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玉米资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爆裂玉米,果穗性状,膨爆倍数,膨爆率
玉米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于典司,关媛,卫季辉,孙萍东[1](2019)在《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的果穗性状和膨爆特性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分析50份不同爆裂玉米种质材料的果穗性状及其膨爆特性。结果表明,果穗性状中秃尖长的变异系数为68.88%;果穗穗长、行数、行粒数、穗粗、百粒重呈正态分布,果穗秃尖长呈偏态分布。膨爆特性中膨爆倍数的变异系数为32.86%,膨爆倍数呈正态分布,膨爆率呈偏态分布,表明爆裂玉米种质材料间主要性状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膨爆特性、果穗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膨爆倍数与膨爆率呈显着正相关;膨爆倍数与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粗呈正相关,与秃尖长、百粒重呈负相关;膨爆率与行粒数、穗粗呈显着正相关,与穗长、秃尖长、行数、百粒重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宝林,高聚林,王志刚,池梦雪,赵俊灵[2](2019)在《内蒙古玉米主产区农业热量资源变化及其对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和农业提质增效的压力下,内蒙古玉米主产区农业热量资源的变化及其生产对策,分析了1961—2017年间内蒙古玉米主产区通辽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和兴安盟等地区年均温、≥10℃年积温和生长季(5—9月)积温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地区年均温、≥10℃年积温和生长季积温存在地区差异,但1961—2017年间叁者均呈线性上升趋势,而生长季积温占比下降。气温的升高和积温的增加使农业热量资源增加,有利于玉米增产和种植面积的扩大,使内蒙古气候温暖区玉米生产潜力增大;但应避免越区种植,警惕气象灾害风险。在气温升高的背景下,通过品种选择、播期调整和肥料管理,充分利用农业热量资源,可使热量资源利用率提高15%,对于内蒙古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玉米生产的高产高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隆文杰,武晓阳,周国雁,陈丹,伍少云[3](2019)在《云南省不同生态区糯玉米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变化与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云南省糯玉米地方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在滇中温暖、滇西北冷凉、滇南暖热和滇东北温凉4个生态区之间的变化与多样性差异,采用SPSS 22.0分析了物候性状、株高及穗位高、子粒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等共1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4个生态区之间的差异,并对参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滇东北生态区的株高及穗位高的变异系数显着高于其他3个生态区,滇中生态区玉米穗粗、轴粗、千粒重、穗行数和含油量的变异系数显着高于滇东北生态区。株高、穗位高、穗长和轴粗的多样性指数在4个生态区之间有显着差异,且滇南生态区的最大,滇中生态区的次之,滇东北生态区的最小;其余12个性状在滇南生态区的多样性指数虽然多数较滇中生态区的更高,但差异不显着;除抽雄至散粉时间、散粉至吐丝时间和全生育期3个性状外,另外9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滇东北与滇西北生态区之间的差异也显着不同,且为滇西北生态区高于滇东北生态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参试材料能被划分为2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了43份材料,第Ⅱ类群只有5份材料。(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黄其术[4](2019)在《玉米草地贪夜蛾的天敌资源及其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入侵我国是在2018年底,以非常迅疾的姿势向北扩散,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省市发生玉米草地贪夜蛾灾害。是一种能以80种以上的作物作为食物的害虫,一个晚上能够前夕100多公里,蔓延性极强。这种害虫出现之后大量破坏玉米以及多种农作物,造成农作物安全受到威胁,大大减少农民的收入。所以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方面的研究可以做到对其的控制防治,对于玉米的高产和农民的收入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20期)
