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相论文_杨巍,张廷山,杨洋,毛凯楠,张华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深水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深水,腕足,地层,化石,生物,脊椎动物,华南。

深水相论文文献综述

杨巍,张廷山,杨洋,毛凯楠,张华鑫[1](2018)在《重庆巫溪红池坝长兴阶深水相沉积记录及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庆巫溪红池坝剖面长兴阶上部地层出露齐全,产系列牙形刺和深水陆棚相遗迹化石。通过建立牙形刺带,对该剖面长兴阶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并讨论了区域大隆组/长兴组界线的时代归属。长兴中—晚期开始,沉积环境由深水盆地向深水陆棚逐渐过渡,海洋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开始显现并持续发展,基于时间序列的遗迹化石记录详细刻画了深水陆棚水体含氧量频繁加速波动过程,为系统审视二迭纪末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范若颖,龚一鸣[2](2016)在《新疆西准噶尔中古生代深水相遗迹化石及其古气候古地理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西准噶尔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深水沉积(上泥盆统—下石炭统塔尔巴哈台组,下石炭统包古图组、太勒古拉组,下—上石炭统哈拉阿拉特组)中共发现了21种遗迹化石:Arenituba verso(Chamberlain),Chondrites cf.intricatus(Brongniart),Chondrites targionii(Brongniart),?Chondrites isp.,Gordia marina Emmons,Halopoa imbricata Torell,Helminthoidichnites isp.,Helminthopsis cf.hieroglyphica Wetzel and(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9-23)

陈斌,杨廷禄,吴会婷,陈冰[3](2015)在《右江盆地二迭纪末深水相无脊椎动物凉水分子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右江盆地二迭纪末腕足类和介形虫的全球古地理分布以及其他海相无脊椎动物的组合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该盆地多个门类生物和华南其他地区(尤其是扬子海盆)存在明显差异。腕足类和介形虫有一部分为凉水分子或古冷水圈分子,具有冷水与暖水分子混生的特征;放射虫具有远洋生物组合的特征;双壳类含大量土着种。这些特征表明:二迭纪末,右江盆地水体相当深,为半深海-深海环境,水温较凉,适合于凉水分子生存;右江盆地和扬子西缘的古特提斯洋连通,是古特提斯洋伸向华南盆地的边缘盆地。(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5年06期)

