处理 |
3.5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PF-CPF治疗CPA肿瘤时术中注意事项 |
4.小结 |
附图 5 |
全文结论 |
附录A: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显微解剖实验数据及经统计学处理的数据资料 |
附录B: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上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统计、随访资料 |
附录C: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桥脑裂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统计、随访资料 |
综述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解剖及临床研究 |
1.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概述 |
2.显微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入路概述 |
3.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 |
3.1 骨性标志 |
3.2 桥小脑角区 |
3.3 岩裂—桥脑裂: |
4.传统乙状窦后入路的解剖学研究现状和适应症 |
4.1 解剖学研究现状 |
4.2 传统乙状窦后入路的适应症 |
5.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 |
5.1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临床研究现状 |
5.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临床研究进展 |
5.2.1 内镜辅助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CPA手术 |
5.2.2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 |
6.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射频温控热凝术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眼表的影响及其心脏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使用仪器、材料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角膜知觉敏感度的比较分析 |
2.2 SchirmerⅠ试验的检查结果 |
2.3 BUT值比较分析 |
2.4 角膜荧光素染色的评分结果分析 |
2.5 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的相对密度比较分析 |
2.6 术中心率失常发生情况分析 |
3 讨论 |
(4)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44例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个人简历 |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显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单侧多根颅神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资料和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手术结果及分析 |
3. 随访资料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拉莫三嗪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评定 |
1.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2.1 两组疼痛程度变化 |
2.2 两组总体有效性评价 |
2.3 两组在有效病例中完全缓解率的对比 |
2.4 两组安全性的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7)三叉神经痛治疗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非手术治疗 |
1.1 药物治疗 |
1.2 封闭疗法 |
1.3 理疗 |
1.4 中医中药治疗及针灸治疗 |
2 手术疗法 |
2.1 三叉神经周围神经支切断撕脱术 |
2.2 无水乙醇或无水甘油注射治疗 |
2.3 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 |
2.4 微囊加压术 (balloon microcompression) |
2.5 开颅手术 |
(8)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物治疗 |
2. 理疗针灸疗法 |
3. 注射疗法 |
4. 微创治疗 |
4.1 伽玛刀治疗 |
4.2 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 |
4.3 微球囊压迫术 |
5. 手术治疗 |
5.1 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术 |
5.2 微血管减压术 (MVD) |
6. 展望 |
(9)手术、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简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随访结果概况 |
3.2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缓解情况 |
3.3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随访结果概况 |
3.4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后疼痛缓解情况 |
3.5 微血管减压术和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后疼痛缓解等级情况比较 |
3.6 微血管减压术和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后疼痛缓解时间情况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与年龄关系 |
4.2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缓解情况 |
4.3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缓解情况 |
4.4 微血管减压术和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窦内神经切断撕脱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Ⅱ支痛4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治疗方法: |
3.评价标准: |
二、结果 |
三、讨论 |
1.治疗方法选择: |
2.适应症的选择: |
3.手术体会: |
四、三叉神经高位截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D]. 徐华森.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D]. 常书锋. 郑州大学, 2016(03)
- [3]射频温控热凝术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眼表的影响及其心脏效应研究[J]. 陈勇军,王翔,唐小荣.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3)
- [4]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44例回顾性研究[D]. 单春格. 郑州大学, 2014(03)
- [5]显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单侧多根颅神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D]. 王磊. 大连医科大学, 2013(05)
- [6]拉莫三嗪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D]. 王迪.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7]三叉神经痛治疗临床研究进展[J]. 王瑞松.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19)
- [8]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进展[J]. 王桂红,戴印和.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1(04)
- [9]手术、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预后分析[D]. 唐小刚. 中南大学, 2011(01)
- [10]窦内神经切断撕脱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Ⅱ支痛40例报告[J]. 杜小铭,孙树平,韩荣红,段明丽.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