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供应链柔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服装企业供应链,柔性,评价指标体系
供应链柔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华,陈素英,殷文[1](2019)在《时尚服装企业供应链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时尚服装企业供应链柔性入手,分析了柔性指标的建立原则,指标的构建步骤,柔性的度量以及供应链柔性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服装企业供应链柔性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提高时尚服装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纺织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程永伟,穆东[2](2018)在《供应链柔性测算模型构建及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供应链柔性生产对应对不确定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结构向量界定供应链系统运营状态和切换幅度,计算了向量指标的成本载荷因子,运用结构分解技术测定运营状态的切换成本,设计并给出供应链柔性指标。最后以我国比亚迪、长城汽车等8家上市汽车公司为例,基于2010—2015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8年24期)
海峰,聂蕾[3](2018)在《社会控制与供应链绩效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信息共享能力和供应链柔性的双重中介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构建起了社会控制与供应链绩效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理论模型,进而对信息共享能力与供应链柔性(包括:产品开发柔性、生产柔性、物流柔性、供应链基础柔性和供应商柔性)在其中所起的双重中介效应进行剖析。以380份来自于供应链相关岗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问卷作为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社会控制、信息共享能力、供应链柔性及供应链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社会控制对信息共享能力、信息共享能力对供应链柔性以及供应链柔性对供应链绩效均产生显着的正向作用关系;其次,信息共享能力对供应链绩效的正向作用关系并不显着;最后,社会控制虽然不会对供应链绩效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但是其借助于信息共享能力和供应链柔性的双重中介效应而对供应链绩效产生间接影响。(本文来源于《珞珈管理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苗蒙[4](2018)在《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供应链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柔性供应链是提高应对不确定的外部市场环境的重要方法。本文在总结柔性供应链理论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供应链柔性的内涵,提出了若干提高供应链柔性的建议,并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提升供应链柔性的若干思考。(本文来源于《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李拓晨,乔琳,杨萍[5](2018)在《企业间信任对供应链企业组织即兴的影响机理研究——供应链柔性的中介作用与交互记忆系统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处于非确定、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下的供应链协同战略中,节点企业的组织即兴能力非常重要。那么,供应链协同战略下节点企业相互信任如何作用于企业组织即兴能力?本文以我国中部、东北地区327家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与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供应链企业间信任与供应链企业组织即兴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企业间善意信任对供应链企业组织即兴有一定的正向促进效应;供应链能力信任需经由善意信任调整,促进企业组织即兴能力,二者直接作用效应不显着;计算信任倒U型作用供应链企业组织即兴。为进一步验证二者的作用机理,本文引入供应链柔性与交互记忆系统作为情境变量,探讨供应链柔性对供应链节点企业间信任与供应链节点企业组织即兴的中介作用,以及交互记忆系统的调节效应。供应链柔性能够显着促进供应链企业间计算信任、善意信任与企业组织即兴能力,并且交互系统的叁个维度通过供应链柔性的中介作用调节供应链企业间善意信任、计算信任对供应链企业组织即兴能力的作用。研究结果拓展了企业组织即兴与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研究的理论视角,有助于供应链管理的深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制造企业更好地应对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并在管理实践中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本文来源于《南开管理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黄如君[6](2018)在《供应链整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传统的制造企业来说,加强对供应链管理的学习与运用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供应链整合又是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中十分重要的方式,通过有效的供应链整合是可以提高企业甚至整个链条上的效率,实现绩效的提高。同时,市场的竞争不只是激烈,而是更加复杂多变,能够快速灵活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是企业长期发展、保持竞争优势所不可忽视的方面。本文尝试从供应链柔性这一视角出发,探究供应链整合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具体机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并通过捋清供应链整合、供应链柔性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构造了基本模型框架,并采用实证方法来更进一步地研究其间的关系。本文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取制造类型企业数据,对129份有效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及AMOS进行信效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并采用回归分析来检验本文提出的假设及中介效应。本文实证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供应链整合显着促进企业绩效。其中内部整合、客户整合显着影响财务绩效与运营绩效,供应商整合显着影响运营绩效,但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不显着。第二,供应链整合及其维度对供应链柔性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除了客户整合对物流柔性影响不显着外,供应链整合及其他子维度都显着作用于供应链柔性及子维度。第叁,供应链柔性对企业绩效是显着影响的。在子维度中,除了生产柔性对财务绩效、物流柔性对运营绩效没有显着影响外,供应链柔性其他维度都对企业绩效有积极作用。第四,供应链柔性在供应链整合对供应链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其中,供应链柔性在内部整合和客户整合对供应链绩效显着提升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供应链柔性在供应商整合对于财务绩效中未有中介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认为:供应链柔性在供应链整合和企业绩效中间发挥着积极的中介效应,供应链整合和柔性的加强并重对于企业绩效的提升都不可忽视。研究结果为我国制造型企业在进行供应链整合时要注重供应链柔性的作用,以此来提高企业绩效提供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8-06-20)
