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芦荟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芦荟,酪氨酸,细胞,高效,液相,色谱,超微。
芦荟素论文文献综述
赵杨,孙波,杜书章[1](2019)在《芦荟素抑制p65的磷酸化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组织损伤和炎症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芦荟素(Aloin)抑制p65的磷酸化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IRI)诱导的组织损伤和炎症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loin组、MCAO组和Aloin-MCAO组各16只,MCAO组和Aloin-MCAO组参照改良Longa法制备动物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Aloin组和Aloin-MCAO组腹腔注射Aloin 50 mg/kg,连续7 d。治疗后,检测10 d内大鼠存活率,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E染色和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损伤,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组织细胞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量; 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白介素(IL)-6、IL-10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的磷酸化、下游靶基因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凋亡标记分子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CAO组的存活率显着下降(P<0. 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细胞凋亡率、ICAM-1、IL-6、p-NF-κBp65/NF-κBp65、TNF-α、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均显着升高(P<0. 05);与MCAO组相比,Aloin-MCAO组的存活率、IL-10显着升高(P<0. 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细胞凋亡率、ICAM-1、IL-6、p-NF-κBp65/NF-κBp65、TNF-α、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均显着下降(P<0. 05)。结论:Aloin可能通过抑制NF-κB p65信号通路抑制TNF-α的表达,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和细胞凋亡率,改善CIRI大鼠神经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石锋,周奕,张小林,孙燕冉[2](2018)在《芦荟素抑制A549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芦荟素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A549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芦荟素处理A549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相关通路标记蛋白的表达。结果:芦荟素浓度达到50μM及以上时,A549细胞活性低于80%,因此,选择5、10、20μM叁个浓度进行后续实验。芦荟素(10、20μM)能显着促进A549细胞凋亡,还能诱导A549细胞G2/M期阻滞;芦荟素可显着抑制细胞增殖标记蛋白Ki67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的表达,浓度为10μM和20μM时能明显升高细胞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此外,芦荟素还能明显抑制p38 MAPK通路蛋白p-Cdc25B和p-Hsp27的表达,降低p-p38/p38的比值。结论:芦荟素可抑制NSCLC A54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通路激活有关。(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8年04期)
付丹丹[3](2014)在《芦荟素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芦荟素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并为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和外用皮肤脱色剂提供药物。方法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药物干预前后酪氨酸酶活性,求出酪氨酸酶抑制率,并与氢醌对比。结果芦荟素能显着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芦荟素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表现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其抑制率随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结论芦荟素或含有芦荟素的相关产品可以作为治疗色素增多性疾病的药物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4年13期)
丘苑新,柳建良[4](2013)在《芦荟素处理对贡柑糖代谢及其风味品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芦荟素对贮藏过程中的贡柑进行处理,对其酸性转化酶的活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好果率与好蒂率,风味品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芦荟素处理后的贡柑,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保持在稳定水平,蔗糖、葡萄糖、果糖及可溶性糖呈半"S"形变化,并且经芦荟素处理后,贡柑的酸性转化酶活性低,并被部分抑制,好果率,好蒂率,风味品质都比对照组要高。(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3年09期)
吴炜,孙培冬,王建新[5](2008)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芦荟素和异芦荟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硅胶柱层析与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芦荟汁中分离纯化出芦荟素(98.79%)和异芦荟素(97.66%),UV、IR、MS、1H NMR鉴定化学结构。该方法分离条件简单,分离效果好,目标产物纯度与收率较高。(本文来源于《光谱实验室》期刊2008年05期)
