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分布论文-童春元,李钢铁,卢立娜,刘朝霞,张晓娟

分形分布论文-童春元,李钢铁,卢立娜,刘朝霞,张晓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形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效林,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土壤养分

分形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童春元,李钢铁,卢立娜,刘朝霞,张晓娟[1](2019)在《杨树低效林下土壤粒径分布与分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鄂尔多斯地区杨树低效林下土壤粒径分布与分形特征,为该地区杨树低效林的成因分析及改造提供基础依据,并为杨树人工林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与决策支持。[方法]使用Mastersizer300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量土壤粒径,采用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模型计算分形维数D值,并测定土壤养分。[结果]①鄂尔多斯地区杨树低效林下土壤颗粒组成主要以细砂粒(42.33%)、极细砂粒(15.72%)、中砂粒(19.77%)为主;主要土壤质地类型为砂土;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D值在1.222 5~2.204 5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②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值与粉粒、极细砂粒、细砂粒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中砂粒、粗砂粒、极粗砂粒呈显着负相关关系。③随着土层加深,粒径<250μm的土壤颗粒含量增加,粒径>250μm的土壤颗粒含量减少;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值随土层加深而增大,增大幅度不大。④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值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含量的关系均未达到显着水平,土壤各养分含量的变化对分形维数D值没有显着影响。[结论]鄂尔多斯地区杨树低效林下土壤颗粒组成以砂粒为主,土壤分形维数较低,土壤结构极不均匀,这样的土壤结构对杨树的正常生长发育极为不利,不良的土壤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低效林的形成,因此在对杨树低效林进行预防和改造时也要改善林下土壤结构。(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杜雅仙,樊瑾,李诗瑶,牛玉斌,余海龙[2](2019)在《荒漠草原不同植被微斑块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特征与养分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集宁夏中部干旱带荒漠草原4种植被(猪毛蒿、甘草、苦豆子、草木樨状黄芪)微斑块土壤剖面3个层次土壤,测定了各微斑块土壤颗粒粒级分布、有机质、pH值、土壤电导率(EC)、全氮、全磷和全钾等理化性质,探讨了不同植被微斑块土壤粒径分布的分形维数(D)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斑块化植被分布可影响土壤粒径分布,其影响作用以草木樨状黄芪微斑块最大(D=2.51),甘草微斑块最低(D=2.46);分形维数与黏粒、粉粒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而与砂粒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与pH和EC呈显着正相关,与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全磷和全钾含量无显着相关关系.斑块化植被分布有潜在土地盐碱化和土地退化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诗平,朱杰勇,陈晋轩,王菁,宋银[3](2019)在《宁都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分形维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宁都县为研究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分析,希望能够对宁都县灾害分布特征有进一步了解,更好的完成灾害的防治工作,所以在防治规划报告和1:50,000地形图的基础上,根据灾害点在图上各处的分布状况,采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法,将宁都县划分成许多区域,每个区域用网格覆盖,使用Arcgis软件计算不同边长网格下所覆盖的灾害点的分维值,利用Surfer软件绘制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值线图,与特征分区进行比对,危险性分区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07期)

邵倾蓉,吴静燕,林倩茹,邱为钢[4](2019)在《叁角形分形网络电阻上的电流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点叁角形和相似缩小正叁角形的无限迭代,形成叁角形电阻分形网络.自相似性要求节点上电流分配和比例系数不变.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得到了这些系数的值.利用电阻电路的线性关系,得到了分形网络节点之间的等效电阻.(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期刊2019年07期)