杨廷禄[4](2015)在《华南深水相二迭纪—叁迭纪之交的双壳类动物群》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迭纪-叁迭纪之交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促使了生态系统从古生代类型向中生代类型的转变,同时,软体动物中的双壳类和腹足类取代腕足类成为海洋底栖群落的主导。本文选取来自华南不同相区的7条二迭系-叁迭系界线附近的剖面(深水相:广西东攀剖面、贵州新民剖面、湖南桑植剖面、贵州断杉剖面、广西派篦剖面;浅水碎屑岩相:贵州中寨剖面;碳酸盐台地相:浙江黄芝山剖面),对其中的双壳类化石(共32属77种,1031枚双壳类化石),特别是晚二迭世的材料,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地层和生物群落的描述与对比;并对其中18属34种进行了系统分类学描述,建立1新属Yinipecten gen. nov.、2新种Palaeolima xinminensis sp. nov.和Yinipecten prosoclinus sp. nov.。此外,本文还对早叁迭世繁盛一时的Claraiidae科的形态演化(韧带构造、足丝凹口等)、大小变化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参考目前华南地区的标准双壳类分带,本文将研究剖面进行了双壳类化石带的划分。东攀剖面自下而上的两个双壳类化石带分别为Hunanopecten exilis带(长兴期)和Claraia griesbachi-C. dieneri带(格里斯巴赫期);新民剖面自下而上分别为Hunanopecten exilis-H. qujiangensis带(长兴期)和Claraia liuqiaoensis顶峰带(长兴期最晚期和格里斯巴赫期最早期);桑植剖面自下而上分别为Hunanopecten exilis带(长兴期)和Claraia wangi带(格里斯巴赫期);断杉剖面识别出Hunanopecten exilis-H. qujiangensis带(长兴期);中寨剖面自下而上可分为Pernopecten huayingshanensis带(长兴期)、Eumorphotis venetiana带(长兴期最晚期到格里斯巴赫最早期)和Claraia wangi-C. griesbachi带(格里斯巴赫期)。本文深水相3个剖面的长兴期双壳类化石带均可与华南标准分带Hunanopecten exilis带直接对比:浅水碎屑岩相的中寨剖面根据带内的Tambanella、Pernopecten huayingshanensis等属种也可将时代确定到长兴期。传统上指代“过渡层”的双壳类分带Pteria ussurica variablis-Towapteria scythica带在中寨剖面和黄芝山剖面能够识别出与之相当的带,即Eumorphotis venetiana带和Eumorphotis venetiana-Towapteria scythica-Pteria ussurica variablis带。新民剖面所划分出的Claraia liuqiaoensis顶峰带在时代上与Pteria ussurica variablis-Towapteria scythica带相当,但未见其中的常见分子(Pteria、Towapteria或Eumorphotis venetiana),其他深水相剖面则未发现可与之对比的双壳类化石带。早叁迭世的Claraia对地层划分和对比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在东攀剖面、桑植剖面和黄芝山剖面所划分的Claraia分带可与标准的Claraia wangi带在全球范围进行时代上的对比通过统计各剖面的双壳类分异度和丰度数据,本文在研究区5个剖面识别出如下晚二迭世双壳类群落:1.东攀剖面的Hunanopecten exilis-Euchondria fusuiensis群落,共包括双壳类16属23种,226枚化石,核心分子有Euchondria fusuiensis、Hunanopecten exilis、H. qujiangensis、 Parallelodon changhsingensis、Yinipecten intermedia、Claraia liuqiaoensis和Palaeoneilo guizhouensis。该群落的主要特色在于“土着分子"Euchondria fusuiensis在丰度上占优(占总数的30%),体现了该剖面较强的地区性特色;2.新民剖面的Paradoxipecten jiaheensis-Euchondria jiaheensis群落,共包括双壳类16属18种,256枚化石,核心分子有Paradoxipecten jiaheensis, Euchondria jiaheensis, Pteria? sp., Nuculopsis wymmensis、Hunanopecten exilis和Claraia liuqiaoensis,该剖面各项多样性参数与东攀剖面的Hunanopecten exilis-Euchondria fusuiensis群落类似,说明两群落多样性水平基本一致,但比较之下,新民剖面的核心分子在华南其他剖面或本文剖面皆有报道,缺乏“土着分子”;3.断杉剖面的Paradoxipecten jiaheensis-Pteria? sp群落,共包含双壳类8属9种,161枚化石,核心分子有Paradoxipecten jiaheensis、Pteria? sp和Phestia hunanensis,此叁种在新民剖面的Paradoxipecten jiaheensis-Euchondria jiaheensis群落内也都有报道,且颇为丰富,说明两剖面在晚二迭世双壳类面貌上存在较高的相似性;4.桑植剖面的Hunanopecten exilis群落,共包含双壳类6属7种,48枚化石,核心分子有Hunanopecten exilis、Euchondria jiaheensis和Hunanopecten qujiangensis。该群落的多样性数据与其他群落相比,优势度最高(D=0.4253),香侬指数最低(S=1.249),说明其双壳类群落多样性最低,其原因与该剖面在长兴期的缺氧环境相关;5.中寨剖面的Pernopecten-Streblochondria群落,共包含双壳类13属15种,核心分子为Astartella symmetrica、Streblochondria sp. Pernopecten huayingshanensis、Tambanella cf. gujoensis和Palaeoneilo guizhouensis。虽然该群落的样品个数不多,但均匀度是各剖面中最高的(E=0.5988),也就是说各种的分布情况相对均匀,因而在群落多样性上仍要大于同期的断杉剖面和桑植剖面。