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侧重信息生命周期管理——LEGATO谈2004年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赵华[1](2021)在《基于生命周期的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数据时代和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的到来,数据资源成为了各行业各领域争相争夺的宝贵资源,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更是科技界的关注焦点。当前农业领域用户的数据需求和知识需求在不断提升,但科技数据资源的管理与供给却略显疲乏,主要源于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治理水平不高、数据服务能力有待提升,这一现状阻碍了农业科技大数据的有效应用。为此,迫切需要探索针对农业领域来源多样、结构复杂、种类丰富的科技大数据资源的监护管理问题,以实现农业科技大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保存与高效利用,促进农业科技大数据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解决农业领域科技数据资源整合、管理与应用问题,提升农业科技数据资源价值,实现数据资源增值利用为立足点,以满足大数据时代农业领域科研人员的数据管理需求及各类数据用户的多层次数据和知识需求为目标,提出开展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管理研究。综合运用信息管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数据科学理论、系统论等理论和文献调研法、网络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数据生命周期视角构建了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模型,确立了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体系框架,制定了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流程,为科技大数据建设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农业科技大数据生命周期研究。研究分析了农业科技大数据内涵与特点,通过对比分析国际上典型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模型,基于大数据建设实践,分析了农业科技大数据生命周期特点。(2)针对来源多样、结构复杂、种类丰富的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策略,结合数据资源类型及其产生方式与来源特征,以农业科学数据、农业科技文献数据、自建特色数据资源为例提出了侧重点不同的数据监护策略。(3)基于生命周期的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模型构建。确立了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目标和原则,分析了数据监护的需求,提出了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模型框架,包含政策机制、数据监护共同体、信息技术与工具、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监护功能四大要素,并对每个要素展开分析,认为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涵盖了数据规划监护、数据采集加工监护、数据汇聚处理监护、数据描述组织监护、数据存储监护、数据应用服务监护等方面。(4)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原型系统实现。依据本文提出的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模型,确立了数据全生命周期下的数据监护技术框架,研究设计了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系统,其核心功能包括数据汇聚、数据描述组织、数据可视化监控、数据管理、开放接口服务管理等,并分析了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模型的应用成效。本文创新性地基于数据治理和数据服务视角,在梳理数据管理政策机制、数据监护共同体、信息技术与工具、核心监护活动等四类要素关联协作机制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生命周期的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沈百鑫[2](2021)在《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的发展和演变趋势——中国、德国及欧盟固废治理的法律比较》文中认为消费社会和人类纪背景下,维持传统社会秩序的制度框架不断受到冲击,环境外部性和责任碎片化问题也日益凸显。对此,法律通过权利与义务的设置和调整来恢复社会的有效组织。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就是在固体废物治理领域,针对特殊产品的社会和环境影响,有限调整权利与义务配置的制度设计。它被引入多个国家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德国《循环经济法》中的产品责任是以产品为纽带将生产者纳入相应义务框架。《欧共体固废指令》新近修订中强化了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并提出欧盟范围内统一适用的最低要求。在德国转化《欧共体固废指令》中,欧盟法中的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与德国循环经济法中的产品责任日益趋同。在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新修订中,在强化具体制度构建同时,在原则层面有一定弱化。我国固废治理在围绕"无废城市"的建设中,迫切需要把理念和制度真正落实在资金保障和组织体系构建上。
刘怡[3](2021)在《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动物观是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世界。目前学术界对先秦时期动物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学史、动物文化史以及动物伦理学等方面,但有关先秦儒家动物观的内容、特征、实质等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先秦儒家动物观旨在探索先秦儒家如何认识动物以及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不仅要把握人类对动物的基本认识,而且要探索动物在人类社会生活、政治、经济、道德、信仰等领域的作用和地位,考察动物与人类的互动关系。先秦儒家对动物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即动物的起源和动物的特征。先秦儒家从天地化育的宇宙论模式、动物的生殖以及化生现象等角度考察了动物的起源。动物与人类共享同样的起源方式和生殖模式,两者共存于统一的宇宙体系当中。动物与人一样,都是天地化育的产物,都是由血气构成的“血气之属”,都是有血有肉、有知觉、有情感、有语言的生命体。但动物和人类有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动物是无仁无义、无社群组织、无劳动创造能力的生命体,只能依靠本能而生活,而人类独具有理性与道德的能力,能够建立有人伦秩序的国家与社会。先秦儒家所论人禽之辨一方面肯定了动物与人类在生物特征方面的共通之处,另一方面确立起两者在道德领域内的差异,这深刻影响到两者的地位和关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道德世界和信仰世界中。在两者的生活联系方面,动物能够广泛运用于饮食、衣物饰品、商品贸易、运输畜力、礼物交换、祭祀牺牲等活动中,是保障人类社会秩序的基本物质条件。动物管理是合理使用动物的重要条件。从孔子的正名思想到《周礼》动物职官体系的设置,动物管理逐渐纳入到人类社会制度体系中,使动物管理与人类社会管理相得益彰。在具体的治理方式上,先秦儒家主张人类对动物的管理应当遵循礼制的约束和道德的要求,这与西方动物福利论可能产生某种共鸣。在动物的法律地位方面,先秦儒家并没有赋予动物独立的法律地位,但相关的法律条文规定了人类对动物的职责和义务。人兽冲突实质上是礼法分歧,是一项政治管理问题。人类也是动物的保护者。先秦儒家注重从利益需求、王道政治、礼仪规范、仁义道德等方面提出保护动物的思想。动物的合理使用、有序管理、妥善保护,是先秦儒家王道政治的重要表现,也是圣王明君实现国泰民安的展现。动物与人类在道德方面有密切关联,这主要表现在动物的道德形象、道德地位及其道德教化等方面。在道德形象方面,禽兽是无仁无义的象征,但某些动物却可以因其生活习性、情感特征而升华成为仁禽义兽,由此具有了特殊的文化寓意和道德含义。这种变化为动物敞开了道德领域的大门。在道德地位方面,先秦儒家尽物之性、仁民爱物的思想强调人们应当关爱动物,一方面扩展了道德的视野,使动物成为了儒家扩充仁心、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又确立起人与动物的道德阶梯。仁民爱物与西方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敬畏生命的哲学不同,实是一种拓展式的伦理,本质上仍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先秦儒家认为圣王明君不仅应当关爱动物,而且能够以仁爱道德驯化动物。儒家的乐教理论能够实现百兽共舞、游鱼倾听的场景,不仅能有效遏制动物的残暴之心,而且能实现人类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表面上看,这是对动物兽性的遏制,实质上反映出儒家仁义道德的教化作用。动物还能够进入人类的信仰体系中,这主要集中在动物神灵、动物献祭与动物占卜等方面。动物神灵是人类神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儒家拒斥精怪,排除淫祀,将动物神灵集中在农业动物神与灵禽瑞兽的范围内,表达出对农业的关注和对人文道德的重视。先秦儒家坚持动物献祭的仪式,同时悬置人神关系,在献祭对象、祭品样式、献祭仪式等方面进行了变革,动物牺牲由沟通神灵的媒介演变成象征礼仪秩序的符号。动物与占卜的关系主要涉及到龟甲占卜、占梦术、占星术等。先秦儒家批判了占卜的神秘成份,但继承了占卜的思维方式,经此转化,动物由沟通人神的工具转变为天道的承载者。先秦儒家虽然深受原始巫术的影响,但更强调人文的信仰,倡导神道设教。动物在先秦儒家政治、经济、道德、宗教等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构建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元素。先秦儒家动物观基本确定了儒家动物观的面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确定了中国古代动物观的基本状况。通过动物而思,我们不仅可以透视先秦儒家的思想体系,而且能够深入理解先秦儒家对人与动物伦理关系的思考。
刘琨[4](2021)在《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物质工程设施及相关公共服务,对其投资可以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乘数效应”,有着举足轻重的“先行地位”。随着全球基础设施短缺及老化现象日益严重,给各国政府带来了持续性的挑战。由于传统采购模式引起的公共部门财政支出与债务压力,以及资产交付与服务质量的低效率问题,基础设施正由公共供给转向私营供给,这一趋势因思维方式转变和良好实践效果受到支持,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得以加强。上世纪90年代,随着英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兼顾效益、效率、公平的公私合作PPP模式应运而生。目前,全球已有135个国家开展了基础设施公私合作,但各国PPP运行效率差异较大,在PPP模式风靡全球之际,加拿大发展为最具PPP市场热度和成熟度的国家之一。本篇论文针对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展现了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全貌:以PPP模式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加拿大PPP模式发展进程中,全生命周期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多元化投融资市场,法律制度与政府监管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的探究,挖掘加拿大PPP模式跻身领先地位的深层驱动力。目前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正经历由高增长到高质量的规范化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通过研究,吸取加拿大PPP模式发展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中西交流和鉴往知来,对我国PPP模式的行稳致远与深化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合作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从四个方面对PPP模式相关理论和制度优势进行了探讨。