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区域经济,农产品,分税制,等高线,标志,地理,区域。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霍炳男[1](2016)在《利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基于非均衡发展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理标志制度的实施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范围涉及白酒、葡萄酒、黄酒、茶叶、水果、花卉、工艺品、调味品、中药材、水产品、肉制品以及其他加工食品等多个领域,其中尤以"农产品"最为突出。我国作为农产品资源富饶的国家,合理运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对于顺应日益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突显地域资源特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效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等"叁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地理标志的概念内涵,阐述了加强地理标志建设的必要性,罗列了影响地理标志建设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立足地理标志推动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本文来源于《今日财富》期刊2016年13期)
赵宏[2](2016)在《内蒙古东中西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内蒙古人民的努力下,内蒙古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2002年至2009年,内蒙古的GDP年均增速均保持在全国第一的水平,2012年,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万美元,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突破人均GDP一万美元的省份。2015年GDP总值已达18000亿元。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综合竞争能力在全国排名已跻身前十,遥遥领先于西部其他地区。虽然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其内部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在逐渐扩大,虽然一定的区域间差距不可避免,但是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各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给内蒙古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阻碍。因而,要实现内蒙古东中西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充分了解内蒙古东中西各区域经济的差异现状,使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内蒙古东中西区域间经济差距扩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以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为参考指导,使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将内蒙古自治区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叁个区域进行研究,系统而全面的分析了内蒙古东中西之间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概况。本文从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两个研究角度分析了内蒙古东中西之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十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叁大区域之间经济的绝对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相对差距的发展态势呈现趋缓甚至有缩小的趋势。这说明在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叁大区域之间的相对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趋于一致,然而,由于内蒙古东部、中部、西部之间的经济基础不同,增长程度就不同,因而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绝对差距仍然保持扩大的趋势。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选用人均GDP为被解释变量,以表示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选用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财政支出、劳动力参与率、货物出口额及工业化水平作为解释变量,从资本的投入、市场化程度、政府调控力度、劳动力资本的投入、产业结构六个角度入手,探究了这些因素对内蒙古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应加大对东西部投入和扶持力度,刺激其消费;大力推进东西部第叁产业发展,发挥各地区区位优势,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此外,发挥好中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8)
王金年[3](2016)在《江西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经济非均衡性问题是区域经济构建、地区经济发展中一个必然存在同时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其既受经济发展自身的影响,也受政府经济政策的干预,我国作为新开放化经济市场,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区域经济非均衡性问题也十分凸显。江西省地处我国中部,紧邻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同时经济高速增长,省内区域经济非均衡性问题显着。由此,提出了对江西省区域经济非均衡性问题的研究,希望为江西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发展建议与策略。在研究过程中,总结了区域经济理论,对江西省区域经济现状非均衡性问题、经济增长非均衡性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南北非均衡性问题、地缘非均衡性问题、政策非均衡性问题是江西省区域经济非均衡性问题的主要表现,其诱因主要为地理因素影响下条件非均衡性问题、传统二元经济政策遗留非均衡性问题、地方文化观念等,也由此提出了包括均衡发展明确目标、交通网构建、落后地区扶持、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实践建议,建议结合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当前国家政策相结合,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东交通大学》期刊2016-06-02)
陈虹,朱鹏珅[4](2015)在《资本回报率对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测算了1993-2013年全国与东北、东、中、西部地区的资本回报率。基于区域间与区域内经济差距的视角,研究了资本回报率对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全国层面:资本回报率的提高拉大了区域间经济差距;区域层面:资本回报率的提高缩小了区域内经济差距;(二)区域间层面: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及FDI增加缩小了区域间经济差距,就业人员增加则扩大了区域间经济差距,而政府支出却对区域间经济差距无显着影响;区域内层面:不同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就业人员、FDI及政府支出对区域内经济差距影响显着性不同。(本文来源于《经济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金哲[5](2014)在《辽宁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一直是理论界所研究的热点问题。辽宁省近年经济快速发展并取得较大成就,但也面临着各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严峻问题。如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辽宁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在梳理归纳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辽宁省的区域发展差异状况进行测算,并结合不同时期人均GDP空间分布图,分析辽宁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历史演变进程;然后通过构建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处理,得出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结果;最后在前述研究基础上对辽宁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成因进行剖析,并提出促进辽宁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辽宁省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在逐年扩大,特别是自2002年之后扩大的速度明显加快;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在近叁年略微向下波动,但上升的趋势没有改变。2.从整体格局来看,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各地区经济发展较为不平衡,在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现象。从局部格局来看,辽宁省内部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为不平衡,存在较大差异。3.研究认为发展基础差异、区域产业结构差异、资本流动差异和区域经济政策差异是影响辽宁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4实现辽宁省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重视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区域金融发展,促进资本要素合理流动;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制定以缩小区域差距为目标的区域政策。(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期刊2014-12-23)
