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克隆内分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委陵菜,生境,鹅绒,植物,资源,野草,对比度。
克隆内分工论文文献综述
李元恒,王正文,马晖玲[1](2008)在《生境斑块对比度对鹅绒委陵菜克隆内分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相互连接的克隆植物分株分别处于资源互补性的不同斑块时,将可能发生形态结构的特化,以更有效地吸收利用所处斑块中丰富的资源,形成分株的功能分化,即克隆内分工。生境的斑块对比度,作为资源或环境异质性的主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克隆内分工的发生状况。该文以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为材料,在自然条件下将多组分株对置于不同的斑块对比度处理下,比较了它们克隆内分工的发生状态,试图发现分工与斑块对比度的关系,同时考察在克隆分工过程中分株的可塑性变化及其与分工的关系。该实验的理论假设是:分株发生分工的程度与分株所处斑块的资源对比度成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鹅绒委陵菜分株的高度和叶面积对局部光照环境产生强烈的可塑性反应,反应的结果是增加了对匮乏的光资源的获取。从分株根冠比和我们提出的分工指数来看,分工的程度在一定的斑块对比度范围内随斑块对比度的增强而增强,但到达一个最大值后又迅速降低。鹅绒委陵菜分株之间的分工和结构特化往往滞后于分株对所处局部环境的适应性可塑性变化,而后者往往在分株之间具有独立性和局部特征。克隆内分工主要依赖于生物量分配的调节而实现,其发生状态都是分株系统在分工收益、分工代价与分工风险之间权衡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株所处的斑块对比度。(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雷泞菲,潘丽娟,阳小成,何健[2](2008)在《光照和水分交互斑块性生境中蛇含萎陵菜的克隆内分工》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匍匐茎克隆植物蛇含萎陵菜(Potentilla kleinianaW)为对象,研究其在高光照低水分斑块和低光照高水分斑块组成的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的克隆内分工。结果显示,当保持生长于高光照低水分条件下(HL)分株与生长于低光照高水分条件下(LH)分株之间的匍匐茎连接时,蛇含萎陵菜植株的HL分株、LH分株以及整个分株对系统的生物量均获得显着增加;蛇含萎陵菜植株的HL分株根冠比显着小于切断分株间连接时HL分株的根冠比;蛇含萎陵菜植株的LH分株根长显着大于切断分株间连接时LH分株根长;蛇含萎陵菜植株的HL分株叶面积显着大于切断分株间连接时HL分株叶面积。结果显示,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蛇含萎陵菜通过生物量分配格局以及资源吸收结构特化发生了克隆内分工,通过分工克隆植物能有效地利用异质性分布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适应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8年03期)
陈劲松,董鸣,于丹,刘庆[3](2004)在《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两种不同分枝型匍匐茎植物的克隆内分工》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带两种不同分枝型匍匐茎植物野草莓 (Fragaria vesca)和过路黄 (Lysimachia christinae)为对象 ,研究它们在高光照低养分斑块和低光照高养分斑块组成的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的克隆内分工。结果显示 ,与资源的空间同质性处理 (I)和 (II)相比 ,资源的空间异质性处理 (III)和 (IV)中野草莓和过落黄的近端、远端和整个克隆片段的生物量和分株数均获得显着增加。生长在低光高养条件下的远端分株 ,若与高光低养的近端分株相连 ,相比连接到低光高养的近端分株 ,它们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地下部分 ;生长在高光低养条件下的远端分株 ,若与低光高养的近端分株相连 ,相比连接到高光低养的近端分株 ,它们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地上部分 ;生长在高光低养条件下的近端分株 ,若与低光高养的远端分株相连 ,相比连接到高光低养的远端分株 ,它们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地上部分。实验结果表明 ,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野草莓和过路黄均发生了克隆内分工。通过克隆内分工 ,克隆植物能有效的利用异质性分布的资源 ,缓解资源交互斑块性分布对克隆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克隆内分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匍匐茎克隆植物蛇含萎陵菜(Potentilla kleinianaW)为对象,研究其在高光照低水分斑块和低光照高水分斑块组成的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的克隆内分工。结果显示,当保持生长于高光照低水分条件下(HL)分株与生长于低光照高水分条件下(LH)分株之间的匍匐茎连接时,蛇含萎陵菜植株的HL分株、LH分株以及整个分株对系统的生物量均获得显着增加;蛇含萎陵菜植株的HL分株根冠比显着小于切断分株间连接时HL分株的根冠比;蛇含萎陵菜植株的LH分株根长显着大于切断分株间连接时LH分株根长;蛇含萎陵菜植株的HL分株叶面积显着大于切断分株间连接时HL分株叶面积。结果显示,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蛇含萎陵菜通过生物量分配格局以及资源吸收结构特化发生了克隆内分工,通过分工克隆植物能有效地利用异质性分布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适应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克隆内分工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元恒,王正文,马晖玲.生境斑块对比度对鹅绒委陵菜克隆内分工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8
[2].雷泞菲,潘丽娟,阳小成,何健.光照和水分交互斑块性生境中蛇含萎陵菜的克隆内分工[J].安徽农业科学.2008
[3].陈劲松,董鸣,于丹,刘庆.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两种不同分枝型匍匐茎植物的克隆内分工[J].生态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