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孢节丛孢Pex3p等过氧化物酶体相关蛋白功能初步研究

寡孢节丛孢Pex3p等过氧化物酶体相关蛋白功能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器,含有多种生化反应的关键酶,参与过氧化氢代谢、脂肪酸β-代谢和乙醛酸循环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代谢过程。在真菌中已经报道有多种蛋白质参与过氧化物酶体的生物合成,这些蛋白称为Peroxins,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称为PEX,所对应蛋白则为Pexp。Peroxins主要有基质蛋白和膜蛋白,其中Pex3p、Pexl6p和Pex19p参与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的合成和转运以及定位。同时,过氧化物酶体也是脂肪酸代谢的场所,其中过氧化物酶体多功能氧化蛋白(Peroxisomal β-oxidation multifunctional protein,MFP)就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编码基因则为Mfp。寡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是研究捕食线虫真菌与线虫相互作用的代表菌株,它在捕食线虫的过程中产生三维菌网捕器捕捉和侵染线虫。本论文选取寡孢节丛孢中与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合成相关基因PEX3(AOL<sub>s00215g610)、PEX16(AOL<sub>s00007g540)和PEX19(AOLs00188g3);同时选择了编码MFP蛋白的两个基因Mfp1(AOL<sub>s00054g29)和Mfp2(AOL<sub>s00076g393)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寡孢节丛孢的生长发育、抗逆性、产孢和捕食线虫等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1.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及MFP保守结构域、理化性质和聚类分析通过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寡孢节丛孢中Pexp蛋白家族中,Pex3蛋白含有Peroxin-3(IPR006966)保守结构域;Pex16蛋白含有Pex16(IPR013919)保守结构域;Pexl9蛋白有含有Pex19 protein(IPR006708)保守结构域。而MFP蛋白家族中,两个MFP蛋白都具有HotDog超家族结构域(IPR029069)和参与单胺氧化酶合成的MaoC-like脱水酶的功能位点(IPR002539),除此之外MFP1还含有短链脱氢还原酶功能位点(IPR002347)和NADP结合的超家族结构域(IPR036291)。另外,分别对Pexp和MFP的分子量和等电点进行了预测,Pexp家族中,Pex3p含有454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50.7kDa,Pex16p和Pex19p的氨基酸残基数目和分子量较小,三者等电点差异都比较大。MFP家族中,MFP1和MFP2的氨基酸残基数目和分子量差异很大,氨基酸数目分别为901和313,分子量则分别是96.3 kDa和34.3 kDa,两者的等电点差异较小,分别为8.1与9.54。在聚类分析中,Pexp系统发育树含有三个主要的分支,而Pex3、16和19蛋白位于这三个不同的分支上。MFP系统发育树含有两个主要分支,MFP1和MFP2也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分支上。2.Pex膜蛋白和MFP编码基因的敲除和相关表型特征比较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成功将三个膜蛋白合成相关基因(PEX3,PEX16和PEX19)和两个参与脂肪酸代谢的MFP基因(Mfp1和Mfp2)敲除。除Mfp2外,每个基因均获得了两个以上的转化子。在表型实验中发现敲除了PE 三个膜蛋基因之后,敲除株都不能产生孢子,也不能产生捕器,突变株的杀线虫能力极大的降低;同时突变株营养菌丝生长的速度变慢,菌丝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曲,且一定程度变细,隔间距对比野生型变短;此外,突变株对脂肪酸的利用能力也出现了下降;抗逆性实验结果表明,突变株的抗氧化性和抗细胞壁合成能力与野生型有一定的差异。而△MFP敲除株中,△Mfp2在脂肪酸利用能力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他抗逆性实验表型和野生型差异不大;产孢能力上,△Mfp1产孢数目略微下降,△Mfp2产孢数量则稍许增加;孢子萌发速率△Mfp1无明显差异,△Mfp2在4 h和8 h略微滞后于野生型;杀线虫能力无明显差异。本论文的创新点1.成功敲除PEX三个膜蛋白基因和MFP两个基因,并发现PEX三个膜蛋白基因参与了寡孢节丛孢的生长、产孢和杀线虫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的调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捕食线虫真菌和过氧化物酶体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   1 捕食线虫真菌相关研究
  •     1.1 线虫危害及相关防治措施
  •     1.2 捕食线虫真菌的分类及侵染线虫机制
  •   2 过氧化物酶体的相关研究
  •     2.1 丝状真菌中过氧化物酶体的相关研究
  •     2.2 过氧化物酶体与真菌致病性的相关研究
  •     2.3 过氧化物酶体相关基因的种类及功能
  •     2.4 与过氧化物酶体膜形成相关的PEX3、PEX16和PEX19
  •   3 过氧化物酶体与真菌的脂肪酸β-氧化相关性研究
  •   4 本论文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寡孢节丛孢过氧化物酶体蛋白的序列特征及聚类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Pex膜蛋白和MFP序列的获取
  •     2.2 Pex膜蛋白和MFP功能结构域分析
  •     2.3 Pex膜蛋白和MFP蛋白系统发育分析
  •   3 结果
  •     3.1 Pex膜蛋白保守结构域和系统发育分析
  •     3.2 MFP蛋白保守结构域和系统发育分析
  •   4 讨论
  • 第三章 PEX3、PEX16、PEX19及两个Mfp基因敲除及验证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 所选菌株及质粒
  •     2.2 所用主要溶液和培养基配方
  •     2.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敲除引物设计
  •     3.2 提取寡孢节丛孢的基因组并获取上下游片段
  •     3.3 质粒pSCN44及pRS426的提取
  •     3.4 对pRS426质粒进行双酶切
  •     3.5 酵母感受态的制备
  •     3.6 酵母感受态的电转
  •     3.7 酵母质粒的提取
  •     3.8 阳性酵母转化子验证并获得靶基因全长片段
  •     3.9 寡孢节丛孢原生质体的制备及转化
  •     3.10 寡孢节丛孢转化子筛选
  •     3.11 Southern blot进一步验证转化子
  •   4 实验结果
  •     4.1 三个PEX基因和两个Mfp基因上下游同源片段扩增
  •     4.2 电转酵母长出转化子
  •     4.3 酵母转化子质粒提取及阳性结果
  •     4.4 原生质体化转后转化子验证结果
  •     4.5 Southern blot验证结果
  •   5 讨论小结
  •     5.1 敲除载体的构建
  •     5.2 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转化
  •     5.3 敲除转化子的验证
  •   6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基因及Mfp敲除株与野生型表型比较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及所需仪器
  •     2.1 实验菌株
  •     2.2 培养基及配方
  •     2.3 主要药品
  •     2.4 主要设备及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生长速率的比较
  •     3.2 抗逆性比较
  •     3.3 脂肪酸利用
  •     3.4 菌丝染色形态比较
  •     3.5 产孢数量统计
  •     3.6 孢子萌发比较
  •     3.7 孢子梗的侧拍
  •     3.8 杀线虫能力及捕器产生情况比较
  •   4 表型实验结果
  •     4.1 △PEX基因敲除株与寡孢节丛孢生长速率比较
  •     4.2 △PEX敲除株与野生型相关抗逆性检测
  •     4.3 △PEX突变菌株与野生型对脂肪酸利用情况
  •     4.4 △PEX突变株及野生型菌丝荧光染色后形态特征
  •     4.5 △PEX突变株和野生型产孢情况
  •     4.6 △PEX敲除株和野生型孢子梗形态
  •     4.7 △PEX敲除株和野生型捕器产生和线虫致死率比较
  •     4.8 △Mfp突变菌株与寡孢节丛孢生长速率比较
  •     4.9 △Mfp突变株与野生型相关抗逆性检测
  •     4.10 △Mfp突变菌株与野生型对脂肪酸利用情况
  •     4.11 △Mfp突变株和野生型产孢数量和萌发情况
  •     4.12 △Mfp突变株和野生型菌株孢子梗情况
  •     4.13 △Mfp突变株和野生型菌株杀线虫及捕器产生情况
  •   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及问题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论文中使用的质粒图谱
  •   附录Ⅱ 论文中使用的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   附录Ⅲ 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李青

