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玻璃采光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采光,玻璃,遮阳,椭球,结构,风洞,单层。
玻璃采光顶论文文献综述
孙坚,金志强[1](2019)在《苏州中心采光顶框支式冷弯玻璃施工工艺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州中心广场大鸟型采光顶88%区域采用冷弯工艺加工曲面构型的玻璃板块,在此前的研究中笔者通过静载试验验证了本工程冷弯加工方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在实际使用工况下,冷弯玻璃还会受到风荷载、雪荷载等外部荷载。设计并开展了疲劳试验,探究冷弯工艺及冷弯幅值对采光顶日常使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冷弯加工会对半钢化玻璃的疲劳性能产生有限的不利影响,同时通过试验发现了半钢化玻璃疲劳破坏模式的部分特点。(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9年23期)
杨昶[2](2019)在《南方地区玻璃采光顶喷淋降温系统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玻璃采光顶对建筑中庭实现其开敞特性,形成建筑内部的“室外空间”具有重要作用,但大量太阳辐射的引入使夏季中庭空间的热环境遭受巨大挑战。蒸发降温作为一项有效的玻璃采光顶降温措施未得到广泛应用,与相应的喷淋降温系统未能形成一套成熟的设计方法有关。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测试和数据统计分析等手段,找出了影响喷淋降温系统降温遮阳效果的主要气象要素和设计参数,得出了其降温及遮阳效果的范围及节能潜力,并形成了设计指引。主要工作如下:通过对贴附水膜透明围护结构建模计算,分析了玻璃采光顶的传热过程及各类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采光顶喷淋降温系统的降温效果对太阳辐射强度、初始水温、玻璃的太阳辐射吸收率、淋水流量的敏感性强,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次之,对场地风速和玻璃导热系数的敏感性最弱;太阳光入射角、淋水流量与系统的遮阳效果呈正相关。搭建小型采光顶试验台,对多种喷嘴、流量进行了基于降温、遮阳效果的寻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淋水降温系统,流量能够覆盖采光顶面积即可;淋水降温可使采光顶下表面降温8.7~12.5℃,辐射透过率平均降低0.05;喷雾降温系统整体性能稍优于淋水系统,红宝石撞击式喷雾系统降温和遮阳最优,最高可减少平均辐射透过率0.153。基于寻优试验结果,从喷嘴的选择和布置、淋水流量的选择、系统开启条件等方面形成了采光顶喷淋降温系统设计指引,对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和适用性分析,并介绍了太阳能驱动的循环淋水降温系统。根据设计指引,在中庭采光顶上搭建了红宝石撞击式喷雾降温系统并实测了其使用效果。实测结果显示:在夏季高温天气中使用喷雾降温系统的降温效果最显着,可降温10℃以上,遮阳效果在不同季节的使用效果相差不大,可降低太阳辐射透过率0.1左右。同时发现间歇喷淋的方式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引入适量喷雾进入中庭上层空间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6)
李岩[3](2019)在《建筑玻璃采光顶遮阳性能差异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建筑设计水平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玻璃采光顶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但玻璃采光顶为室内环境带来了开阔视野的同时,不仅显着增加了建筑能耗,还对室内热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建筑遮阳作为简单有效的被动式节能技术之一,如何测量、选择合适的遮阳形式对减少建筑能耗、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根据太阳得热系数(SHGC)的定义,设计并进行了FSS天棚帘的室外遮阳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FSS天棚帘SHGC值为0.28;在室内得热量中,短波太阳辐射量占比最高,约为58.93%,其次是长波辐射量占比,约为35.16%,对流换热量占比最小,约为5.91%。其次,利用风洞进行室外遮阳性能实验的风洞复现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风洞实验测得的SHGC值为0.30,室外实验和风洞实验获得的SHGC值偏差约为6.7%,且室内得热量中各部分所占比例接近,确定了利用风洞测量不同遮阳形式SHGC值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最后,选取FSS天棚帘、内置百叶、光致变色玻璃膜和天幕式户外天棚帘四种遮阳形式,利用风洞进行遮阳性能差异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四种遮阳形式的SHGC值依次为0.51、0.44、0.47和0.28,天幕式户外天棚帘的遮阳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叁种遮阳形式,其他叁种遮阳形式的性能差异较小。室内得热占比中,四种遮阳形式的室内总辐射得热量占比均远大于对流换热量占比,是影响遮阳性能的关键性因素。根据实验结果,优先推荐选用遮阳性能优势明显的天幕式户外天棚帘,其次考虑到室内人体舒适度和经济成本方面等因素,推荐FSS天棚帘作为玻璃采光顶的内遮阳方案。本文利用风洞研究玻璃采光顶配置不同遮阳形式时遮阳性能的差异性,为建筑玻璃采光遮阳性能测试方法提供了新思路,得到的实验数据为建筑设计工作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对建筑玻璃采光顶遮阳形式的选择以及遮阳效果的判断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3)