第一,阐述了PPP模式概念,众多参与主体、伙伴关系、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服务绩效五个主要特征,以及价值驱动因素。第二,分析了PPP模式应用对象,即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特征,基础设施属性与市场失灵,以及PPP模式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行业领域。第三,以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新公共管理与实践、公共事业民营化等公共管理理论为依据,探究了PPP模式的制度优势。最后,以不完全契约下的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PPP模式缔约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物有所值、投融资结构、风险与利益分配、合同管理、绩效监管与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第二,分别从基础设施的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角度,阐释了加拿大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公私合作PPP模式的动因。总结了近30年加拿大PPP模式发展的两次浪潮及特征,宏观展现了项目在各基础设施领域、管辖层级及地域分布的基本情况。在1991-2003年的第一波浪潮中,加拿大PPP模式经历了由理论转向实践的艰难过程,伴随着部分项目失败,在质疑声中积累经验和教训。第二次浪潮是2004年至今,加拿大省级政府作为PPP主要开拓者,打造了更具活力的基础设施PPP市场,公共部门拥有更专业的评估技术与监管能力,制定了更明晰的法律制度体系,不断深化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伙伴关系。在项目实践中,转变对私营资本需求方式,优化交易结构与回报机制,采用有限的需求与市场风险转移,极大提升了PPP项目产出效率及复杂程度。第三,加拿大PPP模式展现了公私双方从咨询伙伴、运营伙伴、协作伙伴、到贡献伙伴权利逐渐下放过程,根据私营部门参与度和风险转移程度,形成连续的包含设计、建设、融资、维护、运营等责任的组合体。在探讨加拿大PPP模式全流程运行机制和采购管理中发现,加拿大主要PPP应用省份虽然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项目审批与采购管理上更为复杂且周密,但实际上加拿大PPP项目采购效率极高,表现为较短的招投标时间以及较低的招投标成本。这种高效性得益于,采购前期项目评审与决策管理、招投标评估与竞合谈判、合同体系建立三方面的运行监管与结构设计。首先,加拿大PPP项目采用了以物有所值为核心,细致且繁复的前期规划和评估工作;其次,加拿大省级PPP专业机构借助发达的咨询服务,实施评标以及竞争性对话,能够确保透明度和竞争性,权衡技术创新与财务方案;最后,分析了加拿大PPP合同协议在绩效产出规范以及回报机制两个关键边界条件的特征。第四,基础设施发展的先决条件是能够获得足额、长期、稳定的资金,PPP模式核心价值驱动因素之一是发挥民间资本优势,缓解政府财政支出与债务压力。加拿大PPP模式迅速发展,也得益于其成熟且深厚的PPP项目投融资市场。论文回答了关于加拿大PPP项目投融资结构的相关问题,并着重阐述了包括PPP项目债券、绿色债券、社会效益债券在内的债券类融资,政策性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养老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加拿大PPP基金与联邦基础设施基金,以上四类重要且极具特色的多元化投融资工具,对加拿大PPP模式支持方式和投融资特征。第五,加拿大PPP模式风险管理较为完善。以加拿大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原则以及风险管理工具为依据,探讨了加拿大在PPP项目风险管理七个要素,分别为风险全流程沟通,建立风险管理范围和标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以及风险动态监管。并根据安大略省交通类PPP风险矩阵,探讨加拿大PPP项目风险识别中的风险触发机制与影响结果,以及风险评估方案。最后,归总加拿大主要省份交通项目的风险分配方式,探究加拿大PPP项目风险分配特征。第六,加拿大PPP模式拥有较为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宏观治理能力仍有待提升。首先,探讨PPP制度建设的意义,以及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下PPP立法特征,总结了加拿大联邦及主要省份PPP法律制度体系。其次,将治理能力、人力资源、协调能力归纳为加拿大PPP专业机构三大核心能力要素,体现了联邦PPP机构的战略引导作用,以及省级PPP机构的运营与执行能力。最后,从绩效监管、财政监管、审计监管三个方面,探析加拿大PPP广泛的宏观治理体系。最后,对加拿大PPP模式进行了评价及启示。重点分析了加拿大PPP模式按预算与准时交付效率,社会公众与主要参与者认可度,以及项目经济系统性影响。探讨加拿大在PPP模式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市级PPP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降低对长期私营资本需求及有限需求风险转移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部分地区和项目未实现真正的物有所值的原因。并且对本篇论文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进行了总结。篇末部分,阐述了我国PPP模式发展现状和问题,并通过对加拿大的研究得到对我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赖晓敏[5](2021)在《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兴农战略下,中国农业专利事业发展迅速,但发展过程中的研发不平衡与转化不充分问题愈发突显。得益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中国农业专利规模持续扩大,新增专利数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且增速不断加快,后发优势明显,在特定技术领域实现由“跟跑”向“并跑”甚至是“领跑”的跨越。与此同时,专利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研发不平衡、转化不充分问题,前者主要表现为农业专利在数量布局、质量层次和研发主体结构上存在失衡现象,后者主要表现为农业专利的加速扩张与农业经济的增速放缓不相适应,二者的脱钩反映出农业专利的质量不高与应用转化不足。对此,围绕如何量化并解释中国农业专利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研究依次从专利数量、专利质量和专利经济效果三方面入手,综合利用专利文献计量、空间计量经济学、二元选择模型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在量化把握农业专利数量与质量水平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中国农业专利产出数量水平的均衡收敛机制,农业专利质量水平的长期优化机制,以及农业专利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转化扩散机制,并据此提出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专利研发与转化的政策建议。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1)中国来源和受理的农业专利规模整体不断扩大,1985-2019年中国来源和受理的累计农业发明申请、发明授权和实用新型数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一;中国农业专利多布局在以植物栽培、农药、饲料、养殖管理和肥料等小类为主的农业生产领域和以食品饮料加工处理小类为主的食品加工领域;首要应用行业是以农业生产专用设备制造、农业中间品制造和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制造业,其次是以各种农作物种植栽培为主的农林牧渔业;企业和科研机构是研发主力,个体占比趋于下降。整体上,专利数量和申请人规模在1985-1995年技术引进期较小,此后进入技术发展期,并在2008-2019年技术发展期第二阶段加速增长;不同技术领域和研发主体的技术生命周期演进存在一定差异。(2)中国农业专利呈现自东向西递减分布,数量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华东区、华北区、东北区、中南区、西北区和西南区,且各区域研发主体结构不同;数量水平的省域分布高度失衡,失衡主要由区域间差异引起,区域内相对均衡;数量水平分布具有负空间自相关性,省域分布以低高聚类为主,其次是高低聚类。发明申请和实用新型水平的省域分布呈绝对β收敛,且在技术相似和产业相似两种关联矩阵下的收敛速度快于反距离和邻接关系两种地理矩阵,而科研机构和企业三类专利水平均呈绝对β收敛,个人则仅发明授权和实用新型水平收敛;引入控制变量后,全样本和各主体的三类专利水平仍呈现条件β收敛,其中技术市场发育对各专利水平增速均有促进效果。(3)中国农业专利质量水平符合技术生命周期演化特点,在1996年进入技术发展期之后质量水平被稀释下降,质量综合指数由期初的0.70降至期末的0.40,质量的子维度技术通用性、技术创新性、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在发展期有所下降;空间分布上,技术创新性、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呈现东高西低特点,三者分布在前期呈现一定的空间失衡,而技术通用性和综合质量水平始终较为均衡。专利规模扩张也带来泡沫专利规模的上升,累计泡沫23,135件,整体泡沫化程度为11.70%,泡沫规模在2008-2019年呈加速上升趋势,但泡沫化程度略有下降;泡沫专利空间格局与农业专利总量格局一致,即东多西少,省域分布由失衡转为均衡,但本土专利的泡沫化程度远高于境外来源专利。无论是Logit、Probit和异方差Probit模型,还是随机森林和BP神经网络算法,各方法对非泡沫专利的预测精度均趋于100.00%,但在泡沫专利的预测上,仅随机森林算法在训练样本内有99.24%的预测精度,其余方法均有明显第一类错误。(4)静态空间杜宾模型表明,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及其构成受本地和相关地区农业研发要素投入、研发主体发育和创新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影响,其中研发人员投入在关联矩阵下对专利技术创新性和法律经济的间接效应为负,经费投入对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的直接效应为正,对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整体质量的间接效应均为负;科研机构发育对技术创新性具有正向间接效应,企业发育在地理矩阵下对法律价值和整体质量的间接效应为正,在关联矩阵下对法律价值的间接效应为负;基础研究在地理矩阵下对技术通用性、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各效应均为负,技术市场对技术通用性、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各效应均为正,科技转化服务对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直接效应为负,对临近地区技术创新性的间接效应为正,信息化在地理矩阵下对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的间接效应为负,但对经济价值为正。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表明专利的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具有累积性,受经济价值影响,综合质量在地理矩阵下具有累积效应,在关联矩阵下具有收敛性;动态模型中上述长期边际效应依旧成立,并进一步证实长期与短期效应的作用方向多相反。(5)以种植业为例,各空间模型中农业有效专利对农业经济产出的回归系数均显着为正,并大于普通面板模型结果,表明农业专利同时存在地理临近和技术供需联系两种扩散渠道;反距离矩阵、邻接关系矩阵、技术相似矩阵和产业相似矩阵四种空间权重下,专利对农业经济产出的总贡献分别为12.30%、12.72%、13.41%和13.16%,贡献率仅次于化肥(50.00%左右)和劳动(20.00%左右)投入,与机械投入(10.00%左右)相近;专利对农业经济的总贡献效应以本地直接效应为主,四种矩阵下的直接效应分别为11.97%、16.07%、18.29%和14.36%,而间接效应分别为0.33%、-3.35%、-4.88%和-1.21%,这种差异化的间接效应表明专利的空间溢出包含由技术扩散产生的正向辐射增益效应和农业物候相似凸显的专利权负向排他效应两部分。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1)拓展并验证了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关联。在探讨农业科技研发绩效和经济贡献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反距离矩阵和邻接关系矩阵刻画的常见地理溢出效应,还基于夹角余弦定理拓展并检验了技术和产业结构相似地区间的技术供需关联溢出效应。(2)基于专利视角测度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效果。相比以往研究采用的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变量,专利作为应用研究的直接成果,避免了兼顾基础研究的政府经费投入会夸大实际技术研发支出,并能全面涵盖科研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各类技术研发主体。(3)探索了农业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综合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三个维度构建质量评价体系,系统量化了中国农业专利质量现状格局,并讨论了研发要素投入、科研主体发育和创新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对综合质量及其子维度构成的影响。
