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功能试验论文_成阳洋,何秀利,李雨涵,曾雅丽,刘燕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脏功能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脏,功能,超声,平板,瓣膜,心动,多普勒。

心脏功能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成阳洋,何秀利,李雨涵,曾雅丽,刘燕清[1](2019)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 min台阶试验前后心脏结构和功能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 min台阶试验(6MST)前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6例(病例组)和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体检健康者35例(对照组)。测量两组血液生化和血气分析指标;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获取两组6MST前及试验停止即刻心脏结构功能参数左房内径(LA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心输出量(CO)、肺动脉反流压差(PRPG)、二尖瓣反流压差(MRPG)及二尖瓣舒张早期减速时间(EDT);组织多普勒获取等容舒张时间(IVRT)、等容收缩时间,并计算右室心肌指数(RV-Tei)、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间隔侧运动速度比值(E/e-sep);比较两组上述各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病例组球蛋白、二氧化碳分压、剩余碱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①6MST前静息状态下,病例组较对照组LAD增大,IVSTd增厚,EDT、IVRT延长,E/e-sep、RV-Tei增大,CO增加,PRPG和MRPG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6MST完毕即刻,病例组心率变化率较对照组小[(5.60±3.89)%vs.(16.34±4.21)%],LAD增大,LVEDd、LVEDs、LVSTd、RV-Tei增大,LVEF减小,IVRT、EDT延长,E/e-sep增加,PRPG、MRPG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比较:①对照组6MST后即刻较6MST前心率增快,LVEDs、E/e-sep减小,LVEF、CO增加,EDT减小,MRPG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病例组6MST后即刻较6MST前心率增快,LVEDs增大,IVRT、EDT延长,E/e-sep、PRPG、MRPG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脏功能存在左室舒张功能和右心功能损害,受损心肌存在心肌正性变力、变时功能障碍;6MST可提高心脏收缩和心率变异性异常的检出。(本文来源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李宗斌,郭军,石亚君,王晋丽,郜玲[2](2019)在《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对急进高原人员心脏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对急进高原人员心脏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评价其用于高原机体作业能力评估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某部在海拔4 000 m进行高原军事训练的40名男性战士为观察对象,以某部(海拔60 m)40名男性战士作为对照。两组均在空腹、安静状态下测量血压、心率,然后行平板运动试验。结果两组志愿者年龄、体质量、血压、心率等基线水平无统计学差异。高原组平板运动前收缩压明显高于平原组[(127.5±14.1) mmHg vs(118.5±13.9) mmHg(1 mmHg=0.133 kPa),P=0.005],而平板运动后两组收缩压无显着差异;两组平板运动前舒张压无明显差异,但平板运动后高原组平均舒张压明显高于平原组[(73.7±11.7) mmHg vs (63.3±10.5) mmHg,P=0.000)];平板运动前高原组平均心率明显高于平原组[(98.4±12.8)/min vs (67.4±8.8)/min,P=0.000)];平板运动后高原组心率明显高于平原组[(115.9±17.6)/min vs (100.7±26.6)/min,P=0.004)]。平板运动前高原组脉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平原组[(88.9±2.6)%vs(98.9±1.1)%,P=0.000)];平板运动后高原组脉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平原组[(77.1±5.8)%vs (97.8±1.0)%,P=0.000)]。高原组运动时间明显低于平原组[(457.8±80.1) s vs(485.1±8.1) s,P=0.038)];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值显着低于平原组[(8.94±1.34) METs vs (10.04±0.07) METs,P=0.000)]。高原组发生不良事件8例,平原组未发生不良事件。平原组及高原组均未出现平板阳性及恶性终点事件。结论 4 000 m海拔地区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是相对安全可行的,可以在高原完成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惠莹[3](2019)在《理气活血滴丸联合尼可地尔对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运动平板试验、炎性反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理气活血滴丸联合尼可地尔对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运动平板试验、炎性反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理气活血滴丸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肌耗氧、运动平板试验、炎性反应、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积分和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心率收缩压乘积(RPP)、收缩压心率比值(PRQ)均显着