陈鹏,彭是阳,王鹏飞,陈学习,杨涛[5](2019)在《断层分形与多重分形特征及其对突出分布的控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定量化研究断层构造分布及演化特征,揭示断层构造分形特征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以焦作矿区断层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分形理论分析了焦作矿区断层体系的分形特征,利用多重分形理论分别对不同区域进行了多重分形研究,将单分形与多重分形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绘制了多重分形谱,提取了多重分形特征参数,根据焦作矿区实际发生的突出事故的统计规律,将特征参数与突出分布规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焦作矿区断层体系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维值较好地反映了断层的复杂程度,分维值呈现分区特征,由凤凰山断层和峪河口分为3个区域,各区分形维数与断层的实际展布形态相吻合;单分形分析仅能反映断层复杂程度,未能反映煤与瓦斯突出分布的不均衡性,焦作矿区断层分布具有多重分形特征,且不同区域的多重分形谱形状具有明显差异性;多重分形谱对称性Δf及谱宽Δα等特征参数综合反映了构造背景、断层组合和运动方式的差异,对称性Δf代表了大概率子集和小概率子集的数目,表征了大、小断层的发育程度,谱宽Δα代表了分形结构概率分布不均匀的程度,表征了断层分布的均匀程度;不同区域断层的多重分形显现存在着必然的瓦斯地质原因,谱宽Δα与各区域瓦斯突出严重程度呈现了很好的对应关系;断层多重分形特点与构造演化过程密切相关,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区域断层多重分形特征,可挖掘断层构造的演化信息,深入认识断层对突出的控制作用,从而对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区域性划分。(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解云,吕世杰,孙鹏哲,刘红梅,刘清泉[6](2019)在《巴丹吉林沙漠东缘不同粒级砂土空间分布的多重分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不同粒级砂土(细砂,中砂,粗砂)空间变化的特点,引入多重分形理论,揭示粒级砂土随着土层深度空间变化情况.针对土壤属性做了空间变异性分析,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考察了不同深度下粒级砂土分布密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做了多重分形特征判断,表明不同粒级砂土空间分布存在多重分形的变化特征.又利用广义分形谱探讨了相应的多重分形特点.多重分形谱表明,不同土层深度下,粒级砂土空间变异性增强,同时密度空间分布的变异性依赖高密度分布区的程度增强.(本文来源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2019年13期)

侯兴利,陈建勋,张恋[7](2019)在《基于ArcGIS的滑坡空间分布的变维分形研究——以江西省宁都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滑坡空间分布的定量研究对了解滑坡的发育特征具有实际意义,能够为滑坡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为了了解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江西省宁都县1∶5万地质灾害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ArcGIS空间分析迭加模块,对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应用变维分形理论进行定量研究,揭示出滑坡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高程、坡度均呈二价累计和分形分布,使得滑坡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定性分析上升到定量研究,并计算出分维值,说明了分维值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地质与资源》期刊2019年03期)