李景原,柴志艳,丁位华,赵红艳,代磊[6](2008)在《库拉索芦荟组织培养细胞分化与芦荟素产生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库拉索芦荟叶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愈伤组织培养细胞结构分化状况。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培养物中芦荟素的含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芦荟组织培养细胞分化程度与芦荟素等有效成分产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以叶为外植体,MS+NAA1 mg/L+6-BA 0.5 mg/L培养基适于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细胞分化程度很低的愈伤细胞中芦荟素含量很低。细胞高度液泡化、分化程度高的愈伤组织中芦荟素含量较高。植物生长调节物通过影响芦荟愈伤组织细胞分化程度,进而影响芦荟愈伤组织中芦荟素等有效成分的产生。芦荟素含量与愈伤组织中细胞结构分化有密切关系。(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08年09期)
欧阳华学,雷绍荣[7](2007)在《芦荟中芦荟素含量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荟中芦荟素含量的方法。芦荟用甲醇、水提取,在354 nm波长下检测,色谱柱为Discovery(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0∶50(V/V),流速:1.0 mL/min。芦荟素的质量浓度在5.0~80.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1.6%~2.2%,回收率为95.0%~98.3%。(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李景原,王红星,王太霞,王丹,胡正海[8](2006)在《遮荫对库拉索芦荟细胞超微结构和芦荟素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生长在遮荫和自然光照条件下库拉索芦荟叶片的超微结构和芦荟素含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遮荫处理6个月后,库拉索芦荟叶片细胞中叶绿体基粒数量减少,类囊体片层数目减少且排列疏松,质体中原来积累的淀粉粒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内膜系统不发达.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生长在遮荫条件下的库拉索芦荟叶片,芦荟素含量明显低于生长在自然光照下的含量.其中,遮荫下幼叶芦荟素的含量是自然光照下的63.33%,而成熟叶芦荟素含量仅有自然光照下的23.77%.无论自然光下还是遮荫条件下生长的芦荟,芦荟素的含量与叶龄有显着的负相关性,遮荫对成熟叶的影响更大.综合两方面的实验结果认为,遮荫首先影响芦荟叶片细胞内膜系统的发育,进而限制了芦荟素的合成和运输,使芦荟叶片中芦荟素含量降低.(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6年08期)
李诚让,朱文元,王大光,岳学状[9](2006)在《芦荟素抑制人表皮黑素细胞酪氨酸酶的最佳浓度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抑制人表皮黑素细胞酪氨酸酶的芦荟素最佳浓度。方法:选择不同浓度的中药单体芦荟素(分别为0.010、0.001、0.100、1.000和10.000m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测定黑素细胞增殖率、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结果:10.000mmol/L芦荟素组导致黑素细胞死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芦荟素浓度大于0.100mmol/L的黑素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P<0.05);所有实验组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都显着降低(P<0.001)。结论:低浓度的芦荟素(0.001~0.010mmol/L)在不影响黑素细胞增殖的情况下可以显着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的合成。(本文来源于《临床皮肤科杂志》期刊2006年08期)
廖海民,沈宗根,盛仙永,胡正海[10](2006)在《木立芦荟叶内芦荟素的超微细胞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醋酸铅溶液对木立芦荟叶的药用成分芦荟素进行细胞化学定位,在透射电镜下探讨芦荟素产生、转运和贮藏的过程。结果表明:芦荟素由同化薄壁组织产生,质体的类囊体为其合成部位。通过质体膜形成的小泡转移到周围的内质网,以后内质网小泡与质膜融合:或质体小泡直接与质膜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芦荟素释放到质膜外,经质外体途径到达维管束的鞘细胞。在鞘细胞中, 芦荟素经内质网小泡转移至内切向壁,由胞间连丝运输到芦荟素细胞的细胞质,最终贮藏在芦荟素细胞的液泡中。(本文来源于《分子细胞生物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芦荟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芦荟素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A549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芦荟素处理A549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相关通路标记蛋白的表达。结果:芦荟素浓度达到50μM及以上时,A549细胞活性低于80%,因此,选择5、10、20μM叁个浓度进行后续实验。芦荟素(10、20μM)能显着促进A549细胞凋亡,还能诱导A549细胞G2/M期阻滞;芦荟素可显着抑制细胞增殖标记蛋白Ki67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的表达,浓度为10μM和20μM时能明显升高细胞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此外,芦荟素还能明显抑制p38 MAPK通路蛋白p-Cdc25B和p-Hsp27的表达,降低p-p38/p38的比值。结论:芦荟素可抑制NSCLC A54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通路激活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芦荟素论文参考文献
[1].赵杨,孙波,杜书章.芦荟素抑制p65的磷酸化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组织损伤和炎症的调节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2].石锋,周奕,张小林,孙燕冉.芦荟素抑制A549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8
[3].付丹丹.芦荟素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J].中外医疗.2014
[4].丘苑新,柳建良.芦荟素处理对贡柑糖代谢及其风味品质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
[5].吴炜,孙培冬,王建新.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芦荟素和异芦荟素[J].光谱实验室.2008
[6].李景原,柴志艳,丁位华,赵红艳,代磊.库拉索芦荟组织培养细胞分化与芦荟素产生相关性研究[J].北方园艺.2008
[7].欧阳华学,雷绍荣.芦荟中芦荟素含量的测定[J].西南农业学报.2007
[8].李景原,王红星,王太霞,王丹,胡正海.遮荫对库拉索芦荟细胞超微结构和芦荟素含量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6
[9].李诚让,朱文元,王大光,岳学状.芦荟素抑制人表皮黑素细胞酪氨酸酶的最佳浓度选择[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
[10].廖海民,沈宗根,盛仙永,胡正海.木立芦荟叶内芦荟素的超微细胞化学研究[J].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