万筠[6](2020)在《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与政策变迁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间断均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日益成为城市品质提升的关键,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社会的兴起,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的生活垃圾问题逐渐暴露并日趋严峻,据统计现在全国2/3以上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困境。我国自八十年代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开始出台专项政策以来,经历了早期的随意丢弃简单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集中收集处理、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源头分类的综合治理阶段,然而其在发展变迁中却并非一帆风顺,曾面临着焚烧设施大规模兴建期和反焚烧冲突频发的矛盾,也在垃圾分类推广中出现时而暂缓停滞、时而积极热情的现象。基于这些实践观察和矛盾张力,本研究尝试探究的问题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在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变迁形态?在中国的制度结构和政策运行中,如何理解这种变迁形态的运行机理和内在动力?随着政策变迁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可了政策变迁的非线性发展形态,结合着对中外政策变迁代表性理论的梳理,本研究从政策窗口开启的机会视角、行动者之间的博弈互动视角、制度与时机兼顾的转换视角对其不足和启示进行评析,并继而提出了“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分析框架用来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的阶段形态、均衡式发展机理、及间断发生的因果机制,为政策优化和城市治理提供更好的政策建议,并进一步回应和推动本土化政策变迁理论的发展。在构建并利用“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框架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的实证分析过程中,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政策内容分析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历史和逻辑统一法、半结构访谈法等方法来分析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发展的形态特征、内在机理和因果机制。具体而言,本研究在实证分析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安排:首先,在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形态的分析判断上,借助政策范式理论的序列分布设定判断标准,通过与政策内容分析法的结合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处理和具体解读,并进而划分出四个时期,分别为:末端被动管理的第一个均衡期(1986—2003年)、鼓励市场参与的第二个均衡期(2004—2009年)、冲突频发和转向源头防治的间断期(2010—2016年)、以及源头防治和公众参与的新均衡期(2017—至今)。其次,在针对推动均衡式变迁的机理解释上,借助制度结构对中国政策运行过程的影响,推导出自上而下的“中央政策制定—地方偏好执行—社会反馈互动”政策运行“三阶段”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制度惯性在政策运行过程中的阻力及成本作用形式:中央政策制定阶段的价值导向固化提升认知成本、地方偏好执行阶段的路径依赖提升决策和交易成本、社会反馈互动阶段的参与渠道缺失提升信息成本,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中的均衡期产生、维持及推动新均衡期重新出现的内在运行机理。再次,在针对间断发生的因果机制分析上,具体进入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政策在各地执行过程中因遭遇反焚烧冲突所形成的间断发生场域,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并验证间断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因果机制,并将其归纳为:扩大社会影响的“负面形象—媒体互激”、政府维稳压力下的“焦点—吸纳”、维稳压力与社会影响共存的“媒体互激—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的“动员—共识”四种模式,在将四种模式统一整合后补充了行动者之间如何互动导致间断结果出现的因果机制链条,也进一步完善了从机会之窗开启到间断结果出现的中间逻辑环节。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分析框架进行了补充完善,将均衡运行机理、间断因果机制的分析结论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顶层设计和过程优化进行结合,并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未来发展之路作以展望。限于作者有限的知识能力,本研究或有以下三方面的理论贡献:其一,对政策变迁形态认知边界的拓展。本研究对间断均衡的变迁形态判断持肯定态度,在融合了政策范式理论后重新设定了形态判断标准,并通过对政策文本材料的内容分析,将原来应用在公共财政领域的研究材料和判断标准进行了拓展,并将间断期视为一段时期的矛盾凸显期。其二,通过对政策运行过程的提炼,分析了制度惯性对均衡式变迁的作用机制。聚焦决策环节的传统变迁理论分析是一种截面式的观察视角,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渐进式变迁逻辑的关注,本研究将中国的政策运行过程进行了自上而下的三阶段提炼,并通过制度惯性在其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分析了均衡式变迁的内在机理,是一种关注政策长期发展的历时性视角。其三,通过间断发生场域概念的提炼和具体分析,补充了政策间断出现的因果机制。传统理论对“机会之窗”开启到间断出现的中间因果机制并未给予足够关注,本研究通过对焦点事件开启机会之窗后各主体的行为互动进行了 fsQCA分析,回应了传统理论对因果机制分析不足的问题,并由此对间断发生的变迁过程优化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李品[7](2020)在《面向战略决策制定的情报流程模型构建及验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情报学与情报工作一直强调支持决策,情报流程是实现情报支持决策功能的重要路径。虽然目前的绝大部分情报流程均是应满足决策需求而建,但忽略了多类型决策制定中对情报需求特征的差异性,专门针对战略决策支持的情报流程尚未引起重视。情报活动是战略决策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决策制定所面对的问题是非结构化的,它的过程更多的是非程序化的,而且战略决策制定还受到决策主体有限理性、直觉、政治化倾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这需要情报流程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广泛的开放性、高效的共享性和充分的迭代性。鉴于此,本文提出了面向战略决策制定的情报流程模型,试图克服传统情报流程的缺陷、解决情报流程在战略决策支持中针对性不强和应用有效性低等问题。本文在综述战略决策、情报流程以及情报与决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战略决策与战略情报的关系,建立了以服务于战略决策制定为任务的情报流程模型,研究了情报流程在科技发展战略制定中的应用。具体而言:在战略决策与战略情报关系分析中,从战略决策制定的模式、战略决策制定的影响因素以及战略决策制定过程三个方面分析了战略决策制定的基本特征。为了匹配战略决策特征,分析了与之相对应的战略情报,主要包括战略情报特征、面向战略决策制定的战略情报分析与应用框架等方面。在以服务于战略决策制定为任务的情报流程模型研究中,为了建立情报流程模型,分析了系统论、西蒙决策理论、价值链理论、信息生命周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的内涵,对它们在情报流程结构和要素关系揭示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从降低情报失误、匹配战略决策复杂化和满足科学决策客观性要求三个方面分析了情报流程构建的背景,这一背景是情报流程产生的土壤;从共享思想、迭代思想和知识方程理论三个方面研究了情报流程构建的思想指导,它为设计情报流程的宏观架构提供了基本思路;从各环节功能的综合性、各环节之间关系的协同性和各环节内部的微循环三个方面研究了情报流程各环节应具备的属性,它为情报流程要素构成及其关系管理提供了指导。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最终提出了以“情景规划”为中心,由“需求管理(系统)”、“情报搜集与分析(系统)”、“情报产品生产(系统)”和“情报产品传递(系统)”四个环节及其它们内部的微循环构成的情报流程模型。最后,以优化科技发展战略决策为例,进行了情报流程的应用研究。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新时代科技发展中的情报问题,二是“三跑并存”(跟跑、并跑和领跑)的情景规划,三是优化科技战略决策的情报分析过程与方法,四是生产情报产品的具有先导性功能的情报体系,五是情报产品的智库化传递模式。通过上述应用研究,一方面验证了本文所建情报流程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为科技发展战略决策制定提供了情报解决方案。
肖妮[8](2019)在《中国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测度及时空演化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域旅游是实现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对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定量评价与时空演化分析,有助于全面掌握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现状、时空演化进程和发展趋势,为旅游目的地资源和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必要依据,进而识别全域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从空间效应视角探讨全域旅游时空演化的影响机理与驱动机制,为提升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和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撑和理论依据。本文围绕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全域旅游发展问题,按照“要素—格局—过程—机理”研究范式,以“全域旅游评价体系(要素)—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格局)—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过程)—全域旅游的空间效应(机理)”为逻辑主线,综合运用组合权重法、差异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标准差椭圆和空间自相关、经典面板计量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等分析方法,在测度和分析20002016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全域旅游空间效应以揭示其时空演化的内在机理与驱动机制。