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与思考

提高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与思考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摘要:血液学检验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阐明了非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两者的发生机制,阐述了其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关键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探析了提高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包括了有效选择读片、加大开放实验室、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手段、融入PBL教学法、进行综合性实验这五个方面,以期提高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

《血液学检验》其实就是一门有着较强实践性的医学应用学科,实验课占据着教学内容的一半以上,其中血细胞形态被作为实验课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由于血细胞种类较为多涉及了不同的阶段,再加之本身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极易引发学生重新厌学情绪。鉴于此,怎么样在短暂的在校学习期间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到各种血液系统疾病血细胞的形态特点,强化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的质量,还任重而道远。

一、有效选择读片

一般情况下,观察细胞形态与骨髓片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实际的临床上,在面对一份骨髓涂片标本时,第一步就是需要判断取材、染色、涂片的质量。但是针对一些初学者而言,则需要有效的选取一部分质量较好的骨髓片进行观察。第二步就是对骨髓片的质量进行判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使用的骨髓片主要的来源自于医院,而在教学中学生的反复使用,包括了脱片、滴油等,致使骨髓片质量的不尽人意,出现了细胞结构不清以及破碎或者退化细胞增多等,制约着观察活动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发现有部分同学针对一些结构不清、染色不良的细胞经常性的询问老师。判断骨髓片质量的质量主要有:其一就是取材情况,通常取材优良的骨髓液中包含了很多的油滴、骨髓小粒,在显微镜的检查下骨髓片具有骨髓特有的细胞;其二就染色情况,若是染色偏碱,就会造成胞浆、细胞核染色太深,红细胞染成紫蓝色,难以辨认细胞;若是染色偏酸,就造成颗粒结构、细胞核不清晰,红细胞染色偏红;针对染色良好的骨髓片,起颗粒、细胞核结构、胞浆结构清晰,染色较好,红细胞染粉红色;其三就是涂片情况,一般涂片优良的片子有着均匀片膜厚薄,髓膜一般是玻片中间的1/3左右,涂片有显著的头、体、尾,边沿整齐,玻片上下保留了空隙;其四就是对适宜视野的选取,展开细胞形态观察、计数[1]。

二、加大开放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在强化学生的技能水平之余,也向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借此帮助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高校实验室的改革过程中,实验室开放逐渐成为了发展趋势,被作为学校培育创新人才、强化学生技能的一条合理方法。《血液学检验》其实就是一门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再加之骨髓细胞本身种类较多,形态较为多变,若是单纯的通过开展几次实验课的教学形式,根本难以实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进一步开放实验室,最大程度上应用学生的业余时间,进行多揣摩、多看与多对比,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就可以及时请教老师,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共同讨论展开共同的辨认。在对实验室开放时,还需要对学生查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适当引导,懂得病案分析、讨论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强化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水平。

三、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手段

血液学检验其实就是一门对微观世界形态研究的学科,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与传统的讲课方式、老师的语言相比,多媒体的表现力更为丰富。它可以将一些复杂的变化过程、抽象的概念,以更为逼真地、直观地的进行展现,帮助学生理解,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一般需要在多媒体课件中融入典型的涂片制作过程,向学生进行展示给学生,让原先枯燥、单调的知识逐渐变得生动形象化,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2]。然而正是因为受到成像系统、分辨率因素的制约,再加之与实际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血细胞相比,多媒体演示的真实骨髓涂片有着一定的区别,所以这就需要在每次实验课前,需要挑选典型的细胞来进行示教,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掌握实验内容。与此同时,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老师也需要针对学生学习中表示的疑难细胞让全体学生进行识别,并且要求学生进行相互探讨,在有效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提出初步答案,同时展示其思考依据,最终需要老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向学生展示正确答案。

四、融入PBL教学法,完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PBL其实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基础上,将患者的病案作为先导,问题为基础的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手段。按照实际的教学大纲的要求,老师需要在血液科选择典型的、初诊的临床病例。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典型临床病例,但是不将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直接展示于学生。其次,让学生凭借着小组的形式讨论病例,阐述接下来所需要进行的步骤,比如阐述明确诊断还需要进行哪些实验室检查,同时阐述该类实验室检查最终有可能造成的结果是什么。接着,老师需要向学生展示该病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于镜下向学生展示骨髓标本片与外周血,对比学生的回答情况,比较实验室检查结果,针对学生出现的遗漏或者错误,通过问题的方式教学提出。再接着,让学生进行二次讨论,老师需要进行分析总结,总结出诊断结论,加深学生的认识与记忆力。最后,需要要求学生对典型标本片进行二次的镜下学习,顺利完成实验报告,对骨髓报告单进行相应的填写。在学生实际的应用PBL教学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索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尽快的挖掘出问题的答案,真正实现理论、实践二者的紧密结合。

五、进行综合性实验

目前,在实际的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中,还是主要以强化学生的形态学基本技能与知识为主,针对创新性与综合性的实验内容却少之又少,在展开病例教学法之后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疾病的认识、掌握,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毕竟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的都是抽象的各项检查及诊断,可谓是“纸上谈兵”,致使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远远不足,缺乏相关的训练[3]。所以,这就需要相应的开展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也就是在每学期末学习完所有课程学习之后,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到的实验技能与理论知识,对每一个病例进行认真分析,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要求每一小组准备好实验,亲自动手实践涂骨髓片、血片,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结合,选取各项检查手段,对必要实验项目进行检测,相应的总结出自己的实验诊断结果,同时需要提交一份病例分析报告。在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强化自身的临床思维能力与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之余,也能独立完成实验任务,为学生之后能够更好的投入临床实习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医学检验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实际的《血液学检验》教学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学科发展动态,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合理的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全方位的强化血液学检验的教学质量,更好的满足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罗洁,徐钿,郑静.现代数码网络显微互动系统在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探索[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4(25):89-90.

[2]刘洋,张友弟,张乐,等.JCI医学专业教育标准在临床血液学检验专业实习教学管理中的初步实践与探讨[J].新疆中医药,2015,33(4):76-80.

标签:;  ;  ;  

提高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