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运动平板试验中ST段压低总时间、ST段压低幅度、ST段恢复时间、运动中心律失常、运动中心绞痛发作比例、运动终止比例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穿透素-3(PTX-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内皮素(ET-1)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均显着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理气活血滴丸联合尼可地尔能够显着改善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运动平板试验结果,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董颖[4](2019)在《大学生心脏功能能力测试中终止试验因素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脏功能是体质健康综合评价核心要素,本研究选用了长治学院体育系的98名身体健康的同学,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试验法、数理统计法来评定心脏功能,通过跑台实验得出了影响男生进行实验的限制性因素最主要的是大学生心脏能力,其次是腿部耐力不佳;影响女生进行实验的限制性因素是腿部耐力不佳。(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盛建龙[5](2018)在《具有每日自动传输远程监测功能的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对临床预后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病因,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是其病理生理机制。一项关于中国人群SCD发生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估算中国人群总体每年SCD发生率为41.8/10万人,SCD占总死亡病因的9.5%。以13.3亿人口推算,中国每年约有50万人发生SCD,总人数高于美国。尽管及早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和有效电复律/除颤治疗可以挽救部分心脏骤停患者生命,但是能及时接受到心肺复苏治疗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比例较少,所以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仍很低,院外SCD生存率<5%。SCD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社会问题。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是SCD防治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ICD通过植入右心室的电极(双腔ICD还具有心房起搏感知电极),感知心律的R-R间期,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心律失常的R-R间期数目,计算心律失常的频率,可以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后较短时间内识别室性心律失常,并根据室性心律失常频率决定是否发放电除颤治疗,以终止快频率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减少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的SCD发生。目前临床研究支持ICD治疗用于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室性心律失常的继发SCD预防治疗,也就是ICD的二级预防。相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律失常相关死亡率。并且ICD可有效降低既往未发生过心脏骤停但有SCD发生高危风险患者的病死率(一级预防)。ICD作为诊断、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受到国内外多项SCD预防指南的推荐,临床植入率越来越高。因为ICD系统较常规起搏器复杂,接受ICD治疗的患者病情也较接受常规起搏器治疗的患者复杂,ICD系统需要经常随访监测,以防止ICD系统异常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虽然指南推荐ICD的常规诊室内随访间隔时间为3到6个月,但在ICD植入患者随访间期发生的ICD电极导线断裂/磨损、脱位、导线与脉冲发生器连接等ICD系统异常问题,及患者发作的无症状性快速心律失常,需要在下一次随访时才会被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CD植入患者的安全性。况且这种定期的诊室内随访,并不是每次ICD程控随访都需要调整ICD参数,有些研究发现常规诊室内随访中55%-70%患者的随访结果正常,不需要更改ICD系统相关参数及其他干预措施,这无形中造成了医患双方时间的浪费。所以,研究人员开始设想,是不是可以通过远程监测(Remote monitoring,RM)系统来监测ICD的日常工作状态,从而可以及时了解ICD系统日常工作状态,早期发现ICD系统异常事件和患者发作的心律失常,并及时处理这些问题,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可以尝试应用RM系统远程随访来代替诊室内随访观察,减少患者到医院来进行诊室内随访的次数,从而减轻医护人员进行ICD程控随访的工作负担,并减少患者由此带来的交通花费和医疗花费。有些研究发现应用具有RM系统的ICD可以使患者死亡率较不应用RM系统的ICD患者明显下降,而且发现死亡、因为心力衰竭恶化住院、NYHA心功能分级进展等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下降。但不是所有的临床研究都发现具有RM系统ICD的临床获益,有些应用RM系统针对死亡率和住院率等临床预后影响的研究得出了阴性结果。目前关于RM系统对ICD患者预后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使临床医生和研究者对RM系统的有效性存在疑虑。百多力公司的家庭监护(Home Monitoring,HM)远程监测系统和LivaNova公司的Smartview系统是目前可以每天自动传输数据的RM系统。这种具有每日自动传输RM功能的ICD通过每日自动数据传输,增加了ICD日常参数和患者临床状态传输频率,减少了数据丢失的风险,理论上能帮助医生及时了解ICD相关参数,从而能及早发现患者存在的ICD系统或临床指标异常,从而较早的进行临床干预。自具有每日自动传输RM功能的ICD应用以来,进行了一些随机对照研究,因为各个研究的目的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临床结果。