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拟解决的问题、研究目标及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第二章研究综述及基本理论,主要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基本理论。第三章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测度与时序演化,分别构建全域旅游要素评价模型和全域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模型,从要素发展水平和结构化发展水平两方面对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进行全面量化,并对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进行时序演化分析。第四章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结合突变点检验结果,采用自然最佳断裂点、Getis Ord*指数和标准差椭圆等空间演化分析方法,分别对20002016年中国省域全域旅游要素发展水平和结构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变化、热冷点分布演变和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分析。第五章全域旅游的空间效应,分别对全域旅游发展指数、旅游需求及旅游供给和全域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效应进行计量分析,从整体、局部和功能结构三个维度揭示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时空演化的内在机理与驱动机制。第六章结论与讨论,对本文主要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研究发现:(1)从全国层面看,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总体提高。从三大地带看,中国三大地带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不同,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处于结构调整期、全面提升期和初期发展阶段。从省域层面看,各省域全域旅游要素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化和相对优劣势不同;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省域结构。全域旅游发展指数和旅游需求综合得分省际差异缩小,旅游供给综合得分日益分化;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缩小。(2)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指数空间分布逐渐形成圈层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对全域旅游发展指数的影响。旅游需求综合得分及其要素的空间演变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旅游供给综合得分及其要素空间演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集聚性。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空间异质性显着,胡焕庸线成为Ⅰ-Ⅲ和Ⅳ-Ⅴ等级、热冷点的分界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的影响。(3)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存在显着的空间效应,省域全域旅游受自身因素影响的同时,还受临近省域全域旅游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除空间效应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开放度、基础设施、人口素质和科技创新等因素是驱动全域旅游发展指数时空演变的重要力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开放度、人口素质、人口规模和交通便捷性等因素是驱动旅游需求及其相关指标时空演化的重要力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开放度、产业结构、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因素是驱动旅游供给及其相关指标时空演变的重要力量;开放度、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人口素质和科技创新等因素是驱动全域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的重要力量。本文的创新点为:(1)从要素和结构两方面全面评价全域旅游发展水平。以旅游系统论为基底,从要素和结构两方面构建评价模型,全面评价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发展水平,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效评价提供初步的框架。(2)测度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并揭示其时序演变规律。通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测度与时序演化分析,识别各区域相对优劣势和发展阶段,为实施全域旅游发展的因地因时制宜战略提供了决策参考。(3)剖析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和空间演化。从空间等级结构、热冷点分布和空间格局方面剖析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规律,为中国省域全域旅游的布局优化提供指导。(4)基于空间效应视角探讨全域旅游的影响机理。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效应视角分析全域旅游时空演变的内在机理与驱动机制,为全域旅游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指导。
袁泉[9](2019)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个人信息分类保护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于路径依赖等原因,传统个人信息保护立足于“一刀切”模式,并将其视为一项独立、完整的权利加以保护,造成了现实和理论上的双重困境。本文立足于信息生命周期理论,结合个人信息的多元法益和双向利益主体,提出了一条全新的个人信息分类标准,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围绕如下层层递进的问题展开:(1)大数据技术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了哪些挑战?(2)个人信息分类保护的必要性是什么?(3)个人信息分类保护的制度构建是怎样的?(4)不同类别的个人信息的具体保护机制是怎样的?除导论和结论外,本文正文共分为七章。第二章主要回答问题(1)。首先分析了大数据技术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的挑战,并就个人信息的界定、分类,以及“个人信息”与“个人数据”的关系等问题做出辨析,认为在法律语境下不应严格区分“个人信息”和“个人数据”的使用,梳理了欧盟、美国和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现状。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回答了问题(2)。第三章以个人信息分类保护的现实基础为研究目的,以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为论述核心。指出传统个人信息保护多遵循“一刀切”模式,导致了利益失衡和“通知-同意”机制失灵的现实问题,认为造成上述原因的主要问题是,传统个人信息保护仅站在单向利益保护层面。此外,本章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个人信息财产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就立足于信息财产权衍生的新型权利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单纯通过财产权制度无法满足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需要。第四章以个人信息分类保护的理论基础为研究目的,以个人信息的非权利性为论述核心。首先对个人信息保护与隐私权进行梳理,强调二者的界分。其次,就个人信息保护的目的进行讨论,指出个人信息保护的目的并不是对个人信息利益的单向保护,而是妥善处理好信息之上的各项利益关系之前提下,实现个人信息的自由流转与使用。最后,个人信息不符合归属效能、排除效能、社会典型公开性等民事权利的基本特征,呈现出非权利性。因此,个人信息无法作为一项完整的权利加以保护。第五章主要回答了问题(3)。本章首先指出个人信息在个人端和企业端呈现出不同的利益形态,其法益具有双边性特点。此外,通过对传统信息分类保护路径的梳理和反思,指出个人信息分类不得以单一维度为标准,必须通过多维度统合方能准确界定信息之间的根本差异。最后,提出了以个人信息生命周期为基础,综合考量信息法益形态与利益主体等因素为分类标准,以个人私密信息、个人事实信息、数据产品为划分类型的新型分类体系。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主要回答了问题(4)。第六章以“第一类个人信息——数据产品”的具体保护机制为研究目的,以数据产品的财产权保护为论述核心。本章分别讨论了数据产品财产权的必要性、可行性等因素,论证了数据产品具备财产化的正当性。提出了两条数据产品赋权路经,分别是以“匿名化信息”为处理对象和“个人授权许可”两种方式。第七章以“第二类个人信息——个人私密信息”的具体保护机制为研究目的,以个人私密信息的隐私权保护为论述核心。本章对个人私密信息的内涵和法律性质进行了讨论,指出此类信息应当遵循隐私权的保护路经。提出在个人私密信息的授权许可过程中,应严格限制“通知-同意”机制的适用边界,并强化默认机制和成本策略机制的应用。第八章以“第三类个人信息——个人事实信息”的具体保护机制为研究目的,以个人事实信息的利益配置保护为论述核心。本章对个人事实信息的内涵和法律性质进行了讨论,指出此类信息应当遵循利益配置的保护路径。一方面,针对信息滥用造成的生活安宁权侵害和个人自由权受损,应采取人格权保护路经予以救济。另一方面,个人拥有此类信息的财产性权利,企业欲就信息进行商业利用或处理,需以个人授权许可为前提。
王慧[10](2018)在《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演变 ——以南京主城区为实证》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逐渐增加,作为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外来务工人员(以下简称外来工),其就业空间已成为研究城市空间的典型样本与关键路径。本文在对外来工、就业空间等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外来工就业空间演变理论进行构建,并进一步以南京市外来工为实证,探讨外来工就业空间演变规律及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空间发展策略。外来工就业空间演变理论的构建。首先归纳了对本文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若干理论。其后,运用上述理论工具,结合我国外来工就业特征和大城市就业空间发展特征,建构外来工就业空间的演变机理。最后,对我国大城市外来工就业空间的演变进行了阶段划分,并初步从就业空间结构(集聚)、就业空间生态(分异)和个体就业轨迹(迁移)三方面描述其特征,建构外来工就业空间的分析框架。选取南京市(主城区,2009-2015年)为案例对象,从就业空间结构、就业空间生态和个体就业轨迹三方面对南京市外来工就业空间的演变进行实证分析。南京市主城区外来工就业空间结构的演变。主要采用截面数据(2009年和2015年),通过“就业空间分布的演化”以及“就业空间中心的演化”两方面描述外来工就业空的结构性特征。其中,就业空间分布的演变分析通过总体格局、集聚特征和梯度特征三个维度判断外来工就业空间整体上的演变特征;就业空间中心的演化分析中则提出了针对性的外来工就业中心的定义和识别方法,用以描绘和分析外来工的就业中心的演变过程。南京市主城区外来工就业空间生态的演变。首先探讨了传统空间生态分析方法(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对外来工就业空间生态分析的适用性;其次,从获取数据的现实出发,选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指标因子对外来工就业空间生态进行分析;最终抽取影响外来工城市就业空间分异的差异轴,并从就业空间分异差异轴的因子演变、差异轴的空间演变以及就业空间生态结构特征演变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剖析外来工就业空间的内部差异和特征变化。南京市主城区外来工个体就业轨迹的分析。首先会借鉴相关个体时空轨迹分析的理念,构建外来工就业迁移轨迹分析的“时间-空间-社会”路径分析方法;其次,运用“时间-空间-社会”框架,分维度探讨外来工就业迁移的轨迹特征,并着重探讨外来工个体就业轨迹变化中所受到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层面上的制约;最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时间和空间在外来工就业流动(尤其是向上流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外来工就业空间优化策略的探讨。重点关注大城市外来工就业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在遵循外来工就业空间演变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和大体建议。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为大城市未来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工相关政策制定起到支撑作用,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二、侧重信息生命周期管理——LEGATO谈2004年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侧重信息生命周期管理——LEGATO谈2004年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命周期的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框架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科技大数据 |
