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自然界中,细菌采用多种适应性策略或手段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细菌在响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两种不同的生长方式:浮游模式和生物膜模式。生物膜的形成由多种因素控制,这些因素是细菌从浮游状态到生物膜状态转换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目前已发现多种调控因子和分子开关具有调控菌体从浮游状态至生物膜状态转换的功能。这些调控因子和分子开关联合复杂的调控网络可以响应各种环境信号从而控制细菌自身生活方式的转换,进一步影响植物或者宿主的生长,但对其内在调控机制的了解极为有限。环境渗透压对于细菌的生长和存活至关重要,尽管目前已经从不同细菌中鉴定到多个响应环境渗透压调节的调控因子,但渗透压变化如何影响细菌运动性、生物膜形成和对宿主的定殖所知甚少。本研究中我们在骆驼刺泛菌中发现了一个OmpR-LrhA渗透压响应信号级联系统,可反向调控骆驼刺泛菌的生物膜和运动性,并影响细菌对宿主植物的定殖,从而为该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认识。LrhA是LysR家族的一种转录调节蛋白,其同源蛋白在不同细菌中被命名为HexA、PecT和RovM等,在不同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耶尔森氏菌等)中发挥多样化的功能,如在细菌运动性、生物膜形成、致病性、耐药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具有抗旱促生功能的植物内生细菌骆驼刺泛菌(Pantoea alhagi LTYR-11Z)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LrhA的生理生化功能,揭示其在调控细菌生物膜形成、运动性、植物定殖等方面扮演的角色,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在P.alhagi LTYR-11Z中,LrhA可以正向调节生物膜的形成,负向调节细菌泳动的能力;通过小麦吸附和定殖实验检测到:在不同时间点,lrhA基因的缺失明显降低了细菌对小麦的吸附和定殖能力,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更直观的观察到野生型和lrhA突变体之间这种能力的差异。说明该基因可能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定殖调节因子,影响细菌对植物的吸附和定殖。(2)通过转录组数据和qRT-PCR分析发现,LrhA对eps起正向调节的作用,对flhDC起反向调节的作用。进一步通过刚果红定性以及胞外多糖(EPS)定量检测发现LrhA可以增加EPS的合成量并影响生物膜形成,使用lacZ报告基因检测野生型菌株和lrhA突变体中的eps的表达差异,进一步明确了LrhA对eps在转录水平的正向调控,凝胶迁移阻滞实验(EMSA)验证了LrhA可以直接与eps启动子上游的一段序列特异结合,正向调控EPS的表达,进而影响生物膜的形成。同样,我们发现lrhA可以逆向调节flhDC启动子的活性,在转录水平上负向调节flhDC的表达。EMSA实验检测LrhA和flhDC启动子之间存在特异性的结合,细菌泳动实验进一步验证了LrhA通过对flhDC的负向调节来影响细菌的运动性。(3)构建了opgGH启动子与lacZ报告基因的融合报告菌株,并检测opgGH启动子的活性,发现LrhA正向调节opgGH启动子的转录活性,而且发现LrhA和opgGH启动子之间存在特异结合,并发现opgGH在正向调控生物膜和负向调控细菌运动性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我们发现敲除lrhA的菌株与野生型菌株(WT)相比,OPGs的含量明显降低,从而表明LrhA可正向调节opgGH启动子的表达,进而影响菌株中OPGs的含量。(4)利用蛋白印迹法发现,分别敲除基因opgH和lrhA后,磷酸化的RcsB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但在缺失lrhA的菌株中回补opgGH后,该菌株的磷酸化RcsB蛋白表达量又可以恢复至较高的水平,从而证实OPGs浓度的增高可以激活细菌内部的Rcs磷酸化通路。此外发现OPGs/OpgGH在P.alhagi中通过调控RcsB的磷酸化水平来调节eps和flhDC的转录活性,进而调节生物膜的形成和细菌的运动性,而lrhA的表达同时又被激活的Rcs磷酸化系统反馈抑制。(5)通过Real-time PCR发现:随着NaCl和山梨醇浓度的提高,lrhA、opgG和opgH的mRNA水平呈不同程度的增多趋势,eps和opgGH的启动子活性大幅度提高,flhDC启动子活性降低。但缺失基因lrhA后,菌株不再响应外界渗透压的变化。以上结果提示,lrhA在调节eps、flhDC和opgGH的过程中,要受到环境渗透压的调节。同样,随着NaCl和山梨醇浓度的提高,野生型菌株的生物膜生成量增多,细菌的泳动能力降低,植物定殖能力增强;但是,在缺失lrhA以后,无论渗透压如何变化,生物膜的形成、泳动实验、根部定殖等无明显改变。(6)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lrhA启动子区域与OmpR可能的结合位点,使用lacZ报告基因检测野生型菌株和ΔompR中的lrhA的表达差异,进一步明确OmpR对lrhA的正向调控,EMSA实验发现OmpR可以直接与lrhA启动子上游的一段序列特异结合。此外,验证了OmpR通过响应环境渗透压的变化调控lrhA的表达。基于这些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动态模型:OmpR-LrhA响应周围环境中的渗透压变化,通过级联反应调节eps,flhDC和opgGH启动子的表达,进而控制细菌浮游/生物膜方式的转变。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梁宏