而具有每日自动传输RM功能的ICD是否较传统类型ICD更具有临床应用优势,目前尚存在争论。所以我们进行此项Meta研究以探讨具有每日自动传输RM功能的ICD在降低死亡率、住院率等不良事件,和ICD治疗有效性等临床终点方面是否有明显优势,并观察分析具有每日自动传输RM功能ICD的经济学效益,与目前常规使用的需要进行较频繁诊室内随访的ICD比较有无优势。材料与方法在PubMed、EMBase、ClinicalTrails、谷歌学术等外文数据库和百度学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对检索到已发表的临床研究文献相关的参考文献,有关综述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工检索,扩大检索范围,以检索尽可能多的符合条件文献,减少遗漏符合入选条件文献的可能性。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8年05月30日。纳入分析的临床研究研究对象为植入ICD或植入具有除颤功能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CRT-D)患者。因为CRT-D也具有ICD相应功能,在临床指南和临床研究中一般将CRT-D认定为ICD的类型之一,所以本Meta研究结果中所指的ICD包括CRT-D。干预组为植入并应用具有每日自动传输RM功能的ICD或CRT-D,并应用RM功能进行日常ICD随访,该组也称为具有每日自动传输远程监测功能ICD组(简称每日自动传输RM组)。对照组为不使用每日自动传输RM功能的ICD或CRT-D,但按照相关ICD诊疗指南定期进行ICD诊室内随访。纳入Meta分析的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研究质量通过修订的Jadad评分量表进行评价,1-3分视为低质量,4-7分视为高质量。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类变量使用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作为统计指标,根据固定效应模型(P>0.10,I~2<50%,即各研究组间不存在显着异质性)或随机效应模型(P≤0.10,I~2≥50%,即各研究组间存在显着异质性)计算出纳入研究相应临床指标的RR值及95%CI。连续性资料应用连续性结局的均数差(Mean differences,MD)的Meta分析方法进行,如果异质性太明显,采用描述方法进行评价。P<0.05有统计学差异。应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初步检索文献3698篇,通过分析评价,最终纳入6个临床研究的14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研究。纳入最后分析的有关于具有每日自动传输RM功能的ICD临床研究都是应用百多力公司的Home minitoring系统作为干预组(每日自动传输RM组),未检索到应用LivaNova公司的Smartview远程监测系统进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6个临床研究中4个为多中心临床研究,2个单中心研究。3185名患者进入临床研究,最终2973名患者数据纳入Meta结果分析,其中每日自动传输RM组1736名,对照组1237名。其中一级预防1992名患者(占研究人群的67%),植入双腔ICD的有1329名患者(占研究人群的44.7%),有心房颤动病史的患者占19.6%(515/2634),81.8%(2233/2730)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平均随访时间为1到3.06年。纳入Meta分析的研究中的平均Jadad评分为4.3分,具有较高的研究质量。1.主要不良事件(The major adverse events,MAEs)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每日自动传输RM组MAEs发生率有降低趋势,但未有统计学差异(RR 0.84;95%CI:0.71-1.00;P=0.05)。2.全因死亡率(All-cause mortality)每日自动传输RM组全因死亡率有下降趋势,但未有统计学差异(RR 0.80;95%CI:0.62-1.04;P=0.09)。3.心血管死亡率(Cardiovascular mortality)每日自动传输RM组心血管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RR 0.60;95%CI:0.37-0.98;P=0.04)。4.住院率每日自动传输RM组较对照组有降低住院率趋势(RR 0.80;95%CI:0.60-1.05;P=0.11),但未有统计学差异。5.ICD放电治疗率每日自动传输RM组虽然总放电次数(包括准确放电和不适当放电)与对照组比较未有统计学差异(RR 0.79;95%CI:0.60-1.04,P=0.09),但其可使ICD不适当放电率下降(RR 0.49;95%CI:0.28-0.86,P=0.01),同时不影响ICD的准确治疗(RR 1.30;95%CI:0.88-1.92,P=0.20)。6.到医院内随访的次数和相关医疗花费虽然每日自动传输RM组非计划诊室内随访的次数有所上升(MD,0.18;95%CI:0.08-0.28;P=0.0003),但计划的诊室内随访次数(MD,-1.62;95%CI:-2.13至-1.11;P﹤0.00001),和到医院内进行诊室内随访的总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MD,-1.11;95%CI:-1.41至-0.82;P﹤0.00001)。因为每日自动传输RM组患者到医院内进行诊室内随访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从而使患者到医院进行诊室内随访所花费的医疗费用下降(MD,-0.75;95%CI:-1.38至-0.12;P=0.02)。7.发现心血管和ICD异常事件的及时性每日自动传输RM组无症状的心律失常发生到医生进行评估的时间间隔更是早于对照组(1天vs 41.5天)。每日自动传输RM组从发生可能会导致ICD不适当放电治疗的事件(如室上性心动过速、ICD误识别、ICD除颤电极导线异常)到随后采取干预措施处理这些异常事件的时间间隔较对照组减少了近20天。结论本研究发现,具有每日自动传输RM功能的ICD可以通过电信或网络信号传输ICD系统相关参数和患者一般临床指标,且其传输信息的成功率较高,具有良好的数据传输能力,可以传输心律失常发作时腔内心电图。每日自动传输RM系统通过远程监测了解ICD相关参数,可以代替部分的诊室内随访,从而可以降低总的诊室内随访次数。具有每日自动传输RM功能的ICD通过较高频度的监测ICD系统完整性和患者心律情况,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早发现ICD系统完整性异常和快速心律失常发作,由此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处理ICD系统故障和合并的心律失常,从而降低患者ICD不适当放电治疗率。其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在不增加医务人员工作负担的同时,降低患者经济花费,节约ICD电池电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8-09-01)