杨福珍,武纤雨,张如养,李苗,徐田军[5](2019)在《玉米内生细菌资源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内生菌存在于植物的各个器官,种类繁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玉米是最重要粮食作物之一,通过研究玉米与其内生细菌的关系,对增产玉米以及生物防治有积极意义。本文归纳了玉米内生细菌资源的分离与收集,包括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及新种的鉴定;介绍了玉米内生细菌与宿主的相关性;总结了玉米内生细菌的生物学作用,包括抑菌性、耐受性、固氮作用和促生作用,以及内生细菌对玉米作用机制;并对玉米内生细菌研究趋势进行了前景展望,旨在为玉米内生细菌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物资源》期刊2019年05期)
于振良,关法春,边步云,王树文,宗宪春[6](2019)在《不同地区“玉米田养鹅”农田系统可利用生物质资源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黑龙江萝北和西藏林芝的"农牧一体化"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开展玉米田养鹅处理田间试验,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分析玉米田养鹅模式在不同区域的系统资源量差异.结论如下:玉米田养鹅处理下,萝北玉米秸秆量、杂草量、枯落物量和鹅粪总量均高于林芝,依次高出656. 57 kg/hm~2、20. 09 kg/hm~2、69. 96 kg/hm~2和1 021. 77 kg/hm~2,萝北试验区农田生物质资源养分总量也高于林芝试验区.受区域生产因素差异性影响,萝北试验区的生物质还田后的土壤培肥潜力更大.(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赵璞,温之雨,董文琦,朱彦辉,马春红[7](2019)在《我国玉米资源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玉米种质资源扩增、外来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和利用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现状,指出玉米种质资源狭窄的危害及扩增种质资源的重要意义,并对未来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的发展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种业》期刊2019年10期)
徐延红,李树岩[8](2019)在《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小麦和玉米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81—2016年河南省29个农业气象试验站逐日气象数据和小麦、玉米产量资料,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玉米的光、热、水气候资源利用效率,计算各气候因子对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贡献率和气候资源利用率综合指数,进行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小麦生长季光能资源利用效率(LUE)为1.14~1.77 kg·MJ~(-1),热量资源利用效率(HUE)为1.3~2.5 kg·℃~(-1)·d~(-1)·hm~(-2),降水资源利用效率(PUE)为8~43 kg·mm~(-1)·hm~(-2),玉米生长季内LUE为1.8~2.5 kg·MJ~(-1),HUE为1.32~1.78 kg·℃~(-1)·d~(-1)·hm~(-2),PUE为9.5~15.1 kg·mm~(-1)·hm~(-2)。豫北、豫东地区LUE、HUE、PUE均高于豫西、豫南地区。对小麦、玉米气候资源利用效率贡献最大的分别是积温和降水。小麦生长季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综合指数(CUE~*)在0.24~0.50,玉米生长季CUE~*在0.21~0.31,区域内差异明显,提高小麦HUE和玉米PUE有助于提高气候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渠清,李丽娜,刘俊,王绍新,曹志艳[9](2019)在《我国部分常用玉米种质资源对镰孢菌病害的抗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玉米穗腐病、茎腐病和鞘腐病是我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叁大镰孢菌(Fusarium spp.)病害,近年来有严重混和发生的趋势,叁大病害主要致病菌分别为拟轮枝镰孢(F. verticillioides)、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和层出镰孢(F. proliferatum)。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类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单抗或兼抗穗腐病、茎腐病和鞘腐病的玉米种质,为玉米品种的科学选育和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国玉米种质B73、B37、郑58、昌7-2、齐319等16个常用育种自交系,将玉米穗腐病主要病原菌拟轮枝镰孢、茎腐病主要病原菌禾谷镰孢及鞘腐病主要病原菌层出镰孢分别接种于玉米果穗、茎秆及叶鞘,具体方法为待整株长到吐丝期用连动注射器将拟轮枝镰孢孢子悬浮液沿花丝通道注射到健康玉米果穗;将健康玉米地上第一节的茎部用针扎孔后向其中注射禾谷镰孢孢子悬浮液;将层出镰孢孢子悬浮液沿健康玉米植株叶基部接种到地上2—5节间的叶鞘内。以上各种接种方式均使用无菌水作为对照。在2016年和2018年度进行人工田间接种试验,通过评价穗腐病、鞘腐病的病情指数以及茎腐病发病面积,评估所选自交系对以上镰孢菌引起的穗腐病、茎腐病和鞘腐病的抗性级别。