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杰(保山市实验小学云南保山678000)
让学生能快乐成长,这应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愉快教学的真正内涵,需要有活跃的课堂氛围但又不等同于简单的快乐。要想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教师首先应该是在快乐的教学,豁达乐观的教师能培养出快乐的群体,积极向上的教师培养出自信的学生。愉快教学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创建一起交流的平台,学生才能快乐轻松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做好主导的作用,真正将主体还给学生。
看着学生不够理想的成绩,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中,想起了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中时常忘记了带课本,上课不听讲,东张西望,玩玩具,讲小话,影响其他同学等等,根本就没把学习当回事,成绩无法提高。作为一名教师,我真不知如何才能改了学生这些坏习惯,只好不停的提醒学生注意听讲,重复地讲解学习方法,大量地布置课堂及课外作业,通过不停的练习来巩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感觉自己教的好累,学生也学的好累。
一次偶然的谈话,使我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并努力朝着这一教学方法去钻研,终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那是一次在与一名学习较差的学生谈话时,我问他为什么不好好学习,上课老是爱讲小话?学生说上课时不知为什么,听着听着就会打瞌睡,一点兴趣都没有,不讲话容易打瞌睡,怕被老师发现后挨批评,或者告诉家长后就不可以看动画片、不可以出去玩了……。听到学生的回答,我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是啊,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是所有教师都感到苦恼和困惑的事情。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一过程的实施,只有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才能达到这一目标。通过不断地查阅资料,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在每一堂课中的精心准备,自己终于感受到了愉快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它带给了我全新的教育理念,使我深切体会到了愉快的教学思想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全面成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是人的天性,学生时代是人生最需要快乐的时代,没有快乐的校园就如同没有阳光雨露的苗圃,将无法得到滋润。因此,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借鉴和运用愉快教学手段,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
做为一名教师,在开展每一节课、每一次小小的活动中,都应尽量渗透愉快的教学模式。比如在教学语文课《盘古开天辟地》时,可利用课文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借用《女娲补天》,配以生动的图片、声音等现代教学手段,渲染出盘古为了人类幸福不惜牺牲自我的伟大献身精神。教学中,应时时不忘如何才能促进学生愉快学习这一主导思想,通过先进的教学媒体,利用网络这一强大的信息平台,让学生在网站上了解《女娲补天》的神奇故事,建立自己的博客,发表自己对神话故事的想法、观点等,课前课后自主地从网络信息中获取有益的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会了如何健康上网查找资料,如何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想法、观点、学习心得、写作等。通过精心的准备,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热情高涨,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兴趣活动中,我利用学生较强的好奇心这一特点,一切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编自导各种音乐剧、小品,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的手工作品、绘画作品等,体现了愉快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内涵及其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活动中自主学会了知识,锻炼了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好知识的积极性。
让学生能快乐成长,这应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也深切地感受到了愉快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时往往把握不好,课堂稍一活跃纪律就难以控制,不得不再次要求学生不准这样那样。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才让我明白了愉快教学的真正内涵,他需要活跃的课堂氛围但又不等同于简单的快乐。古人云“身教重于言传”,要想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教师首先应该是在快乐的教学,豁达乐观的教师能培养出快乐的群体,积极向上的教师培养出自信的学生,所以说,怀着一颗快乐的心走进课堂,是愉快教学的前提。愉快教学不是简单的依靠游戏、活动等形式的刺激来进行教学,必须将愉快的出发点聚焦在知识的本身,充分挖掘知识自身蕴藏的无穷魅力,学生才能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愉快教学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创建一起交流的平台,学生才能快乐轻松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做好主导的作用,真正将主体还给学生,那样才会营造出生动活泼的快乐气氛,学生的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课堂上,教师还应适时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励全体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设置各种班干部的竞选、平时的表扬、奖励都可成为有效的激励手段,同时应注意对有进步的学生的鼓励,注意维护差生的自尊心,避免挫伤学习差的学生的积极性,激励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所长,善于表现自己,乐于学习,真正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