向际兵,王成,刘德宇[6](2018)在《“非勺型血压”结合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判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非勺型血压"结合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判断。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4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及先兆晕厥等症状为主诉儿童710例,进行直立倾斜试验(HUTT)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 (1)血压类型与HUTT结果没有明显关系(P>0.05),也与HUTT诱导方式无关(P>0.05);(2)分别以收缩压差值或舒张压差值判断血压类型,舒张期非勺型血压在HUTT阳性组明显高于HUTT阴性组(x2=206.92,P<0.01)。结论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诊断方法较多,HUTT是诊断反射性晕厥的准金标准,而ABPM能很好地反应每天血压变化的节律。(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林苏华,吴岳平,杨利娟[7](2018)在《高尿酸人群平板运动试验中心脏变时功能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高尿酸人群在平板运动试验中心脏变时功能的变化。方法将受试人群分为对照组127例、高尿酸组121例,观察对比两组人群在运动试验过程中达到运动峰值时间,心脏变时指数(CRI),休息2 min后心率、收缩期血压下降百分比,心率、血压恢复至运动前水平的时间等指标。结果高尿酸组运动峰值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且心脏变时功能不良,休息2 min后心率、收缩期血压下降百分比较对照组低,心率及血压恢复至运动前水平时间比对照组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尿酸人群易出现心脏变时功能不良,提示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容易受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预后不良,临床上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来源于《实用心电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Zarbock,A,Kellum,JA,Van,Aken,H,王建中[8](2017)在《远程缺血预处理对高危心脏手术患者肾功能的长期影响:肾脏RIP试验的随访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项多中心随机试验中,德国学者将急性肾损伤高风险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来自4家医院的240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远程缺血预处理组或对照组;结果发现,远程缺血预处理减少了心脏手术高危患者的急性肾损伤。本文中,作者又报告了远程缺血预处理对90 d结局的影响。在这项肾脏RIP试验的随访研究中,作者观察了远程缺血预处理(标准血压测量袖带上臂充气加压5 min再放气共4次)(本文来源于《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于晓勇[9](2017)在《人工瓣膜功能负荷试验及叁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工瓣膜功能负荷试验及叁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0例,术前均通过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血管造影明确诊断。按照数字统计双盲法,将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4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二维多普勒超声检查,试验组40例患者采取人工瓣膜功能负荷试验及叁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峰值流速、跨瓣压差及有效瓣口面积的检出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检出峰值流速均值为(3.98±0.65)m/s、跨瓣压差检出值为(18.96±2.13)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瓣口面积检出值为(0.83±0.16)cm~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功能异常可通过应用人工瓣膜功能负荷试验及叁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方式取得确切的诊断效果,其对人工瓣膜的评价较传统二维超声更加全面。(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张振英,孙兴国,席家宁[10](2016)在《心肺运动试验整体功能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运动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脏康复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已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心脏运动康复是心脏康复的核心内容,而心肺运动试验在患者运动能力评估、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制定、康复效果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综述了心肺运动试验在CHF患者心脏运动康复中的应用,包括客观定量整体功能评估、精准指导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评估心脏运动康复治疗效果、预测预后、个体化评估其他康复项目治疗效果和指导整体健康管理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6年35期)

