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PLC法测定青辛速释贴中靛蓝的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梅[1](2008)在《青黛炮制过程基本原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黛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药用历史悠久,由于青黛一直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生产,生产过程中沿袭古人以经验为指导,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临床疗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任务就是阐明青黛炮制过程的基本原理。本文通过古代制靛技术和染色工艺的文献研究,重点分析传统青黛炮制过程中的基本环节,明确各个环节的产物转化,考察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产物转化的影响,从而阐明青黛炮制的基本原理。研究过程主要对浸泡水解、粗靛制备、粗靛精制等环节展开研究,在浸泡水解环节,吲哚苷的水解为酶解过程,考察微生物发酵过程,菌种对水解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菌种或类群对水解过程影响微弱;将微生物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外部因素如氧气、压强、温度对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影响,初步确定35℃浸泡12h为较好的浸泡条件,并由该结果推断水解过程中还有其它酶类发生作用,可能来源于植物本身;在粗靛制备环节,将制备环节分为粗靛合成和粗靛分离两个过程,粗靛合成中比较了不加NaOH和石灰、只加NaOH、只加石灰的样品,观察靛蓝、靛玉红含量、是否生成沉淀、打靛溶液颜色,结果表明,NaOH和石灰都可以为粗靛合成过程提供碱性环境;石灰除了提供碱性环境,促进靛蓝、靛玉红合成外,还可以对二者的沉降产生作用;并且,加NaOH和石灰即粗靛合成过程采用NaOH、粗靛分离采用石灰的样品,其含量明显高于只加石灰的样品,减少石灰的用量一方面使后期精制变得容易,一方面可减少成品中石灰的比例,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以NaOH、石灰的用量、打靛时间为主要外部因素,对粗靛制备过程进行考察,初步确定打靛时间为20分钟,加入3%NaOH,2%石灰进行打靛;将泡沫浮选技术应用于粗靛精制过程,运用泡沫浮选技术分析传统炮制过程的精制原理,对起泡性物质、起泡机理及分离原理进行阐述,运用泡沫浮选进行粗靛精制的结果和浮选设备都证明了将其应用于粗靛精制的可行性,体现出泡沫浮选技术的优越性。综合以上结果,本文初步阐明了青黛炮制过程的基本原理。
程欣,马云淑,张晓雷,阎红,白一岑[2](2008)在《羌活挥发油对大黄藤素体外促透皮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考察羌活挥发油对大黄藤素小鼠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筛选中药透皮促进剂。方法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氮酮为对照,观察不同浓度的羌活挥发油对大黄藤素的促透皮作用。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藤素的含量。结果不同浓度的促透剂中5%羌活油,5%氮酮的促透效果最好,5 mg.mL-1大黄藤素24 h平均累积渗透量分别为6166.96、5068.87μg.cm-2;6 h平均透皮速率常数分别为277.53、221.44μg.cm-2.h-1;增渗倍数分别为1.1104、1.3217。结论5%羌活挥发油对大黄藤素有较强的促透皮作用。
彭荣珍,郑国燊,罗光亮[3](2003)在《HPLC法测定青辛速释贴中靛蓝的含量》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建立青辛速释贴中靛蓝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HPLC法测定青辛速释贴中靛蓝的含量,色谱柱:Shim—pack VP-ODS柱(4.6×250mm),流动相:甲醇-乙腈-0.1 mol/L乙酸铵(60:4:36),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 μL,检测波长:280 nm。结果靛蓝在0.44~6.6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3.6%,RSD=1.11%。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青辛速释贴的质量控制。