任孟晓[4](2019)在《点支式玻璃采光顶建筑材料与结构体系的分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化发展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为了给人们提供更舒适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在建筑中创造出更多开敞的便于交流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多的建筑使用了点支式玻璃采光顶。本文通过介绍点支式玻璃采光顶的材料组成、节点构造,系统阐述了这一类采光顶在建筑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2019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4-03)
雷秀清[5](2018)在《大跨度钢结构玻璃采光顶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跨度空间钢结构主要由网架结构、管桁架和组合结构等组成的。在实际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施工中,需要对其施工技术和施工重点进行分析,确保现代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8年48期)
张兆云[6](2018)在《北京银河SOHO工程椭球形玻璃采光顶的防水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银河SOHO工程椭球形玻璃采光顶设计为隐框结构形式,主支撑体系为单层网壳结构体系;采光玻璃为平面叁角形,节点位置采用不锈钢压盖装饰;玻璃板块之间接缝处采用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进行密封,采光顶玻璃与龙骨之间采用叁元乙丙胶条密封;并利用自身形状使玻璃表面不积水,保证了采光顶的防水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防水》期刊2018年19期)
马孟,姚赛飞,朱信建,周全,宋熠伟[7](2018)在《基于钢丝绳柔性操作平台玻璃采光顶施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工程建设中,玻璃采光顶的施工是工程中的一大难点,郑发大厦项目采光顶玻璃采用海绵硅防火隔热型玻璃。此类型玻璃平面安装在国内首属罕见。单块玻璃重达200多公斤,现场安装难度更大。同时项目实际施工中安装空间狭小,脚手架拆除等不利条件,故项目部根据现场情况,在保证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大胆运用钢丝绳柔性操作平台进行施工,最终顺利安全的完成了玻璃采光顶的施工。(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8年13期)
杨晓坤[8](2018)在《广州地区玻璃采光顶建筑热环境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推行,人们对建筑室内舒适度和建筑节能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商业综合体等大型公共建筑中,出于采光和美观需求,常采用玻璃采光顶作为中庭屋顶的构造形式。对于全年太阳辐射强度较大的夏热冬暖地区,这种采光屋顶将显着增加辐射得热,对夏季室内热环境和制冷能耗造成不利影响。为此,以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空调能耗为目的,开展了广州地区玻璃采光顶建筑热环境优化研究。首先,根据国内外文献总结玻璃采光顶传热特性、建筑室内垂直温度分布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根据房间和围护结构热平衡方程分析透光围护结构的传热机理,为实际的测试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其次,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广州地区既有玻璃采光顶建筑进行调研,总结采光顶相关参数,如建筑体量、屋顶构造形式、材料、形状等。以既有建筑的中庭高度、屋顶构造、玻璃材料等参数为依据,搭建玻璃采光顶建筑热环境测试实验台,并通过专业手段对测试仪器进行校准,验证实验台所测数据的可靠性。再次,选取某实际采光中庭的室内空气温度进行实测验证,对比实验台相似工况下的垂直温度分布情况,论证实验台的工程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实验台典型工况下的室内外热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分析热环境参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室内外传热特征。最后,根据透光围护结构的节能优化措施,结合采光顶的实际构造,利用遮阳和屋顶通风对实验台热环境进行优化。在8个工况下对室外气象参数和实验台热环境进行追踪实测。