2.1.2 数据监护 |
2.1.3 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命周期理论 |
2.2.2 数据科学理论 |
2.2.3 长期保存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数据管理政策发展现状 |
2.3.2 科技大数据发展现状 |
2.3.3 国外数据监护研究与实践 |
2.3.4 国内数据监护研究现状 |
2.3.5 研究现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科技大数据生命周期和监护策略分析 |
3.1 农业科技大数据内涵与特点 |
3.1.1 农业科技大数据内涵 |
3.1.2 农业科技大数据特点 |
3.2 农业科技大数据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
3.2.1 典型的数据生命周期模型对比分析 |
3.2.2 大数据生命周期分析 |
3.2.3 农业科技大数据生命周期模型 |
3.3 核心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策略分析 |
3.3.1 农业科学数据监护策略 |
3.3.2 农业科技文献数据监护策略 |
3.3.3 自建特色数据资源监护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模型构建 |
4.1 监护目标和原则 |
4.2 监护需求分析 |
4.2.1 基于数据生产者角度的需求 |
4.2.2 基于数据管理者角度的需求 |
4.2.3 基于数据使用者角度的需求 |
4.3 数据监护形式 |
4.4 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模型 |
4.5 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核心环节 |
4.5.1 数据规划监护 |
4.5.2 数据采集加工监护 |
4.5.3 数据汇聚处理监护 |
4.5.4 数据描述组织监护 |
4.5.5 数据存储监护 |
4.5.6 数据应用服务监护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原型系统实现 |
5.1 总体目标 |
5.2 建设原则 |
5.3 功能需求分析 |
5.4 技术框架 |
5.5 主体功能的实现 |
5.5.1 数据汇聚 |
5.5.2 数据采集加工 |
5.5.3 数据接口服务管控 |
5.5.4 数据资源全流程监控 |
5.5.5 数据服务全流程监控 |
5.6 数据监护实践效果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的发展和演变趋势——中国、德国及欧盟固废治理的法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的历史源起 |
(一)作为补强固废监管的生产者责任延伸 |
(二)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的定义 |
二、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的理论基础 |
(一)从生产者责任来理解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 |
(二)问题根源:外部性和责任碎片化 |
三、德国法中的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 |
(一)生产者责任延伸在德国的立法发展 |
(二)德国法上的产品责任、生产责任和民事产品责任 |
四、生产者责任延伸在欧盟的发展 |
(一)生产者责任延伸在欧盟法上的应用及不足 |
(二)欧盟法中生产者责任延伸的两个发展趋势 |
(三)生产者责任延伸在欧盟的新近发展 |
五、生产者责任延伸在我国立法和规划中的实践 |
(一)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中的发展 |
(二)生产者责任延伸在2020年《固废法》修订中的进一步体现 |
(三)《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中的规定 |
(四)在条例和部门规章层面的规定 |
(五)国家环境保护规划中的规定 |
六、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的发展趋势 |
(一)生产者责任是治理理念在产品流上更新、补充与整合 |
(二)责任机制的综合和整体考量 |
(三)外部性在生产链内外两个层面上的优化努力 |
(四)责任在不同层面的展开与衔接 |
(五)网络销售带来的困境和在海洋塑料治理中的协同 |
七、总结:现代责任伦理对传统市场法律责任框架的修正 |
(3)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辨析 |
(一)动物 |
(二)动物观 |
四、研究综述 |
(一)动物学史的研究 |
(二)动物文化史的研究 |
(三)动物伦理学的研究 |
(四)总体评价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起源 |
第一节 天地化育万物 |
第二节 动物的生殖现象 |
第三节 动物的化生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生物特征 |
一、“血气”的解说 |
二、“血气之属”的生理特征 |
三、“血气之属”的心理特征 |
第二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社会特征 |
一、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类道德属性之别 |
二、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类社会结构之别 |
三、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类劳动能力之别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的生活联系 |
第一节 先秦儒家对动物的利用 |
一、先秦儒家利用动物的基本情况 |
二、先秦儒家利用动物的基本理由 |
三、先秦儒家利用动物的主要困境 |
第二节 先秦儒家对动物的管理 |
一、动物职官与儒家制度规范 |
二、驯养动物与儒家统治艺术 |
三、人兽冲突与儒家礼法之争 |
四、动物管理与儒家政治理念 |
第三节 先秦儒家对动物的保护 |
一、儒家动物保护的主要措施 |
二、动物保护与儒家社会蓝图 |
三、儒家动物保护的生态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的道德关系 |
第一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道德形象 |
一、人类的禽兽化与禽兽的仁义形象 |
二、仁禽义兽与凶禽猛兽 |
第二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道德地位 |
一、动物道德地位的依据 |
二、儒家动物伦理的发展历程 |
三、仁民爱物的等差秩序 |
四、仁民爱物的伦理困境 |
第三节 先秦儒家论“德化动物” |
一、恩及禽兽与德化鸟兽 |
二、百兽共舞与儒家乐教 |
三、万舞翼翼与墨子“非乐” |
四、沉鱼落雁与道家天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的信仰联系 |
第一节 动物神灵与儒家信仰体系的建构 |
一、山川精怪 |
二、灵禽瑞兽 |
三、农业动物神 |
四、人兽变形 |
第二节 动物献祭与儒家祭祀礼仪的转向 |
一、动物献祭的传统 |
二、动物祭品的道德化 |
三、动物献祭仪式的变革 |
第三节 动物占卜与儒家天命观念的转型 |
一、龟甲占卜 |
二、动物与占梦术 |
三、动物与占星术 |
第四节 动物与神道设教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先秦儒家动物观的主要内容 |
二、先秦儒家动物观的主要特征 |
三、先秦儒家动物观的主要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对加拿大PPP模式的研究 |
1.2.2 国外对加拿大PPP模式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基础设施PPP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
2.1 PPP模式一般性分析 |
2.1.1 PPP模式概念 |
2.1.2 PPP模式特征 |
2.1.3 PPP模式价值驱动因素 |
2.2 公共产品与基础设施相关理论 |
2.2.1 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
2.2.2 基础设施性质与市场失灵 |
2.2.3 基础设施分类与PPP项目选择 |
2.3 PPP模式与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
2.3.1 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理论 |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PPP实践 |
2.3.3 公共事业民营化组织形式 |
2.4 PPP模式缔约机制相关理论 |
2.4.1 交易费用理论与PPP模式 |
2.4.2 产权理论与PPP模式 |
2.4.3 委托代理理论与PPP模式 |
第3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动因及现状分析 |
3.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需求角度动因 |
3.1.1 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需求 |
3.1.2 基础设施老化与投资缺口 |
3.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供给角度动因 |
3.2.1 基础设施投资呈下降趋势 |
3.2.2 基础设施政府供给管理能力不足 |
3.2.3 基础设施战略与PPP政策导向 |
3.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现状与运作机制 |
3.3.1 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与特征 |
3.3.2 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现状与国际地位 |
3.3.3 基础设施PPP模式主要运作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采购管理分析 |
4.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采购管理框架与管理原则 |
4.1.1 PPP模式全流程采购框架 |
4.1.2 PPP模式采购管理原则 |
4.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评估与采购决策体系 |
4.2.1 PPP全项目筛选及物有所值动态评估 |
4.2.2 PPP物有所值定性评估计分法 |
4.2.3 PPP物有所值定量评估方案 |
4.2.4 PPP物有所值创新因子与量化 |
4.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采购管理的竞争性与效率性 |
4.3.1 PPP项目竞合对话的充分竞争性 |
4.3.2 PPP项目非招标提案的竞争性优化 |
4.3.3 PPP项目技术与财务评标的权衡 |
4.3.4 PPP项目采购时间与成本的效率性 |
4.4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采购主合同边界条件 |
4.4.1 PPP项目合同标准化 |
4.4.2 PPP项目合同绩效产出边界 |
4.4.3 PPP项目合同回报机制边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融资管理分析 |
5.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融资结构 |
5.1.1 PPP项目投融资一般性分析 |
5.1.2 加拿大PPP项目投融资结构 |
