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全球变暖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代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研究人员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水分收支不平衡造成的水分供求不足的自然现象称之为干旱,它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是气候变化众多影响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频发、干旱化程度加剧给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是全国四大草原之一,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对全球变暖响应敏感。该区以草原畜牧业和农业为主,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特别是干旱灾害的影响。受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的影响,区域内干旱自然现象频发。因此,研究该地区气候历史状态和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的预估对分析各种气象灾害演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地区气象干旱为研究对象,以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为干旱监测指标,基于气象数据、植被遥感数据和气候模式数据,分析了1960-2015年内蒙古地区气温、降水、蒸发和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干旱发生频率、范围和强度及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空变化趋势及突变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评估多尺度干旱对内蒙古植被的影响;预估RCP2.6、RCP4.5和RCP8.5排放情景下2016-2100年的干旱变化。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内蒙古地区年平均气温以0.36℃/10a的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并在1989年发生突变;四季气温均有增加趋势,其中冬季增温幅度最大;研究区西部增温速率大于东部。降水量年际波动较大,呈减少趋势;研究区东北部和西部降水有增加趋势。年平均潜在蒸散量呈减少趋势;空间上,研究区东部地区蒸散呈增加趋势,中西部地区存在减少趋势。(2)表征极端低温的指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而表征极端高温的指数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夜晚增温幅度大于白天增温幅度;空间变化上,极端低温和高温指数的下降和上升趋势均从研究区东部至西部逐渐加大。表征极端降水事件的指数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空间上,极端降水指数在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均呈增加趋势,而在中西部地区呈减少趋势。(3)近56年全区SPEI整体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在1975年和2001年发生突变,由干旱逐渐转变为湿润再转为干旱;空间上,有研究区西部干旱减轻、东部干旱加剧的趋势。内蒙古西部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东部地区。2000-2015年的干旱覆盖范围及强度最大,其次是20世纪60年代。(4)极端降水事件对SPEI的影响较大,与SPEI呈正相关关系;极端低温事件与SPEI普遍呈负相关关系,而极端高温事件指数与SPEI呈正相关关系。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北极涛动(A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PDO)与内蒙古SPEI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共振周期;土地利用分析表明,研究期间内,草地和林地转换为耕地和沙地这一特征较为显著,导致地表植被稀疏,地表发射率变大,为干旱事件的发生提供条件。(5)1982-2015年,内蒙古生长季植被NDVI以0.003/10a的速率呈波动中缓慢上升趋势;春季NDVI上升速率最高达0.006/10a。34年来内蒙古植被NDVI表现出增长趋势的面积占比(69.47%)远高于退化趋势的面积占比(30.53%),NDVI呈显著增加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的荒漠草原与沙地植被地带。内蒙古地区植被在夏、秋季受干旱影响较大,其中,夏季对应的干旱尺度自西向东由3月尺度逐渐过渡至12月尺度,而在秋季受3个月尺度的干旱影响为主。不同植被类型受干旱影响差异较大,落叶阔叶林受干旱事件的影响相对较小;荒漠草原、沙地植被与灌丛,多受12个月尺度的干旱影响为主;典型草原与草甸草原为主的植被受3个月与6个月尺度的干旱影响为主。(6)内蒙古地区年平均和四季气温都有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增大而持续增高的特征,且温室气体浓度越大,气温升高幅度越大;冬季气温增幅最大;三种排放情景下的内蒙古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速率分别为0.02℃/10a、0.24℃/10a和0.61℃/10a;空间上,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增大的趋势。年和四季降水量都有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增大而持续增高的特征,且温室气体浓度越大,降水升高幅度越大;夏季降水增幅最大,其次是春季;在空间变化上,内蒙古东部地区降水增加趋势大于西部。(7)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增大,内蒙古地区2016-2100年的干旱指数SPEI下降幅度增大,干旱化严重;在空间上,其减小趋势从研究区东部向西部逐渐加大。相应的,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增大,干旱发生频率及等级加大,且研究区西部的干旱发生频率大于东部。在RCP8.5情景下,21世纪末期的干旱发生频率大于90%,可能发生严重的干旱灾害。干旱影响下,内蒙古植被在未来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增大,植被NDVI减小速率加大,NDVI呈减少趋势的面积大于其增加趋势的面积,且其研究区西部植被NDVI减小趋势大于其东部的NDVI减小趋势。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内蒙古地区历史及未来气温、降水变化特征以及干旱发生频率、强度和影响,研究结果对区域合理利用水资源、干旱识别、干旱灾害风险危险性评价、制定防灾减灾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佟斯琴
导师: 张继权
关键词: 气候变化,气象干旱,植被变化,影响,排放情景,预估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气象学
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北方草原牧区草原干旱—雪灾灾害(链)应急救助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BAK05B02)”,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多灾种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动态评估研究-以吉林省中西部玉米产区为例(41571491)”
分类号: P426.616;P467
总页数: 136
文件大小: 32452K
下载量: 1099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书架[J]. 气象 2019(12)
- [2].一月数说[J]. 中国防汛抗旱 2019(12)
- [3].《气象干旱年鉴(2014)》[J]. 气象 2019(02)
- [4].2017年辽宁省春夏季精细化气象干旱监测评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03)
- [5].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保山市的适用性分析[J]. 贵州气象 2017(06)
- [6].四川春玉米气象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7].云南极端气象干旱指标的研究[J]. 高原气象 2017(04)
- [8].陕西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及变化特征[J]. 干旱区地理 2016(02)
- [9].湖南气象干旱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J]. 中国农业气象 2013(06)
- [10].白洋淀流域径流过程对极端气象干旱的响应分析[J]. 环境工程 2020(10)
- [11].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改进及其适用性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16)
- [12].威海市气象干旱对风疹发病影响的研究——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9(05)
- [13].福建气象干旱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技术[J]. 灾害学 2019(03)
- [14].忻州地区气象干旱与农业旱灾风险的评估研究[J]. 热带农业工程 2019(03)
- [15].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长江上游气象干旱评价[J]. 水电能源科学 2018(09)
- [16].贵阳市近57年气象干旱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 吉林农业 2018(23)
- [17].2017年呼伦贝尔市气象干旱过程分析[J]. 农业灾害研究 2018(05)
- [18].迁西县板栗气象干旱指数保险产品设计[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2)
- [19].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海河流域干旱特征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16(02)
- [20].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适用性分析——以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为例[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06)
- [21].基于多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的陕西苹果主产区气象干旱分析[J]. 气象 2013(12)
- [22].1970年代以来云南气象干旱的时空变化分析[J]. 贵州气象 2014(02)
- [23].1960—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特征分析[J]. 气象学报 2014(02)
- [24].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2009~2010年西南干旱的应用[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2(03)
- [25].区域动态气象干旱强度指数及其应用[J]. 气象科技 2012(04)
- [26].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福建省的适用性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2(04)
- [27].2019年11—12月广东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J]. 广东气象 2020(01)
- [28].宜宾市气象干旱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07)
- [29].基于可变模糊理论的气象干旱风险评价模型[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8(01)
- [30].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在安徽省的适用性分析[J]. 气象科技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