导师: 王瑶,张磊
关键词: 骆驼刺泛菌,生物膜,运动性,植物定殖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编号:31671292)
分类号: Q93
DOI: 10.27409/d.cnki.gxbnu.2019.000092
总页数: 115
文件大小: 4814K
下载量: 176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金属离子对稻田自然生物膜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 2020(03)
- [2].抗菌肽的抗生物膜机理研究进展[J]. 生物工程学报 2020(07)
- [3].微藻生物膜培养装置的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20(08)
- [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研究及防治进展[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9(07)
- [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研究进展[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13)
- [6].浅谈生物膜特性与利用[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09)
- [7].饮料灌装车间生物膜形成的物质条件和环境因素[J]. 中外酒业·啤酒科技 2018(07)
- [8].自然环境中的多物种生物膜:研究方法及社群相互作用[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7(01)
- [9].神通广大的“生物膜”[J]. 农药市场信息 2017(07)
- [10].不同负荷下生物膜脱落与载体生物膜生物特性的相互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17(08)
- [11].抗生素与抗菌药物协同作用防控生物膜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杂志 2017(03)
- [12].蓝科肤宁医用愈肤生物膜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7)
- [13].天然药物防治生物膜的研究进展[J]. 中药材 2015(04)
- [14].生物膜“穿越”题的知识映射分析[J]. 教学考试 2017(15)
- [15].碳纤维束生物膜修复技术在景观湖泊水体净化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 城市地理 2016(24)
- [16].生物膜蛋白功能归纳及相关题型[J].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17(03)
- [17].“生物膜”考点及例题解析[J].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14(04)
- [18].聚焦“生物膜的结构、功能和应用”[J]. 试题与研究 2011(24)
- [19].基于食源性细菌群体淬灭的生物膜控制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0(19)
- [20].植物对河滨人工护坡基质上生物膜酶活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10)
- [21].给水管网中水流流速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 生物化工 2020(05)
- [22].氟化物对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 口腔医学研究 2019(06)
- [23].皮肤创伤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感染的治疗效果研究[J]. 当代医学 2016(16)
- [24].2016年中国-欧盟医药生物膜科学与技术研讨会第二轮通知[J]. 水处理技术 2016(09)
- [25].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在表皮葡萄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混合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5(01)
- [26].一体化生物膜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试验分析[J]. 科技与创新 2015(15)
- [27].模拟回用水管道生物膜特征及其对铁、锰的富集[J]. 中国给水排水 2013(19)
- [28].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相关基因与生物膜表型的关系[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11)
- [29].生物膜形成菌感染局部细胞因子的变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05)
- [30].溶菌酶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生物膜的剥离作用[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