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微塑料作为新型污染物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微塑料在饮用水源地逐渐检出,亟需了解当前水处理工艺对其去除效能与机制.随着膜法饮用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短流程膜工艺以其占地面积小、去污效能高成为重要研究方向.因此,考察了微塑料对短流程膜工艺尤其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塑料混凝前后,滤饼层始终是引起膜污染的关键诱因.超滤膜由于孔径小(d <0. 1μm),微塑料(d <5 mm)本身不会引起严重膜污染.然而,与铁盐混凝后,由于絮体的存在使得滤饼层相对疏松,但随着混凝剂投量增加,小粒径微塑料容易进入絮体形成的网络空间,形成致密滤饼层,严重加剧膜污染.pH 7. 0时0. 1 mmol·L-1和0. 9 mmol·L-1FeCl3·6H2O水解絮体导致的膜比通量分别为0. 82和0. 76.然而,0. 1 g小粒径微塑料(d <0. 5 mm)分别与0. 1 mmol·L-1和0. 9 mmol·L-1FeCl3·6H2O混凝后导致的膜比通量分别降低至0. 76和0. 62.此外,水环境中微塑料多呈负电.与碱性环境相比,氯化铁水解絮体在酸性环境中呈正电且粒径较小,微塑料容易被絮体吸附、捕获,进而形成相对致密滤饼层,引起严重膜污染.pH 6. 0和8. 0时,0. 1 g小粒径微塑料(d <0. 5 mm)与0. 3 mmol·L-1FeCl3·6H2O混凝后膜比通量分别为0. 55和0. 79.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博东,薛文静,吕永涛,苗瑞,马百文
关键词: 微塑料,铁盐,超滤,短流程膜工艺,膜污染
来源: 环境科学 2019年1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膜分离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608514),陕西省重点产业链(群)项目(2017ZDCXL-GY-07-01),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2017KCT-19-01)
分类号: TU991.2
DOI: 10.13227/j.hjkx.201903167
页码: 4996-5001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5230K
下载量: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