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耐磨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理,耐磨,磨损,纳米,耐磨性,纤维素,疏水。
耐磨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田文帅,马英喆,王军祥,岳庚新[1](2019)在《高耐磨新型刮板抗冲击磨料磨损硬化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高耐磨刮板因其制造方法简单、耐磨性能优异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市场远景。该刮板主要组织成分为中锰奥氏体钢,经熔炼、连铸、轧制、模锻和热处理等工序后得到成品刮板的耐冲击磨损性能较传统马氏体钢材料刮板有较大幅度提高。该材料冲击磨料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反复冲击导致的疲劳断裂和磨粒导致的犁沟和凿削,耐磨强化机理为表面塑性变形驱动的奥氏体向硬质相马氏体转化、位错强化、层错孪晶互作、位错马氏体互作的耦合强化。服役期间,该刮板在保有高韧性基体的同时,工作表面形成硬化层,在旧的硬化层被磨掉后,新露出的表面同样会发生自硬化,源源不断地产生硬化层,展现了其优良的耐磨特性。(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9年11期)
刘婉颖,邱宇洪,刘颖,林元华,石云升[2](2019)在《纳米TiO_2对D16T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耐磨性的影响及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高D16T铝合金的耐磨损性能。方法通过向硅酸盐和磷酸盐混合电解液体系中添加2g/L纳米TiO_2添加剂,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其表面制备微弧氧化陶瓷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显微硬度计、厚度测试仪、摩擦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纳米TiO_2添加剂对D16T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结构和耐磨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结果纳米TiO_2的添加使得微弧氧化膜层的表面变得更加平整、致密,具有更少的微孔和裂纹,大大改善了膜层结构。相比于未添加纳米TiO_2的电解液中制得的微弧氧化膜,在含纳米TiO_2的电解液中所制得的微弧氧化膜中有新相TiO_2生成,并且促使更多的α-Al_2O_3相和γ-Al_2O_3相生成,使膜层厚度得到明显增加,膜厚达31.2μm,显微硬度也得到显着提高,达510HV。纳米TiO_2的添加,降低了D16T微弧氧化膜层试样的摩擦系数,平均摩擦系数为0.45,明显低于不含纳米TiO_2的D16T微弧氧化膜层试样的摩擦系数(0.75)。结论加入到电解液中的纳米TiO_2在微弧氧化反应过程中已进入到所形成的氧化膜层,并且填充了膜层中的微孔和裂纹,改善了膜层结构,增加了膜层厚度,显着提高了微弧氧化膜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损性能。(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熊锐,杨发,关博文,谢超,李立顶[3](2019)在《路用高抗滑集料耐磨性能评价与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集料耐磨耗性能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采用洛杉矶磨耗试验研究了煅烧铝矾土、玄武岩和花岗岩集料的磨耗损失率和集料形态特性参数随磨耗次数的变化规律;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了集料磨耗损失率和形态特征参数的相关性,并构建了磨耗损失率与分形维数变化率及维氏硬度的关系模型;采用SEM和XRD测试手段分析了集料的耐磨机理。结果表明,88#煅烧铝矾土集料的抗磨耗性能明显优于75#煅烧铝矾土、玄武岩和花岗岩,其主要抗磨耗成分为刚玉和莫来石;所构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集料磨耗损失率与分形维数变化率及维氏硬度的关系。研究成果为路面抗滑性能的提升与持久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20期)