5.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债券类融资构成及创新 |
5.2.1 PPP项目债券融资现状 |
5.2.2 PPP项目债券构成要素 |
5.2.3 绿色债券与PPP绿色项目协同创新 |
5.2.4 社会效益债券与公共服务融资创新 |
5.3 加拿大PPP项目政策性及商业银行金融支持与变革 |
5.3.1 加拿大基础设施银行对PPP政策性金融支持 |
5.3.2 省属金融管理局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
5.3.3 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PPP投融资变化与变革 |
5.4 加拿大养老金对基础设施及PPP项目投资与绩效 |
5.4.1 养老金资产配置与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
5.4.2 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与风险偏好 |
5.4.3 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方式与投资业绩 |
5.5 加拿大PPP产业投资基金与基础设施基金作用与机制 |
5.5.1 PPP产业投资基金类型及主要作用 |
5.5.2 PPP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机制 |
5.5.3 联邦基础设施基金运作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管理分析 |
6.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特征及风险管理制度 |
6.1.1 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及特征 |
6.1.2 PPP模式风险管理原则与工具 |
6.1.3 PPP模式风险管理要素 |
6.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管理核心内容与管理实践 |
6.2.1 PPP项目风险识别 |
6.2.2 PPP项目风险分配 |
6.2.3 PPP项目风险评估 |
6.2.4 PPP项目风险救济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监管保障分析 |
7.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法律构成要素与制度框架 |
7.1.1 PPP模式法律构成要素 |
7.1.2 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下PPP立法特征 |
7.1.3 联邦与省级PPP法律制度框架 |
7.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专业机构与治理能力 |
7.2.1 PPP专业机构核心能力要素 |
7.2.2 联邦级PPP机构战略引导作用 |
7.2.3 省级PPP机构运营与执行能力 |
7.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监管机制 |
7.3.1 PPP模式绩效监管 |
7.3.2 PPP模式财政监管 |
7.3.3 PPP模式审计监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评价 |
8.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效率评价 |
8.1.1 加拿大PPP项目交付效率分析 |
8.1.2 社会认可度与市场参与度分析 |
8.1.3 PPP模式经济系统性效益分析 |
8.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面临挑战 |
8.2.1 加拿大市级PPP模式发展受到制约 |
8.2.2 弱化对长期私营资本的需求及其影响 |
8.2.3 部分地区或项目未能真正实现物有所值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加拿大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
9.1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与现状 |
9.1.1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 |
9.1.2 我国基础设施PPP项目发展现状 |
9.2 我国基础实施PPP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9.2.1 政府与社会资本PPP模式理念认识不清,双方合作地位不平等 |
9.2.2 PPP模式全生命周期监管、财政隐性风险、绩效管理存在不足 |
9.2.3 PPP项目融资属性欠缺,项目回报渠狭窄,存在短期投资倾向 |
9.3 加拿大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
9.3.1 协调财政与发改部门轴心作用,建立省和市级PPP专业团队 |
9.3.2 提升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财政及审计综合治理能力 |
9.3.3 加强PPP项目规划与筛选,完善物有所值定性与定量分析 |
9.3.4 优化PPP项目风险分担、回报方式与激励机制 |
9.3.5 拓展PPP多元化投融资市场,逐步向项目融资模式转变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专利研发 |
1.3.2 专利评价 |
1.3.3 专利转化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技术创新理论 |
2.1.2 TRIZ创新方法理论 |
2.1.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农业专利 |
2.2.2 农业专利技术生命周期 |
2.2.3 农业专利质量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3.1 农业专利的数量增长与趋同 |
2.3.2 农业专利的质量评价与甄别 |
2.3.3 农业专利的有效应用与转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格局与技术生命周期 |
3.1 数据来源与研发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分布 |
3.2.1 中国农业专利的全球地位 |
3.2.2 中国农业专利的IPC分布 |
3.2.3 中国农业专利的行业分布 |
3.2.4 中国农业专利的主体分布 |
3.3 中国农业专利的技术生命周期 |
3.3.1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整体发展阶段 |
3.3.2 主要农业技术领域的生命周期比较 |
3.3.3 三大主体的农业专利技术生命周期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空间分布与收敛性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数据来源 |
4.2 中国农业专利的空间分布 |
4.2.1 中国农业专利的省域分布 |
4.2.2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空间均衡性 |
4.2.3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 |
4.3 中国农业专利的收敛性 |
4.3.1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绝对β收敛 |
4.3.2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条件β收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质量分布与泡沫甄别——以授权发明为例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2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分布 |
5.2.1 基于综合评价指数的专利质量比较 |
5.2.2 基于专利宽度的技术通用性分析 |
5.2.3 基于专利被引的技术创新性分析 |
5.2.4 基于专利权利要求的法律价值分析 |
5.2.5 基于专利存续期的经济价值分析 |
5.3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分布 |
5.3.1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规模 |
5.3.2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分布 |
5.3.3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空间均衡性 |
5.4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识别 |
5.4.1 基于二元选择模型的泡沫专利识别 |
5.4.2 基于机器学习分类的泡沫专利识别 |
5.4.3 两类泡沫专利识别方法结果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
6.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数据来源 |
6.1.3 空间自相关检验 |
6.2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影响因素 |
6.2.2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边际影响 |
6.3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 |
6.3.1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通用性路径 |
6.3.2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创新性路径 |
6.3.3 中国农业专利法律价值路径 |
6.3.4 中国农业专利经济价值路径 |
6.4 考虑创新累积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6.4.1 综合质量影响因素稳健性 |
6.4.2 技术通用性影响因素稳健性 |
6.4.3 技术创新性影响因素稳健性 |
6.4.4 法律价值影响因素稳健性 |
6.4.5 经济价值影响因素稳健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经济效果评价——以种植业为例 |
7.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7.1.1 空间计量模型 |
7.1.2 数据来源 |
7.2 中国农业专利的经济贡献分析 |
7.2.1 模型适配度检验 |
7.2.2 地理视角下经济贡献分析 |
7.2.3 供需视角下经济贡献分析 |
7.3 中国农业专利的边际经济贡献 |
7.3.1 地理视角下边际经济贡献 |
7.3.2 供需视角下边际经济贡献 |
7.4 中国农业专利经济效果的稳健性检验 |
7.4.1 模型互为因果的内生性讨论 |
7.4.2 异方差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
7.4.3 含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 |
7.4.4 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中国农业专利数量加速增长,省域间数量水平呈现β收敛 |
8.1.2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阶段性下降,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
8.1.3 中国农业专利具有显着经济贡献,贡献以本地直接效应为主 |
8.2 政策建议 |
8.2.1 优化农业技术研发资源配置,推动农业专利产出合理收敛 |
8.2.2 壮大市场化农业技术研发主体,加快农业技术诱致性创新 |
8.2.3 构建农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农业高质量专利应用转化 |
8.3 讨论 |
8.3.1 研究不足 |
8.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与政策变迁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间断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立意和议题选择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生活垃圾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本研究政策相关概念的梳理辨析 |
三、国外政策变迁理论的回顾述评 |
四、国内政策变迁研究的理论进展 |
第四节 研究对象和问题分解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问题的分解 |
第五节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论文结构和篇章布局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的政策变迁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关于政策变迁的三个解释视角 |