许晶[7](2018)在《原油供应链柔性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时时刻刻都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近年来,中国主要炼化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不断增强,对原油的需求逐年增长,导致对进口原油的依存度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截至2017年,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在原油消费方面位居世界第二。不同于传统供应链,我国原油供应网络结构的复杂性会导致在原油进口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风险,而具有适度柔性的供应链可以更好的适应变化,特别是应对一般的扰动情形,如原油供应量减少、油价波动和运输延迟等。因此,提升原油供应链柔性,减少因扰动造成的损失是保证我国石油产业稳步向前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原油供应链网络的结构及运行规律,发现了在原油供应过程中面对一般性扰动情形时易导致成本增加是由于供应链缺乏柔性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原油供应链柔性的概念及其特征进行了界定,并从内外两方面对柔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下一步的仿真模型构建及实验设计提供依据;选取合适的柔性测度指标,构建原油供应链柔性仿真概念模型,提出相应策略进行仿真实验的设计;使用AnyLogic8.2.3仿真软件对中石化镇海炼化进口原油供应链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多次仿真实验揭示了各项策略对柔性提升的作用程度;最后对原油供应链柔性的提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不同于以往停留在理论上的研究,本文采用了更加动态直观的方式,以构建柔性仿真模型的方法来应对一般性扰动情形。同时,以寻求适度柔性为目标,用增加最少的成本降低扰动带来的影响,为提升原油供应链对环境的不可预知性的应对能力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王洋[8](2018)在《知识创造、供应链柔性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技术革新速度的加快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变性使得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带来了必然的风险和压力,这些因素促使供应链不得不寻求一种增强竞争优势的手段来及时准确的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即提升供应链柔性。同样在知识经济时代,供应链成员企业强调通过知识共享和转移来获取新能力和新知识,然而在创新全球化趋势下,创新决定发展,仅仅依靠共享和转移所获取的知识是不足以支撑供应链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若想增强供应链的柔性,则需要通过创造新知识来改变组织的知识结构。同时,供应链各成员企业通过对知识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来形成各自独有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可以增强供应链企业管理的灵活性,促使各节点企业形成终极战略优势。因此,供应链中各参与主体如何通过知识创造来补充知识储量,提高供应链柔性,进而改善企业绩效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文献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知识创造、供应链柔性和企业绩效这叁个重要变量的概念、要素、度量及其关系问题,提出了知识创造、供应链柔性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进而通过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问卷收集的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证检验前文所提假设,探讨知识创造、供应链柔性和企业绩效叁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供应链柔性的中介效应。本研究以山西省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参考国内外成熟的研究成果前提下,首先经过小范围预调研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净化测量条款,确定最终问卷后进行大样本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30份。研究中综合利用SPSS17.0和AMOS 21.0进行正态性检验、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检验知识创造、供应链柔性和企业绩效叁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供应链柔性的中介效应。论文研究发现知识创造对供应链柔性、供应链柔性对企业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知识创造在直接影响企业绩效时呈显着负相关,而在通过供应链柔性中介作用下间接影响企业绩效时呈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孔繁辉,李健[9](2018)在《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供应链柔性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通过提高供应链柔性网络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考虑供应端(节点中断)和需求端(需求量波动)的不确定性,运用含多隐层的机器学习模型——深度信念网络,构建了以中转点选择和流量分布优化为目标的供应链柔性网络模型,制定了网络训练步骤,并以某大型制造企业为例,在供应链柔性网络预处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BP神经网络与深度信念网络的流量预测精度。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深度信念网络克服了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比传统的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更高、训练时间更短、学习能力更强,最大程度地缩短了供应链网络应对不确定风险的响应时间,提高了供应链网络柔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8年05期)
高明明[10](2018)在《快时尚服装企业供应链协同对供应链柔性的影响——基于ZARA的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柔性理论是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供应链协同对供应链柔性的影响,构建了供应链协同和供应链柔性测度。以ZARA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认为快时尚服装企业的战略协同和业务协同,可有效地提升企业的供应链柔性水平。(本文来源于《经营与管理》期刊2018年04期)
供应链柔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供应链柔性生产对应对不确定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结构向量界定供应链系统运营状态和切换幅度,计算了向量指标的成本载荷因子,运用结构分解技术测定运营状态的切换成本,设计并给出供应链柔性指标。最后以我国比亚迪、长城汽车等8家上市汽车公司为例,基于2010—2015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供应链柔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伟华,陈素英,殷文.时尚服装企业供应链柔性研究[J].山东纺织科技.2019
[2].程永伟,穆东.供应链柔性测算模型构建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8
[3].海峰,聂蕾.社会控制与供应链绩效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信息共享能力和供应链柔性的双重中介效应分析[J].珞珈管理评论.2018
[4].苗蒙.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供应链柔性研究[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8
[5].李拓晨,乔琳,杨萍.企业间信任对供应链企业组织即兴的影响机理研究——供应链柔性的中介作用与交互记忆系统的调节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18
[6].黄如君.供应链整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7].许晶.原油供应链柔性仿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
[8].王洋.知识创造、供应链柔性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8
[9].孔繁辉,李健.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供应链柔性提升[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8
[10].高明明.快时尚服装企业供应链协同对供应链柔性的影响——基于ZARA的案例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