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小学生不同活动行为与体成分的关系

广州市小学生不同活动行为与体成分的关系

论文摘要

目的基于等时替代模型,分析广州市6~12岁儿童不同活动行为替代静态行为与体成分的关系,为儿童肥胖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抽取广州市城区5所小学共1 62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体力活动、静态行为和睡眠情况,采用Inbody 23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身体成分,采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等时替代分析。结果在低年龄组(6~9岁)儿童中,平均每天用30 min高强度体力活动(vigorous-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 VPA)替代同等时间的静态行为可使去脂质量指数(fat-free mass index, FFMI)相对总体水平增加0.9%(β=0.11,P=0.00);在高年龄组(10~12岁)儿童中,用30 min VPA替代静态行为可增加1.0%的FFMI(β=0.13,P=0.04),用30 min步行替代静态行为则可使体脂百分比(percentage of body fat, PBF)减少2.9%(β=-0.65,P<0.01)、使脂肪质量指数(fat mass index)减少4.0%(β=-0.18,P=0.00)。结论 VPA、步行替代静态行为有利于改善儿童身体脂肪分布,尤其是10~12岁儿童。建议儿童增强高强度体育锻炼、减少静态行为,以有效降低肥胖风险。

论文目录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体格检查
  •     1.2.2 问卷设计
  •     1.2.3 问卷调查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活动行为与体成分的关系
  •     2.2.1 各活动行为之间的相关及共线性分析
  •     2.2.2 各活动行为与体成分的关系
  •     2.2.3 不同活动行为替代静态行为与体成分的关系
  • 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谭恺韫,赖丽娟,蔡莉,张婧姝,谈蔚清,陈亚军

    关键词: 体育运动,行为,身体成分,儿童

    来源: 中国学校卫生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社会科学Ⅱ辑

    专业: 初等教育

    单位: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学系,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3193)

    分类号: G627.8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9.12.004

    页码: 1775-1779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144K

    下载量: 172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广州市小学生不同活动行为与体成分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