【结果】供试自交系中吉853、OH43和X178对穗腐病表现为中抗,B73、B37、PH6WC、掖478、郑58、9058、昌7-2、浚928、Mo17、A619、PH4CV、齐319和13-1077共13份材料为感病或高感;齐319、PH4CV、Mo17、9058、B37、B73、昌7-2和13-1077共8份材料对茎腐病表现为中抗或高抗,郑58、掖478、PH6WC、浚928、吉853、A619和OH43共7份材料表现为感病或高感;B73、B37、郑58、掖478、PH6WC、9058、昌7-2、吉853、浚928、Mo17、A619、PH4CV、OH43、齐319和13-1077共15份材料对鞘腐病表现为中抗或抗病。从16个自交系所在种群来看,瑞德群对穗腐病表现为感病,兰卡斯特群和唐四平头群对鞘腐病表现为抗病,其他群对3种镰孢菌病害抗性水平的离散程度较大,无明显规律。【结论】供试自交系吉853和OH43对鞘腐病和穗腐病表现为中抗或抗性,齐319、PH4CV、Mo17、9058、B37、B73、昌7-2和13-1077共8份材料对鞘腐病和茎腐病表现为中抗、抗性或高抗,但尚未筛选到对3种病害均有较好抗性的材料,有待于进一步筛选其他种质资源。(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7期)
李淑君,张丕辉,付忠军,祁志云,杨华[10](2019)在《玉米花期不同种质资源耐热性鉴定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田自然环境下,调查花期常温对照与高温逆境下64份不同玉米种质资源的子粒产量、百粒重、结实率、结实粒数等产量性状。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导致玉米结实粒数减少,结实率降低,最终导致子粒产量下降,而且种质间的耐热性存在显着差异,且年份对耐热性也有显着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法对所有种质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子粒产量、结实粒数、结实率及百粒重可作为评价玉米自交系花期耐热性的主要指标。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5个耐热型自交系NL001、PHPR5、CR14、CLWN240和PF5411-1,可为培育耐热玉米新品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玉米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讨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和农业提质增效的压力下,内蒙古玉米主产区农业热量资源的变化及其生产对策,分析了1961—2017年间内蒙古玉米主产区通辽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和兴安盟等地区年均温、≥10℃年积温和生长季(5—9月)积温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地区年均温、≥10℃年积温和生长季积温存在地区差异,但1961—2017年间叁者均呈线性上升趋势,而生长季积温占比下降。气温的升高和积温的增加使农业热量资源增加,有利于玉米增产和种植面积的扩大,使内蒙古气候温暖区玉米生产潜力增大;但应避免越区种植,警惕气象灾害风险。在气温升高的背景下,通过品种选择、播期调整和肥料管理,充分利用农业热量资源,可使热量资源利用率提高15%,对于内蒙古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玉米生产的高产高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玉米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1].王慧,于典司,关媛,卫季辉,孙萍东.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的果穗性状和膨爆特性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J].玉米科学.2019
[2].张宝林,高聚林,王志刚,池梦雪,赵俊灵.内蒙古玉米主产区农业热量资源变化及其对策探讨[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
[3].隆文杰,武晓阳,周国雁,陈丹,伍少云.云南省不同生态区糯玉米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变化与多样性[J].湖北农业科学.2019
[4].黄其术.玉米草地贪夜蛾的天敌资源及其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9
[5].杨福珍,武纤雨,张如养,李苗,徐田军.玉米内生细菌资源研究进展[J].生物资源.2019
[6].于振良,关法春,边步云,王树文,宗宪春.不同地区“玉米田养鹅”农田系统可利用生物质资源量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赵璞,温之雨,董文琦,朱彦辉,马春红.我国玉米资源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J].中国种业.2019
[8].徐延红,李树岩.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小麦和玉米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9
[9].渠清,李丽娜,刘俊,王绍新,曹志艳.我国部分常用玉米种质资源对镰孢菌病害的抗性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9
[10].李淑君,张丕辉,付忠军,祁志云,杨华.玉米花期不同种质资源耐热性鉴定与分析[J].玉米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