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克隆植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植物,基因,白屈菜,载体,表型,生境,蕨类植物。
克隆植物论文文献综述
刘刚[1](2019)在《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抗植物纹枯病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国际着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发表山东农业大学储昭辉团队最新科研成果。该团队联合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课题组,成功从玉米中克隆到针对植物纹枯病的抗病基因,并揭示了该基因产物通过调控细胞壁重要组分木质素合成而增强植物抗病性的新机制,为作物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资源和有效途径。纹枯病是水稻、小麦等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近些年在玉米上的发病面积也逐年增多,有的年份达到70%以上。纹枯病通常从基部叶鞘开始发生,隐蔽性强,严重时可引起整个植株枯死。(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21期)
朱雅静,许永华,赵露,洪波[2](2019)在《白屈菜CmCFS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转化载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白屈菜碎叶紫堇碱合成酶基因(CmCFS)进行克隆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RI201-CmCFS,为该基因后续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该基因可能在利用分子育种手段改良白屈菜品质方面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分子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姜瑶瑶,李静,蔡年俊,陈剑平,张恒木[3](2019)在《一个植物原纤维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原纤维蛋白(fibrillin, FBN)作为一大类保守的蛋白,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但其在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中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迄今尚不清楚。为了分析其表达特性和功能,采用RT-PCR技术从本氏烟中扩增并克隆了1个FBN基因(NbFBN)。进化树分析显示,NbFBN和拟南芥FBN1a、FBN1b的亲缘关系较近;同源分析表明,它与不同植物来源的FBN基因高度同源,其C-端部分尤为保守。定量分析发现,NbPAP在叶片和花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同时发现该基因受到干旱胁迫和激素ABA的诱导,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非生物逆境响应过程。(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吴长力,陈颖琪,陈桂柳,林梦哲,张宏梅[4](2019)在《泡菜中植物乳杆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克隆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植物乳杆菌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nirS)进行克隆及表达,检测重组酶表达情况及其酶活力。方法:以分离自传统泡菜植物乳杆菌的基因组DNA为模版进行PCR扩增nirS;重组构建TA克隆质粒pMD 19-T-nirS,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a中保存;通过双酶切消化将nirS基因连接到pET-32a(+)上,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32a(+)-nirS,并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重组酶经纯化后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其表达情况;重组酶经复性后检测其酶活力。结果:扩增得到nirS基因并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所得重组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酶活力为2131.5U/mg。结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亚硝酸盐还原酶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09期)
张超,付叁雄,周小婴,唐容,黄莎[5](2019)在《甘蓝型油菜GPDH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及植物过表达载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甘蓝型油菜的甘油-3-磷酸脱氢酶(GPDH)基因(BnGPDH),分析其表达特性并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为研究该基因在油菜种子叁酰甘油(TAG)合成和积累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甘蓝型油菜H105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技术克隆与At3G07690同源的BnGPDH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BnGPDH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不同组织[根、茎、叶、蕾、花及花后(DAF)7、14、21、30和40 d角果皮和种子]及高、低油含量自交系角果皮和种子中的表达情况,并将克隆获得的BnGPDH基因连接至携带napin启动子的pCAMBIA1390-NAPIN载体上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结果】克隆获得的BnGPDHc2-1和BnGPDHc2-2基因编码区(CDS)长度均为1338 bp,编码445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仅有5个氨基酸差异,均具有NAD_Gly3P_dh_N和NAD_Gly3P_dh_C结构域,定位于细胞质,分别与白菜细胞质型GPDH蛋白(XP_009147040.1)和甘蓝细胞质型GPDH蛋白(XP_013585317.1)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相似度,对应的相似度为100.00%和99.78%,且二者与双子叶植物GPDH蛋白亲缘关系较近,与单子叶植物GPDH蛋白亲缘关系较远。