另外,该剖面的双壳类群落与本研究中的深水相双壳类群落存在明显差异:一方面,深水相群落中较常见的Hunanopecten、Euchondria和Paradoxipecten等属在该剖面的数量都不多(都未作为核心分子),同样地,中寨剖面的核心分子Pernopecten huayingshanensis在深水相剖面中虽也有出现,但数量很少;另一方面,该剖面的内栖型分子丰度在核心分子中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剖面(中寨剖面为42%;东攀剖面为5%;断杉剖面为31%;新民剖面为13%;桑植剖面为0)。本研究对3个剖面的早叁迭世双壳类群落进行了报道,分别为东攀剖面的Claraia griesbachi-C. dieneri群落、桑植剖面的Claraia wangi-C. griesbachi群落和中寨剖面的Claraia griesbachi-C. stachei群落。这叁个群落属于典型的早叁迭世Claraia主导的双壳类群落,均以Claraia的繁盛为特点,不同点在于,桑植剖面的Claraia wangi-C. griesbachi群落中的Claraia均为壳面光滑,纹饰欠发育的类型,未见放射饰发育的类型;中寨剖面除了常见有Claraia stachei和Claraia radialis这些放射饰发育的Claraia,还经常在一些层位产出射饰发育的Eumorphotis化石。为了进一步研究双壳类群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了研究程度较高的东攀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对各层位双壳类化石产出的聚类分析表明,东攀剖面的双壳类动物群在二迭纪-叁迭纪界线以前并未发生显着的更替,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情况,特别是晚二迭世群落核心分子之一的Euchondria fusuiensis,在各层位都有较多的数量。然而,前人研究发现,在东攀剖面晚二迭世的地层中记录了多次显着的环境变化,如海平面和古生产力的明显降低,在这样强烈的环境变化下,双壳类动物群毫无变化是难以想象的。研究发现,东攀剖面晚二迭世的双壳类动物群中仅表栖型分子相对稳定,内栖类型和半内栖类型的分子仅集中出现于第2、3、8层中,这是因为内栖类型对于环境的波动更为敏感,对生存条件的要求也更加苛刻(充足的食物来源等),因此,当4-6层出现海水缺氧、海平面下降、古生产力水平降低的环境时,内栖类型的双壳类便立刻迁出,待环境适宜时再迁回。有意思的是,东攀剖面第8层的古生产力水平依然很低,而双壳类的分异度在这一层位却突然增高,腕足类的丰度也在该层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由于该层位发现了大量的碳屑,指示该时期陆地风化作用增强,更多的陆源物质注入到海洋,因此,本文认为该层位这种双壳类高分异度很可能是因为陆源物质的注入为该地区双壳类动物群提供了食物来源。不过,这种陆源物质的注入也会带来消极的作用,例如会导致海水变得浑浊,影响到营滤食生活的腕足类以及表栖型双壳类的滤食效率,这可能也是造成该层位腕足类个体发生小型化的原因;相比之下,内栖型双壳类多以沉积物为食,水体浑浊则不会直接影响到它们的进食效率。从化石的产出来看,第8层的繁盛并没有延续,很快内栖类型的双壳类再度从东攀剖面晚二迭世的记录中消失。本文的研究还发现,前人根据δ13Corg将东攀剖面的第9层与煤山D剖面的25层(二迭纪末大灭绝的主幕)对应,但在东攀剖面,该层位对于腕足类和双壳类而言都没有发生灭绝的现象,晚二迭世的双壳类群落可继续上延至12层(即二迭纪-叁迭纪界线附近),腕足类在第9层的丰度和分异度上也没有出现消减。至二迭纪-叁迭纪界线之后,晚二迭世地区性特色的Hunanopecten exilis-Euchondria fusuiensis群落被早叁迭世世界性分布的Claraia griesbachi-C. dieneri群落所取代。Claraia在早叁迭世的快速繁盛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前人报道了一些早叁迭世Claraia的人字形韧带结构,从而证实了其是晚古生代的Dunbarella (Pterinopectinidae科)演化而来。由于Claraia韧带区除了发育完整人字形韧带外,后部还发育有一系列不完整人字形韧带,较只发育完整人字形韧带的Pterinopectinidae更复杂,因此,目前学术界将Claraia独立于Pterinopectinidae科而列入Claraiidae科。目前,对于二迭纪克氏蛤的韧带构造还没有详实的报道,本文来自贵州新民剖面的Claraia liuqiaoensis的标本上保存了较完好的韧带构造,可见4组完整的人字形韧带;在东攀剖面的C. liuqiaoensis标本上发现了韧带区后部有若干根呈波状的不完整人字形韧带。这些材料表明,二迭纪克氏蛤与早叁迭世克氏蛤在韧带结构上没有区别。在一些早叁迭世Claraia wangi的标本出现了人字形韧带(Claraiinae亚科特点)和平行韧带(Chuluariinae亚科特点)两种韧带结构,从化石鉴定的角度,这一区别已达亚科级别,本文认为Chuluariinae亚科很可能是由一些韧带结构“不稳定”的Claraia(如此处的Claraia wangi)演化而来。Claraia其他的后裔还可能包括Crittendenia-Eobuchia这一演化序列。前人学者曾将Claraia足丝凹口形态分为Pseudoclaraia类型(足丝凹口狭,内端指向壳顶)、Claraia类型(足丝凹口平展)以及Claraioides(足丝凹口内端指向后腹方)并分别定为3个不同的属。目前,Pseudoclaraia类型和Claraia类型足丝凹口已被证实二者存在过渡类型,即Pseudoclaraia为Claraia的次异名。对Claraioides的属级有效性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新民剖面的材料表明,Claraia liuqiaoensis会出现Claraia类型和Claraioides类型两种足丝凹口,因此,本文认为Claraioides也应为Claraia的次异名,根据时间关系推测,前者是由后者演化而来。本文统计全球Claraia已知种(共厘定出43种,其中42种分布于长兴期至早叁迭世)的地史延限,并将这些种按照放射饰发育与否归为两类。结果表明:晚二迭世Claraia种仅13种,到格里斯巴赫期迅速增长为32种,在随后迪纳尔期(16种)和史密斯期(8种)不断降低,并最终灭绝于史密斯期和司派斯期之间的灭绝事件;Claraia在演化过程中,发育放射饰的种所占比例一直处于50%左右的稳定状态。另外,本文对“二迭纪”、“界线层”和“早叁迭世”的Claraia进行了大小的统计,发现Claraia从二迭纪到叁迭纪个体出现了变小的现象,此现象可能是克氏蛤为适应早叁迭世波动的环境,移动能力有所增强(足丝凹口变狭而浅的种明显占优),导致对食物的需求有所增加,个体变小;同时,个体变小又反过来增强了克氏蛤的移动能力,这也是Claraia对灾变环境的一种适应。总之,二迭纪-叁迭纪之交,Claraiidae科从韧带结构到外部形态都存在较大的变异,这些形态上的不稳定可能都是由于灾变环境下不稳定的生存条件所造成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5-11-01)