杨振伟[4](2019)在《铜基自润滑表面耐磨厚涂层的制备及磨损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在45钢表面制备了以Ni为过渡粘结层的铜基自润滑耐磨厚涂层,并研究了碳纤维、石墨以及不同含量的纳米TiO_2、Al_2O_3对铜基自润滑耐磨涂层抗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其磨损机理,并针对铜基自润滑耐磨涂层建立了数值磨损模型。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制定了铜基自润滑耐磨厚涂层的制备路线和方法,确定了烧结工艺参数:烧结温度为850℃,压力为30MPa,保温40分钟,最后待试样随炉冷却至室温。按照工艺路线和制备方法,最终制得铜基自润滑耐磨厚涂层。碳纤维、石墨均匀分布于铜基自润滑耐磨涂层中,涂层微观组织致密,涂层间界面粘结良好。碳纤维的添加提升了铜基涂层的硬度,改善了涂层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石墨作为润滑剂,使涂层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得到进一步的减小,但降低了涂层的硬度。碳纤维和石墨有利于润滑膜的形成,从而使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小的磨损率。对添加纳米TiO_2与纳米Al_2O_3两种铜基自润滑耐磨涂层进行了研究,两种涂层微观组织致密,纳米TiO_2与纳米Al_2O_3均匀分布于涂层中,涂层间界面粘结良好。3wt.%纳米TiO_2与纳米Al_2O_3铜基涂层硬度均为最大,在干滑动摩擦条件下,两者均表现出最佳的抗磨性能,磨损机理均以润滑膜的形成和磨粒磨损为主。未添加纳米TiO_2与纳米Al_2O_3的铜基涂层均存在粘着磨损,后者还存在转移膜的剥落、轻微的犁削和塑性变形。1wt.%纳米TiO_2与纳米Al_2O_3铜基涂层的磨损机理主要为塑性变形和少量润滑膜的疲劳剥落。5wt.%纳米TiO_2与纳米Al_2O_3铜基涂层均发生了粘着磨损和犁削。通过系统的分析外界及内部因素对材料摩擦过程中磨损的影响,依据因次分析原理,并应用MATLAB软件,建立了适合铜基自润滑耐磨厚涂层的磨损数值模型。通过数值导入磨损模型所得模拟值与实际磨损值符合度较高。(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钟世原[5](2019)在《不发火耐磨混凝土的工作机理及施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易燃易爆品生产车间、储放仓库等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场所,对不发火耐磨混凝土地面的工作性能都有非常高的要求。通过对不发火材料的工作机理进行分析,认为机械作用和静电放电是产生火花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一结论对施工过程中不发火耐磨混凝土的材料选择、制备和施工进行研究,并制定了相对应的技术措施,在建筑应用中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建筑施工》期刊2019年04期)
黄柯,张昌松,赵阳,李建芳[6](2019)在《铜合金模具材料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件耐磨性及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在316L不锈钢基板上成形CuAl0Fe3铜合金块体试样,分析了合金试样的物相组织,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揭示了EBSM铜合金的磨损机制和耐磨机理。结果表明,EBSM铜合金成形件的物相结构为fcc结构的基体塑性α相+交替片成(α+γ_2)共析相+纳米级弥散分布的K相;截面微观组织为尺寸在30~45μm的等轴胞状晶;由于金属增材制造电子束快冷条件而引起的细晶强化、硬脆相和富铁K相的弥散强化,使得EBSM成形件的平均显微硬度达到215HV,是锻造合金的1.3倍;同时EBSM件在相同干摩擦条件下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均小于锻件,耐磨性较锻件提高了1.23倍。磨痕形貌观察,EBSM件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同时伴随着有粘着磨损、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本文来源于《模具制造》期刊2019年03期)
陈永星,朱胜,王晓明,韩国峰,邱六[7](2018)在《激光熔覆Al_(0.4)CoCu_(0.6)NiSi_(0.2)Ti_(0.25)高熵合金成形层耐磨性及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激光熔覆成形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Al_(0.4)CoCu_(0.6)NiSi_(0.2)Ti_(0.25)高熵合金熔覆成形层,分析了合金物相组成、微观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揭示了高熵合金的磨损机制和耐磨机理。结果表明,高熵合金熔覆层的物相结构为fcc+L1_2+bcc+微量金属化合物G相;截面中间区域晶粒主要为树枝晶,顶部区域为等轴晶,两个区域的枝晶间均生成了共晶组织。由于高熵合金固溶强化、bcc强化相和Ni_(16)Ti_6Si_7型金属化合物相的生成及激光快冷引起的细晶强化,熔覆层的平均显微硬度达到538 HV,约为45钢的3.2倍;熔覆层在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均小于45钢,耐磨性较45钢提高了2.73倍。磨痕形貌观察发现,高熵合金熔覆层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同时伴随有疲劳磨损、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8年22期)