郑国燊,罗光亮[4](2003)在《青辛速释贴中靛蓝透皮渗透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青辛速释贴中靛蓝经皮渗透特性。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透过的靛蓝。结果 5 h、10 h、15 h、25 h、35 h、50 h靛蓝的累积透过量分别为23.51 μg·cm-2、30.32 μg·cm-2、37.60μg·cm-2、46.01μg·cm-2、57.60 μg·cm-2、66.68μg·cm-2,累积透过百分率14.10%、18.18%、22.55%、27.59%、34.54%、40.00%,经皮渗透符合一级速率过程,释放速率为0.998 μg·cm-2·h-1。结论青辛速释贴可加快靛蓝的释放,达到速释的目的,该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青辛速释贴透皮吸收的真实情况。
二、HPLC法测定青辛速释贴中靛蓝的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PLC法测定青辛速释贴中靛蓝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青黛炮制过程基本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立题目的 |
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2.1 青黛炮制研究现状 |
2.1.1 青黛炮制历史沿革 |
2.1.1.1 青黛与“蓝” |
2.1.1.2 主要产地 |
2.1.1.3 炮制工艺 |
2.1.2 青黛传统炮制过程存在的问题 |
2.1.3 中药青黛的现代研究概况 |
2.1.3.1 资源及鉴定研究 |
2.1.3.2 化学研究 |
2.1.3.3 现代炮制研究 |
2.1.3.4 现代药理研究 |
2.1.3.5 临床应用 |
2.1.3.6 成品制剂 |
2.2 本课题研究意义 |
2.2.1 中药炮制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就是阐明炮制原理 |
2.2.2 中药炮制原理研究是指导和改进生产工艺的理论基础 |
2.2.3 中药炮制原理研究是完善和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体系的重要前提 |
3. 研究思路 |
正文 |
1. 评价指标及其测定方法的选择 |
1.1 靛蓝 |
1.2 靛玉红 |
2. 青黛炮制原理研究 |
2.1 对青黛炮制过程的整体论述 |
2.2 浸泡水解环节原理研究 |
2.2.1 微生物菌种初步分离 |
2.2.2 微生物菌种对浸泡效果的影响 |
① 未浸泡与常规浸泡的对比 |
② 细菌对浸泡过程的影响 |
③ 真菌对浸泡过程的影响 |
④ 抑菌剂对浸泡过程的影响 |
⑤ 不同微生物数量对浸泡过程的影响 |
2.2.3 发酵过程影响因素考察 |
① 氧气 |
② 压强 |
③ 温度 |
2.2.4 酶类物质验证试验 |
2.2.5 小结 |
2.3 粗靛制备原理研究 |
2.3.1 粗靛合成反应 |
2.3.2 碱环境对粗靛合成的影响试验 |
2.3.3 粗靛分离反应 |
2.3.4 粗靛制备过程影响因素考察 |
2.3.5 结论 |
2.4 粗靛精制原理研究 |
2.4.1 用泡沫浮选的原理分析传统炮制过程的精制原理 |
2.4.2 从精制结果比较传统精制方法与泡沫浮选技术 |
2.4.3 从精制设备比较传统精制方法与泡沫浮选技术 |
3. 结论与讨论 |
4.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羌活挥发油对大黄藤素体外促透皮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仪器 |
1.4 样品液的配制 |
1.5 离体皮肤的制备 |
1.6 大黄藤素浓度测定[3-6] |
1.6.1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线性范围 |
1.6.2 精密度考察 |
1.6.3 稳定性考察 |
1.6.4 加样回收率实验 |
1.7 透皮吸收实验[3-5] |
1.8 统计学方法[6] |
2 实验结果 |
2.1 不同浓度的氮酮对大黄藤素体外促透皮作用考察 |
2.2 不同浓度的羌活油对大黄藤素体外促透皮作用考察 |
3 讨论 |
3.1 中药挥发油促透作用比较 |
3.2 离休鼠皮制备及注意事项 |
3.3 空白对照组的选择 |
3.4 参数时间选择 |
四、HPLC法测定青辛速释贴中靛蓝的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 [1]青黛炮制过程基本原理研究[D]. 陈雪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8(07)
- [2]羌活挥发油对大黄藤素体外促透皮作用的研究[J]. 程欣,马云淑,张晓雷,阎红,白一岑. 中南药学, 2008(01)
- [3]HPLC法测定青辛速释贴中靛蓝的含量[J]. 彭荣珍,郑国燊,罗光亮.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3(06)
- [4]青辛速释贴中靛蓝透皮渗透研究[J]. 郑国燊,罗光亮. 中南药学, 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