何卫红,Shi,G.R.,Twitchett,Richard,J.,张阳,张克信[5](2015)在《晚二迭世海洋生态系统倒塌开始于深水相:来自不同相腕足类分异度和个体大小演化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湖南桑植仁村坪和安徽巢湖马家山剖面为深水相代表剖面,以浙江长兴煤山和黄芝山剖面为浅水相代表剖面。本文研究了华南二迭-叁迭纪之交不同相、不同古水深腕足类多样性演化和个体大小变化,其规律对古-中生代之交环境恶化过程提供了重要启示。不同水深腕足类多样性随时间的变化及其对比(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0)

王伟,关成国,周传明,欧阳晴,袁训来[6](2015)在《华南扬子地台埃迪卡拉纪中早期古海洋的演化——基于深水相沉积柱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安徽南部埃迪卡拉系蓝田组完整的沉积岩芯柱,获得了埃迪卡拉纪深水相剖面高分辨率的碳(无机碳、有机碳)、氧、硫(CAS、Fe S2)、氮同位素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该批数据主要用来分析两个科学问题:1,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深水相碳、硫同位素耦合循环以及所反映的古海洋氧化还原(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0)

张木辉[7](2015)在《华南晚二迭世深水相有孔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孔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其地质历程长,地理分布广,几乎遍及海洋中的各种环境,从近岸的浅水、泻湖到陆坡、深海盆地均有不同类型的有孔虫存在,它们在地质历史中留下了丰富的化石记录。有孔虫的壳体形态分布、属种组成分布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因而已经成为古环境、古气候重建的重要工具。二迭—叁迭纪之交发生了地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有孔虫的面貌在这次危机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晚二迭世有孔虫的分类学的研究,为二迭纪末期生物的灭绝事件的确证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而有孔虫的类群演替、古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则已为还原这次全球事件的过程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但目前,晚二迭世有孔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浅水灰岩相地层中,对深水相的有孔虫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这对我们最终寻找二迭纪末期生物灭绝事件的原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以华南晚二迭世深水相有孔虫动物群为研究对象,以实体化石、定向切面、Micro-CT叁维扫描等多种研究手段,系统研究了该动物群的分类学,总结了深水相有孔虫种群的面貌特征;利用形态性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对geinitzinid类有孔虫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在前人现代和新生代有孔虫形态类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二迭纪末期典型深水相剖面生态环境的变化,以有孔虫的壳体形态、生态习性等为依据,对深水相的有孔虫进行了形态类群组合的划分,初步总结了二迭纪末期华南深水相有孔虫形态类群的分布规律。本文研究选取7个华南晚二迭世深水相剖面进行了研究,分别是位于黔桂盆地的广西东攀剖面和柳桥剖面、贵州安顺市新民剖面和紫云县马鞍营剖面,中扬子北缘盆地的湖北恩施市天桥剖面和宜昌市大峡口剖面,以及下扬子盆地的安徽巢湖市平顶山剖面。共计发现有孔虫37属78种(包括未定种36个),其中新种和修订种23个:Nodosaria quinquecostata sp. nov.、Pseudolangella minuta sp. nov.、Lingulonodosaria changxingensis sp. nov.、Xintania minuta sp. nov.、Pachyphloides acutus sp. nov.、Tristix guizhouensis sp. nov.、 Pseudotristix elongata sp. nov.、Geinitzinita strigata (Wang 1976)、Geinitzinita kongdongshanensis (Zhang and Hong 2004)、Geinitzinita bandongensis sp. nov.