李双欣,高小建[8](2018)在《纳米Al_2O_3和MgO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及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材料制备角度,使用纳米材料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强度,进而提高基体耐磨性。方法纳米Al_2O_3和Mg O分别以不同质量分数(0.05%、0.1%、0.15%、0.2%和1%)掺入UHPC,测试不同龄期力学强度及耐磨性,选取典型试件进行~(29)Si和~(27)Al的NMR和XRD分析,研究其内部结构特征,为分析纳米材料对UHPC强度及耐磨性的影响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掺入纳米Mg O的UHPC试件强度及耐磨性皆优于空白及纳米Al_2O_3试样,尤其是当掺量为0.35%(Mg-2)时,7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是空白样的1.11倍,磨损量减少了10%,但不同纳米Mg O对UHPC性能的影响程度略有不同。微观分析表明,纳米Mg O促进水泥水化进程,生成较其他试样更多的水化产物,因此UHPC内部结构较致密。但是纳米MgO又同时促进了水滑石的形成,随着纳米Mg O掺量的增多,水滑石的产量也随之增多,不利于结构致密化。结论纳米UHPC的耐磨性与抗压强度呈正比关系。纳米Mg O可促进水泥水化进程,使UHPC内部结构致密化,利于基体抗压强度和耐磨性的提高。但过量掺入导致水滑石在外部水化区域急剧形成,不利于机体性能的提高,掺入量为0.35%较为适合。(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贾华[9](2018)在《多元复合强化耐磨堆焊药芯焊丝及堆焊层耐磨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磨料磨损是制约我国工业企业生产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整体制备耐磨材料不仅成本高,而且二次加工困难。采用药芯焊丝堆焊制备耐磨层不仅能提高其耐磨性,而且更为经济有效。Fe-Cr-C药芯焊丝是一种重要的耐磨堆焊材料,因其堆焊合金硬度高、耐磨性好且价格低廉,在低应力磨料磨损工况下应用广泛。为了提高Fe-Cr-C合金的性能,在此合金系基础上分别加入B、Ti、W和N元素,实现多元素复合强化,制备Fe-Cr-C-B、Fe-Cr-C-B-Ti、Fe-Cr-C-B-W和Fe-Cr-C-B-N-Ti自保护耐磨堆焊药芯焊丝。采用明弧堆焊方法在Q235母材金属表面制备相应的堆焊合金,首先研究合金元素对药芯焊丝明弧堆焊工艺性能的影响,并对堆焊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和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堆焊层显微组织、硬度与耐磨性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堆焊层的耐磨机理进行探讨。经过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在所研究的合金体系中,适量的碳和硼能够稳定焊接电弧,减少焊接飞溅和气孔,保证焊缝成型良好。但是,过量的添加会增加裂纹的敏感性;适量的钛使焊接烟尘、气孔和飞溅减少,保证焊缝成型良好;钨含量的增多会导致焊接烟尘、焊缝表面残渣和裂纹倾向增加;氮含量的增多使焊接电弧稳定性变差,导致气孔和飞溅增多。(2)对于Fe-Cr-C-B堆焊合金而言,合金体系为典型的亚共晶型合金。当碳的含量为1.54%,硼(以硼铁形式加入)的含量为0.81%时,堆焊层中呈鱼骨状和蜂窝状分布的M_3(C,B)最少,呈菊花状和层片状分布的M_(23)(C,B)_6与块状分布的M_7(C,B)_3最多。M_(23)(C,B)_6和M_7(C,B)_3作为耐磨骨架与基体组织结合良好,此时堆焊层的耐磨性最好。(3)对于Fe-Cr-C-B-Ti堆焊合金而言,钛和硼可以改变堆焊层的物相组成。当钛的含量为1.43%,硼的含量为0.84%时,初生Ti C、TiB_2和Ti(C,B)_m硬质相颗粒最多,并呈均匀弥散分布。它们与共晶硬质相骨架在基体组织的支撑作用下,能够有效阻滞磨料的磨削作用,从而提高堆焊层的耐磨性。(4)在Fe-Cr-C-B-W堆焊合金中,没有典型的初生WC硬质相颗粒生成。钨除了部分固溶于初生奥氏体和共晶奥氏体中,其大部分被迁移到晶界生成了比WC稳定性更好的Fe_3W_3C缺碳复合相。随着钨和硼含量的增多,共晶硬质相M_7(C,B)_3、M_3(C,B)和Fe_3W_3C也随之增多,间距减小,呈连续网状均匀分布。当钨的含量为3.47%,硼的含量为0.55%时,堆焊层的耐磨性达到最佳。(5)对于Fe-Cr-C-B-N-Ti堆焊合金而言,在不添加钛时,当氮的含量为0.17%时,堆焊层具有最佳的耐磨性。