BnGPDHc2-1和BnGPDHc2-2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模式总体上相似,在21DAF和30DAF种子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组织部位(P<0.05,下同),表明21DAF和30DAF是油菜种子TAG合成和积累的高峰期,但在角果生长发育不同时期这2个基因的表达略有不同,且在茎、蕾、种子(7DAF、21DAF、30DAF和40DAF)和角果皮(7DAF和40DAF)中,BnGPDHc2-1基因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BnGPDHc2-2基因,而在14DAF角果皮中BnGPDHc2-2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高于BnGPDHc2-1基因。21DAF种子中BnGPDHc2-1基因在3个高油含量自交系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3个低油含量自交系,BnGPDHc2-2基因在高油含量自交系IL130和IL594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3个低油含量自交系;在30DAF种子中,BnGPDHc2-1和BnGPDHc2-2在3个高油含量自交系中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3个低油含量自交系。将BnGPDHc2-1和BnGPDHc2-2基因分别连接至携带napin启动子的pCAMBIA1390-NAPIN载体上可成功构建获得植物过表达载体。【结论】BnGPDHc2-1和BnGPDHc2-2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不同发育期角果中行使的功能存在一定分化,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分别来源于白菜基因组和甘蓝基因组,但均在甘蓝型油菜种子TAG合成和积累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因此,构建的植物过表达载体可用于BnGPDH基因功能分析及油菜种子油含量基因工程改良研究。(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孙晶琦,王世超,刘雨菲,陈泉,卢华正[6](2019)在《蕨类植物的克隆性及其生态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蕨类植物生活史特性进行探讨可知,克隆整合影响着蕨类植物的表型可塑性,同时在异质环境中特别是胁迫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克隆整合作用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机制之一。通过克隆整合,可在克隆蕨类植物生长系统内共享局部可利用资源、缓解局部压力,从而促进克隆蕨类的生长和生存,在蕨类植物的生态适应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西部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王芳,李伟,王舰[7](2019)在《马铃薯DREB1转录因子的克隆和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WRKY是DREB/CBF转录因子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激活下游功能基因表达的一类反式作用因子,能增强植物的逆境适应性。本研究以10%的PEG6000胁迫下青薯9号茎段的cDNA为模板,根据马铃薯StDREB1 CDS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DREB1转录因子,并进行植物表达载体构建。结果表明,DREB1转录因子全长约783 bp,编码框为657 bp,编码218个氨基酸,蛋白质大小为27.6 kD,理论等电点为4.68。利用SWISS-MODEL在线工具和ProtScal对DREB蛋白二级结构和叁级结构进行预测及分析,结果表明,DREB1蛋白二级可能为mixed型,平均疏水性为-0.868,是亲水性蛋白,属于非跨膜蛋白、非分泌型蛋白。以2gcc.1.A为模板进行DREB1转录因子的叁级结构预测,其AP2结构域非常保守。经NCBI中氨基酸同源序列分析表明,DREB转录因子的核苷酸序列与番茄(Solanum pennellii)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达到88%。通过SacⅠ和XbaⅠ酶切,将StDREB1连接在pBI221-GFP载体上,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DREB1转录因子的植物表达载体StpBI-GFP-DREB1。DREB1转录因子的克隆,为下一步从分子水平上验证其抗旱的生物学功能及提示马铃薯非生物胁迫抗逆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马铃薯抗旱分子机制提供新材料。(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11期)
宋姗姗[8](2019)在《异质性Pb污染环境中克隆植物生境选择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异质性环境中,克隆植物可通过生境选择行为增强其竞争能力,但是关于克隆植物生境选择的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环境刺激可以诱发植物的表观遗传学变化,从而形成表观遗传记忆,而克隆植物能够将表观遗传记忆及其所调控的表型可塑性变异通过跨世代效应传递给子株,使其更好地应对环境变化,因此,表观遗传记忆在克隆植物生境选择过程中极有可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中克隆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分别生长在六种不同的环境中,即母株分别处于两种生境(Pb污染或非Pb污染),而子株分别生长于叁种生境(非Pb污染、异质性Pb污染以及同质性Pb污染)的六种组合环境中。首先通过测定不同环境中的克隆基株的生长指标(分株数目、匍匐茎长度、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来确定异质性Pb污染环境中克隆植物的生境选择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对母株进行维持或者削弱表观遗传记忆的甲基化试剂处理,利用MSA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不同生境中蛇莓母株和子株的DNA甲基化变化,确定母株对Pb污染环境所形成的表观遗传记忆及其跨世代效应在克隆植物生境选择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Pb污染环境可以诱导克隆植物蛇莓表观遗传记忆的产生,在Pb污染的环境中,蛇莓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2)克隆整合能够影响母株的表观遗传变化,存在克隆整合的母株的甲基化水平相对较高,另外,子株生境也影响母株的表观遗传变化,污染程度低的生境(同质无污染和异质污染生境)中母株的甲基化水平整体高于污染程度高的生境(同质污染);(3)母株所形成的对于Pb污染环境的表观遗传记忆至少在我们所监测的子株世代中未表现出记忆的跨世代传递;(4)表观遗传记忆影响着克隆植物的生境选择行为,其中,在母株和子株均污染的生境中,母株的表观遗传记忆削弱之后,其生物量、总分株数、最长分支长度都显着增加,可见,在Pb污染的生境中,克隆植物所表现出的低生物量、少的分株数以及短匍匐茎的生态对策与其母株对Pb污染环境的表观遗传记忆密不可分。以上结果显示:Pb污染环境能够诱导克隆植物母株DNA甲基化的变化,从而形成表观遗传记忆,并且这种表观遗传修饰调控着后代分株的表型可塑性,从而影响整个克隆基株的生境选择行为。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理解克隆植物的生态适应策略及其机制。