、Geinitzinita elongata sp. nov.、Lunucammina subtriangula sp. nov.、Ichthyolaria ornata (Miklukho-Maklay 1954)、Ichthyolaria guizhouensis sp. nov.、Ichthyolaria xianxiensis sp. nov.、Ichthyolaria celsa sp. nov.、Ichthyolaria optima sp. noy.、Howchinella chaohuensis sp. nov.、Howchinella hubeiensis sp.nov.、Howchinella inflata sp. nov.、Howchinella complanatus sp. nov. 、Ichthyofrondina latilimbata (Sellier de Civrieux and Dessauvagie 1965)、Frondina paraovata sp. nov.。华南晚二迭世深水相有孔虫动物群在属种多样性、丰度分布、优势属种组合等方面具有独特特征:1.深水相有孔虫类群属种较为单调,分异度和丰度均较低。单个剖面上发现的有孔虫虽然属级分异度并非很低,基本上都在10-20属左右,但各属内种级分异度相对较低,明显不同于浅水相高分异度的繁盛,个体数量上,也明显逊色。2.属种组成特点:高比例的节房虫类是深水相有孔虫动物群的典型特征。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华南晚二迭世深水相环境的有孔虫类群以节房虫目(Nodosariida)为主,主要包括盖尼茨虫科(Geinitzinidae)和节房虫科(Nodosariidae),其中以盖尼茨虫科最为典型,种数最多;本文所研究剖面中,节房虫类种数比例分别达到:东攀剖面69.6%,柳桥剖面71.4%,新民剖面75%,马鞍营剖面81.8%,大峡口剖面78.9%,天桥剖面83.9%,平顶山剖面75.9%;非节房虫类有孔虫主要为Glomospira、Glomospirella、Lasiodiscus、Ammodiscus等具管状盘旋式壳体的属,它们非常单调,数量少,但在各个剖面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对比华南其它浅水相剖面,随着水体加深,有孔虫类群的多样性向属种单一的方向变化,节房虫类的种数比例明显增加,非节房虫类型的分子变得相对单调,一般只有一到两个种出现。3.壳体形态优势组合:以个体微小,壳壁薄、内部结构简单、壳体扁平等形态的类群为主。节房虫类有孔虫在深水相环境中以壳体扁平的Genitzinidae科为主要代表,未见或少见Colaniella、Langella、Pachyphloia、Robuloides、Globivalvulina等壳体粗大、内壁加厚或特化的类型。本文研究的深水相剖面中,Geinitzinita、Howchinella、Ichthyolaria、 Pachyphloides、Frondina等属在各个剖面均是主要的优势分子,在一些层位往往会形成某些种的富集层。这些典型的深水类型,其壳体形态均是以压扁、细长状为主,这种形态比球形或圆柱形壳体具有更高的壳体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能提高壳内原生质与外界物质交换的效率,更充分地利用氧气,能够忍受贫氧或缺氧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个体细小的有孔虫也更能适应氧气缺乏的环境。纤薄的壳壁表明它们不喜欢浅水动荡的高能环境。4.本文的深水相有孔虫与晚二迭世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冷水圈有孔虫动物群对比,在主要优势属分子,形态结构类型组合方面非常相似,这些特色的Geinitzinita、Howhchinella、 Ichthyolaria等属,在南半球冈瓦纳北缘澳大利亚地区,北半球高加索地区及西伯利亚地区均是较为常见的组合分子,可能表明,这些华南深水相有孔虫的优势组合是喜冷的类群。5.深水相优势组合中有些分子与中生代早期的有孔虫非常相接,如Ichthyolaria、 Howchinella、Geinitzinita、Pachyphloia、Austrocolomia等,尽管它们之间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但究竟是生态环境趋同进化的结果或是具有亲缘演化的世系类群,需要进一步研究。作为深水相有孔虫的主要代表, geinitzinid类有孔虫在晚古生代尤其是二迭纪达到了繁盛的顶峰,但由于多数属种的鉴定来源于岩石薄片,因此其分类体系和其中各个属的演化过程尚存争议。本文利用有孔虫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性状编码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geinitzinid类有孔虫可以分为4个主要支系:Geinitzina支系,Howchinella支系,Frondina支系,achyphloia支系。