此时,在堆焊层的初生奥氏体晶粒上有颗粒状BN生成,并且硬质相M_(23)(C,B)_6,M_3(C,B)和M_2B呈均匀分布,而且数量最多。随着钛的加入,堆焊合金组织中有初生硬质相颗粒TiB_2、TiN和TiC生成。同时,随着TiB_2、TiN和TiC的增多,BN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当钛的含量为1.03%时,堆焊层获得最佳的耐磨性。(6)制备的四种堆焊合金与母材均形成了冶金结合,而且表面成型良好。对比发现,Fe-Cr-C-B-N-Ti堆焊合金的耐磨性最好,其磨损机制为多次塑性变形和脆性断裂共存。与Fe-Cr-C-B系性能最佳的堆焊合金相比,其硬度提高了4.5HRC,磨损量减少了0.3200g。根据Fe-Cr-C-B-N-Ti堆焊合金磨损过程的特点建立低应力磨料磨损模型,而且该模型能够定性分析堆焊合金的耐磨性。(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4)
黄景达[10](2018)在《纳米纤维素基超疏水涂层的构筑及耐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木质材料作为最传统的天然绿色可持续材料,一直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拓展木质材料的应用范围和开发功能化木质材料是提升木材利用价值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木质材料的研究从宏观逐渐扩展到微观,尤其在木质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功能化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超疏水涂层在防污、防水、抗冰、减阻等多种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超疏水涂层已经很容易实现,且制备方法多样,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机械强度弱制约着超疏水涂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论文对纳米纤维素进行功能化改性,主攻纳米纤维素基超疏水涂层研究,利用不同类型的木质纳米纤维素作为主要结构物质来构筑出多种表面微观结构,从微观结构的构建方式、胶粘剂的选用和微观结构的稳固机理等多方面来探讨超疏水涂层机械强度的改善,并对其耐久性等做系统测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利用纳米纤维素纤丝(Nanofibrillated cellulose(NFC))高长径比的特性,将NFC乙醇悬浮液喷涂到用事先用胶粘剂处理的木材表面,再经化学气相沉淀法(CVD)进行改性,制得NFC_1超疏水涂层。在此研究中,NFC通过相互缠结构筑具有叁维网络的微-纳分层结构;胶粘剂的快速固化和无水乙醇的快速挥发避免NFC完全浸没于胶层内,同时也为NFC层提供粘附力。当NFC浓度为1.2 wt%时,得到的超疏水涂层的水接触角(WCA)达到160°和滚动角(SA)为8°;NFC相互缠结形成相对稳定和具有一定强度的网络结构,在100g负载下与1500目的砂纸上,可进行8次砂磨循环(每个循环为20 cm)。本研究采用简单的方法将NFC成功粘附到基材表面,对解决超疏水涂层的粘附力弱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利用NFC或者纳米纤维素晶须(cellulose nanocrystal(CNC))在液相疏水改性过程中因团聚形成微粒,喷涂到预先用快速固化的胶粘剂处理的基材表面,分别制得NFC_2和CNC超疏水涂层。在此研究中,NFC_2和CNC涂层的WCAs分别为157.5°和158.1°,SAs均小于8°;其表面结构由具有微-纳分层结构的NFC或CNC粒子相互堆迭构成,在100g负载下与1500目的砂纸上,可进行6次砂磨循环;因粒子间没有粘附力导致NFC_2涂层的微观结构弱于NFC_1涂层。此外,将CNC超疏水悬浮液喷涂到100目不锈钢网上,可用于多种油水混合物的分离,分离效率均高于95%,并且可40次以上循环使用。本研究通过简单喷涂制得超疏水涂层,为简化制备步骤和大面积制备提供参考。(3)使用含少量木质素的纳米纤维素晶须(L-CNC)粒子作为结构物质,与PVA混合制备L-CNC/PVA超疏水涂层。在此研究中,由L-CNC粒子本身的不规则形状与尺寸与其表面的凹凸结构构建微-纳米分层结构;当L-CNC浓度固定为6 wt%,PVA浓度在0-1.5 wt%时,涂层的WCAs均在152°以上,且其耐磨性随着PVA浓度增加而提高;而当PVA浓度达到2.5 wt%时,由于形成的PVA膜过大而覆盖粒子表面导致涂层粗糙度降低,WCA只有139°。在100g负载下与1500目的砂纸上,超疏水涂层最多只能进行5次砂磨循环,这是因为PVA在保证超疏水的同时无法提供足够的粘附力所致。本研究在制备过程中没有用到任何有机溶剂,对绿色制备超疏水涂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4)研究不同类型胶粘剂对纳米纤维素基超疏水涂层的耐磨性影响。利用高粘性双面胶和快速固化环氧树脂将改性L-CNC粒子粘附到基材表面,制得L-CNC/双面胶(D涂层)和L-CNC/环氧树脂(E涂层)超疏水涂层,WCAs均在161°以上。