心脏功能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观察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对急进高原人员心脏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评价其用于高原机体作业能力评估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某部在海拔4 000 m进行高原军事训练的40名男性战士为观察对象,以某部(海拔60 m)40名男性战士作为对照。两组均在空腹、安静状态下测量血压、心率,然后行平板运动试验。结果两组志愿者年龄、体质量、血压、心率等基线水平无统计学差异。高原组平板运动前收缩压明显高于平原组[(127.5±14.1) mmHg vs(118.5±13.9) mmHg(1 mmHg=0.133 kPa),P=0.005],而平板运动后两组收缩压无显着差异;两组平板运动前舒张压无明显差异,但平板运动后高原组平均舒张压明显高于平原组[(73.7±11.7) mmHg vs (63.3±10.5) mmHg,P=0.000)];平板运动前高原组平均心率明显高于平原组[(98.4±12.8)/min vs (67.4±8.8)/min,P=0.000)];平板运动后高原组心率明显高于平原组[(115.9±17.6)/min vs (100.7±26.6)/min,P=0.004)]。平板运动前高原组脉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平原组[(88.9±2.6)%vs(98.9±1.1)%,P=0.000)];平板运动后高原组脉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平原组[(77.1±5.8)%vs (97.8±1.0)%,P=0.000)]。高原组运动时间明显低于平原组[(457.8±80.1) s vs(485.1±8.1) s,P=0.038)];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值显着低于平原组[(8.94±1.34) METs vs (10.04±0.07) METs,P=0.000)]。高原组发生不良事件8例,平原组未发生不良事件。平原组及高原组均未出现平板阳性及恶性终点事件。结论 4 000 m海拔地区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是相对安全可行的,可以在高原完成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脏功能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成阳洋,何秀利,李雨涵,曾雅丽,刘燕清.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min台阶试验前后心脏结构和功能情况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9

[2].李宗斌,郭军,石亚君,王晋丽,郜玲.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对急进高原人员心脏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9

[3].李惠莹.理气活血滴丸联合尼可地尔对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运动平板试验、炎性反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4].董颖.大学生心脏功能能力测试中终止试验因素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

[5].盛建龙.具有每日自动传输远程监测功能的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对临床预后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8

[6].向际兵,王成,刘德宇.“非勺型血压”结合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判断[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7].林苏华,吴岳平,杨利娟.高尿酸人群平板运动试验中心脏变时功能改变[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8

[8].Zarbock,A,Kellum,JA,Van,Aken,H,王建中.远程缺血预处理对高危心脏手术患者肾功能的长期影响:肾脏RIP试验的随访结果[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7

[9].于晓勇.人工瓣膜功能负荷试验及叁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7

[10].张振英,孙兴国,席家宁.心肺运动试验整体功能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运动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6

论文知识图

心肌内注射移植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科技成果附:海盐县2002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奖...科技成果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5)科技成果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4)科技成果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6)科技成果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

标签:;  ;  ;  ;  ;  ;  ;  

心脏功能试验论文_成阳洋,何秀利,李雨涵,曾雅丽,刘燕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