对比发现,4个支系之间主要的特征区别在房室的形态特征不同,rondina房室高,轻微或无超覆,Geinitzina房室低宽,轻微或中等超覆,Howchinella房室低,超覆中等,Pachyphloia房室极低宽,超覆明显。Geinitzinid类有孔虫的系统发育树表明,Frondina、Geinitzina postcarbonica gr., Lingulonodosaria等房室较高而不超覆的类群位于分支的基干部分,而实际上它们首现的地层时代也最早,一般认为在晚石世—早二迭世之交已经出现,说明在进化上这几个支系属于较为原始的类群。另外两个支系在早二迭世晚期才开始繁盛,属于较为进步的类群。通过比较各个支系内部的演化过程,发现其均遵循相似的路线:房室由高向低宽、由圆向压扁状发展,超覆由弱到强发展。另外,这个趋势也反映了有孔虫口孔距离(相邻两个口孔间的距离,对于节房虫类即是房室高度)逐渐缩短的演化路线。本文将新生代现代有孔虫研究中的形态类群(morphogroup)概念应用于古生代的有孔虫研究中,依据有孔虫壳体的形态功能、生态习性(包括生活位置、摄食类型、生境特点等),结合前人利用生态调查及微相分析得出的结论,通过与形态功能相似的新生代、现代有孔虫生态进行类比,把二迭纪末期深水相有孔虫的形态类群初步划分为10个类群:M1为球形或近球形壳体组合,房室膨胀状或球形包覆,生活方式为底表假漂浮或附着(epifunal),主动摄食或被动滤食型,抗水体扰动能力中等到强,本文将Globivalvulina划入此类群;M2a为胶结壳双列式,壳体呈柱状,大而壁厚,营底栖表生附着或假漂浮,适合浅水动荡、阳光食物充足的环境,该类群有Palaeotextularia、Climmacamina等;M2b为钙质壳圆锥状长直列式,壳壁厚或呈多层状结构,可抗较强水体扰动和静水压力,营底表附生或假漂浮生活,喜好光线充足食物丰富的浅水环境,包括Colaniella、Langella等M2c为细小的圆直列式,壳壁薄,内部结构简单,营底表浅内生活(shallow infaunal),少数为深底内型,主动摄食有机碎屑,包括Nodosaria、Pseudolandella、Lingulonodosaria、 Protonodosaria、Nodosinelloides、M3为凸透镜形壳体,多房室平旋,两侧壳壁加厚,主要营底栖假漂浮和附着,少数可浅底内生活,主动摄食型,杂食性,滤食碎屑为主。多分布于浅水高能环境,喜富—中等营养环境,包括Neoendothyra、Robulloides等;M4类群为多房室螺旋生长呈平凸状或塔状、斗笠状,具有宽广的口面,营底表固着,滤食或捕食有机碎屑,沉积速率增加非常敏感,经常附生于藻叶或藻席上,多呈包壳式生长,与蓝藻、真菌等生物之间存在类似共生的关系,该类群一般繁盛于水体营养丰富的环境,该类群有Abadehella、Tetrataxis等;M5a类群为横切面呈椭圆的长直列式壳,一般常见于中等-低能环境中,营底栖表生Frondina、Ichthyofrondina或浅底内生活,食有机碎屑,包括等M5b为壳体侧壁加厚的长直列式,可抵抗较大的水动力和静水压力,营底表假漂浮或附着生活,代表属有Pachyphloia、Pachyphloides等;M5c类群为壳体极压扁状的长直列式,有时发育纵肋或细纹,营浅底内到深底内生活(deep infaunal),食沉积物中有机质碎屑等,耐贫营养和缺氧环境。该类型主要出现在低氧、水体能量低的深水环境,常生活于松软的泥质基底中,是深水缺氧环境中的主要类型,包括Ichthyolaria、Geinitzinita、Howchinella、Geinitzinita、Lunucammina等;M6类群为双房室,管状房室绕旋成近球形或盘形,壳小而薄,无法抵抗太强的水动力和静水压力,一般多见于浅水低能环境或者有机质含量高的安静深水环境,营假漂浮生活。包括Glomospira、Glomospirella、Lasiodiscus等。对研究剖面各形态类群的个体数量百分比统计结果表明:深水相剖面的有孔虫形态类群以M2c、M5b、M5c、M6类群为主,最具优势的是M5c类群。这些类群壳体以房室伸长压扁的节房虫类为代表,主要包括Geinitzinidae科下的Geinitzinita、Geinitzina、 Howchinella、Ichthyolaria等,这些类群主要是底表浅内生至深底内的类型,壳体多为压扁状,个体小,房室结构紧凑,壳面发育细肋或纵脊,这些特征使其能在深水中抵抗一定的静水压力,保持壳体在沉积物表面或内生于沉积物内的稳定。拉长压扁的房室壳体,同时也能更适应低氧的环境。其次为横切面为圆形的类群,如Nodosaria、Pseudolangella等,但壳体一般均较小,壳壁薄。深水相中较少见壳体粗大厚实的类群,如M1类群,M2a类群,M5a类群等,这些类群在浅水环境中是主要的优势分子。通过与前人的古生产力研究对比发现,M6类群的含量变化与初级生产力指标(TOC)的变化相似,其繁盛时期基本与表层浮游植物或菌藻类的繁盛相符,表明M6类群可能是以植食性为主要摄食策略。M6类群具有广泛的环境适应性,在M5c类群繁盛的阶段,尽管M6类群竞争不占优势,但依然能维持一定的个体数量。当深水中出现缺氧等恶劣条件,其它底栖内生类群衰退或消失时,M6类群往往是维持到最后的分子,共生的其他生物仅有球形放射虫,这说明它们有可能是营假漂浮生活。这两个类群在PT大灭绝之后依然有少数属种存活,也叁迭纪复苏后的主要的有孔虫形态。(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5-05-01)