一、对不确定性的关注: 政策窗口开启的机会视角 |
二、对理性选择的关注: 行动者之间的博弈互动视角 |
三、对子系统的关注: 制度与时机兼顾的转换视角 |
四、解释视角的不足和启示 |
第二节 “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 一个解释框架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制度惯性的作用形式 |
三、注意力转移的驱动因素 |
四、分析框架的具体说明 |
第三章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的间断均衡历程 |
第一节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体系 |
一、城市生活垃圾界定及属性 |
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理念及原则 |
三、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职能与体系构成 |
第二节 间断均衡期划分的判断标准 |
一、政策范式理论 |
二、判断标准的说明 |
第三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政策内容分析 |
一、阶段历程的划分 |
二、扎根理论的选择依据 |
三、具体操作步骤 |
第四节 政策变迁的间断均衡发展历程 |
一、1986—2003年: 末端被动管理的均衡期 |
二、2004—2009年: 鼓励市场参与的均衡期 |
三、2010—2016年: 冲突频发和转向源头防治的间断期 |
四、2017—至今: 源头防治和公众参与的新均衡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度惯性: 均衡式变迁的内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制度惯性与政策运行过程 |
一、制度结构对中国政策运行过程的影响 |
二、制度惯性的作用过程: 自上而下的三阶段政策运行 |
第二节 制度惯性的阻力及成本分析 |
一、中央政策制定: 价值导向固化提升认知成本 |
二、地方偏好执行: 路径依赖提升决策交易成本 |
三、社会反馈互动: 参与渠道缺失提升信息成本 |
第三节 制度惯性对均衡式变迁的塑造、延续与调整 |
一、第一个均衡期: 初步构建、塑造成型 |
二、第二个均衡期: 方向延续、阻力对抗 |
三、新均衡期实现: 成本支付、政策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注意力转移: 基于间断发生场域的因果机制分析 |
第一节 间断发生场域和影响因素模型 |
一、政策间断的发生场域 |
二、影响因素模型和变量设计 |
第二节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过程 |
一、fsQCA的选择依据 |
二、具体运算过程 |
三、真值运算结果讨论 |
第三节 间断发生的模式提炼和因果机制分析 |
一、扩大社会影响的“负面形象—媒体互激”模式 |
二、政府维稳压力下的“焦点—吸纳”模式 |
三、维稳压力与社会影响共存的“媒体互激—吸纳”模式 |
四、社会力量参与的“动员—共识”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策变迁: 理论阐释、实践对策与发展之路 |
第一节 “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框架的理论启示 |
一、对政策变迁形态的认知拓展 |
二、制度惯性维持均衡式变迁 |
三、注意力转移助推间断发生 |
第二节 均衡性与顶层设计: 管理体系的制度建设 |
一、层级治理迈向法理分权 |
二、转向协商共识的公共决策 |
三、完善创新扩散的试点机制 |
第三节 间断性与过程优化: 冲突应对和消解策略 |
一、冲突应对: 多元行动者参与的嵌入式治理 |
二、消解冲突: 多元利益诉求的制度化吸纳 |
第四节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政策的未来发展之路 |
一、源头主动防治,兼顾前瞻性与协调性 |
二、鼓励公众参与,多元主体共同治理 |
三、践行“三化”原则,构建配套政策体系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理论贡献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面向战略决策制定的情报流程模型构建及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界定 |
1.2.1 概念界定 |
1.2.2 问题界定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5.1 基本观点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创新 |
1.8 论文结构 |
第2章 研究现状 |
2.1 战略决策研究现状 |
2.2 情报流程研究现状 |
2.2.1 情报流程的简要发展历程 |
2.2.2 传统情报流程及其演变 |
2.2.3 现代情报流程典型代表——以“目标”为中心的情报流程 |
2.3 情报与决策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战略决策制定与战略情报分析的关系探究 |
3.1 战略决策与非战略决策的比较分析 |
3.2 战略决策制定模式的特征分析 |
3.2.1 经典决策和行为决策模式 |
3.2.2 其他决策模式 |
3.3 战略决策制定过程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战略决策过程的特征 |
3.3.2 代表性战略决策制定过程 |
3.3.3 战略决策制定过程的影响因素 |
3.4 面向战略决策制定的战略情报分析 |
3.4.1 战略情报及其特征 |
3.4.2 情报分析与决策的关系 |
3.4.3 情报介入战略决策制定 |
3.4.4 面向决策过程的情报分析与应用框架 |
3.5 从战略情报分析到战略情报行动的转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以服务于战略决策制定为任务的情报流程模型构建 |
4.1 情报流程构建的理论指导及应用 |
4.1.1 基于系统论搭建宏观框架 |
4.1.2 基于西蒙决策理论架构逻辑结构 |
4.1.3 基于价值链理论布局整体结构 |
4.1.4 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信息流的循环模式 |
4.1.5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构建驱动机制 |
4.2 情报流程构建的需求分析 |
4.2.1 降低情报失误 |
4.2.2 匹配战略决策的复杂化态势 |
4.2.3 满足科学决策的客观性要求 |
4.3 情报流程构建的指导思想的创新研究 |
4.3.1 以共享思想建立利益相关者的关联 |
4.3.2 以增量式迭代思想指导情报流程运转 |
4.3.3 以布鲁克斯知识方程理论指导情报流程功能结构 |
4.4 情报流程各环节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
4.4.1 各环节功能的综合性 |
4.4.2 各环节之间关系的协同性 |
4.4.3 各环节内部的微循环 |
4.5 情报流程模型的构建 |
4.5.1 模型的提出 |
4.5.2 模型的结构 |
4.6 情报流程各要素及其运行 |
4.6.1 情景规划 |
4.6.2 情报需求管理 |
4.6.3 面向感知的情报搜集与分析 |
4.6.4 情报产品生产、刻画及呈现 |
4.6.5 情报产品的有效传递 |
4.7 情报流程解决的问题和适用范围 |
4.7.1 情报流程解决的问题 |
4.7.2 情报流程的适用范围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情报流程在科技发展战略决策制定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
5.1 新时代科技发展中的情报问题分析 |
5.1.1 新时代科技发展中的情报需求 |
5.1.2 新时代科技发展中的情报功能 |
5.2 “三跑并存”情景规划的构建 |
5.2.1 “三跑并存”情景构建的条件 |
5.2.2 “三跑并存”情景规划框架 |
5.3 服务于科技发展战略决策的情报分析模式构建 |
5.3.1 科技发展战略决策中情报任务的感知 |
5.3.2 以“三跑”情景假设为逻辑起点的情报分析要点 |
5.3.3 情报累积与评估 |
5.4 情报产品生产模式的构建 |
5.4.1 三个层次的情报产品刻画 |
5.4.2 情报产品的服务模式创新 |
5.4.3 生产情报产品的情报体系 |
5.5 情报产品智库化传递模式的构建 |
5.5.1 智库化传递模式界定 |
5.5.2 智库化传递中的信息流控制 |
5.6 比较视角下情报流程应用的优越性 |
5.6.1 结构上的优越性 |
5.6.2 环节设置上的优越性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主要贡献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
附录 :国外主要情报流程(周期)图 |
参考文献 |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测度及时空演化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基本理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一、旅游系统 |
二、全域旅游 |
三、旅游需求 |
四、旅游供给 |
五、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基本理论 |
一、系统论 |
二、空间结构理论 |
三、空间溢出理论 |
四、旅游竞争力理论 |
五、旅游产业集群理论 |
六、旅游可持续理论 第三章 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测度与时序演化 |
第一节 全域旅游要素评价模型构建 |
一、构建原则 |
二、概念界定和评价体系 |
三、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四、权重确定 |
五、指标相对重要性分析 |
六、全域旅游发展指数计算 |
第二节 全域旅游要素发展水平测度与时序演变 |
一、全域旅游发展指数测度及时序演变 |
二、旅游需求测度及时序演变 |
三、旅游供给测度及时序演变 |
四、全域旅游要素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变特征 |
第三节 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测度与时序演变 |
一、全域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二、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变 |
第四节 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时序演变 |
一、研究方法 |
二、全域旅游要素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时序演变 |
三、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时序演变 |
四、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时序演化特征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 |
第一节 空间演化分析方法和突变点检验 |
一、空间演化分析方法 |
二、突变点检验 |
第二节 全域旅游要素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 |
一、全域旅游发展指数的空间演变 |
二、旅游需求的空间演变 |
三、旅游供给的空间演变 |
第三节 全域旅游结构化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 |
一、空间分异 |
二、热冷点分布 |
三、空间格局演变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域旅游的空间效应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全局空间自相关 |
二、空间计量模型 |
三、空间效应分解方法 |
四、模型选择 |
第二节 全域旅游发展指数的空间效应 |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三、模型构建 |
四、全域旅游发展指数空间效应分析 |
第三节 旅游需求的空间效应 |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三、模型构建 |
四、旅游需求及相关指标空间效应分析 |
五、小结 |
第四节 旅游供给的空间效应 |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三、模型构建 |
四、旅游供给及其相关指标空间效应分析 |
五、小结 |
第五节 全域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效应 |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
二、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三、全域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度空间效应分析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主要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第二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