(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付亚娟,侯荟玲,乔洁,耿晓进,王聪艳[9](2019)在《大花杓兰钙依赖蛋白激酶基因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到1个全长2079 bp的大花杓兰钙依赖蛋白激酶基因CmCDPK,cDNA为1491 bp,编码496个氨基酸。CmCDPK是1个具有CDPKs典型的Ser/Thr蛋白激酶保守结构域、含1个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稳定的亲水性蛋白。CmCDPK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卷曲构成。相对于其他植物CDPKs,CmCDPK与小兰屿蝴蝶兰和铁皮石斛的亲缘关系更近。通过DNA重组技术将CmCDPK片段克隆到pBI121质粒上。PCR、酶切及DNA测序的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BI-CmCDPK包含1个1491 bp的CmCDPK片段,且核苷酸序列及插入方向完全正确。本研究首次克隆了大花杓兰CmCDPK基因,并成功构建了植物过表达载体pBI-CmCDPK,为CmCDPK基因在烟草中实现遗传转化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晓婷[10](2019)在《荒漠植物霸王NO_3~-转运蛋白基因ZxNRT1.5的克隆及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旱和因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威胁着我国北方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分布于荒漠地区极端干旱和盐渍环境中的旱生植物在长期适应其恶劣生存环境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抗逆机制。深入研究这些植物适应干旱和盐渍生境的机理并挖掘其可利用的抗逆基因资源,将为优良牧草和农作物抗逆性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是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荒漠区的优势建群种,具有极强的耐盐抗旱及耐贫瘠的能力。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霸王能将Na~+有效区域化至液泡中作为有益的渗透调节剂来适应盐和干旱生境,同时Na~+可促进霸王对N素的吸收而增强植株对干旱的抵抗能力,但盐处理和干旱胁迫下霸王体内N转运和Na~+积累之间存在怎样的协同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在盐和干旱胁迫下NO_3~-浓度显着下降、且耐盐抗旱能力十分有限的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的研究表明,参与介导NO_3~-向木质部的装载的NO_3~-转运蛋白AtNRT1.5可影响Na~+的转运和空间分配,进而影响植株的耐盐性,同时还在植物的抗旱性中起着“负调控”的作用。然而,有关抗逆性极强的盐生、旱生植物中的NRT1.5同源蛋白在NO_3~-和Na~+等离子转运及植株耐盐抗旱性中的功能仍不清楚。鉴于此,本论文以具有极强的耐盐抗旱能力、逆境下能大量吸收和积累Na~+并维持NO_3~-稳定的荒漠旱生植物霸王为材料,克隆其NRT1.5同源基因,系统分析其表达模式和定位情况;通过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超表达分析了其在植物NO_3~-转运、Na~+等离子积累以及植株抗逆性中的功能,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克隆了霸王NO_3~-转运蛋白基因ZxNRT1.5,全长共2277bp,编码597个氨基酸,其中包含了NRT家族特有的12个跨膜结构域;该基因主要表达于霸王根部,且表达量受盐处理和渗透胁迫的显着诱导,该表达模式与盐敏感模式植物拟南芥同源基因AtNRT1.5相反。2.In Situ PCR组织定位结果表明,ZxNRT1.5主要表达于霸王根系中柱组织,烟草表皮细胞瞬时表达结果显示其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质膜。3.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超表达的研究表明,ZxNRT1.5不仅参与NO_3~-从根向地上部的转运,还可通过影响介导地上部Na~+向木质部卸载的重要基因AtHKT1;1等的表达从而提高转基因拟南芥地上部Na~+的积累;同时ZxNRT1.5超表达可能导致转基因拟南芥根系木质部薄壁组织细胞质膜的超极化,进而激活Cl~-外排通道,从而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地上部Cl~-的积累,最终影响拟南芥的耐盐性。4.ZxNRT1.5超表达可通过促进渗透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对NO_3~-的吸收和转运能力,同时可以使植株从Na~+含量极低的介质中吸收低浓度的Na~+作为有益的渗透调节物质,进而提高植株抵御渗透胁迫的能力。以上结果表明,霸王ZxNRT1.5可同时参与调控植物体内NO_3~-和Na~+等离子的转运,从而影响其的耐盐抗旱性。(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克隆植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白屈菜碎叶紫堇碱合成酶基因(CmCFS)进行克隆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RI201-CmCFS,为该基因后续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该基因可能在利用分子育种手段改良白屈菜品质方面发挥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克隆植物论文参考文献
[1].刘刚.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抗植物纹枯病基因[J].农药市场信息.2019
[2].朱雅静,许永华,赵露,洪波.白屈菜CmCFS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转化载体构建[J].分子科学学报.2019
[3].姜瑶瑶,李静,蔡年俊,陈剑平,张恒木.一个植物原纤维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9
[4].吴长力,陈颖琪,陈桂柳,林梦哲,张宏梅.泡菜中植物乳杆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克隆表达[J].中国调味品.2019
[5].张超,付叁雄,周小婴,唐容,黄莎.甘蓝型油菜GPDH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及植物过表达载体构建[J].南方农业学报.2019
[6].孙晶琦,王世超,刘雨菲,陈泉,卢华正.蕨类植物的克隆性及其生态功能[J].西部林业科学.2019
[7].王芳,李伟,王舰.马铃薯DREB1转录因子的克隆和植物表达载体构建[J].分子植物育种.2019
[8].宋姗姗.异质性Pb污染环境中克隆植物生境选择的表观遗传学机制[D].西北大学.2019
[9].付亚娟,侯荟玲,乔洁,耿晓进,王聪艳.大花杓兰钙依赖蛋白激酶基因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9
[10].李晓婷.荒漠植物霸王NO_3~-转运蛋白基因ZxNRT1.5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兰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