何卫红,Shi,G,R,张克信[8](2013)在《华南二迭纪末浅海深水相无脊椎动物对古——中生代之交生物绝灭和华南古地理环境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中生代之交的生物绝灭是显生宙以来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此次事件导致大约90%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物种灭绝(Sepkoski,1981;Erwin,1994)。华南晚二迭世和二迭-叁迭纪之交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有非常丰富的记录(如,赵金科等,1978,1981;金玉玕等,1974;杨遵仪等,1987;李子舜等,1989;Chao,1927,1928;Huang,1932,1933;Shen and Shi,2007等)。这些成果主要对浅海灰岩相无脊椎动物进行研究。自20世纪(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01)

何卫红,张阳,张克信,吴顺宝,杨廷禄[9](2013)在《中国南方二迭纪末深水相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及其对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生物大绝灭事件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中国南方二迭系-叁迭系界线附近十余条深水相剖面的海相无脊椎动物的研究,发现该动物群有如下特点:1)以浮游动物放射虫、游泳动物头足类、个体小且壳体薄的腕足类和双壳类以及少量小个体有孔虫为特征,总体上,动物群的属级(大部分门类的种级)分异度低。2)放射虫非常丰富,除了富产球形放射虫Entactinaria和Spumullaria以外,深水分子Albaillellaria或者Latentifistularia也十分丰富。3)在腕足类分类学组成方面,以Chonetidina和chonetid-like Productidina为主,占腕足类种的数量的50%,其次为Spiriferida,non-chonetidines Productida,Athyridida,Orthida,Orthotetida,Rhyn-(本文来源于《地层学杂志》期刊2013年04期)

