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编织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复合材料,预制件,极值,动态,应力,小班,周期性。
编织角论文文献综述
马晓龙,李成,侯玉亮,铁瑛[1](2018)在《编织角对二维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影响的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不同编织角度的二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进行预测。基于Texgen软件,针对编织复合材料建立不同编织角度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element)模型。考虑了织物纤维束呈现出的各向异性材料特征,建立其有限元数值模型。为了获得更为准确的二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工程弹性常数,对于含周期性细观结构的连续材料,相邻单胞边界处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变形协调和应力连续,即对RVE施加二维周期性边界条件。通过6组不相关的宏观位移加载,在ABAQUS有限元软件中分别计算了单轴拉伸和剪切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对应力和应变的数值均匀化得到材料的宏观等效应力和应变,利用材料的宏观等效应力应变关系计算得到材料的刚度矩阵和柔度矩阵,进而得到材料的弹性性能。基于以上研究方法,对不同编织角等重要材料参数对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对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期刊2018-11-23)
胡慧,刘宜胜,陈辽开[2](2018)在《编织角对叁维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亚麻纤维为增强纤维、聚乳酸(PLA)树脂为基体制成不同编织角的叁维编织复合材料,运用软件ABAQUS对模型弯曲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模拟过程中纤维增强体和基体的应力分布;用万能试验机进行叁点弯曲实验,研究材料的准静态叁点弯曲行为。比较仿真和实验数据,结果显示:不同编织角的弯曲应力曲线趋势变化较接近,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编织角度的逐渐增大,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及模量逐渐减小。将实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黄雄,谭焕成,刘璐璐,赵振华,关玉璞[3](2018)在《编织角和承载方向对叁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动态压缩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对叁维四向编织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编织角为20°、30°和45°的试验件分别进行沿纵向、横向和厚度方向的动态压缩试验,得到材料在800~2 000/s应变率范围内的应力-应变曲线,并与准静态压缩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了应变率、压缩方向及编织角对材料极限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结合高速摄影记录的动态压缩过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情况下材料的破坏模式与破坏过程。结果表明:应变率越高,材料的极限强度和弹性模量越大,材料在受压的叁个方向上均具有一定的应变率强化效应,且高应变率下表现出比准静态压缩时更明显的脆性;编织角的改变对材料在叁个方向上的动态压缩性能均有影响,其中对纵向的影响最为明显;不同方向受压时材料的失效形式不同,且准静态和高应变率下的失效形式也有区别。(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肖志涛,吴善禅,朱雯彦,张芳,耿磊[4](2017)在《基于霍夫变换的叁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表面编织角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叁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表面编织角人工测量准确性差、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霍夫变换的叁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表面编织角测量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倾斜校正,然后根据水平灰度投影曲线相邻波峰、波谷的位置分割出每一行花节,并计算编织材料的纹理方向;基于霍夫变换去除每一行第一个不完整的花节,并在此基础上分割出所有完整花节;在每一个花节区域利用霍夫变换检测直线,根据两条交叉直线的斜率计算得到每一个花节的编织角.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测量绝对误差小于0.5°.(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王晓明,邹婷,李超婧,王璐[5](2015)在《基于编织点起始位置及牵拉速度变化的编织角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二维编织过程中起始编织点位置过高或过低以及牵拉速度变化会导致编织角发生阶段性不匀的问题,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编织角从不稳定状态到稳定状态过程中编织高度和编织角随时间变化的本构方程,并且预测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和编织的织物长度。此外,通过带芯编织方法实验验证此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此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编织角随时间的变化以及编织角不稳定阶段编织的织物长度。(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孙雪华[6](2015)在《大、精、奇——小班编织角材料投放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编织艺术是我国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一根红绳,就这么叁缠两绕,一种祝福,就这样编结而成;一张纸条,就这么来回穿插,一种装饰,就这样编织而成;一条竹条,就这么交叉迭撞,一种实用品,就这样编制而成。把编织艺术融入幼儿活动中,既传承了历史文化,又为幼儿开辟了发展的另一条道路,使幼儿审美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各方面得到了提高。在活动过程中,编织材料,又是编织的关键,有效地提供和有序的投放,往往会使编织活动在幼儿习得过程中学得轻松而有趣。(本文来源于《科学大众(科学教育)》期刊2015年06期)
臧克江,张岚,牛国玲,郭士清,吴贵福[7](2011)在《气动人工肌肉编织角极值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编织角的极限值直接决定着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范围,从理论上来说,编织角的极值分别为θmin=0°和θmax=54.73°,而构成气动人工肌肉的纤维丝是有几何形状的,因而实际的编织角极值就与理论编织角的极值不同.通过推导,得到了实际的编织角极值公式,并对其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实际编织角极值确定方法.(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韩淑洁,孙化栋[8](2007)在《金属软管网套平衡编织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ANSYS中建立了金属软管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网套编织角对金属软管承载能力的影响,得出了网套最佳编织角为35o~50o的结论。若取其上限值,有利于发挥它的柔性特性,但不能承受较高的载荷;若取下限值,可使金属软管承受较高的荷载,但不利于发挥它的柔软性。该结论为金属软管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07年03期)
徐焜,许希武,田静[9](2007)在《小编织角叁维编织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离散化方法,基于等应变及等应力混合平均思想,结合桥联模型,建立了四步法小编织角叁维四向矩形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获得材料的等效弹性性能,而且能直接得到各组分材料(纤维束中纤维和基体、纤维束外基体)的细观应力分布,并基于纤维和基体失效准则,揭示了材料在单向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失效机理并预报了材料拉伸强度。数值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经讨论材料主要工艺参数对拉伸强度和应力分布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董纪伟,孙良新,洪平[10](2006)在《叁维四向大编织角复合材料的细观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编织角是影响叁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最重要因素。实验数据表明:大编织角复合材料在单向拉伸作用下的破坏形式较为复杂,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非线性特性。本文建立了细观应力场的均匀化列式和有限元求解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叁维大编织角复合材料的细观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相关的强度理论对材料进行失效分析,并进一步对材料的拉伸强度进行预测。强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编织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亚麻纤维为增强纤维、聚乳酸(PLA)树脂为基体制成不同编织角的叁维编织复合材料,运用软件ABAQUS对模型弯曲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模拟过程中纤维增强体和基体的应力分布;用万能试验机进行叁点弯曲实验,研究材料的准静态叁点弯曲行为。比较仿真和实验数据,结果显示:不同编织角的弯曲应力曲线趋势变化较接近,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编织角度的逐渐增大,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及模量逐渐减小。将实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编织角论文参考文献
[1].马晓龙,李成,侯玉亮,铁瑛.编织角对二维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影响的预测[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2018
[2].胡慧,刘宜胜,陈辽开.编织角对叁维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黄雄,谭焕成,刘璐璐,赵振华,关玉璞.编织角和承载方向对叁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动态压缩性能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2018
[4].肖志涛,吴善禅,朱雯彦,张芳,耿磊.基于霍夫变换的叁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表面编织角测量[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7
[5].王晓明,邹婷,李超婧,王璐.基于编织点起始位置及牵拉速度变化的编织角预测模型[J].纺织学报.2015
[6].孙雪华.大、精、奇——小班编织角材料投放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
[7].臧克江,张岚,牛国玲,郭士清,吴贵福.气动人工肌肉编织角极值的确定[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8].韩淑洁,孙化栋.金属软管网套平衡编织角的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7
[9].徐焜,许希武,田静.小编织角叁维编织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模型[J].航空学报.2007
[10].董纪伟,孙良新,洪平.叁维四向大编织角复合材料的细观强度分析[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