    导师: 张克勤,杨金奎

    关键词: 寡孢节丛孢,过氧化物酶体合成蛋白,捕食器官,表型,脂肪酸利用

    来源: 云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云南大学

    基金: NSFC-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捕食线虫真菌形成捕食器官的信号调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U1402265)

    分类号: Q936

    总页数: 95

    文件大小: 9397K

    下载量: 26

    相关论文文献

    • [1].糖耐量受损患者肝脏过氧化物酶体脂代谢情况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3(08)
    • [2].心肌代谢障碍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0(02)
    • [3].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9(01)
    • [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α研究新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12)
    • [5].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的共刺激因子-1α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0(06)
    • [6].过氧化物酶体的结节性硬化症信号节点调控mTORC1和自噬而对ROS作出应答[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4(01)
    • [7].过氧化物酶体是抗病毒天然免疫的信号转导平台[J]. 微生物与感染 2011(01)
    • [8].过氧化物酶体与心室重构[J]. 重庆医学 2008(06)
    • [9].普洱茶中没食子酸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作用研究[J]. 营养学报 2009(01)
    • [10].过氧化物酶体与病原真菌的致病性[J]. 微生物学通报 2011(06)
    • [1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在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8(05)
    • [12].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1基因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杂志 2019(10)
    • [13].稻瘟病菌过氧化物酶体产生与降解的关键基因[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4(06)
    • [14].巨噬细胞炎症状态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9(07)
    • [15].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形成膜接触介导胆固醇转运[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5(06)
    • [1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10)
    • [17].过氧化物酶体是抗病毒先天性免疫的信号平台[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07)
    • [18].植物过氧化物酶体在活性氧信号网络中的作用[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7(03)
    • [19].过氧化物酶体功能异常与阿尔茨海默病[J]. 生命科学研究 2014(05)
    • [20].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或α在改善HepG2细胞糖代谢中的作用[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1(03)
    • [21].羊ACOX2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J]. 当代畜牧 2018(24)
    • [2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8(06)
    • [23].3-酮脂酰辅酶A硫解酶家族的分子特征、调节与药物靶向治疗[J].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9(05)
    • [24].植物脂肪酸β-氧化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讯 2008(01)
    • [25].巨噬细胞过氧化物酶体与鼠伤寒沙门菌相互作用的初步分析[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8(04)
    • [26].胆固醇通过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的膜接触进行转运[J]. 科学新闻 2016(01)
    • [27].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体受体γ与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相关细胞[J].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2010(04)
    • [28].2型糖尿病肥胖大鼠肝脏脂肪沉积及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的变化[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9(09)
    • [29].橡胶树乳管HbPMP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热带农业科学 2013(11)
    • [30].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α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J]. 实用医学杂志 2012(05)

    标签:;  ;  ;  ;  ;  

    寡孢节丛孢Pex3p等过氧化物酶体相关蛋白功能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