王旭日,季强[10](2013)在《一条新发现的深水相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剖面:中国贵州紫云火花剖面(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贵州省紫云县火花乡新发现一条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剖面。火花剖面位于新修的乡村公路边上,出露有连续的上泥盆统代化组、长顺页岩和下石炭统王佑组。为了研究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对该剖面进行了实测,并采集、分析了30多个牙形刺样品。根据分析结果,在代化组和长顺页岩中识别出一些牙形刺,如Palmatolepis tenuipunctata,Pa.glabra,Pa.marginifera,Pa.gra-cilis,Polygnathus vogesi和Polygnathus purus purus。王佑组中的牙形刺较少,如Polygnathus communis和Hindeodella subtilis等,目前尚不具有建立生物地层单位的条件。根据与长顺睦化剖面和德国Hasselbachtal剖面岩性、沉积特征和牙形刺生物地层的对比,暂将火花剖面的泥盆系—石炭系界线放置于25层与26层之间,即长顺页岩与王佑组之间。(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3年07期)

深水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疆西准噶尔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深水沉积(上泥盆统—下石炭统塔尔巴哈台组,下石炭统包古图组、太勒古拉组,下—上石炭统哈拉阿拉特组)中共发现了21种遗迹化石:Arenituba verso(Chamberlain),Chondrites cf.intricatus(Brongniart),Chondrites targionii(Brongniart),?Chondrites isp.,Gordia marina Emmons,Halopoa imbricata Torell,Helminthoidichnites isp.,Helminthopsis cf.hieroglyphica Wetzel and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深水相论文参考文献

[1].杨巍,张廷山,杨洋,毛凯楠,张华鑫.重庆巫溪红池坝长兴阶深水相沉积记录及地质意义[J].古地理学报.2018

[2].范若颖,龚一鸣.新疆西准噶尔中古生代深水相遗迹化石及其古气候古地理背景[C].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6

[3].陈斌,杨廷禄,吴会婷,陈冰.右江盆地二迭纪末深水相无脊椎动物凉水分子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2015

[4].杨廷禄.华南深水相二迭纪—叁迭纪之交的双壳类动物群[D].中国地质大学.2015

[5].何卫红,Shi,G.R.,Twitchett,Richard,J.,张阳,张克信.晚二迭世海洋生态系统倒塌开始于深水相:来自不同相腕足类分异度和个体大小演化的证据[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6].王伟,关成国,周传明,欧阳晴,袁训来.华南扬子地台埃迪卡拉纪中早期古海洋的演化——基于深水相沉积柱的证据[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7].张木辉.华南晚二迭世深水相有孔虫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

[8].何卫红,Shi,G,R,张克信.华南二迭纪末浅海深水相无脊椎动物对古——中生代之交生物绝灭和华南古地理环境的启示[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3

[9].何卫红,张阳,张克信,吴顺宝,杨廷禄.中国南方二迭纪末深水相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及其对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生物大绝灭事件的启示[J].地层学杂志.2013

[10].王旭日,季强.一条新发现的深水相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剖面:中国贵州紫云火花剖面(英文)[J].地质通报.2013

论文知识图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珠江组层序地层格...井镜质体反射率Ro剖面(朱俊章...宝日和日俄沟洪水川组五岩段浊流沉积...乱岗状(98tb7潮下带较深水相...),同时,碳酸盐缓坡以深水相...乱岗状(潮下带较深水相...

标签:;  ;  ;  ;  ;  ;  ;  

深水相论文_杨巍,张廷山,杨洋,毛凯楠,张华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