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各工况下热环境参数的变化特征,定性地提出有效的热环境优化措施。数据显示,在兼顾热环境和室内采光的前提下,40%采光面积比(即遮阳系数0.28)+屋顶局部排风是相对最有效的优化措施,此时室内垂直温差全天峰值可降至10℃左右。综上所述,通过现场调研、实验台搭建、实测论证、数据分析的方法对玻璃采光顶建筑热环境进行了特征分析和优化研究,以期对实际工程中采光中庭的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李德生,薛剑豪[9](2018)在《玻璃采光顶结构系统的防水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论上,通过密封胶将暴露于室外的所有接缝完全密封是实现玻璃采光顶密封防水性能的可靠方式。但是,这一构造的实现需建立在"理想状态"下,而"理想状态"在现实中是几乎不存在的。本文从等压腔压力平衡技术角度出发,提出玻璃采光顶密封的理论假设,并按照此理论进行了采光顶系统的防水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防水》期刊2018年03期)
王志阳[10](2016)在《沈阳文化艺术中心“巨钻”形玻璃采光顶的防水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沈阳文化艺术中心"巨钻"工程系采用大面积玻璃采光顶作为屋盖结构的建筑,大面采用玻璃采光顶和蜘蛛人挂点增加了发生渗漏的几率。该项目在防水设计上遵循"顺向找坡、外堵内疏"的理念,施工时严格控制切割面的平整度、精细施胶,彻底消除了重力作用下挠曲凹变引起积水的可能,取得了较好的防水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防水》期刊2016年15期)
玻璃采光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玻璃采光顶对建筑中庭实现其开敞特性,形成建筑内部的“室外空间”具有重要作用,但大量太阳辐射的引入使夏季中庭空间的热环境遭受巨大挑战。蒸发降温作为一项有效的玻璃采光顶降温措施未得到广泛应用,与相应的喷淋降温系统未能形成一套成熟的设计方法有关。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测试和数据统计分析等手段,找出了影响喷淋降温系统降温遮阳效果的主要气象要素和设计参数,得出了其降温及遮阳效果的范围及节能潜力,并形成了设计指引。主要工作如下:通过对贴附水膜透明围护结构建模计算,分析了玻璃采光顶的传热过程及各类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采光顶喷淋降温系统的降温效果对太阳辐射强度、初始水温、玻璃的太阳辐射吸收率、淋水流量的敏感性强,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次之,对场地风速和玻璃导热系数的敏感性最弱;太阳光入射角、淋水流量与系统的遮阳效果呈正相关。搭建小型采光顶试验台,对多种喷嘴、流量进行了基于降温、遮阳效果的寻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淋水降温系统,流量能够覆盖采光顶面积即可;淋水降温可使采光顶下表面降温8.7~12.5℃,辐射透过率平均降低0.05;喷雾降温系统整体性能稍优于淋水系统,红宝石撞击式喷雾系统降温和遮阳最优,最高可减少平均辐射透过率0.153。基于寻优试验结果,从喷嘴的选择和布置、淋水流量的选择、系统开启条件等方面形成了采光顶喷淋降温系统设计指引,对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和适用性分析,并介绍了太阳能驱动的循环淋水降温系统。根据设计指引,在中庭采光顶上搭建了红宝石撞击式喷雾降温系统并实测了其使用效果。实测结果显示:在夏季高温天气中使用喷雾降温系统的降温效果最显着,可降温10℃以上,遮阳效果在不同季节的使用效果相差不大,可降低太阳辐射透过率0.1左右。同时发现间歇喷淋的方式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引入适量喷雾进入中庭上层空间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玻璃采光顶论文参考文献
[1].孙坚,金志强.苏州中心采光顶框支式冷弯玻璃施工工艺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9
[2].杨昶.南方地区玻璃采光顶喷淋降温系统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3].李岩.建筑玻璃采光顶遮阳性能差异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4].任孟晓.点支式玻璃采光顶建筑材料与结构体系的分析及应用[C].2019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2019
[5].雷秀清.大跨度钢结构玻璃采光顶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
[6].张兆云.北京银河SOHO工程椭球形玻璃采光顶的防水设计[J].中国建筑防水.2018
[7].马孟,姚赛飞,朱信建,周全,宋熠伟.基于钢丝绳柔性操作平台玻璃采光顶施工[J].居舍.2018
[8].杨晓坤.广州地区玻璃采光顶建筑热环境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8
[9].李德生,薛剑豪.玻璃采光顶结构系统的防水设计[J].中国建筑防水.2018
[10].王志阳.沈阳文化艺术中心“巨钻”形玻璃采光顶的防水设计[J].中国建筑防水.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