在此研究中,涂层的耐磨性得到极大改善,在100g负载下与1500目的砂纸上,D和E涂层分别可进行23和17次砂磨循环,这得益于L-CNC粒子的高强度及双面胶和环氧树脂提供的高粘附力。D涂层比E涂层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这得益于非刚性胶面较刚性胶面可以抵消一部分砂磨的冲刷力;而E涂层具有更高的抗水冲刷和抗高温性能。本研究主要探索两种不同性质的胶粘剂对超疏水涂层砂磨性能的影响,为超疏水涂层胶粘剂的选择提供指导。(5)研究涂层微观结构的稳固机理。利用CNC作为骨架材料将SiO_2粒子串联起来形成CNC/SiO_2复合棒,疏水改性后,应用到胶面可构建出CNC/SiO_2超疏水涂层,可用于多种基材。在100g负载下与1500目的砂纸上,于载玻片基材上的CNC/SiO_2超疏水涂层可进行100次以上砂磨循环(大于2000 cm);与采用同样的方法制得的纯SiO_2超疏水涂层相比,CNC/SiO_2超疏水涂层耐磨性更好,其中CNC起稳固Si O_2粒子的作用,在砂磨过程中,CNC能将足够多的SiO_2粒子保持在胶面上,构建的微观结构比由单个SiO_2粒子相互堆迭的强度高。同时,CNC/SiO_2超疏水涂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通过研究微观结构的稳固方式,为构建高机械强度的超疏水涂层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8-04-01)
耐磨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提高D16T铝合金的耐磨损性能。方法通过向硅酸盐和磷酸盐混合电解液体系中添加2g/L纳米TiO_2添加剂,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其表面制备微弧氧化陶瓷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显微硬度计、厚度测试仪、摩擦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纳米TiO_2添加剂对D16T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结构和耐磨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结果纳米TiO_2的添加使得微弧氧化膜层的表面变得更加平整、致密,具有更少的微孔和裂纹,大大改善了膜层结构。相比于未添加纳米TiO_2的电解液中制得的微弧氧化膜,在含纳米TiO_2的电解液中所制得的微弧氧化膜中有新相TiO_2生成,并且促使更多的α-Al_2O_3相和γ-Al_2O_3相生成,使膜层厚度得到明显增加,膜厚达31.2μm,显微硬度也得到显着提高,达510HV。纳米TiO_2的添加,降低了D16T微弧氧化膜层试样的摩擦系数,平均摩擦系数为0.45,明显低于不含纳米TiO_2的D16T微弧氧化膜层试样的摩擦系数(0.75)。结论加入到电解液中的纳米TiO_2在微弧氧化反应过程中已进入到所形成的氧化膜层,并且填充了膜层中的微孔和裂纹,改善了膜层结构,增加了膜层厚度,显着提高了微弧氧化膜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损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耐磨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田文帅,马英喆,王军祥,岳庚新.高耐磨新型刮板抗冲击磨料磨损硬化机理[J].煤矿机械.2019
[2].刘婉颖,邱宇洪,刘颖,林元华,石云升.纳米TiO_2对D16T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耐磨性的影响及机理[J].表面技术.2019
[3].熊锐,杨发,关博文,谢超,李立顶.路用高抗滑集料耐磨性能评价与机理分析[J].材料导报.2019
[4].杨振伟.铜基自润滑表面耐磨厚涂层的制备及磨损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5].钟世原.不发火耐磨混凝土的工作机理及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施工.2019
[6].黄柯,张昌松,赵阳,李建芳.铜合金模具材料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件耐磨性及机理分析[J].模具制造.2019
[7].陈永星,朱胜,王晓明,韩国峰,邱六.激光熔覆Al_(0.4)CoCu_(0.6)NiSi_(0.2)Ti_(0.25)高熵合金成形层耐磨性及机理分析[J].热加工工艺.2018
[8].李双欣,高小建.纳米Al_2O_3和MgO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及机理[J].表面技术.2018
[9].贾华.多元复合强化耐磨堆焊药芯焊丝及堆焊层耐磨机理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8
[10].黄景达.纳米纤维素基超疏水涂层的构筑及耐磨机理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