王少博,曹亚倩,冯倩倩,郭亮亮,梁海[8](2019)在《保护性耕作对棕壤粒径分形特征及碳氮比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长期不同耕作措施下棕壤土粒径分布的非均匀性和异质性变化特征,可为农田土壤发育过程以及科学合理耕作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本试验基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长期定位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田(始于2002),试验主要耕作措施有翻耕、免耕和深松3种,还田方式为秸秆全量还田和不还田。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LS13320),测定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0—40 cm土层中的颗粒分布,应用土壤分形理论解析土壤颗粒含量、土壤质地颗粒分布状况及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调控土壤颗粒分布的作用。[结果]土壤粒径的基本特征分布中,粘粒体积百分比表现为免耕>深松>初始土样>翻耕,秸秆还田>无秸秆还田,可见长期定位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免耕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粘粒含量,降低了土壤中C/NL比值,较低的C/N值促进土壤碳氮的分解从而增加土壤的C、N含量;土壤多重分形参数中,ZD(1)、D(1)/D(0)、D(2)、△a值都表现为深松和免耕显着高于翻耕处理,说明深松与免耕加剧了土壤颗粒细化,增进了土壤颗粒的异质性;深松秸秆还田加剧了土壤的非均匀程度,增强土壤结构稳定性,对土壤结构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土壤粘粒体积百分比与ZD(1)/D(0)呈显着负相关(P<0.05),土壤粉粒体积百分比与Δf呈显着负相关(P<0.05),土壤砂粒体积百分比与Δf呈正相关(P<0.05)。表明土壤多重分形参数可作为表征土壤颗粒分布、土壤性质的潜在指标。[结论]多重分形参数中D(1)、D(1)/D(0)、D(2)、Δα各处理间表现出差异,深松秸秆还田处理在细微程度上反映了保护性耕作措施的长期影响效果,免耕秸秆还田处理中土壤粘粒与土壤C/N呈极显着负相关,免耕秸秆还田促进粘粒增加,降低了土壤的C/N值,从而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及全氮的含量。多重分形参数对表征土壤性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赵聪聪,唐绍辉,覃敏,郭晓强,焦文宇[9](2019)在《矿震震源时空分布的分形特性与活动性预测——以新疆阿舍勒铜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分形理论的分形维数与岩体破坏活动规律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为研究岩体破坏时空分维值变化规律,揭示岩体破坏的实质,达到预测预报的目的,利用盒维数计算的方法分析阿舍勒铜矿微震监测系统的震源定位数据并聚类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与生产活动、开拓工程等之间的关系。首先,震源定位时空分布特征与分维值存在显着相关性;其次,在球覆盖半径为5时,时间空间分维值和无标度区间拟合程度最优,即根据分维值变化趋势预测预判岩体破坏过程的准确性最高。最后,时间、空间分维变化具有同趋势性并且和能量释放情况联系密切,更有利于实际工程应用。(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张琦,夏继红,汪颖俊,王金平,彭苏丽[10](2019)在《基于分形维数的中小河流滩地沉积物空间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浙江省龙游县灵山港滩地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在现场监测和室内测定的基础上,运用分形方法,分析了山丘区中小河流滩地沉积物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滩地沉积物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分段、分区、分层特征。土壤分形维数从上游至下游呈增大趋势;在河道横断面上,离水0~16 m为土壤分形维数的高变幅区,离水16~49 m为低变幅区,离水49 m到滩地边界为平稳区;垂向上,0—20 cm层土壤分形维数小于20—40 cm层。砾石分形维数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在河道横断面上,砾石主要分布在离水边缘4~33.5 m范围内,在该范围内,砾石分形维数随离水距离增大而增大。沉积物空间分布差异性主要受水流、植被、采砂、滩地地形和周期性洪水等因素的影响。对于采砂严重的滩地,修复中需要考虑沉积物分布的分段、分区、分层特点,配置组成适宜的基质,保证滩地的稳定和功能的有效发挥。(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分形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集宁夏中部干旱带荒漠草原4种植被(猪毛蒿、甘草、苦豆子、草木樨状黄芪)微斑块土壤剖面3个层次土壤,测定了各微斑块土壤颗粒粒级分布、有机质、pH值、土壤电导率(EC)、全氮、全磷和全钾等理化性质,探讨了不同植被微斑块土壤粒径分布的分形维数(D)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斑块化植被分布可影响土壤粒径分布,其影响作用以草木樨状黄芪微斑块最大(D=2.51),甘草微斑块最低(D=2.46);分形维数与黏粒、粉粒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而与砂粒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与pH和EC呈显着正相关,与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全磷和全钾含量无显着相关关系.斑块化植被分布有潜在土地盐碱化和土地退化的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形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童春元,李钢铁,卢立娜,刘朝霞,张晓娟.杨树低效林下土壤粒径分布与分形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9

[2].杜雅仙,樊瑾,李诗瑶,牛玉斌,余海龙.荒漠草原不同植被微斑块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特征与养分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19

[3].李诗平,朱杰勇,陈晋轩,王菁,宋银.宁都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分形维数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4].邵倾蓉,吴静燕,林倩茹,邱为钢.叁角形分形网络电阻上的电流分布[J].大学物理.2019

[5].陈鹏,彭是阳,王鹏飞,陈学习,杨涛.断层分形与多重分形特征及其对突出分布的控制作用[J].煤炭科学技术.2019

[6].解云,吕世杰,孙鹏哲,刘红梅,刘清泉.巴丹吉林沙漠东缘不同粒级砂土空间分布的多重分形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

[7].侯兴利,陈建勋,张恋.基于ArcGIS的滑坡空间分布的变维分形研究——以江西省宁都县为例[J].地质与资源.2019

[8].王少博,曹亚倩,冯倩倩,郭亮亮,梁海.保护性耕作对棕壤粒径分形特征及碳氮比分布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9].赵聪聪,唐绍辉,覃敏,郭晓强,焦文宇.矿震震源时空分布的分形特性与活动性预测——以新疆阿舍勒铜矿为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10].张琦,夏继红,汪颖俊,王金平,彭苏丽.基于分形维数的中小河流滩地沉积物空间分布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9

标签:;  ;  ;  ;  

分形分布论文-童春元,李钢铁,卢立娜,刘朝霞,张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