一、从要素和结构两方面全面评价全域旅游发展水平 |
二、测度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并揭示其时序演变规律 |
三、剖析中国省域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和空间演化 |
四、基于空间效应视角探讨全域旅游的影响机理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大数据背景下的个人信息分类保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对核心概念的界定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和评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和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和评析 |
1.3 研究方法 |
1.3.1 历史研究方法 |
1.3.2 价值分析方法 |
1.3.3 利益衡量方法 |
1.3.4 实证分析方法 |
第2章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挑战 |
2.1 大数据技术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的挑战 |
2.1.1 “大数据”的定义 |
2.1.2 模糊了个人信息的边界 |
2.1.3 提高了敏感信息的保护难度 |
2.1.4 突破了传统的信息保护原则 |
2.1.5 固化了社会分层化现象 |
2.2 个人信息的内涵与分类 |
2.2.1 个人信息的界定方式 |
2.2.2 个人信息的界定范围 |
2.2.3 我国个人信息概念的界定 |
2.2.4 个人信息的分类 |
2.3 “个人信息”与“个人数据”的关系 |
2.3.1 我国学界的基本观点 |
2.3.2 数据与信息的界分 |
2.3.3 “个人信息”与“个人数据”在法律意义上的同质性 |
2.4 欧盟与美国的个人信息保护现状 |
2.4.1 欧盟的个人信息保护现状 |
2.4.2 美国的个人信息保护现状 |
2.4.3 总结:欧盟与美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比较 |
2.5 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
2.5.1 主要立法与文件 |
2.5.2 《民法总则》的规定 |
2.5.3 其他相关行政规章制度 |
第3章 分类保护的现实基础:传统模式的困境与反思 |
3.1 “一刀切”模式的困境 |
3.1.1 传统模式的问题:利益失衡 |
3.1.2 造成一刀切模式的原因 |
3.2 “通知-同意”机制的困境 |
3.2.1 “通知-同意”机制的应用 |
3.2.2 “通知-同意”机制的困境 |
3.2.3 “同意行为”的反思 |
3.2.4 “通知-同意”机制的理论基础 |
3.3 个人信息财产化之辩 |
3.3.1 个人信息财产化的原因 |
3.3.2 个人信息财产化的优势 |
3.3.3 个人信息财产化的实践 |
3.3.4 个人信息财产化的批驳 |
3.3.5 立足于信息财产权的新型模式 |
第4章 分类保护的理论基础:个人信息的非权利性 |
4.1 个人信息保护与隐私权保护 |
4.1.1 个人信息保护与隐私权理论 |
4.1.2 个人信息保护与隐私权的界分 |
4.2 个人信息保护的目的 |
4.2.1 “个人“与”个人信息“的关系 |
4.2.2 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对象”与“客体”之辨 |
4.2.3 个人信息保护的目的 |
4.3 个人信息的非权利性 |
4.3.1 “个人信息自决权”的产生与发展 |
4.3.2 “人口普查案”的理论反思 |
4.3.3 个人信息自决权的非权利性 |
4.3.4 个人信息的非权利性 |
第5章 个人信息分类保护的制度构建 |
5.1 私法视角下个人信息法益的双边性特点 |
5.1.1 面向个人端的信息利益 |
5.1.2 面向企业端的信息利益 |
5.2 个人信息的分类保护标准 |
5.2.1 依据“利益分割理论”的分类保护模式 |
5.2.2 依据“领域理论”的分类保护模式 |
5.2.3 个人信息分类保护的应然路径 |
5.3 个人信息生命周期理论 |
5.3.1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 |
5.3.2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在个人信息保护中的应用 |
5.4 新型个人信息分类体系 |
5.4.1 个人信息分类标准 |
5.4.2 新型个人信息分类体系 |
5.4.3 分类体系下个人信息的界分 |
第6章 第一类个人信息:数据产品 |
6.1 数据产品财产权的必要性 |
6.1.1 反不正当竞争法模式对数据产品的保护 |
6.1.2 淘宝诉美景公司侵权案 |
6.1.3 确立数据产品财产权的必要性 |
6.2 数据产品财产权的可行性 |
6.2.1 数据产品财产权的证成 |
6.2.2 数据产品财产权和劳动值得理论 |
6.2.3 数据产品财产权的正当性 |
6.3 数据产品赋权的应然路径及民法保护 |
6.3.1 路径一:以“匿名化信息”为处理对象 |
6.3.2 路径二:个人授权许可 |
6.3.3 授权许可模式的有偿性 |
6.3.4 数据产品的保护机制 |
第7章 第二类个人信息:私密信息 |
7.1 个人私密信息的内涵与性质 |
7.1.1 个人私密信息的立法现状 |
7.1.2 个人私密信息的内涵与法律特征 |
7.1.3 个人私密信息与隐私权保护 |
7.2 个人私密信息的授权许可:自由的温和专制主义 |
7.2.1 自由的温和专制主义 |
7.2.2 社会人思维 |
7.2.3 在“自由主义”和“专制主义”之间:欧盟模式 |
7.2.4 助推机制的引入 |
第8章 第三类个人信息:事实信息 |
8.1 个人事实信息的内涵与性质 |
8.1.1 个人事实信息的内涵与法律特征 |
8.1.2 个人事实信息的法律性质 |
8.2 个人事实信息与利益配置 |
8.2.1 个人事实信息的人格权保护 |
8.2.2 个人事实信息的财产权保护 |
第九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演变 ——以南京主城区为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外来务工人员 |
1.2.2 就业空间 |
1.3 研究综述 |
1.3.1 外来工职业流动相关研究 |
1.3.2 城市就业空间相关研究 |
1.3.3 “外来工就业空间”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数据 |
1.5.3 研究方法 |
1.5.4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演变理论的构建 |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的介绍 |
2.1.1 城市就业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
2.1.2 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相关理论 |
2.1.3 外来工就业相关理论 |
2.1.4 经济空间演变动力相关理论 |
2.1.5 小结 |
2.2 外来工就业空间的演变机理 |
2.2.1 分析层次架构 |
2.2.2 空间耦合关系 |
2.2.3 外来工就业空间演变的核心过程 |
2.3 外来工就业空间的演变阶段和主要特征 |
2.3.1 阶段一:蛹化阶段(1992年以前) |
2.3.2 阶段二:分化阶段(1992-2008年) |
2.3.3 阶段三:极化阶段(2008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和基本概况 |
3.1 案例城市选取及概况 |
3.1.1 案例城市选取 |
3.1.2 就业空间概况 |
3.2 研究设计 |
3.2.1 调研方案 |
3.2.2 研究范围 |
3.2.3 问卷设计 |
3.2.4 数据采集 |
3.2.5 单元划分和数据转换 |
3.3 基本概况 |
3.3.1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结构的演变特征 |
3.3.2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结构的分异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聚: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的结构演变 |
4.1 分析单元和数据转换 |
4.1.1 总体转换思路 |
4.1.2 分析单元转换 |
4.1.3 应用数据转换 |
4.2 南京市外来工就业空间分布的演变 |
4.2.1 总体格局 |
4.2.2 集聚特征 |
4.2.3 梯度特征 |
4.2.4 小结 |
4.3 南京市外来工就业空间中心的演变 |
4.3.1 中心定义 |
4.3.2 识别方法 |
4.3.3 识别过程 |
4.3.4 识别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异: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的生态演变 |
5.1 因子生态分析研究及其应用 |
5.1.1 因子生态分析研究的方法 |
5.1.2 因子生态分析研究的应用 |
5.2 指标体系选取和分析单元转换 |
5.2.1 指标体系选取 |
5.2.2 分析单元转换 |
5.2.3 应用数据转换 |
5.3 南京市外来工就业差异轴的因子演变 |
5.3.1 差异轴的因子静态特征 |
5.3.2 差异轴的因子动态演变 |
5.4 南京市外来工就业差异轴的空间演变 |
5.4.1 差异轴的空间静态特征 |
5.4.2 差异轴的空间动态演变 |
5.5 南京市外来工就业空间生态结构演变 |
5.5.1 就业空间生态结构的静态特征 |
5.5.2 就业空间生态结构的动态演变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迁移: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时空的个体轨迹 |
6.1 外来工就业轨迹分析方法 |
6.1.1 相关研究方法梳理 |
6.1.2 外来工就业轨迹的研究方案设计 |
6.2 外来工就业迁移数据处理和基本概况 |
6.2.1 外来工就业迁移的数据处理 |
6.2.2 外来工就业迁移的基本概况 |
6.3 外来工就业轨迹“时间-空间-社会”分析 |
6.3.1 就业迁移的“时间-空间”轨迹特征 |
6.3.2 就业迁移的“时间-社会”轨迹特征 |
6.3.3 就业迁移的“空间-社会”轨迹特征 |
6.3.4 小结:“时间-空间-社会”框架下的外来工就业轨迹特征 |
6.4 时间、空间作用下的外来工向上流动 |
6.4.1 生命历程与社会向上流动 |
6.4.2 空间类型与社会向上流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优化策略探讨 |
7.1 南京市主城区外来工就业空间的现存问题 |
7.1.1 三大矛盾之一:外来工就业空间需求和城市空间发展不同步 |
7.1.2 三大矛盾之二:外来工就业空间占有和所需空间配套不匹配 |
7.1.3 三大矛盾之三:外来工向上流动空间与城市空间管制的不相容 |
7.2 大城市外来工就业空间发展引导建议 |
7.2.1 合理架构外来工就业布局,营造“双类中心”空间结构 |
7.2.2 系统应对各类群体空间需求,提供符合特性的空间配套 |
7.2.3 积极推进外来工向上流动,构建多类型的空间孵化器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理论研究结论 |
8.1.2 实证研究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四、侧重信息生命周期管理——LEGATO谈2004年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命周期的农业科技大数据监护研究[D]. 赵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的发展和演变趋势——中国、德国及欧盟固废治理的法律比较[J]. 沈百鑫.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21
- [3]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D]. 刘怡. 西北大学, 2021(12)
- [4]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D]. 刘琨. 吉林大学, 2021(12)
- [5]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D]. 赖晓敏.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6]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与政策变迁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间断均衡研究[D]. 万筠. 山东大学, 2020(08)
- [7]面向战略决策制定的情报流程模型构建及验证研究[D]. 李品. 南京大学, 2020(04)
- [8]中国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测度及时空演化与空间效应研究[D]. 肖妮.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大数据背景下的个人信息分类保护制度研究[D]. 袁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10]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演变 ——以南京主城区为实证[D]. 王慧. 东南大学, 2018(05)