谢浩[6](2014)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客观存在的,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条件要求,非均衡发展战略是绝大多数国家实现发展的主要方式。但是非均衡发展并不是目的,只是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手段。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到一定阶段,区域协调发展便成为必然。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之间具有很大的共同性——前者侧重于非均衡发展的极化效应,后者侧重于非均衡发展的扩散效应。鉴于区域经济的巨大发展差距,实现由非均衡到均衡协调发展的转变,任重道远。(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4年10期)
谢浩[7](2014)在《泛长叁角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等高线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在泛长叁角区域这样比较发达的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一刀切"的产业政策难以准确解决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地区的发展问题。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地区财政收入这对衡量"民富"和"国富"程度的指标作为经济发展等高线的"高程点",刻画出来的泛长叁角区域经济发展"等高线"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一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层次性与地区发展的空间粘性特征。以此为研究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现状的基础性工具,通过进一步了解区域内不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布局等发展特征,泛长叁角地区应进一步区别开先发地区和后发地区的产业发展政策:前者侧重于加快现代化进程;后者侧重于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区域内的非均衡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性增长。(本文来源于《南京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冯英歌[8](2014)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探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适度倾斜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其内涵是指从全国总体布局考虑,把投资和生产布局向沿海进行适当的倾斜。非均衡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战略,它在国民经济开放体系中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市场》期刊2014年06期)
文冬,刘新倩,周艳红,尹丽娟,张如男[9](2014)在《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一直是教育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把教育当成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为了探索这种影响作用在河北省的体现,本文在获取历年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量化分析;之后将两者相结合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根据前面的多重分析,本文提出了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新模式。(本文来源于《教学研究》期刊2014年02期)
任兵[10](2014)在《分税制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实现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分灶吃饭"的重大变化,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突破的分水岭。然而分税制形成了现行不合理的税收制度,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础性原因之一,从多个方面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梯度发展,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探究分税制改革以来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措施,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本文来源于《重庆叁峡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内蒙古人民的努力下,内蒙古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2002年至2009年,内蒙古的GDP年均增速均保持在全国第一的水平,2012年,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万美元,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突破人均GDP一万美元的省份。2015年GDP总值已达18000亿元。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综合竞争能力在全国排名已跻身前十,遥遥领先于西部其他地区。虽然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其内部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在逐渐扩大,虽然一定的区域间差距不可避免,但是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各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给内蒙古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阻碍。因而,要实现内蒙古东中西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充分了解内蒙古东中西各区域经济的差异现状,使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内蒙古东中西区域间经济差距扩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以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为参考指导,使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将内蒙古自治区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叁个区域进行研究,系统而全面的分析了内蒙古东中西之间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概况。本文从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两个研究角度分析了内蒙古东中西之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十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叁大区域之间经济的绝对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相对差距的发展态势呈现趋缓甚至有缩小的趋势。这说明在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叁大区域之间的相对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趋于一致,然而,由于内蒙古东部、中部、西部之间的经济基础不同,增长程度就不同,因而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绝对差距仍然保持扩大的趋势。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选用人均GDP为被解释变量,以表示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选用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财政支出、劳动力参与率、货物出口额及工业化水平作为解释变量,从资本的投入、市场化程度、政府调控力度、劳动力资本的投入、产业结构六个角度入手,探究了这些因素对内蒙古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应加大对东西部投入和扶持力度,刺激其消费;大力推进东西部第叁产业发展,发挥各地区区位优势,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此外,发挥好中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1].霍炳男.利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基于非均衡发展的视角[J].今日财富.2016
[2].赵宏.内蒙古东中西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3].王金年.江西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分析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
[4].陈虹,朱鹏珅.资本回报率对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影响[J].经济科学.2015
[5].金哲.辽宁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研究[D].沈阳大学.2014
[6].谢浩.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理论界.2014
[7].谢浩.泛长叁角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等高线的视角[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4
[8].冯英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探索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4
[9].文冬,刘新倩,周艳红,尹丽娟,张如男.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分析[J].教学研究.2014
[10].任兵.分税制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J].重庆叁峡学院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